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第七十八章 何謂丐幫?重諾守信,一心向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八章 何謂丐幫?重諾守信,一心向北

第七十八章 何謂丐幫?重諾守信,一心向北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牛奶糖糖糖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牛奶糖糖糖 | 三國:關家逆子 | 龍佑荊襄 


作者:牛奶糖糖糖

——洪七公!

這名字,所有乞丐可不陌生。

所謂紙包不住火,盡管,官府已經盡量封鎖有關“洪七公”的事兒。

可,前段那張貼的到處都是、滿城風雨的告示事件,依舊是傳得沸沸揚揚。

而坊間的議論中,這件事兒的始作俑者,便是這位赫赫有名的“洪七公”。

更有甚者,坊間傳說,這洪七公背景深厚,神龍見首不見尾,就是關公,對他也一籌莫展。

當然…

隨著合肥戰事的傳回,這個本打上“敵國奸細”、“作惡多端”的洪七公,突然一下子洗白了,變成“荊州的英雄”了。

——是他保全了荊州。

——是他將湘水劃界的約定棄之如糟粕。

——是他保住了長沙、桂陽、江夏三郡。

更夸張的說法是,是他呼風喚雨、撒豆成兵助張文遠大破東吳!

所謂三人成虎,越到后面,“洪七公”這個名字,就越發的具有傳奇與玄幻色彩了。

一言以蔽之。

是他,是他,就是他,劉皇叔與關公的神秘盟友——洪七公。

正因為此,洪七公身上,原本那“敵國奸細”、“作惡多端”的標簽一下子全部更替,變成了世外高人,變成了高瞻遠矚,變成了匡正世道、秉持正義的高人!

總而言之,風向變了。

而隨著風向的變化,洪七公的神秘也蒙上了全新一層的色彩。

他究竟是誰?

他背后的人是誰?

一系列有關他身份的話題,成為了江陵城坊間茶閑飯余的焦點。

此刻,冷不丁的從這乞丐頭口中提出:

——從今往后,他們這兩千多乞丐的靠山是洪七公,他們的團體也有了全新的名字丐幫時!

自然而然,一系列的問號出現在每個人的心頭。

“魯大哥認識洪七公么?洪七公他老人家到底是誰啊?”

“魯大哥,咱們不是要投靠關四公子么?怎么靠山突然就變了?”

“魯大哥?啥是丐幫啊?”

“魯大哥…”

山神廟處傳來盈天的聲音,多是問詢,聲浪滔天,且一聲比一聲高。

只不過你一言我一語,混亂不堪…

那乞丐頭兒就是想回答,也回答不來。

“哐哐哐…”

這乞丐頭兒朝身邊乞丐示意,有人就敲起鑼來。

一下子場面安靜了下來。

這乞丐頭兒扯開了嗓子大喊道:“一個一個問,俺一個一個來回答…”

“先說,俺吧…以后可不許‘魯大哥’、‘魯大哥’的叫了,不合咱丐幫的規矩。昨個兒,洪七公他老人家給俺起了個新名字,魯有腳,從今往后俺就叫‘魯有腳’,是咱們丐幫的九代長老,你們得稱呼俺魯長老!”

說到這兒,這魯有腳指了指面前的一個乞丐。

“方才你問什么來著?”

“魯大哥…啊不,是魯長老…”這小乞丐改口也快,“俺就是問,魯長老之前不是受關四公子照顧么?給吃的、給穿的、又給住的,咱們弟兄們都羨慕的緊,之前不都說好的去投奔關四公子么?怎么突然咱們的靠山就成了洪七公他老人家啊?”

聽魯有腳在“洪七公”的后面加上“老人家”這樣的敬詞,這小乞丐也學著這么說。

魯有腳滿是贊許的看著他,大聲道:“這問題問的好!”

“是,沒錯,之前我魯有腳是受到關四公子照顧,可伱們只知道他照顧了我,卻不知道他為何照顧我!”

“為啥呀?”一干乞丐異口同聲。

“還不是因為‘洪七公’他老人家!”魯有腳開始扯開了聲調,大聲道,“關四公子把我帶出牢房時,特地就跟我說,天下英雄,有見識者,唯他與洪七公老人家兩人耳。我既是洪七公老人家的人,關四公子自不能為難,這才對俺們百般照顧。”

說到這兒,魯有腳指向一旁,那些都是當初第一批為“洪七公”做事的乞丐,如今都是這丐幫中的“長老級”人物。

“你們要還不信,就問問他們,俺們一早就為洪七公他老人家做事了!”

“是是是,關四公子親口所言,天下英雄,有見識者,唯他與洪七公老人家兩人耳…這話,是咱們這些叫花子能編出來的么?”

那些長老紛紛附和。

這下,一干乞丐們停止了喧囂。

又有乞丐問道:“那今天的粥…”

不等他開口,魯有腳大聲道:“你這棒槌,這還用問,自然是洪七公他老人家給你們準備的了。以后,凡丐幫中人,凡為洪七公他老人家做事的人,每天都管飯,餓不著你們。”

其實,這才是許多乞丐最關心的。

他們無所謂效力于誰,只要能有一口飽飯,只要能不再過那饑一頓、飽一頓的日子,他們啥也愿意干。

“那?洪七公他老人家到底是誰啊?咋他不來啊?”

有幾名的乞丐張口問道。

“咳咳…”魯有腳清了清嗓門,“誰問的?誰問的?你給我站出來!棒槌…洪七公他老人家神龍見首不見尾?豈是隨便就能見到的,九代長老之前,你們是見不到他老人家的!”

“那啥是九代長老?”

“這個問題問的好!”魯有腳解答道:“凡是咱們丐幫成員,從無袋弟子到一代弟子,再到二代、三代,最上頭的就是九代長老,九代長老再往上,則是咱們的幫主洪七公他老人家。”

“在咱們丐幫,也只有九代長老才能見到他老人家,至于…怎么從無袋弟子成為一代、二代乃至于九代長老,這就要看你們的表現與造化了。具體的,以后我再細細的告訴你們,簡單來說,就是好好干,洪七公他老人家都看著呢?虧待不了你們!”

魯有腳說的很籠統,不過…大多數人并不關心這個,他們就關心。

“魯長老,那明兒個還有飯嘛?”

“特奶奶的,你小子找打不是?”魯有腳罵罵咧咧,直接脫鞋朝這乞丐砸了過去。

就這樣…

整整回答了半晌的問題,魯有腳是口干舌燥。

“好了,今兒就到這兒了,近來洪七公他老人家要做一件大事兒,具體是什么,還不能告訴你們,可你們一個個的都得打起精神來!”

“此外,記住他老人家說的話,凡我丐幫中人,義氣為重,除強濟弱,重諾守信,一心向北!”

這話脫口,又有乞丐不懂了。

“啥叫一心向北?”

——“就是干他曹操的!”魯有腳這一句喊得極為嘹亮。

再加這江陵城的乞丐,多半是從北邊流亡至此的。

有徐州人,經歷過曹操在彭城屠城,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也有新野人,被曹軍的虎豹騎一路追趕至此,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還有那些不少,因為北方戰事而南逃的可憐人…

他們對曹操本就沒有什么好感,一聽“干曹操”,一個個怔住了,短暫的沉默過后,是連續的發問。

“干掉曹操,那俺們是不是就能回老家了!”

“若是能干掉曹操,那俺徐州的老娘,可就能瞑目了…”

“早說呀,干曹操,那不管飽,俺也干了!”

乞丐中,有的聽到這“一心向北”時,激動、振奮不已。

也有平靜的,心中毫無波瀾的。

倒是一個眼珠子里透著精明的乞丐問道:“一心向北?就憑咱們,一些叫花子?能干得過么?”

“咋干不過?”魯有腳挺直了腰板兒,“洪七公他老人家說能干過,咱們就能干過,他老人家讓咱們干誰,咱們就干誰!”

“干他丫的…”

哪曾想,魯有腳的話音落下,方才發問的這乞丐一躍三尺,頓時間血脈噴張,整個面頰上就要青筋暴出了。

仿佛,他與曹操有深仇大恨一般。

魯有腳格外的留意了他一眼…

不由得回想起昨夜,他與關麟的對話。

昨夜,月明星稀,關麟先是問他的名字,他也如實回答“魯工”。

關麟搖了搖頭,說:“你是要做九代長老的,在丐幫里得與教眾們打成一片,這魯工的名字太生硬了,不夠接地氣,干脆對外就叫‘魯有腳’,念起來更親切一些。”

“多謝恩公給俺起名兒。”

“吃的你不用擔心,只是,丐幫成立前期也需要一些錢財,這個需要幾日后,我再給你。”關麟語重心長:“除此之外,成立丐幫之后,幫我留意一些激靈的幫眾,最好曾做過生意的,我有重用!”

這話脫口,關麟頓了一下,他又猛地想到了什么,補充道:

“當然,只是激靈的話也不行,最重要的得靠得住,若是能與那北境的曹操有深仇大恨,就更好不過了,可以問問乞丐中有無徐州彭城的。”

昨夜,關麟的這番話,魯有腳全都記在了心上。

此刻的他眼珠子轉了轉…朝身旁的一個乞丐問道:“那小子哪來的呀?一說干曹操這么興奮。”

“那小子我認識,姓史,老家是徐州彭城的,當年曹操為報父仇,在徐州彭城屠了十幾萬人!除了他逃出來以外,一家老小,全死在彭城了,尸首都沒找到。”

這番話脫口,魯有腳眼珠子一定。

他口中喃喃:“彭城、跟曹操有深仇大恨,還有…激靈…這不就是洪七公他老人家要找的人嘛?”

這個想法,一經傳出,魯有腳連續的眨巴起了眼睛。

——是他,就是他!

其實…

此刻的關麟也在不遠處,他站在一處高坡上目睹著這邊發生的一切。

在他身邊,一個騎驢老者也是饒有興致。

這騎驢老者正是黃承彥。

秋風吹拂,關麟展了展衣袖,感慨道:“丐幫,這就算是成立了!”

黃承彥瞇著眼,不以為意,口中輕吟。“這就是你說的丐幫?一群叫花子,能成事兒么?”

關麟朝黃承彥淺淺一笑,“不就是用了你點兒存糧么?就不是不還你,不至于這么小氣吧?”

關麟這話有點兒調侃的味道。

黃承彥的表情卻是嚴肅起來,“你知道,老夫不是這個意思,也不缺這點兒糧食。”

氣氛一下子變得冷了起來。

關麟知道,黃承彥是名士出身,素來…并不看好這些處于這個時代最底層的“可憐人”,認為他們一無所用。

事實上,自打那“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徹底沉淪后,這些可憐的底層百姓,在豪門的面前,已經喪失了一切,毫無尊嚴。

他們那微弱的力量,再也不能與時局抗衡,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任人宰割。

想到這兒,關麟長長的吁出口氣,旋即一絲不茍道:“昔日曹操頒布的《招賢令》,我記得是這么寫的。‘今天下若有無德有才之人放在民間,或果勇不顧,臨敵力戰;或文俗之吏,高才異質;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著各郡守舉薦,勿有所遺!’”

“曹操之所以能雄踞北方,天下十三州,他一人獨占九州半,不正是因為,大漢四百年‘唯有賢者居之’的舉賢、用人之法,被他棄之如糟粕,更有甚者,還發這《招賢令》公然提出招攬不仁不孝、急功近利之人。”

念及此處,關麟似乎頗有感慨:

“試想,若沒有居功自傲,嘲笑同僚的許攸,曹操打的贏官渡么?若是沒有私德不檢的郭奉孝相助,他能打得下北境么?若是不用貪財吝嗇的曹洪,他曹操都死一萬次了!若是沒有腐敗到骨髓里的‘要錢將軍’曹仁,怕是襄樊,我爹早就打下來了。”

講到這,關麟一攤手,“當年曹操下這《招賢令》,用這不仁不孝、急功近利之人時,定也有老黃你這樣的儒生去道德譴責,可事實證明,曹操這一步走對了!”

黃承彥不由得驚嘆于關麟的“詭辯之才…”

可他卻依舊淡淡的反駁道:“曹操用的是有才無德之人,你用的是一群叫花子,可這不是一碼事兒!”

關麟笑道:“怎么就不是一碼事兒,曹操講德時,說臨陣能致勝,不使將士枉死是德,治國能安民,不使百姓受凍餒是德。反倒是那些坐而論道、大言欺人、只會擺架子、裝清高,卻無實惠于帝國百姓的偽君子,他們才是缺德!”

“有時候想想,至少前半輩子,曹操能做的比伯父、比家父,乃至于比天下大多數的諸侯都出色,并不是偶然的!”

黃承彥輕輕揚手,“老夫可不是來聽你夸曹操的!”

“這哪是夸他?我這是要戰勝他…咱們那秦弩方陣不也是為了戰勝他么?”關麟笑道:“可想要戰勝他,第一步,就必須要更了解他,必須去尋找到他的弱點,用他看不起,且忽視的力量。”

“你的意思是…”黃承彥的目光再度望回那山神廟前聚集的乞丐,“這些叫花子,便是曹操忽視的力量?”

“不是叫花子!”關麟語氣堅定,“是人民,想要戰勝曹操,必須要調動起人民的力量!不是氏族、不是將門,就是最底層人民的力量。”

黃承彥還是搖頭,“老夫不否定你的想法,只是依舊覺得,這些叫花子的能量太小了,在這時代的巨浪下,他們縱是竭盡所能,也掀不起什么巨浪,你的想法,最終只會讓大量錢財打了水漂!”

“哈哈…”關麟笑了,他淡淡的道:“老黃啊,你沒有淋過雨,豈會知曉總是在雨中的人,他們會想什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再小的力量,如果能集聚起來,一樣可以駭浪滔天!”

是啊…

跟曹操打?怎么打?

劉備兩個礦,人家曹操九個礦,資源上都相差甚遠,硬碰硬有勝算么?

再加上,曹操用了氏族、用了寒門,用了有才無德之士,那么…他的弱點在哪?

底層民眾!

關麟提出的“底層民眾的戰爭”,或許就是他唯一的弱點。

只是,這個概念還是太超前了。

不過,古往今來,一切的歷史都在證明。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誰若是忽視了人民的力量,他哪怕再強橫,也一定會被歷史的巨浪吞噬,渣都不剩!

秋風吹拂…

土地廟,這處丐幫的新據點,依舊熱鬧如舊…

高處的山坡上,黃承彥與關麟的話,則是你一句、我一句的吟出,語速極快。

“你到底用這些叫花子,是想干嘛?”

“搞錢!”

“用叫花子搞錢?”

“叫花子不能搞錢么?”

——“你想當然了吧?”

——“要不,打個賭?就賭你這頭毛驢!”

(本章完)


上一章  |  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