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總憲第120章 唱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總憲 >>大明總憲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0章 唱報

第120章 唱報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3日  作者:涼拌的皮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涼拌的皮蛋 | 大明總憲 

菜市口米市胡同便宜坊,鍋碗瓢盆的碰撞聲不絕于耳,幾個跑堂端著幾只烤好的烤鴨往返于后廚與大堂之間。

唐晟將手中印好的傳單遞給王少甫大笑道:“王員外!便宜坊立足燕京一百三十載,未有一日若今日之盛,就該王員外您發財啊!”

王少甫的嘴角都樂的合不攏了,輕撫肚皮大笑道:

“唐掌柜可發現我這便意居有何不同了?”

唐晟訝異道:“似是比往日大了不少。”

王少甫聞言微微頷首。

“后廚已然全部搬到后院去了,自后每日戌時起,我這大堂中便會有幾位先生輪班唱報,直至將今日之議全數唱完為止!”

“想要聽報的,只需要一碗茶錢,有報唱報,無報說書!”

唐晟聞言不由得眉頭微蹙。

“王員外,您便宜坊也是百年老字號了,作甚這般折騰,說句掏心窩子的,新舊之爭,也就是一陣風啊。”

聽到唐晟提起這話茬,王少甫隨手便替唐晟倒了一盞茶。

“唐掌柜有所不知,你們書坊那是做的貴人生意貴人總是要看書的,我們這些做食肆的,自壬寅年來便是一年不如一年,再不想法子,怕是這百年老字號就要砸在我手里了,我也是沒辦法啊。”

話音未落,一個食客便徑自走進了便宜坊。

“王員外,還是那四個菜,聽說整了新花樣,我們不能不來捧場啊。”

王少甫聞言登時陪笑連連拱手道:“多謝各位老街坊了。”

“打我爺爺那輩兒就是吃你便宜坊的菜長大的,說甚外道話。”

唐晟見狀趕忙拱手。

“王員外,您忙您的,東西已然送到,我便不攪擾了。”

“好,唐掌柜隨便逛,吃點喝點,都記我賬上便是。”

唐晟笑著拱手起身,王少甫這么一客氣,唐晟總不能不識好歹的真的在便宜坊大吃大喝一頓。

王少甫走后,唐晟才發現店外也已然支起了一個頂棚,擺上了幾張桌子,店內是食客,而在店外則是吃茶的販夫走卒,在遠處甚至還聚了不少的孩童準備聽白書。

“家里攏共就這么幾個閑錢,你還去人家店里聽書!”

“伱個婦道人家知道個甚!這是新舊之法是能關系到咱兒子還孝不孝順的大事!”

聽著街頭夫婦的爭吵,唐晟并沒有太放在心上,而是徑自朝著世德堂的方向走去,這幾日可不只一個便宜坊,不少京師老字號都跟著攪合了進來,再算上陶家的銀子,這里面已然不知道聚了多少人大把大把的往里面砸著銀子。

書坊,有的忙了。

唱報不是王少甫的首創。

但只有當千家萬戶的百姓愿意拿家里本就不多的那幾個銅板坐到便宜坊里聽先生唱報時,唱報這個行當才算是真正的呱呱落地。

只不過王少甫等人的注意力依舊是放在自家的生意上,沒有太過在乎事件的內容。

在陶家的影響下。

唱的這些報,終究還是形成了一個統一的聲音。

寧玦是新黨,一個不忠不孝的瘋子,而陶師賢是忠臣,且世代忠良。

直到最后一份傳報唱完。

坐在外面吃茶的力夫這才愕然的看著那唱報先生訝異道:“先生,這寧秉憲到底是新黨還是舊黨啊?”

店內走出的食客一展倭扇,而后輕蔑的瞥了一眼外面的茶客。

“亂臣賊子!他們就是看陛下老了!仗著陛下寵溺太子,肆意妄為,讓他們鬧吧,鬧得我大明山河動蕩,待天子雷霆降下,他們這班亂臣賊子,一個都跑不了!”

那食客身著錦緞,力夫不敢與爭,只得低頭道:“寧秉憲是好人,先前還在承天門伏闕,還怒斥方士,聽說還去打韃子了,咋可能是奸臣。”

“大奸似忠。”

說罷,那食客便冷哼一聲揚長而去。

而這一切,卻又被坐在一旁的王少甫聽了個清清楚楚。

“念齋,咱們這銀子終究是沒白花啊,這城內五十多家唱報的食肆、茶肆,現如今全都是在罵他寧克終乃亂臣賊子。”

諸大綬端起茶盞嘖舌道:“這一次,太子殿下就算是想救他寧克終,最多也就是強降恩旨蠲(juān)免其罪了。”

無罪跟免罪,從來都是兩個概念,只要寧玦有罪,那陶家便是受害者。

無論寧玦死不死,將來朝廷對陶家下手時,他們都可以上奏朝廷說是新黨在黨同伐異,公報私仇。

陶大臨的心中怨氣漸深。

“此獠竟還有喘息之機!端甫,我恨不能替父報仇啊!”

諸大綬亦是憤然道:“昔日謝公一門遭賊人屠戮,道淵年幼,陶公臨危受命,忠人之事,遂有今日陶、謝之繁盛,這叫什么?”

陶大臨茫然的抬起頭:“此謂何?”

“這叫致良知啊!”諸大綬用食指點著面前的桌案,繼而道:“陶公受人之托,救謝家于危難乃忠人之事,如何不能說是致良知?”

“于公,你陶兄是為我國朝祖宗家法,大忠也,于私,陶兄替父報仇,大孝也,我輩各家,鼎力相助,只為陶公含笑于九泉之下,大義也。”

“大忠、大孝、大義,我輩知行合一卻不得重用,他寧玦這般造次,不知忠、孝、義為何物,此等奸臣,竟能得寵于太子,諸某,恨啊!”

說到這里,諸大綬竟是原地捶胸頓足了起來,就好似是死的是他親爹一般。

“砰!”的一聲,陶大臨亦是憤憤道:“吾必與此獠抗爭到底!”

諸大綬紅著眼,看著陶大臨安撫道:“念齋,咱們再忍忍,他們蹦跶不了幾天了!他寧克終腦袋頂上還懸著一根絞索呢!”

只不過陶大臨沒有想到的是,就在城中唱報口徑逐漸一致之后,這場關于寧玦的忠奸之爭反而是逐漸冷卻的了下來。

當眾口一詞時,也便意味著不需要再聽那么多遍了。

看著日漸稀少的看客,王少甫同幾家大食肆的掌柜一樣輾轉難眠,京師街頭的餐館越來越多,但花錢的客人卻攏共就那么幾個,那一日的門庭若市,已然證明了這是一個掙錢的路子。

他們不愿意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那天夜里,王少甫跟唱報館的掌柜們不約而同的想到了一個共同的答案。

下場跟著攪!哪怕是出去借錢也要去攪!

攪的越亂,讓客官賴在自家門口拔不開腿,把兜里那幾個銅板全都花在自己店里才好!

至于新法、舊法最后會被攪成什么樣子。

關老子屁事!

而那巨大的利潤以及為攫取利潤借來的那些銀子,將會成為抵在所有人背后的一把鋼刀,逼著所有人向前推進。

就像是一輛疾馳的馬車,誰也別想下車,要么墜毀,要么一騎絕塵!

自那天夜里開始,京師散發傳單的孩童比往日多了數倍,甚至有不少城外村中的孩童都來到了城里塞傳單。

這一次,傳單的印刷量,不受任何人所左右。

一切大勢的走向,將由千人千面的全城百姓共同決定。

也正因如是,這場論戰,注定空前激烈。


上一章  |  大明總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