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所有人都徹底懵了。
這一情況在張三的預料之中:“聽我這么說,你們是不是懵了?”
眾人現在除了點頭也沒什么能表達的了。
“好。那我告訴你們我為什么要這么說——我剛才告訴你們的,是一種做研究方式:喝罵佛祖。要以批判性的眼光,辯證地看待所有的東西。哪怕是寫在書上的東西,你也要去思考到底是真是假。你要破除成見,不要被自己的主觀意識所圈定住。”
“啊?哦”眾人依舊在點頭。這迷茫,不減反增。
而這種迷茫也在張三的預料之中。
“商洛。”
“啊?叫我啊?”商洛站了起來,“是。先生找我?”
“我問你,你現在在想什么?說實話,直接說。”
“我在想,你下一段話會不會是:喝罵佛祖也是狗屁不通的說法。如果我們自己無論如何也沒有辦法去調查,那么質疑這種事本身并不能幫你解決問題,它只會讓你陷入到自我懷疑的漩渦這種”
“很好,非常好。”張三點了點頭,“你現在在懷疑自己嗎?”
商洛點了點頭。
“好。那么,我來告訴你你們怎么做才是爭取的。”
他打了個響指,背后投影儀的幕布放了下來。
所有人都靜靜地看著,那塊幕布垂下,遮住了黑板。
打開投影儀,畫面上出現了一幅高清的衛星影像,就在西太平洋庫拉圈經濟帶的上空。
畫面放大,放大,再放大。一個南島土著坐在自家門前,正在用顏料給自己化妝,旁邊還有晾曬的草裙。還有標志性的,許多庫拉裝飾品。不遠處就是游客中心,他一會兒要去那里表演節目。廣場上還有老子騎牛的雕像,還有大幅的道德經標語。游客們在導游的帶領下從游輪上走下來,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觀看表演。
這就是當地在現在的樣子。因為被當作了老莊社會的典型模板,這里被開發成了一片著名的旅游度假區。這里的居民依舊會進行庫拉交換,但已經變成了一種表演項目,通過表演節目來維持自己的生活。
這是衛星影像?但是連山號現在不在那上空啊,這是怎么拍到的?
沒有人知道,只有張三先生自己知道這視角是怎么來的。
“這,才是我要告訴諸位的。”張三放下了講義,“我上述和你們強調那些人類學研究中的問題,那都是凡人要考慮的。批判、批判的批判、批判的批判的批判,這些都是有關事實和真理的種種討論。歸根到底,是因為無人能夠認知到事物的本質,因為人類是通過語言文字相互交流的。任何信息在轉變成語言和文字時,都會在這種轉化的過程中磨損、失真。
“人們無法自己認識到事實,所以需要借助史學來幫自己回到事發現場。而任何史學上的表述,都不可避免地要摻雜史觀。所謂‘孔子做春秋,微言大義’,說的就是這一點。任何文章都是作者自身觀點的表達,沒有任何情況能夠例外,因為文本本身就不是一個客觀的產物,你又要如何得到絕對客觀的信息呢?答案是,把書合上,自己看。”
他指了指背后的影像:“你為什么需要民族志學者呢?因為你自己沒有辦法去現場。如果所有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夠看到這些影像,并且有無限的時間和精力去一點點看完這些,那么民族志也就不需要了。你們每個人,都會成為這些文化的見證者和親歷者。”
“但是先生。”下面有人問,“這些只是空間上的轉換,我們只能看到現在的影像,而且只有一個鏡頭。如果要看到事情的全貌,我們就必須要反復觀看前因后果。這根本就做不到啊。”
“不,你們能做到。”他指了指畫面的下方——那下面,有個時間軸。
張三先生在按了手上的遙控器,那時間軸往回略微倒了一點,就倒到了一個月之前。
剛才穿著草裙的南島土著,現在正穿著沙灘襯衫坐在自家門前,喝著可樂,聽著音樂。
等下.難道是.
“不會吧”商洛為之愕然。因為那個時間軸,好像特別特別的長,特別長,比命還長。
商洛,難道那個進度條.按照這個比例,其實可以往回拖幾百年都不止啊!
“這難道是.”
是的。這可以看到上下四方,可以看到古往今來。這是直接在調動阿卡西記錄——這是歲月史書!
一連串的驚嘆聲在教室里響起。顯然,認識到這一點的不只是商洛。
“你們想不想,再往前看看?”張三笑了笑,“想不想看?”
“嗯嗯嗯嗯嗯。”眾人猛地點頭。
“想看,自己打開手機,我已經推送了一個。自己看吧。天機不可泄露,所以不泄露就能隨便看了。但記住,不要告訴別人,自己知道就好。這就是仙人。在不遠的將來,你們所有人都會擁有無限的時間,所以你們不需要一個學者來替你們分析、總結這些信息。如果你們想要知道,你們可以花時間慢慢看,自己去了解真相。”
眾人為之愕然。
所有人的神經也在同一時間受到了挑戰——這節課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進入超凡領域的?手機這種事,是能說的嗎?在場的所有人都有手機?
“是的,在場的所有人都有手機。”張三開口道,“或許你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超凡領域的知識的傳播范圍之廣大,遠超你們的想象。今日在場的諸位,擁有手機的比例是100,你們所有人都擁有這些可以被視作禁忌的超凡力量。很意外是吧,是不是覺得自己都在隱藏什么秘密,覺得自己瞞著同學擁有很厲害的東西?看來你們還需要適應一下這種生活狀態。”
當所有的歷史都呈現在面前的時候,所有人都清楚地認識到:史學已經不存在了。
“所以,貴貨不積到底是什么,諸位只要自己看過了,心里自然就有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