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第七十七章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七章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第七十七章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牛奶糖糖糖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牛奶糖糖糖 | 三國:關家逆子 | 龍佑荊襄 


作者:牛奶糖糖糖

荊州與成都之間相距千里。

正常的車馬速度,往返一趟足足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

可此刻…官道上,馬蹄聲正急促的傳出,迎著那勁風,一人一馬猶如鬼魅一般穿梭于那蒼茫的霧氣中。

馬上的信使已經十分疲憊,但六百里加急就是這樣,在抵達下一處驛站前,他必須堅持下去。

因為益州初定,荊州通往成都的驛站并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往往百里才能尋覓到一處。

更有甚者,驛站中只有馬,并無無信使可以替換。

馬上的騎士已經疾馳了兩日兩夜,可尤自不知疲憊的向前奔行。

他背后竹筒中的信箋乃是馬良親筆所書。

諸葛亮吩咐過馬良,每隔月余,就要把荊州最新的境況以簡訊的形式報送而來。

歸根到底,關羽哪怕再神武無雙,可諸葛亮對他那性子…尤不放心哪!

當然,此次馬良寄送的這封簡訊,比起以往,更重要許多。

——事關合肥戰事;

——事關湘水劃界;

——也事關長沙、桂陽、江夏三郡的歸屬。

——更事關劉皇叔借荊州一事的最終走向!

好在,一切都有驚無險。

局勢正在朝著積極、樂觀的方向發展。

而這種種境況下,馬良還特地按照關羽的吩咐,額外多寫了一條,那便是——關公于荊州下了一封罪己書。

其中濃墨重彩描述的,是這些事件中絕對的主角,除關羽外的另外兩人。

其一,那神秘的,大概率是友非敵的洪七公。

其二,便是他關羽的第四子,提前精準無誤回答出合肥戰場走向的——關麟關云旗。

說是六百里加急,可此間多山路,儼然騎士行不了這么快,他距離成都至少還需兩日的路程。

倒是此時的成都,并沒有因為劉備的占據而處處歡欣鼓舞,反倒是…暗流涌動,波濤洶涌,一個又一個難題,正浮出水面。

而這讓總攬一切的諸葛孔明神傷不已,愁云密布。

成都,左將軍府前,精干的守衛森嚴佇立。

看到諸葛亮的到來,紛紛單膝跪下,動作整齊,卻一言不發。

諸葛亮抬頭看了一眼這“左將軍府”的牌匾,駐足了一下,當下心神收斂了許多,表情也變得凌厲肅穆,快步進門。

如今的諸葛亮被劉備封為“軍師將軍”。

除此之外,他還授命“署左將軍府事”,言外之意,劉備之外,對內的職責均一力壓在了這位三十四歲的年輕謀士身上。

走過院落,進入正堂,漢左將軍的主位上依舊空空如也,諸葛亮則坐在了軍師的位置上。

門口的守衛高聲通報:“奏事!”

門外早已排隊等候的十幾名文吏皆是統一的漢官官袍,各自捧著竹簡進來,他們將竹簡一一放置在諸葛亮的案頭。

負責管理左將軍府內事的趙云親自捧來水盞,只擺放在諸葛亮身前的案幾上,那漢左將軍主位前的案幾依舊是空空如也。

諸葛亮輕輕抿了一口,旋即問趙云。

“主公怎么又沒來?”

趙云上前壓低聲音回答道:“孫夫人,這幾日…正在跟主公鬧別扭呢!”

諸葛亮猛然抬頭,看著趙云,沉吟了片刻,方才接著問道:“還是因為益州的事兒?”

“唉…不止益州…”

趙云沒有細答,只是長長的嘆出口氣。

在后世,許多“演繹”、“評書”中,往往將劉備與孫尚香的關系,描述成郎情妾意。

“甘露寺”、“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

這些無一不彰顯出孫尚香對劉備的仰慕,及能嫁給英雄人物的熱衷。

可事實上,事與愿違。

《三國志·蜀志·法正傳》中有言——“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于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

需知道,“肘腋”是離心臟最近的地方,也是最危險的地方。

由此可見…劉備白天擔憂于曹操、孫權,就是晚上,于臥榻之上尤擔心坐在他身上的人,這種感覺,苦不堪言。

此間心酸,趙云最是清楚。

《三國志》中,裴松之也特地引用《云別傳》的記載——“孫夫人以權妹驕豪,多將吳吏兵,縱橫不法。”。

而劉備也的確曾在“公安城西”為孫尚香建立了一座“孫夫人城”。

名義上,將她與她的女兵安置于此,實際上就是夫妻分居,她的事兒…根本沒法管!

而讓劉備與孫尚香關系進一步的破裂的,乃是“益州”…

這就要追溯到當年,孫權聽從周瑜“假途滅虢”之計,提出欲取益州,問劉備的態度。

劉備直言:“孤與劉璋,皆漢室宗親,安忍背義而取西川?若汝東吳端的取蜀,吾當披發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

言外之意,我跟劉璋都是漢室宗親,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你東吳要取我那親兄弟的地盤,我劉備就是隱居世俗,也絕不失信于天下。

那時候的孫尚香被劉備感動,也勸兄長孫權放棄進攻益州的打算。

可誰曾想,孫權倒是沒對益州有想法。

但轉頭,益州就被劉備給謀下來了,孫權自是氣得半死,孫尚香對劉備的態度也從平淡到極端厭惡。

如今,入主西川,又因為“劉備借荊州不還”、“湘水劃界關羽不能履約”,孫尚香沒少跟這位年長他三十歲有余的夫君鬧騰,劉備的日子過的并不輕松。

“孫夫人乃孫堅幼女,自幼嬌慣,又精通十八般武藝,在江東人稱‘弓腰姬’,如今因為荊州,孫、劉嫌隙叢生,主公有此妻,定頗為艱難哪!”

諸葛亮發出一聲感慨,旋即揚起手,“主公晚上睡不好,就讓他好好休息吧,且不說這個了…”

諸葛亮將眼前水盞中的水一飲而盡,大聲道。

“開始吧!”

當即一名文吏回稟:“曹操奪下漢中,隨時南下巴蜀,蜀中人心惶惶,主公要將士們枕戈待旦,隨時北上抗擊強敵,怎奈…軍輜糧餉紛紛告急,竟湊不出抗敵之資!”

“不對呀!”諸葛亮抬眸,那晶亮的眸子滿是疑竇,“劉璋的府庫中,錢糧不是有百萬石之多么?怎會湊不出抗敵之糧,這是何故?”

聽到諸葛亮的質疑,那文吏如實道:“昔日攻打成都,并不順利,主公為了鼓舞士氣,就向諸將士承諾,‘若事定,府庫百物,孤無預焉’!”

這件事兒,諸葛亮倒是知曉。

——若事定,府庫百物,孤無預焉!

此意為,如果攻破成都,官府倉庫中的財務,他劉備分文不取,大家伙兒隨便拿,他絕不干預。

也正是這條欠考慮的許諾,使得府庫錢糧被各軍將士占有。

甚而有之,還時長鬧出過士兵們亂作一團,爭搶財物的情形。

由此可見,身為人主,飯可以亂吃,但話不能亂說!

聽到這兒,諸葛亮呼出口氣,這事兒不大不小,但處理起來極是麻煩,必須與主公商議過方能下決斷。

可主公…

諸葛亮再度望向那空落落的主位,難免一陣神傷。

“繼續…”

諸葛亮擺擺手。

又一名文吏稟報道:“如今益州各郡、縣物價極其不穩,許多本地氏族囤積居奇,糧價一度炒的極高,民怨沸騰…坊間隱隱已有呼聲,劉皇叔治下不如劉璋治下!”

“物價么?”諸葛亮輕吟出聲。

他清楚,物價是由地方諸侯調控的。

但往往調控物價靠的不是強制手段,而是商業手段。

這又繞回了之前的那個難題,府庫的錢財都被將士們搶了,沒有錢?如何調控物價?這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繼續!”只聽過了兩個問題,諸葛亮的神情就已經變得蕭索了起來。

第三名文吏站出來,拱手道:“益州初定,那些戰亂之下,大量荒蕪的田畝如何分配?這也是諸位文武反復提及的,主公似有意,將成都最肥沃的田畝與住宅分發給有功將士們,且已經草擬出了名單!”

這次,不等諸葛亮開口。

一道清脆的聲音從屋外傳來。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伴隨著這道聲音,一個二十歲出頭的清俊少年緩緩走入,他言談落落大方,當先向諸葛亮拱手行禮,口中言道:“謖拜見軍師!”

來人正是馬良的弟弟馬謖。

“幼常來了。”諸葛亮揚起手,示意馬謖坐下。

馬謖跪坐于一旁側席。

他名義上是一名小小的主薄,可實際上,卻與諸葛亮有師徒之誼,諸葛亮對這個弟子極其看重。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看來幼常是有話要說。”

諸葛亮目光和緩的望向馬謖,像是刻意給機會要讓這個他器重年輕人好好的展示一番。

“益州初定,百廢待興,自是有數不盡的難題,可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若是一味的把精力都放在那些‘小事兒’上,難免誤了大節。”

這番話讓諸葛亮眼前一亮。

馬謖侃侃繼續道:“于益州,當務之急唯有兩件要事,其一便是曹操占據漢中,隨時南下,我軍當如何應對?”

“其二便是荊州,聽聞如今的荊州局勢瞬息萬變,江東已經試探著向荊南發動奇襲,我更聽聞,江陵城中一張布告躍然而出,將長沙三郡的歸屬與合肥戰事緊密相連,若東吳合肥勝,則長沙三郡歸吳,于此主公與軍師都該早做打算!”

別看馬謖年輕,可一番話侃侃而談,有理有據…

諸葛亮贊許的點頭,他感嘆道:“幼常說的有理。”

說到這兒,他回望那些文吏,“誠如幼常所言,事有輕重緩急,若是爾等有荊州與漢中的奏書,當先來報…”

這…諸葛亮的話脫口。

一干文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個個均沉默了起來,似乎…并無漢中與荊州的奏報啊。

當然,漢中的話,還情有可原。

曹操剛剛奪下漢中,定也會稍加休整,可荊州…許久了,白眉馬良的簡訊可有許久沒來了。

似乎,自打關羽拒不執行那“湘水劃界”的約定后,荊州就再無消息了。

越是往這邊想,諸葛亮的眉頭越是不由得凝起。

——云長啊!

諸葛亮心頭暗嘆…

從他離開荊州起,他心頭最大的擔憂便是云長。

這份擔憂,諸葛亮每天都會出現。

云長那孤傲、自負的性子,始終是荊州的一大隱患!

心念于此,諸葛亮緩緩起身,語氣驟然加重:“爾等記下,若然有荊州急件,第一時間報送于我。無論何時!”

——“喏!”

眾文吏起身應答。

倒是馬謖,他“吧唧”著嘴巴,眼眸中精芒閃爍,他也在琢磨著…

荊州如今的局勢會發展到何種境況?

長沙、桂陽、江夏三郡,扛得住么?

江陵城…

晨曦中,薄薄的日影透進西城郊的一處土地廟。

院落中十口大鍋支起,大鍋內熱騰騰的粥正在不斷的翻攪,冒著那撲鼻的香味兒。

無疑,這些香味能使得饑餓的人肚子里更加的翻涌;

也能使飽經風霜的人,感受到一絲凜冽秋風下的溫暖!

而圍攏在這大鍋周圍,是一個個身著破爛、無家可歸的乞丐、流民。

他們是這個時代,最底層,也是最可憐的人。

此刻,他們的一雙雙眼睛,正望眼欲穿的地盯著那大鍋內的粥水,這般濃稠的粥,他們已經有小半年沒有喝到過了。

先是每人分了一碗粥…

果腹后的這些乞丐、流民,紛紛把腦袋轉向土地廟的門口。

那里,不知道何時支起了一座站臺。

雖有些撿漏,但依山傍水,倒是別有一番風情。

就在這時…

那熟悉的乞丐頭兒在眾人翹首以盼的目光下,邁著豪放不羈的步子快步走上了高臺。

臺下的乞丐們竊竊私語。

“看看,魯大哥如今的衣衫,氣色…完全不一樣了,這跟對了人,日子都有盼頭了。”

“是啊,也不知道…魯大哥向關公子提到咱們沒有?咱們誰不想也有個盼頭呢?”

“伱這就不該問,若是魯大哥沒向那關公子提及咱們,那…這么多粥,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竊竊私語間,那乞丐頭已經走到了高臺上。

他扯開嗓子大喊道:“兄弟們,今兒個俺喊你們過來,可不只是為了喝粥!”

“俺告訴你們一個天大的好事兒,咱們兩千多乞兒,從今往后,有靠山了!”

這話脫口…

這些乞兒紛紛張口,“那關四公子答應當咱們的靠山了?”

“哎呦,那可是讓關公都下‘罪己書’的公子啊,如果是他…那可…那可…”

“總算熬出來了,熬出來了…”

“不過,關四公子是賊曹掾吏,是官老爺,他會…會收留咱們一群乞丐么?”

議論聲越來越大…越來越雜。

還是那姓“魯”的乞丐頭兒示意大家伙兒安靜下來。

他連忙繼續喊道:“別誤會,別誤會,咱們的靠山,可不是關四公子…”

“咱們的靠山,比關四公子還厲害,他呀…他就是‘洪七公’他老人家!”

“他老人家說了,從今往后,事兒咱們做,飯他管,有他一口的,絕對餓不到咱們!”

“咱們也再不是那任人欺凌的乞兒,咱們聚在一起也有名字了!”

“從今往后,咱們就叫‘丐幫’!”

(本章完)


上一章  |  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