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將邊軍攔在城外的消息,第一時間便送到了清寧宮中。
東宮里的幾人登時便亂了手腳。
“父皇意欲何為?難不成當真要放任城中亂下去?!”
剛才鞏華匆匆趕回來的袁煒徑自攔在了朱載壡的面前。
“眼下城中大亂,陛下如此行事,自是有其中深意,殿下君上父子一體,殿下自當唯君父御令行事。”
袁煒的話,在朱載壡的心里卻還不如放個屁。
只不過袁煒卻是給張居正提了個醒。
“另有深意?”張居正的眉頭緊蹙,徑自起身看向了嘉靖送到安定門去的那十個字。
“陛下沒有不讓邊軍入城!”張居正驟然起身,直接看向了身旁的內侍問道:“安定門收到的,可是只有這十個字?”
那內侍徑自拜倒。
“張先生,一字不差。”
張居正微微頷首。
“殿下,不是陛下不讓邊軍入城,是祖訓不讓邊軍入城啊!”
高拱疑惑的看向紙條,這才好似是想到了什么似的。
“叔大,你是說陛下是在等殿下出城?”
袁煒的臉色微微一變。
“肅卿、叔大,你們這是在揣測上意啊!”
張居正壓根就沒搭理袁煒而后繼續道:“兵者,國之重器!朝中有人就是在等邊軍入城!”
“邊軍一旦入了城,刀劍無眼,百姓、士人必有傷亡,他們等的便是這些傷亡!殿下的儲命只說了調邊軍入城,而周老將軍一旦帶兵入城,所有百姓、士人的死傷,便會全都扣在周老將軍的頭上!”
袁煒盯著張居正開口道:“叔大,殿下可從來沒說他周彥章可以在城中大開殺戒啊!”
“哪怕是邊軍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城中也定然會有人傷亡,因為他們的目標根本就不是參倒周老將軍!”
周尚文不過就是一個七十五歲的老頭子而已,三個兒子也就是偏將之材,朝中確實沒有幾個人把周尚文放在眼里。
張居正在打斷了袁煒的話后,而后便看向了朱載壡。
“這一次如若周老將軍被參倒,寒了邊軍將士的心,殿下的這場己酉之變,可就白打了。”
張居正此話一出,高拱徹底回過神來。
“臣以為,當務之急殿下應當即刻出城,親率邊軍入城!”
“臣附議!”
袁煒站在一旁,有些激動的看著兩人。
“你們也說了,邊軍入城,必有死傷,殿下一旦出城,豈不是這些帳都要算到殿下頭上了?”
“那又如何?!”張居正驟然轉身怒視著袁煒。
袁煒一時之間也沒了話說。
張居正一臉肅穆的盯著朱載壡堅定道:“京師再亂也不過彈指可定,失了軍心,這法可就變不下去了。”
“先求不敗,而后謀勝啊!”
張居正的心里清清楚楚,如果不是朱載壡在軍中打了這場大勝,這場變法決計不會這么順利,甚至那日在地壇之上,都不一定有這么多京軍聽朱載壡的話。
軍權,才是大明這場變法的命門所在!
朱載壡出城親率邊軍入城,皆是朝中罵的越狠,越是喊打喊殺,邊軍與朱載壡的綁定便越深。
只有朱載壡可以去,也只能朱載壡能去。
嘉靖一旦露面放邊軍入城,就等于是嘉靖公開立場站在了新黨這邊。
那這場變法的保底便沒有了。
“更衣,出宮!”
朱載壡沒有半點猶豫,當即便帶著高拱、張居正匆匆趕往了安定門。
只有袁煒躲在四下無人的角落里悄悄的抽了自己一個嘴巴。
“娘希匹,我這嘴怎么這么欠。”
抽完嘴巴之后的袁煒這才追了上去。
“殿下,等等臣!”
這條祖訓,就是嘉靖憑空造出來的一張牌。
當安定門的鐵閘緩緩升起,朱載壡出現在安定門外時,這張牌便被朱載壡接住了。
周尚文、朱希忠、徐延德紛紛下馬。
“臣等拜見殿下。”
朱載壡身著常服騎在馬上看著拜倒在地的眾軍,直接跳下馬來,親手將周尚文從地上攙扶了起來。
“老將軍不必多禮。”
當周尚文在眾目睽睽之下被朱載壡攙扶起來時,連袁煒都能明顯感覺到軍心士氣為之一振。
“諸君為我大明江山社稷,星夜跋涉數百里。”
“孤,代兩京一十三省之億兆黎庶,敬謝諸君。”
話音落而軍中肅然。
“今悖祖訓,調邊軍入京,實是情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天譴流言,孤一肩擔之!”
“眾軍,入城!”
有了朱載壡的這句話,安定門的守將再也不敢阻攔。
周尚文、朱希忠、徐延德相繼上馬,跟在朱載壡的身后涌入安定門。
朱載壡的這句話,就好似是一枚定心丸。
這些軍士只負責完成任務,其余的一切事宜,皆由朱載壡處理。
權力,從來不是寫在紙上的幾行字,而是一個人的話說出口后,有沒有人愿意執行下去。
就在宣府兵進入京師的那一刻。
原本的騷亂也逐漸的停止了下來,明晃晃的雁翎刀,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而城門上一只鴿子也撲騰著翅膀,朝著刑部衙門的方向飛了過去。
這個世界上最不缺兩種人,一種是聰明人,另一種是別有用心的人。
“爾等是來替賊找場子的嗎?!”
三千人的隊伍,不見首尾,就在身著蟒袍的朱載壡騎著馬入城之后,宣府兵的末尾,便有人直接沖著這些宣府兵過來了。
兩個臭雞蛋朝著宣府兵砸了過來。
只不過宣府兵皆著甲胄,這種東西砸在身上沒有一點殺傷力。
但侮辱性極強。
“忍住!”
徐延德縱馬而至,第一時間趕到了沖突的第一現場。
“只拿扔雞蛋的,不做株連!”
頭頂著雞蛋的那兩名宣府兵一腔的怒火都化作了一聲“喏!”
不多時,便有一個拎著劍的士人被將士們按倒在地。
“他們就是來替賊找場子的!是叛軍,同袍們!”
直到被按倒時,那士人還在奮力疾呼。
只不過還沒過多一會,在隊伍的中間,又有幾名頭裹紅巾的百姓被宣府兵拿下。
短短幾分鐘的功夫,這支宣府兵便成了眾矢之的。
所有人都將這宣府兵當做了對方的人。
馬芳咬著牙頂著頭上的各種菜葉,不屈道:“總鎮,咱弟兄們何時受過此等大辱啊!”
周尚文何嘗不是痛心疾首。
“瘋了,都瘋了。”
“殿下,周老將軍,寧兄被人押到菜市口了,陸都督帶著緹衛被困在菜市口一夜了,先定菜市口而后方能定全城啊!”
朱載壡心中一沉,驟然道:“周太保,直驅菜市口!”
“眾將聽令,直驅菜市口!”
朱載壡一襲蟒袍,周圍不管是士人還是百姓都不敢造次,周尚文帶著人馬,緊緊的跟著朱載壡朝著菜市口方向疾馳而去。
就在朱載壡趕往菜市口時。
刑部的胥吏手持蓋著刑部、大理寺官印的大令抵達了刑場。
“有令!陶氏一案,責令即刻絞殺寧玦,以安內外人心!”
胥吏拿著刑部的大令直接出現在了菜市口。
當刑部的人出現在菜市口時,一夜未眠的陶大臨便好似瘋魔了一般。
“陸文孚,事已至此,伱還要抗命不成嗎?!”
守在囚車前的陸炳接過刑部的命令,仔細核驗了文書上的內容,連那兩枚大印都是真的。
天子勾決不會直接出現在刑部的命令上,但按理說這等大案,應當附盡附。
有瑕疵,但陸炳卻偏偏挑不出毛病。
“純卿!宣府兵進城沒有?!”
朱希孝抬頭向北望了一眼而后道:“大都督,宣府兵已然進城了,現在安定門戡亂。”
“陸文孚,你交是不交?!”
宣府兵方才被攔在城外,而現如今卻又被放了進來,咄咄逼人的陶大臨顯然沒有給陸炳時間思考這中間發生了什么。
陸炳深吸了一口氣,徑自一擺手。
“交人。”
就在寧玦被帶出囚車的那一刻,原本圍在菜市口的百姓徹底按奈不住跟士人重新纏斗了起來。
“街坊們,新法要廢了!跟這幫狗官拼了!”
寧玦表情復雜的看著面前的這些百姓。
想說些什么,卻又知道自己這會說什么也沒有人能聽進去了,所幸便閉上了嘴。
而另一頭的陶大臨跟刑部的差役卻是在四下搜尋著刑具。
大明是沒有絞刑架的,是兩名胥吏在兩側用特制的刑具絞死人犯,而府衙行刑的胥吏也早就不知道跑哪去了。
“直接用繩子套上吊到高處便是了!”
最終陶大臨一錘定音,直接將繩索拋上了樹。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朱載壡帶著周尚文匆匆趕到,剛一見到眼前的這一幕,朱載壡便直接痛罵道:“何人教爾等行刑?!”
陸炳一怔。
“殿下,是刑部的令……”
“胡說八道,這幾日父皇一直在閉關,何時勾絕人犯了?”
陸炳驟然轉身,直接看向了陶大臨。
“姓陶的,那令是假的!”
“放屁!那令你看過了,可有半點是假的?!”
陸炳一時無言以對。
陶大臨則是先聲奪人,直接將矛頭對準了周尚文。
“這蒼髯老賊裹挾太子,諸君還不速速救駕?!”
被陶大臨一罵,騎在馬上的周尚文憋了一肚子的火氣徹底抑制不住了。
“放你*的屁!”
只不過這一次,周尚文的罵聲沒有往日那般中氣十足,只見周尚文身子一僵,而后徑自便落下馬去。
七十五歲的高齡,先是奔襲宣府,而后又星夜入京,日夜不曾解甲的周尚文已然被榨干了最后一絲精力。
“總鎮!”
馬芳幾乎是從馬上滾了下來。
也顧不得面前擋著的是誰,直接持刀砍倒了幾人后,馬芳跟那幾個家兵從沖到了周尚文的面前,朱載壡也趕忙去查看周尚文的情況。
空氣中濃郁的血腥味刺激著在場每一個人的神經。
“不變法的朝廷,留之何用!這鳥日子,我一日也過不下去了。”
“老天爺啊,你就睜開你那招子看看吧!”
對于在溫飽線上苦苦掙扎的百姓來說,最殘酷的莫過一絲希望轉瞬即逝。
聽著這些百姓的疾呼聲,陶大臨卻是忍不住獰笑了起來。
“殿下!您都聽見了吧!他們這不是民亂,他們就是要謀逆!待學生絞殺寧逆,這便護駕來了!”
“夠了!”看著跌落下馬的周尚文,寧玦徹底按奈不住心中的怒火了。
“你們是要變法還是要天下大亂?!你們振臂一呼,我大明朝立時便是天下大亂,沒有三十年光景,天下再無太平可言,只會令親者痛,仇者快啊!”
“你們……”寧玦站在刑場之上,唾沫星子橫飛。
只不過面前卻并沒有寧玦想象中的鴉雀無聲。
早就沒有人能聽進任何話去了。
只是一具具被情緒控制的行尸走肉而已。
一場大亂立時便至。
“*你們**的!”破防的寧玦爆了句粗口。
直到寧玦被陶大臨帶人吊起來時,朱載壡才察覺到這邊的情況。
“寧師!”
“殿下。”兩個士人徑自聲淚俱下的抱住了朱載壡:“殿下,寧逆這是要斷我大明社稷的根啊殿下!”
朱載壡連蹬了幾腳都沒有甩開面前這幾個士人。
“陶大臨,孤命你松手!你陶家滿門的命都不要了嗎?你也想跟你爹一樣被挫骨揚灰嗎?!”
“馬芳,殺!一個不留,殺過去把寧師給孤救下來!”
“喏!”
周尚文摔下馬之后,馬芳跟那些家兵便已然紅了眼,就差一道命令而已,殺氣騰騰的馬芳帶著幾個家兵直接將擋在朱載壡面前的士人踢飛,就在馬芳手中的雁翎刀行將落下時。
陰沉的天空驟然之間落下來了一道閃電,直接劈斷了寧玦脖子上的麻繩。
原本被吊著半空中的寧玦直接從樹上滾落了下來。
繼而是第二道。
第三道。
第四道。
每一道雷都是奔吊著寧玦的那棵樹去的。
整整七道炸雷,震徹了京師每一個人的耳膜。
春雷響而蟄蟲驚,是為驚蟄。
這七道雷也驚醒了原本被情緒控制的每一個人。
躺在地上的寧玦木然的看著空中的這一幕。
差不多得了哥們。
這樹都劈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