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娘的大唐豈容爾等染指第165章 李秀寧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老娘的大唐豈容爾等染指 >>老娘的大唐豈容爾等染指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5章 李秀寧

第165章 李秀寧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思不棄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女尊王朝 | 思不棄 | 老娘的大唐豈容爾等染指 


眾人都是偷偷瞄了一眼李秀寧,裴寂和劉文靜尋思著回去之后,要不要去抱一抱李淵的大腿,柴紹卻在想我居然娶了一個公主?

李秀寧咳嗽了一聲,說道,“這些事情雖然族中大人不講,但是我等還是隱約知道一點的,不過不是很具體,太白先生請繼續。”

李白點了點頭,說道,“自高祖建立大唐,也是在儲位之事上起了煩惱,太子李建成嫡長,二子秦王李世民勞苦功高,在這二人之間,屬實難以做出抉擇。這二人也是明爭暗斗,大唐初立,就因儲位之事,險些顛覆。后來在平陽公主的幫助下,秦王李世民登上皇位,造就了貞觀之治,為我大唐奠定了盛世之基。”

眾人一臉懵,還在襁褓之中的李世民居然干翻了李建成,保姆許氏差一點一聲驚呼出聲,李道宗也是緊蹙了眉頭,兄弟鬩墻,這事情回去之后應該和唐國公好好談一談。

“在太宗皇帝李世民身登大寶的過程中,有一個人的作用根本無法忽視,英武顯圣真君,真君乃是高祖皇帝的嫡親公主,在我大唐建立的過程中也是勞苦功高,還是我大唐第一位女將軍,以軍禮下葬為由史之來第一位女性。”

“英武顯圣真君之事,我們都已知曉,請太白先生接著往下講。”李秀寧說道,眾人在聽說李淵建立大唐之后,看自己的眼神兒就已經不一樣了,要是知道自己的那些過往,這豈不是一個妥妥的大型社死現場,雖說沒有什么見不得人的事情,但是如果就這么被說出來,李秀寧覺得自己臉上有些燥的慌。

眾人都看向李秀寧,不知道她為何要把話題岔開,但是李秀寧如此做肯定有自己的考慮,現在眾人進退一體,確實不好再出言相問。

就聽李白說道,“太宗皇帝臨朝之后,高祖退位為太上皇,因至善圣后和英武真君之故,淡出朝堂,從此不問世事。太宗皇帝仁厚,不愿多造殺孽,將隱太子李建成及齊王李元吉一干人等流放海外之地,但也就是因為這一念之仁,為我大唐埋下了萬世禍根。”

“隱太子李建成于海外建國,自號天唐。于貞觀中期,率領艦隊跨海而來,自此開啟百年戰爭。我大唐彼時雖經貞觀之治休養生息,但隱太子李建成或許在海外遇仙得以仙緣,在機關一道突飛猛進,我大唐那時還是木質戰船的時候,李建成的逆唐就已經擁有了鐵甲戰艦。”

“這是技術上的碾壓,我大唐熱兵器還處在火銃的時候,逆唐的武器就已經是自動武器了。”李白說道,眾人除了李秀寧都是聽的似懂非懂,但是李白似乎也是陷入了回憶,“那時候的大唐將士只能靠著人山人海的戰術,呼喊著山呼海嘯的口號,一批批的往前沖,用身體去擋住對方的鋼鐵洪流。”

“唯一慶幸的是,太史令李淳風突破天人界限,成就非凡戰力,一人一劍,擊潰了逆唐來犯的先鋒艦隊,為我大唐爭取了不少時間。”

“經此一役,太宗陛下痛定思痛,將英武真君所留之天書公布天下,而太史令李淳風也將修煉之法傳授開來,這才讓我等在逆唐的攻勢下,得以保全大唐。”

“之后陛下成立不良人,由太史令的密友袁天罡擔任不良帥,而太史令李淳風則成立天機,天機不良人共有一百零八校尉,天賦才情都是一時之選,天罡三十六,均是非凡戰力之人,不良人地煞七十二,也全部為逼近非凡戰力的高手,這一百零八人,對內爭討不臣,對外抵抗逆唐,戰功赫赫。”

“太宗陛下龍御歸天,不料后宮之中武才人和皇子李治矯詔,本應由承乾太子繼位的詔書,被改為由李治繼位,承乾太子本欲撥亂反正,卻不料被袁天罡算計,敗逃之后只能退走西域。”

“李治和武媚娘既竊大寶,彼時又恰逢隱太子病逝,于是對逆唐全面宣戰,加上天機和不良人一同努力,將神州大地上的逆唐勢力一掃而盡,同時收集逆唐的技術資料,改善我大唐的技術。”

“就這么過了些年,李治病重,武媚娘總攬朝政,彼時天下只知有后不知有皇。”

“之后高宗皇帝李治病逝,武媚先是扶持自己的兒子登基,接著又廢掉,換一個兒子控制,如此反復,直到四個兒子都當了一遍皇帝,這武媚娘或許覺得麻煩,于是就自己做了皇帝。”

“女皇帝乃是開天辟地頭一遭,如果這武媚只是甘心做個皇帝,國號朝綱不亂,這天下或許還會安穩一些,但是這武媚娘不僅改國號為周,還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武則天。”

“西域的承乾太子于是發兵中原,發誓要光復大唐,卻不想被武逆和逆唐聯手坑死在半路。承乾太子即死,原本隱居在西域的長樂公主李麗質頓時大怒,一人一劍回歸中原,效仿她的姑姑掀起神龍之變,終將武逆趕下臺來,念及武逆是自己的弟媳,才沒有痛下殺手。”

“之后,卻是不知為何緣故,帶著武逆出海逆唐,一人一劍殺得逆唐血流成河,直到李建成的幾個兒子孫子跪伏在身前,簽訂了血脈誓言,五十年互不侵犯,這才作罷。”

“逆唐雖是隱太子李建成所立,但是摻雜著中原好幾家世家的影子,比如滎陽鄭氏,弘農楊氏等等,這些勢力在逆唐議會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同時控制著逆唐的各種民生命脈,逆唐人稱之為集團組織。長樂公主以為只要是李唐血脈,便可以控制逆唐和大唐之間的爭執,卻是不想隱太子能震懾這些世家的勢力,后人卻是未必。”

“那些年因為李建成后人,不贊成出兵大唐,在逆唐國內不得人心,差點兒被趕下臺來,也就是此時各個集團組織的勢力大大加強,明面上我大唐和逆唐處于和平,但是私底下卻是暗流洶涌。逆唐的組織不斷滲透大唐,因為我大唐對于逆唐本就處于劣勢,一直到這些年我朝圣上不斷的將長樂公主從西域帶回的技術提高和創新,這才使我大唐對付逆唐有一戰之力。”

“我大唐專心發展經濟,民生,積極備戰,卻不想因逆唐的滲透,催生了安祿山,史思明之流的節度使怪物。如今這些人已成為尾大不掉之勢,圣上卻是寵愛楊妃,將朝廷搞的是一塌糊涂。”

李秀寧聽到這里已經無語,李白所講的一些事情,高適也曾講過,自己說過不要發問,確實不好再去向李白詢問。

“如此便是我朝的歷史。”李白說道,“諸位可是有什么不解之處?可以說來,若是我知道,必然為大家解惑。”

柴紹看了一眼李秀寧,說道,“先生所言英武顯圣真君到底是何人?”

這話一出,眾人都豎起了耳朵,因為這是被李秀寧岔開的話題。

李白愕然,你們既然是真君留下的隱脈,居然不知道真君是誰?你們在逗我玩嗎?還是在尋我李某人的開心?

李秀寧咳嗽一聲,說道,“太白先生還是為他們解答吧,您的疑惑,稍后我為你解答。”

死就死吧,心累了,毀滅吧。

李秀寧突然看開了,她知道一味的掩飾,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該知道的總會知道,早知道和晚知道沒有什么區別,既然已經決定讓他們知道這些事情,那就不要再做掩飾了。

“真君真名李秀寧,乃是我大唐開國嫡長公主,封號平陽公主,謚號昭。”李白清了清嗓子說道,在談及李秀寧的時候,眼中甚至閃過了一絲崇拜的光芒。

此言一出,眾人頓時一片嘩然,眼神都直勾勾的看向了李秀寧。

本來是加更的,但是有一些突發情況。欠下了。這月底以前,全部補齊。真的好無奈。


上一章  |  老娘的大唐豈容爾等染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