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娘的大唐豈容爾等染指第164章 講史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老娘的大唐豈容爾等染指 >>老娘的大唐豈容爾等染指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4章 講史中

第164章 講史中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思不棄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女尊王朝 | 思不棄 | 老娘的大唐豈容爾等染指 


李秀寧轉身返回船艙,對著李白說道,“太白先生,還有一事,星月需要先生幫忙。”

“白愿盡綿薄之力,還請星月小姐但說無妨。”李白雖然不知道李秀寧想要自己幫她什么忙,但是自己卻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我等隱脈隱居祖地不問世事,對于這天下大勢變遷,不甚明了,還請太白先生為我等詳細講述一番自隋文帝楊堅駕崩之后的事情。”李秀寧說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這些和自己一起進入副本世界的人總有機會知道將來歷史發生的脈絡,與其這樣遮遮掩掩,倒不如大大方方的找一個中立之人將歷史詳詳細細的講述出來。

現如今無論從學識才華和所處的環境來看,李白都是當之無愧的人選。

李白有些愕然,“你們隱脈就這么不問世事么?若是真的不問世事,怎么會保全大唐?時事發展都不清楚,怎么做出相應的判斷?”

李秀寧心底暗暗叫糟,自己又有些想當然了,可是如果連這么一個問題都沒有辦法圓回來,我李.忽悠.秀寧豈不是浪得虛名?一百多年前的李淵能讓自己忽悠瘸了,一百年后的李白也當然不在話下。

“太白先生果然敏銳,原本是不想和太白先生說的,但是先生問起來了,星月若是不說,就是顯得有些小器了。”李秀寧笑了。

李白擺了擺手,“我對你們隱脈的事情其挺有興趣的,畢竟英武顯圣真君居然留下了你們這么一條后手,卻是任何人都沒有想到的,再說,真君是我大唐開國以來的第一奇人,不說真君前半生戎馬倥傯,就說真君下凡幫助太宗登基一事,唯實過于玄奇了。”

“平陽昭公主是我等女子的偶像,太宗玄武門一事,不光光是真君出力,穆順皇后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李秀寧說道。

“星月小姐此言差矣,若非平陽昭公主謀劃,太宗皇帝必然會招致弒兄殺弟逼父的惡名,穆順皇后成圣日久,若不是平陽昭公主,穆順皇后對于人間之事也只會置之不理。”李白嘆道。

“看來太白先生也是知曉不少隱秘之事,關于平陽公主的事情,我曾在族中的卷宗之中看到一些事情,若是太白先生感興趣,只要太白先生為我等講述歷史,星月知無不言。”李秀寧說道。

李白頓時大喜,這世界上的修行者,無人不對平陽昭公主的事情充滿好奇,雖然有穆順皇后與平陽昭公主一樣都是曾仙人臨世,但是修行越發高深之人,對于平陽昭公主的崇拜就是越深。

太史令李淳風曾經說過,或許是因為平陽昭公主成仙時日不長,修為道行不深的緣故,大家還能看見公主的背影,但是穆順皇后想必已經是這仙界有名的大能,已經非是凡人所能揣度,倒是顯得不可以描述無從琢磨。

這就如同老百姓能夠理解村東頭的地主老財的生活,但是理解不了頂層權貴的日常生活,而地主老財稍微能夠理解一下權貴官員的生活,對于皇帝的生活也是難以理解,底層的凡人能看到的能想到的都是根據自己日常進行想象加工出來的。

凡人無法理解神明。

道德經說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李秀寧不明白這些事情,也不知道這些事情,若是她知道此時李白心中所想,肯定會心中感嘆,這種理論再往下發展,會不會變成農場主理論和神射手理論?

神仙難道就不會是農場主嗎?

“至于我等為何不知曉這段歷史,我等隱脈之中也分為出世與入世兩支,也是平陽昭公主為了制衡隱脈所定下的規矩,入世一脈掌控所有世間情報,為我隱脈外界行走,但是修為可就不及出世一脈,出世一脈為我大唐底蘊,入世提供信息,出世負責行動。”

“我等是出世一脈,至于我等為何現世,太白先生也不要深究,這事情解釋起來太過于麻煩,甚至會給太白先生帶來麻煩。”李秀寧說道。

李白笑了,“我李白一生最討厭麻煩,但是也不怕麻煩。”

李秀寧笑道,“先生胸襟灑脫,但是這麻煩對于你來說確實有些過了,因為一旦知道,先生就需從此隱姓埋名,遁入山林,不再過問世事,先生可愿否?”

“這”李白頓時語塞。

“告訴先生這些事情,就是想和先生敞開胸襟,若是給先生帶來的麻煩,那就是星月的罪過了。”李秀寧說道,“既然先生已經答應為我等講史,我這便將眾人召集,聆聽先生教誨。”

李白點了點頭。

見李白應下此事,李秀寧便出了船艙將眾人召喚進來。

在眾人進入船艙之后,李秀寧說道,“我請太白先生為大家講史,還請諸位給我李星月一個面子,太白先生講述之時,還請大家不要插嘴,若有疑問,我等自行討論。”

在場眾人除了馬三寶那個憨貨,無一不是精明至極的人,就算是保姆許氏,也是唐國公府深宅大院里幾番明爭暗斗,努力廝殺出來的人物,李秀寧有時候也有些納悶兒,歷史上的馬三寶能言會道,不僅自己看重,李淵和李世民也甚是倚重,按道理說應該是個精明的人物,可是如今看來莽撞有余,真不知道是哪里出了問題。

裴寂笑道,“星月小姐所言甚是,還請太白先生不吝賜教才是。”

說話的時候,在星月兩個字上稍稍的加重了一下語氣,也是在提醒眾人,李秀寧如今的名字應該是李星月。

李白微微頷首,說道,“星月小姐讓我給大家講述前隋文帝駕崩之后到如今的歷史,我雖不知諸位為何不知此事,但是星月小姐有請,白自當從命。”

“前隋文帝一代雄主,卻是在儲位上看走了眼。太子楊廣登基之后,志大才疏,好大喜功,三征高麗,修運河,建行宮,年年出巡,任用酷吏,致使民怨載道,天下奮起,遍地烽煙,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前隋楊廣在位十四年,于大業十三年,死于江都。可憐前隋文帝一世英名,竟于暴秦一樣落了個二世而亡的下場。”李白有些唏噓的說道。

“大隋居然亡了?”在場眾人都是一震,這個事情對于大家的沖擊力確實不小,誰能想到一團繁花緊簇的大隋在太子楊廣手上不過十四年就玩沒了?

孫思邈突然開口道,“楊廣是哪一年登基的?”

李白驚訝的看了一眼孫思邈,但是想到李秀寧的話,壓下心中疑惑,說道,“前隋仁壽四年。”

眾人也是一陣恍惚,也就是說,自己的世界天下大亂也不過十數年的光景了這怎么能讓人相信

孫思邈不由感嘆,紫陽道兄真神人也,早在數年前就曾斷言這天下十數年后,必然大亂,自己當時還以為是笑談,如今看來,紫陽道兄果然不愧是這天下道修第一人,自己終是難望其項背。

“何人得了天下?”孫思邈開口又問道。

李白心中的疑惑更大,就算是英武顯圣真君布局,這些人也不至于連是誰人為這天下之主都不知道吧?

李秀寧看到李白的臉色不對,心底暗暗責怪孫思邈多嘴,但是事已至此,只能是硬著頭皮打圓場說道,“太白先生繼續講述,道長不要插嘴,有什么問題我們一會出去說,不要給太白先生制造麻煩。”

孫思邈看了一眼李秀寧,雖然不知道這丫頭在做什么,但是自己確實是壞了開始的規矩,只能是點點頭,對著李秀寧和李白表示了一下歉意。

李白又一次強行壓下心中的疑惑說道,“我朝高祖自晉陽起兵,入關中,平天下,國號為唐。高祖姓李諱淵。”

李淵?!這個名字如一道驚雷炸響在眾人的心田之上。

(本章完)


上一章  |  老娘的大唐豈容爾等染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