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總憲第81章 南倭北虜(小改)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總憲 >>大明總憲最新章節列表 >> 第81章 南倭北虜(小改)

第81章 南倭北虜(小改)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3日  作者:涼拌的皮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涼拌的皮蛋 | 大明總憲 

這幾天的時間,錦衣衛跟東廠的緹衛幾乎將整個京師翻了個底朝天。

不僅如此,京師的百姓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如此這般體諒緹衛的工作,甚至主動上門配合,提供線索。

他們是天子腳下的百姓。

同樣,在他們,京師的百姓也是當之無愧的“邊民”。

知道事情原委之后,城內城外不少大家族老便組織小輩去北鎮撫司去認尸。

只不過事情顯然沒有陸炳想的那么簡單。

別說是戶部、順天府的官冊了,就是連周圍的百姓都沒有一人見過此人。

只有城中一家酒樓年前曾見此人來打酒。

“大都督,小的要是知道這混賬是干這等事,打死都不可能賣他酒啊!”

“他也配吃咱家的酒?我還送了他一觚,太晦氣了。”

坐在鎮撫司內的緹衛均是面色凝重。

衙門內陸炳的眉頭也已然有數日未曾舒展了。

最怕的就是這種無頭案子。

連這個醉漢是從哪冒出來的,錦衣衛都查不出來,更遑論去查幕后指使了。

張佐坐在一旁愁眉不展的連連嘆息。

“陸都督,君父震怒啊,若是咱們一直查不出來,怎么給君父交代啊。”

“陸都督,您說句話啊陸都督。”

聽著張佐的聲音,陸炳的心中煩躁的很。

“張公公,東廠若是有辦法,盡可去查,您難道真的猜不出來是誰指使的嗎?”

被陸炳嗆了一句的張佐登時便沒了話說。

現場的情況,他們都看過了,寧玦之所以能活,那是因為這刀是奔著張居正去的。

若不是寧玦站出來擋了一刀。

張居正不可能活。

至于誰想殺張居正,無外乎就是有人不想再議河套。

“那咱們總不能什么也不干吧?”

陸炳捏著鼻梁嘆息道:“張公公,依我之見,咱們恐怕還真的沒必要急。”

張佐一臉懵然的看著陸炳。

“陸都督何意?”

“他們要殺張居正,無外乎就是河套的事情,但是他們沒想到寧秉憲也要議河套,經此一鬧,他們的事情已經被攪黃了。”

陸炳端起茶盞泯了一口。

“河套之議已成,他們糟心事兒多著呢,君父近日怕是也要忙不少,也就是氣頭上的事,過兩天氣消了就好了。”

“咱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等著看君父旨意為何,待君父旨意降下之后,誰又跳的最歡。”

“誰歡查誰,一準沒錯!”

張佐聞言一怔。

“對啊!咱家怎么就沒想到呢。”

“多謝陸都督開解,咱家明白了。”

拋開了心中大石的張佐長出了一口氣,而后便欣然告辭。

“這幾日盡盯著東廠的差事了,咱家得去趟司禮監了,這兒就有勞陸都督了。”

陸炳微微頷首。

張佐欣然離去,陸炳臉上的愁容卻未減分毫。

這件事說起來確實沒問題,但這些事情不止自己能想到啊!

能在朝堂上掀起這么大風浪的人,壓根就不可能坐以待斃等著錦衣衛、東廠去查。

他們下一步要做的,才是陸炳真正擔心的事情。

這一點,嘉靖知道,陸炳知道,只有張佐不知道。

看著張佐的背影,陸炳不由得竟心生幾分羨慕。

難得糊涂,古人誠不欺我啊。

“惟愿我兒愚且魯,無病無災到公卿……唉,驚濤駭浪啊。”

陶家。

這幾日的時間,陶師賢幾乎日夜拉著翁萬達飲酒作樂。

內閣議事究竟議到什么程度了,翁萬達更是一字不知。

“齊之,內閣現在究竟什么情況了?”

面色微醺的陶師賢趴在一旁,慵懶的擺擺手。

“還能如何,還在議唄,票擬,算賬,日夜如是。”

翁萬達的表情逐漸陰沉了下來,身上的殺氣亦是愈發凝重。

“初三凌晨,宣府外五十游騎繞隘許久,烽燧至大同乃去,陶齊之,你究竟想要干什么?!”

翁萬達冒險入京,自然不可能什么準備都不做。

點燃烽火的消息,最多也就是慢了兩日,得知此事之后,翁萬達登時便意識到了情況不對勁。

聽聞此言,原本趴在桌上微醺的陶師賢卻是緩緩的抬起了頭,表情亦是愈發陰鷙。

“仁夫啊,您知道這么多作甚?聽余一句,勿在過問宣府之事了。”

陶師賢的表情已然說明了一切。

不待陶師賢說完,翁萬達登時便從袖中掏出一把匕首架在了陶師賢的脖頸處。

“你姓陶的要通虜?!”

翁萬達雖是文官出身,久在邊關練也練出來了,更何況翁萬達本就是廣南潮汕人氏。

原本守在偏院外的家丁見主人被擒,登時便沖了進來。

陶師賢卻是背朝著自家家丁一聲爆喝。

“一幫殺才,誰讓你們進來的?滾出去!沒看到我跟仁夫飲酒正歡呢嗎?!”

誰家刀架脖子上喝酒啊!

或許這就是老爺吧。

陶家的家丁見狀也只得陸續退了出去。

翁萬達眼中殺氣畢露,死死的盯著陶師賢,不解道:“陶師賢,你究竟要作甚?”

陶師賢風輕云淡的用筷子又夾了兩口菜。

“仁夫,我不是跟你說了嗎?咱們再等等,萬一情況有變嗎?”

“京師已然百年未聞大警了,若是那韃子直接破宣府而入,京師戒嚴,咱們機會不就來了嗎?”

“南倭北虜啊!朝廷腹背受敵,總得先消停一個才能收拾另一個吧?跟韃子講理,你說的通嗎?不能啊。”

翁萬達的牙關緊咬,死死的盯著陶師賢。

“所以?”

陶師賢這才將手中的筷子往面前的桌子上一拍。

“所以,只能是南面!奏本我都想好了。”

“就寫寇自紈始。”

“罷了朱紈,江南繼續當大明的財賦重地,咱們各家繼續過各家的日子,君父的這紫禁城也就能安安穩穩的再也不會有北虜來鬧騰了。”

“你我得利,君父也得利,何樂而不為?”

翁萬達咬著牙看著陶師賢。

“你怎么確定君父一定會聽你的?”

陶師賢無奈的嘆了口氣。

“我也不確定啊,那樣的話,就讓君父帶著陸炳、嚴閣老去跟俺答拼命唄,屆時陶某必在后軍搖旗吶喊,忠君之事!”

“反正倭寇打不到京城,俺答可就不一定了。”


上一章  |  大明總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