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后。
瀑布的懸崖底下。
離水潭一公里遠的,溪流兩端的山丘上,建起了一座座土木屋來。
其中,最大的兩間房屋里,傳來了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
風聲、雨聲伴隨著讀書聲,聲聲入耳。
雨季的最后一個月,從這周開始,終于迎來了暴雨連連。
從早到晚,就沒有停歇過。
男人們又開始扎堆在室內做起了家具來。
婦人們也沒有閑著,織布的手藝不能丟。
手腳不停,還聊著閑嗑。
婦人一:“咱搬家搬得簡直太及時了,房子剛建好就遇到下暴雨了。”
婦人二:“嘿嘿,那還不是多虧了神女請回來的神器么?要是沒有神器的指引,咱不是死在瘴氣里,就是被吞進煙霧里去了。”
婦人三:“可不是嘛,不戴面罩和透視鏡,咱只等繞著林子邊緣走。不得走上兩三個月的呀!那就生生趕上這暴雨天兒了。”
婦人一:“之前還有人嘀咕不想搬呢,一路上,林子里沒看到大型的獵物,也沒見著毒螞蟻,嚇得都一聲不吭了。”
婦人二:“都是毒菌給害的!”
婦人三:“你們覺得這新家地界兒咋樣呀?”
婦人二:“我覺得挺好!雖然這東北角的林子里也沒找到啥獵物,光靠著瀑布底下水潭子里的魚獲咱也餓不死。”
婦人三:“還別說,咸魚就是比不得這種現撈現做的好吃!”
婦人一:“嘻嘻,說起鮮魚我就流口水。昨兒我家按著神女教的法子,帶著魚鱗蒸了一條十幾斤重的‘忘不了’魚。你說神女咋就那么會起名字呢?吃上一口,誰也忘不了魚肉的滋味。”
婦人三:“是的喲!明明什么佐料都沒放,就隨便蒸一蒸,吃到嘴里魚肉就化開了,沒有一般魚的土腥味,還有一種特別的果子的香氣哩。我家男人以前最不耐煩吃魚的,昨兒一個人都吃了小半條。”
婦人二:“我同你們說,烤著吃也不錯”
靠山吃獸,靠水吃魚。
以前她們交流得最多的就是做獸肉的手藝,如今,也是想方設法變著花樣做魚吃。
幫著搬家的“野澤里”青壯年們,不僅幫著搬完了家,還把抓魚的本領毫不保留的交給了“巨坑里”的半大小子們。
抓魚這活計,還是他們最得力。
在測過水潭的深度已經超過三十米后,神女讓大家用木柵欄把整個水潭給圍了起來。
平時不讓小孩子們靠近。
抓魚,她也給出了意見。
在水潭下游的溪流上,筑起了一個堤壩來。
堤壩各留了幾個出水口。
每個出水口都放了碩大的漁簍子,只要瀑布的水流量達到一定的程度。
水潭蔓延。
他們的漁簍子一個小時就能抓到幾十斤的大魚。
安全又便捷。
一時間,部落里收獲的喜悅蔓延開來。
婦人們口中的“忘不了”魚,可不是尤大娘子想當然起的,人家在地球村屬于絕種的“黃金淡水魚”。
她在村網上拍賣了十條。
二十斤重的左右一條的“忘不了”魚,十條就賣上了一千二百萬村幣之多。
嚇死個人了!
以至于,某人都在琢磨,要不要截留一段溪流來圈養它們。
要說地球村的養殖環境,不可謂不糟糕。
有一個癡迷于自然生長淡水魚的買家說,地球村在數百年前,因為小日子過不得不錯的國家開始向海洋里排放he污染水。
一排就排了兩百多年。
哪怕是全球人民都反對,也沒能阻止他們喪心病狂的行為。
以至于,在排放成本最低的誘惑下,好些國家有樣學樣。
四大洋之后,與之交匯的淡水湖泊也遭了殃。
人類,終歸是為了自己的私欲和短視而買了單。
魚類經過大批量的死亡,到最后的茍延殘喘,最終走向了變異。
不僅不能食用,好些還帶上了劇毒。
幾百年前的天然漁場,全部轉為了室內人工養殖。
自然環境可以被模擬,但人工養殖與天生天養的滋味差的也不是一星半點。
以至于,地球村現在與野生沾邊的魚類,都貴得驚人。
致富秘訣在這個新住所被輕松拿捏了。
雨季室外能做的事情實在太少,大家獲得了短暫的休閑時光。
申城。
四月初,這個季節就是稻谷播種的最佳季節。
水稻,水稻。
播種前還需要整田,引水。
老天仍舊不給人希望,河水干涸,無法耕種。
大楊哥等人急得團團轉,雖然他們設計抓到了內奸,可是,胡子哥再沒有出現過。
他們二十四小時在十里墳場蹲守,急得冒煙了還是無濟于事。
麻桿老五性子最急:“大哥,俺們還要等到什么時候啊?胡子哥是不是腦了咱?”
“都怪俺!要不是俺在家里說漏了嘴,也不能讓俺嫂子眼紅把咱給賣給了省里那幫人。胡子哥要再來,俺要對他負荊請罪。”
大楊哥拍著他的胳膊:“老四,你要有錯,俺們當哥哥的也跑不了!只要胡子哥再來,哥哥們陪你一塊兒請罪,要打要罰絕不二話。”
“俺有預感,胡子哥肯定就在某處看著俺們幾個的!他可是有大仁義心腸的人,不會看著俺們申城這等糟糕的局面。”
黑市二把手揪著頭發,蹲在地上對著幾人言語。
大楊哥惆悵道:“你們說,胡子哥有沒有可能找上其他人了?他平時除了書和大白兔,對錢財也沒有太多的要求。”
“這”
“不能吧?大哥,要不要派人打聽打聽去,尤其是村里面。”
麻桿老五這個提議,立即得了所有人的同意。
他們除了繼續幫忙收集書籍,又急慌慌的把小弟們撒到了申城下面的各個鄉鎮上去。
被他們心心念念的“胡子哥”,耳朵通紅,噴嚏連天。
不是她忘記了黑市這幫人,而是最近她沒有買到特價的糧食。
一年之春,地球村也是播種季來著。
各種蔬菜瓜果價格都不便宜。
被毒菌破壞了生機的原始森林,至今都還長出什么野菜來,整個部落小三百號人,每日消耗的蔬菜量也不低。
她之前的計劃是,六月初再出一趟長差。
眼下,哪里知道申城的春旱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