我在現代留過學第九百一十二章 諸蕃歸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現代留過學 >>我在現代留過學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一十二章 諸蕃歸心

第九百一十二章 諸蕃歸心


更新時間:2025年03月29日  作者:要離刺荊軻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要離刺荊軻 | 我在現代留過學 


轟隆!

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將耳膜都震的發顫。

大地一片狼藉。

數不清的戰馬在驚慌中互相擠做一團。

馬背上的騎兵,驚恐的瞪大著眼睛,血肉的碎屑,鋪天蓋地的落到了他們身上。

但是……

前方的宋軍陣列中,魁梧高大的擲彈兵們,依舊在沉默的投擲著一個又一個裝著‘雷火’的神物。

他們每次投擲,就有數十上百個神物,被準確的投擲到戰場上。

連綿不斷的爆炸,在陣前形成一道雷火之墻。

數不清的勇士,無數良馬,在爆炸中粉身碎骨。

而在硝煙的對面,宋軍的騎兵與步兵,已經開始列隊向前。

那些魁梧的高大擲彈兵們,則沉默的跟隨在隊列的最后。

“敗了!”

“敗了!”

“快逃!”

戰場上,無數人尖叫著,鬼哭狼嚎的奔逃。

然而,后方一條湍急的大河,攔住了去路。

潰兵們尖叫著,在恐懼中,跳入河中,只掙扎了幾下,就被河水卷走。

一時,大河中密密麻麻,盡是無數在湍急的激流中,被卷走的人影。

青宜結鬼章,從床上中猛然坐起來。

他大口大口的喘著氣,花白的頭發震顫著,就像個被噩夢驚醒的孩子。

夢中的情景,讓他思之發抖。

而今天白天在汴京城外的校場的所見所聞,也在同時襲上心來。

“宋國……”

“不對!”

“大宋擲彈兵!不可戰勝!”

數十年的戎馬生涯,讓青宜結鬼章的戰爭經驗無比豐富。

所以他很清楚,戰場上,只要有擲彈兵在,那么,任何軍隊都不可能沖開朝廷管軍的陣列。

任何進攻方,都將立于必敗之地!

至于防守?

他回憶著,事后見到的現場——

坑坑洼洼的地面上,到處都是被炸碎的陶俑碎屑。

雷火之威,恐怖如斯!

能炸碎陶俑,能在地面炸出那許多的坑。

自然也能炸碎大部分的城門,炸塌一切營壘的柵欄。

而且,雷火既然可以被人力投擲,自也能被器械投擲。

若官軍將之裝到投石器上,投射到城頭呢?

天下,從此再無堅城!

至少,青唐城肯定是頂不住,官軍的雷火轟城的!

虔信佛教的吐蕃守軍,甚至可能在官軍使用雷火后就迅速投降。

這是青宜結鬼章在親眼目睹了雷火轟擊過后的現場后下意識的反應。

“主人……”許是聽到了青宜結鬼章的動靜,一個一直守在青宜結鬼章門外,為他值勤警戒的親信,在門外問道:“出了何事?”

青宜結鬼章搖了搖頭,答道:“我無事!”

“哦!”對方點點頭,重新陷入了沉默。

“羊克扎……”青宜結鬼章喚著對方的名字。

“奴婢在……”

“我問你……”青宜結鬼章,迷茫著眼睛,問道:“若在戰場上,遇到官軍擲彈兵,你當如何?”

“逃!”親信用著一個簡單的詞回答。

青宜結鬼章吐出一口氣:“是啊!”

“只能逃!逃不了就只能降!”

于是,他抬起頭,吩咐道:“明日且替我雇一個文士,寫一封拜帖予呂相公……”

“記住,用詞要謙卑,態度要恭謹……”

“諾!”

鴻臚寺官署深處,就是大宋給入朝的青唐世子邦彪篯所準備的下榻地。

夜色已深。

深秋的汴京夜晚,氣溫已跌落到零下。

但,邦彪篯卻根本睡不著。

他很焦慮,很焦慮。

白天在城外校場所見的種種,讓他根本不敢睡,也沒辦法睡。

因為他已經感受到了危機!

滅族的危機!

“少主……”一個粗壯的吐蕃武士,來到邦彪篯面前跪下來:“您找我!”

“嗯!”邦彪篯看著他,點點頭,道:“我已打算上表朝廷,請求效大唐藩國世子故事,入太學讀書!”

這武士瞪大了眼睛:“少主!”

其實,這次入朝的時候,贊普曾有過吩咐——若阿舅慰留,世子可留汴京。

但是,現在很明顯,漢家阿舅并沒有慰留世子啊。

反而,已打算封賞之后,送世子回國。

世子也做好了回國的打算。

為何現在改變了主意?

“我不得不留下來!”邦彪篯道:“我若不自請為質,恐我青唐不保!”

邦彪篯回憶著,趙醇忠、溪巴溫,這兩個流著真正的吐蕃贊普血脈的貴種,在漢家阿舅面前的得寵情形。

他知道的,這樣的情況繼續下去,他和他爹都得死!

無論是趙醇忠,還是溪巴溫,都可以從漢家阿舅這里借到‘雷火天兵’,打著為‘欺丁復仇’的名義,殺回青唐城。

將他父子全族,全部殺干凈!

縱然阿舅慈悲為懷,不愿起刀兵,可那個新任的經略相公,卻非是什么仁厚之人。

邦彪篯已經打聽清楚了。

那位呂相公,舊年經略河東的時候,隔三差五就要帶著河東官軍去黨項人那里‘擾耕’。

黨項人在其面前,沒有討到過半點好。

他到了熙河后,誰也不知道,他是會去黨項人那里繼續擾耕,還是來青唐打秋風。

若是過去,青唐吐蕃但也不怕。

可以靠著拉長戰線,借助青唐城的險要,與來犯的敵人相持。

待其大軍疲憊、士氣低落,軍糧將盡,不得不撤軍時,再銜尾追殺。

如此,任你是百戰精銳,也要被咬個遍體鱗傷,一個不慎更有全軍覆沒的可能。

但現在,一切都變了。

青唐城的城墻,已經不再可以作為依憑。

那武士卻是很難理解,他頓首磕頭:“少主,您若留在汴京,一旦青唐有變……”

“請少主以欺丁為戒!”

欺丁,就是欺丁蘇南藺逋叱,此人是董氈的親兒子。

也是董氈確立的合法繼承人。

但是呢,這個人有個毛病,喜歡魚龍白服,經常帶著幾個親衛,便裝混進商隊,到處游蕩。

當董氈在三年前忽然病危的時候,欺丁這個最關鍵的繼承人,卻和過去一樣,帶著人不知道去了那里。

這使得阿里骨得以依靠養母喬氏,發動政變,襲殺欺丁之母牟欽氏,斷絕了董氈通過牟欽家聯系上欺丁的可能。

然后,在董氈死后,秘不發喪,趁機派人找到欺丁,將之斬殺。

殺了欺丁后,阿里骨立刻就對其他董氈子女下手。

董氈的所有親生兒子,全部被斬殺。

青唐城就這樣完成了權力更替。

而邦彪篯亦是阿里骨確立的繼承人和最年長的兒子。

若其在汴京時,青唐有變。

難保青唐城里不會有人學習阿里骨的先進經驗。

邦彪篯自也知道這個,他苦笑著搖頭:“相信我!”

“只有我留在汴京,才能讓父贊普的事業得到延續!”

“我若離開汴京,我們父子就都會被人斬殺殆盡!”

他看向那武士:“去年戰后,緬藥家(吐蕃人對黨項嵬名氏的稱呼)遣使向父贊普求娶女兒……”

“父贊普便將我的兩個妹妹,送去了緬藥家……”

這種事情,在過去很尋常。

黨項和吐蕃,在過去這數十年中,其實一直互相聯姻。

緬藥家的公主嫁來青唐,青唐贊普的女兒送去興慶府。

即使雙方交惡,兵刃相見的時候,類似的聯姻也在進行。

但,過去是過去,現在是現在!

攻守之勢已經異形!

現在的朝廷,已經不是過去的南蠻了。

他們的強大,超出想象!

而現在的青唐城,也不是過去的青唐城。

沒有真正的吐蕃贊普血脈在身的阿里骨政權,又在戰爭中遭遇大敗,統治繼承和合法性,都已經動搖。

就像個搖搖欲墜的老房子,可能隨便被人踹一腳,就會崩塌!

邦彪篯吁出一口氣:“此事,若被朝廷知曉,定當引得阿舅震怒!”

“天子一怒,流血漂櫓,伏尸百萬,青唐如何承受得起?”

邦彪篯低下頭去:“為今之計,為圖存續,只有我留在汴京,自請為質,恭順侍奉阿舅,方能解此厄難!”

道理是簡單的。

假若青唐吐蕃,在戰敗后和緬藥家聯姻的事情被朝廷知曉。

問罪下來,怎么解釋?

解釋不清,官軍就可能征討青唐城。

甚至,官家都不需要自己動手。

只消遣巴氈角(趙醇忠)或者溪巴溫,討伐青唐就可以了。

名義都是現成的——為董氈、欺丁復仇,延續偉大的唃廝啰的基業。

但,若邦彪篯留下來,以質子的身份,取信朝廷。

那么,即使朝廷知道了,他也可以解釋——此乃與西賊虛與委蛇!(我們和緬藥家只是逢場作戲)

若朝廷有疑,臣乞為先鋒,征討西賊,以表忠心!(漢家阿舅大官家,才是我們父子心中唯一的太陽!阿舅若不信,俺這就去砍了緬藥家的腦袋來證明我的忠心!)

邦彪篯說著,就抬起頭來,望向頭頂清冷的月亮,悠悠的道:“這是現下唯一的活路!”

緬藥家,在去年的戰爭中,被打的鼻青臉腫。

更因為戰敗,國中發生了分裂。

國相梁乙逋,迄今依然打著‘防備南蠻入寇’的名義,率兵屯駐于天都山一帶。

興慶府里的太后和小兀卒,對此無可奈何,只能拼命的遣使去遼國,請遼人下場來調停。

以邦彪篯所知,三個月前,梁乙逋才在遼人的壓力下,上表興慶府,重新表達了愿意聽從兀卒旨意的態度。

但是……

他依舊拒絕回興慶府。

只是遣還了,戰后一直被其扣押的鐵鷂子和潑喜軍等精銳。

所以,現在的緬藥家,是指望不上的。

即使緬藥家愿意在青唐城遭到攻擊的情況下救援。

但,他們能在野戰中挫敗朝廷官軍嗎?

不可能!

邦彪篯只是想想今天白天所見到的事情,他就知道,緬藥家的軍隊,在朝廷的擲彈兵面前,只有敗亡這一條路。

打不贏的!

贏不了的!

帶著這樣的心緒,邦彪篯的眼中,滿是絕望。

“如今青唐之存續,可能只在漢家阿舅一念之間了!”

他看著頭頂的那一輪清冷的月牙,悠悠說著。

朝廷的擲彈兵,是他無法理解,也無法想象的東西。

那是屬于神佛的力量!

凡人的血肉之軀,不可戰勝!

邦彪篯惆悵之時,大相國寺,熙河蕃官們的下榻地則是另外一番景象。

趙醇忠、溪巴溫、溫溪心、包順、李臨占訥支等蕃官們,都聚在一個廂房內。

炭火燃燒著,燭光搖曳中。

蕃官中資歷最老,同時地位也最高的趙醇忠對著眾人說出了,他在御前所打探到的情報:“阿舅已經和俺說了,明年會有一支御龍第一將的擲彈兵,駐泊熙州,以備四方不時之需!”

眾人聽著,都是歡喜起來。

有了擲彈兵這等朝廷天兵,屯駐熙州,那大家伙就可以放心的種棉花、發大財了。

“敢問老相公,朝廷欲在熙州屯駐多少天兵?”資歷最小,也是最年輕的李臨占訥支弱弱的問道。

“初定是一擲彈兵指揮加上三個騎兵指揮、一個輜重指揮以及一個弓弩指揮……”趙醇忠撫著胡須答道。

眾人聽著,紛紛在心中換算起來。

大宋軍制,騎兵一指揮四百為額,步兵一指揮五百為額。

雖然,一般情況下,多數指揮都是不滿員的。

可,御龍第一將是天子親軍,自然都是照著頂格的編制。

所以,這就是三千天兵!

雖然,其中只有五百人是真天兵!

但也夠了!

眾人把這個事情搞清楚后,就都笑起來。

“有此天軍,無論是青唐阿里骨還是西賊,都不足為慮!”

“我等的棉莊,將再無隱憂!”

眾人紛紛說著。

對他們來說,今天白天在校場上所見的擲彈天兵,就是他們將來棉莊雇工的保證!

有了這些天兵,無論是青唐阿里骨,還是黨項嵬名家。

這些該死的,奴役萬千百姓,虐待億兆良善,以人為奴、橫征暴斂的暴君們的末日就要來了!

而他們,這些已經接受了圣人仁義禮信洗禮,并在將來能與漢家阿舅大官家聯姻的仁善之族,自然將跟隨阿舅的擲彈天兵,一起征討這些不仁不義的無道之君,并將無數百姓,從這些暴君的殘暴統治下解救出來!

熙州州學的先生們是怎么說來著?

哦……對了!

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

故無道暴虐之君,天下人人皆可誅之!

這是圣人的教導!

一時間,這些在去年才開始在熙州的教授們教導下,開始識字讀書的大首領們,只覺胸中滿滿的都是圣人的仁義道德!

心中更是充滿了對于那些殘暴之君,無道之人的痛恨!

他們可是奴役著數以百萬的良善啊!

每每只是想到這個,大首領們就整夜整夜的睡不著覺!

必須解放!

必須拯救!


上一章  |  我在現代留過學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