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奇幻
聽到嚴嵩的咆哮聲,嚴世蕃似乎心里早就有所準備了,進屋時手中還拿著一摞賬本跟一個算盤。
“爹,您要說什么我都知道。”
嚴嵩也不顧嚴世蕃的聲音,開口便怒斥道
“戶部的銀子,那是朝廷的,你說拿出去便拿出去,他陶家若是出了事端,你又待如何收場?”
“爹您別急。”
“放肆,我焉能不急,虧了國庫的銀子,就算是把你的人頭都賠上,能換回來幾兩?”
“兒子都說了您別急嘛,您知道陶家現在產業有多大嗎?”
“這是他家產業大不大的事情嗎?朝廷,天下,君父……”
“爹,他陶家在外面接的銀子可是年息一分啊!”
看著嚴世蕃這幅貪財的模樣,嚴嵩是打心眼里的恨鐵不成鋼。
“孽障,孽障……”
嚴世蕃手中的算盤不住的撥弄,不待嚴嵩說完,嚴世蕃便舉起了手中的算盤。
“爹,能看的帳我都算過了,整個東南,現如今至少有百萬生民要仰陶家鼻息過活,是謝家把咱們這么多家串了起來,陶家每年進賬至少四十萬兩銀子,怕甚?”
廳堂內登時便陷入了一片死寂。
嚴嵩知道出海賺的銀子多,但是嚴嵩萬萬沒想到,光一個陶家每年就能在海上拿到這么多銀子。
跟乾隆朝不同,乾隆那是知其所以然而掩耳盜鈴,對于此時的大明來說,依舊停留在鄭和下西洋時帶回來的記載之上,西洋即降,放眼天下,整個西洋,也不過就是一個小小的帖木兒就可以橫掃的,哪怕是這個帖木兒也早在百年前土崩瓦解。
看著自己老爹怔在原地的模樣,嚴世蕃的臉上也浮現出了一抹笑意。
“爹,什么叫尾大不掉?這就是尾大不掉!哪怕是朝廷……”
不待嚴世蕃說完。
“啪”的一聲傳來。
嚴嵩抬起一巴掌便狠狠的抽在了嚴世蕃的臉上。
“你還知道朝廷?!你眼里還有朝廷嗎?”
“你以為現在是什么時候?南北亂世嗎?陶家有錢又能作甚?朝廷有百萬雄兵,他陶師賢闔家全算上,能頂幾個衛的兵馬?!謝家的下場你難道不知道嗎?!”
嚴嵩激動的站起身來,指著嚴世蕃的鼻子怒罵開來。
“還百萬生民仰陶家鼻息,大明百姓頭上,只能有一片云,那就是皇上!”
被嚴嵩抽了一巴掌的嚴世蕃站在原地,久久未曾回過神來。
良久之后,嚴世蕃將手中的賬本一扔,蔑笑道。
“爹,我說的這些帳都是我自己算出來的,連他陶師賢自己都不知道陶家現在究竟養活了多少百姓,朝廷如何知道?”
“現在朝廷不知道,不代表將來朝廷不會知道,陶家的生意越做越大,你以為這滿朝文武都是傻子不成?!”
嚴世蕃冷笑道:“爹,一分利,足以讓天下商賈望而卻步了,只有在朝中為官,才有膽子借陶家的銀子,也只有樹大根深,才能碰到真正的海利!”
嚴嵩的眉頭逐漸的緊蹙起來,死死的盯著面前的兒子。
“你想做什么?”
嚴世蕃近乎癲狂的看著嚴嵩。
“彼可取而代之!”
陶師賢也好,嚴世蕃也罷,他們不知道什么叫做通貨緊縮,更不知道這么做會把大明變成一個白銀無底洞。
出于對皇權的畏懼,他們發現了只要把利息拉的足夠高,就足以讓天下的商賈對這一行望而生畏,同樣還能將出海的規模控制在“自己人”手中從而讓朝廷察覺不到他們,草芥之民只能乖乖的跟在他們的羽翼之下或是下海投了汪直做那殺頭的買賣。
他們要的也只有安全,穩定。
當然,他們更不可能知道,在幾百年后,會有一個叫保羅沃爾克的洋人,用同樣原理的手段,挽救了另一個龐大帝國的生命。
看著嚴世蕃的表情,這是嚴嵩有生以來,第一次感覺到一個人會變突然得如此陌生。
此時的嚴世蕃,就好似是被一頭幼獸附體了一般。
嚴嵩不知道這頭幼獸將來會長成什么模樣。
在朝廷面前它明明是那么的脆弱跟渺小。
但嚴世蕃眼中的貪婪與戾氣依舊讓嚴嵩覺得寒氣逼人。
“孽障……孽障!”
嚴嵩心中的怒火,一半是出自憤怒,另一半則是出自恐懼。
這兩聲嚴嵩用盡了全身的氣力,而后便趴在椅子上喘著粗氣有些上氣不接下氣的低聲說道:
“孽障,你給我聽好了,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在。”
“你便休想!”
“來人,將它關起來好好冷靜冷靜!”
嚴家的兩個家丁聞聲而來,但是看到廳堂中的父子二人卻不由得面面相覷。
“都聾了?!我讓你們把他關起來!”
“少爺……”兩名家丁為難的看向嚴世蕃。
嚴世蕃也沒有再多說廢話。
“別說了,我跟你們走。”
嚴嵩癱坐在椅子上,看著嚴世蕃離去的方向,嚴嵩突然意識到自己真的老了,自己的話,在自己家都快不好使了。
就好像朝廷的話,已然在東南變得不那么好使了。
瑞雪過后的夜空,月光分外明亮,月光下驚悸與憤怒交加的嚴嵩昏昏睡去。
京師冬天的夜晚是何等的漫長,就好似夜空妄圖強行壓制東升的太陽一般,只可惜在北緯四十度的土地上,太陽永遠都會照常升起。
大明嘉靖二十七年臘月十五。
當京師第一只雄雞啼鳴時,早已醒來穿好官服的寧玦猛地睜開眼睛,將朝笏別在腰間后,便大步的朝著紫禁城的方向走去。
此時寧玦的心中分外激動。
比起回去,寧玦同樣希望自己手中的權力能讓大明的歷史發生些許偏轉。
畢竟這跟找死并不沖突。
“這就是權力的滋味嗎?”
寧玦的心中輕聲問了一遍。
作為普通人寧玦不知道答案,這是一種寧玦從未體會過的感覺。
在入宮的路上,寧玦見到了很多人。
所有人的臉上都堆滿了惴惴不安的表情。
給事中舒汀、御史周亮、巡按陳九德相繼與寧玦會和。
寧玦絲毫沒有察覺到這些人似乎在刻意躲避自己的目光。
此時寧玦的心中只有兩個字。
開海!
開海!
去他媽的海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