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第一百二十七章 秦王政是身懷天命,古今少有的圣賢君王!(求訂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七章 秦王政是身懷天命,古今少有的圣賢君王!(求訂閱)

第一百二十七章 秦王政是身懷天命,古今少有的圣賢君王!(求訂閱)


更新時間:2023年05月06日  作者:天榜草莓  分類: 玄幻 | 東方玄幻 | 天榜草莓 |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 
這事兒實在是太離譜了,也不怪李牧看不懂。

南陽郡太守不僅率領軍隊投降了秦國,還幫秦國打下了韓國的其他土地,最重要的是,僅僅只用時三天。

只是三天,韓國便被覆滅了,這滅亡的速度也太快了。

這韓國降將有這本事,有這能力,不去抗秦?

反而投了秦國,一手打下了韓國的所有城池,再將這些地方拱手送人?

這是什么操作?

別說是李牧了,換任何一個將軍、君王,都看不懂這件事。

當消息傳到了隔壁的楚國和魏國時。

楚、魏兩國的君王,全都傻眼了。

楚王用難以相信的眼神,來來回回的看著這一份軍簡。

這軍簡上,每一個字他都認識,可這些字結合在一起后,他怎么就看不懂了呢?

韓國南陽郡的郡守王騰,投降了秦國后,又帶著降軍,把韓國剩下的城池幾乎全攻占了,這里面還包括韓國的都城陽翟。

也就是說,短短三日,整個韓國的土地,都被這降將攻占了,現在全是秦國的地盤了,韓國已經亡了。

但問題是,一個降將,秦王是怎么放心他帶著降軍去打韓國的?

不僅是降將,就這些降軍,也都是韓國人啊!

韓國人,把韓國給打了下來,然后把土地送給了秦國??

這一份情報,直接把楚王給看麻了!

哪還有這種事情的?

這也太離奇了!

原本楚王看到秦國攻打韓國,還準備插一腳的。

出手理由很簡單,為了秦國的那些外戚之死而報仇,雖然他的兒子昌平君因為無罪,被秦王放了回來,可是那些被殺的人中,有許多的楚國貴族,和楚王基本都是沾親帶故的。

那些伸入秦國的手,被無端端的斬斷,自然想要報復一下,而秦入侵韓國,更是給了楚國機會。

然而,讓楚王難以理解的事情發生了,韓國的降將,幫秦國把韓國打了下來,然后把韓國拱手讓給了秦國。

“這年頭,打仗還能這么打嗎?”楚王瞇著眼睛看著這份軍簡,有些匪夷所思的喃喃自語著。

隨后,楚王將軍簡遞給了剛回到秦國的昌平君。

昌平君見了,也是難以置信,他有些驚愕的說:“這是什么情況?這些韓國人,腦子有問題嗎???”

昌平君同樣看不懂,根本想不明白,為什么韓國人能幫秦國打韓國,還真給打下來了。

就算降將這么干,一心為秦賣命,可那些降軍,那些士兵,一個個沒腦子嗎?他們不知道他們在做什么嗎?

這真的是瘋了!

“現在只有這種解釋了。”楚王無奈的點了點頭,說:“這群韓國人腦子有問題。”

“這……我們還用出兵嗎?”昌平君問。

“這還出什么兵?”楚王有些郁悶的嘆息一聲,感慨說著:“以前有傳聞,說那秦王政是生而知之的圣人,說他有天命加身,是千年一出的君王,我本來是不屑一顧的,哪怕他就算再聰明,也不可能有什么‘天命’啊……”

“但現在,我有點相信了,如果沒有天命的話,這韓國又是怎么回事?”

“這秦王政竟不費一兵一卒,輕松拿下了韓國,這不是天命,又是什么呢?”

一旁的昌平君聽著這話,臉色有些古怪,他并沒有反駁,因為他剛剛從秦國回來,曾見過秦王政不止一次,很清楚他的不凡之處。

魏國。

魏王也看到關于韓國的情報,當時就站了起來,勃然大怒的罵道:“這些韓人是瘋了嗎?”

“大王,您為何如此失態?”一旁的龍陽君細聲細語的問著。

“你一看便知!”魏王將情報遞給了龍陽君。

龍陽君看著手中的竹簡,直接被干沉默了。

他呆呆的說:“還有這種事情?”

活了這么久,還是第一次看到!

趙國。

正在床榻上休息的趙王,看到這一份情報后,忍不住激動得用力咳嗽起來,咳嗽了半晌,他無力的躺在床榻上,喃喃說著:“怎能如此……韓竟然就這樣被滅了。”

韓國的滅亡,并沒有太多的波瀾壯闊,完全是戲劇性一般的結果,存在了這么久的韓國,竟被一個降將一手滅亡。

降將用計策騙了韓王,將韓王斬殺,然后用武力清洗了韓國都城,在他的逼迫之下,其他城池,只能望風而降。

所有看到這個情報的人,都會第一時間質疑真實性,因為這情報看起來太荒唐了,根本就不像是真的。

一個國家的滅亡,怎么能如此戲劇呢?

然而仔細一查,這居然是真的。

這魔幻的現實,讓他們想起了當初的傳言——

生而知之的圣人,有天命加身的小公子,就是現在的秦王政!

這些人將韓國的離奇事件,歸咎到了秦王的身上。


秦國,咸陽。

當蘇澈看到這些情報的時候,也不由得陷入了沉默中。

這就拿下整個韓國了?

盡管在他看來,韓國早已經是他的囊中之物,拿下不過是時間的問題而已,可這么快就輕松拿下,還是有些快得離譜。

“這王騰,真是個人才啊。”蘇澈看著軍簡里的文字描述,笑了笑:“弒君之人……這是被我逼得完全黑化了?”

一般來說,弒君之人,特別弒的是原來的君主,都會被其他君主所忌諱,畢竟來拿弒君這種事情都能干出來,還有什么事情干不出來呢?誰敢放心用他?

不過,蘇澈卻不在乎那么多,他連權臣呂不韋都敢用,何況是弒君背主的王騰?

蘇澈直接封了這王騰為侯,其麾下降軍,參與滅國之戰的每個人,爵位都上升一級。

隨著后蘇澈又命白起接管整個韓國,務必撫定百姓之心,嚴防不法的行為,使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韓國,南陽郡。

戰爭還在繼續。

白起指揮著秦軍依舊在和李牧的軍隊戰斗。

雙方的戰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

早些時候,在看到那份情報的時候,白起詫異的同時,也忍不住在想,難道一開始,秦王政就已經預料到這一切了?

如果不是如此,他為什么會給這王騰兵權,放心他去攻打韓國剩余的城池?

其他人不清楚,放王騰去攻打韓國到底是誰的手筆,過程是什么樣的,白起作為當事人之一,卻是十分清楚。

若非秦王命令,他絕對不會做出這種高風險的舉動。

事實證明,風險雖然很高,但收益更高啊!

不費吹灰之力拿下韓國的土地,即便是白起,也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既然如此,那他也不能落后,盡量殲滅這趙、魏聯軍吧!

為后續攻占趙、魏兩地做出鋪墊。

只要將這些聯軍,殲滅在這里,那趙、魏兩地的抵抗力度,便要小上很多很多!

“對面的將軍有些難纏,但,也僅此而已。”白起瞇著眼睛,一雙眼仿佛能透過廝殺的戰場,透過那戰爭的迷霧,看到趙、魏聯軍的將領,李牧!

即便是白起也不得不承認,對方聯軍的將領,的確是有些難纏,他指揮水準很強,如此一看,這天下的將軍,倒也并非全部是蠢材啊。

“不過,既然我能得到韓國已經淪陷的消息,想必你也清楚這場戰爭,是毫無意義的戰爭。”

白起輕笑著,他有著一種一切皆在掌握之中的從容。

“韓國既然已經沒了,還有什么必要繼續打下去呢?”

“而且這場戰爭,你看不到一絲勝利的希望,如果等到韓國的降軍回援,那必然全軍覆沒。”

“所以,伱現在應該很著急吧……”

“你想盡一切辦法,想擺脫我的剿殺,試圖帶著軍隊離開這戰爭的沼澤,可你做不到,因為你面對的是我。”

“只要你一旦急了,稍有判斷失誤,那損失就更嚴重了。”

“面對這樣的局面,你該如何選擇呢?”

“是把魏國的軍隊全部丟在戰場上,以此作為代價,然后帶著趙國的軍隊撤退嗎?”

“還是不甘心做出這樣狠心的抉擇,繼續留下來周旋呢?”

白起猶如一個精準而優雅的屠夫,不斷下達一個又一個命令,迅速切割著趙、魏的聯軍,他就像是戲耍老鼠的貓,饒有興趣的玩弄著對手。

若是換成秦軍的其他將領,哪怕是王龁、王翦這等人物,面對李牧的話,恐怕一不小心要吃個大虧,根本不敢這么玩。

唯獨白起不同,認真起來的他,仿佛一尊戰場之神,精準而極致的指揮,十五萬的秦軍在他的指揮之下,就像是他的手臂一樣,揮動自如。

他的戰場指揮,已然登峰造極了,此刻,他不僅在指揮秦軍,甚至在‘指揮’敵人!

這極致的微操,就像是開了全圖掛一樣變態,可憐的趙、魏聯軍,被玩弄于股掌之中。

事實上,也就是李牧,如果換做其他人來的話,此刻已經陷入險境,等著被殲滅了。

此刻。

趙、魏聯軍的主將陣營中,李牧正在不斷被動的發出指揮的命令,他一直在嘗試掙扎!

可是當白起咬住了獵物,即便是李牧,想安穩脫身也沒那么容易。

此前當韓國淪陷的消息傳來后,他就知道,這場戰爭沒有意義了。

可問題是,他想抽身而走,竟然都不行!

在白起的指揮下,如果他真的敢不顧一切撤軍,那趙、魏聯軍的損失絕對會非常恐怖。

隨著一個個指揮命令的下達,李牧漸漸意識到了不對勁,他的指揮非常被動,幾乎全程被白起牽著鼻子走!!

這可不對勁!

如果繼續下去,很可能要掉入秦軍的包圍圈!

白起這是想做什么?

這是想全殲他們???

想到這點,李牧的頭皮不由得一陣陣發麻,背后驚出一身冷汗!

還好他發現得早,不然真要落入圈套中了!

這一瞬間。

李牧忽然想到很久以前,廉頗老將軍對白起的評價。

廉頗叮囑李牧:“白起此人,殺心太重了!你以后務必要小心!”

當時李牧還有些不理解,殺心太重是什么意思?是說白起嗜殺嗎?這難道不是公認的事實嗎?天下人都知道白起喜歡砍人頭!這有什么好提醒的呢?

那個時候的李牧,還無法感同身受,此刻與白起對線,感受著對方強勢無比的戰爭風格,幾乎無時無刻不想將他包圍全滅,那兇殘的感覺,幾乎撲面而來!

“這就是天下第一將軍,武安侯白起嗎?”李牧忍不住喃喃自語。

這是他第一次和白起交鋒。

從某種程度來說,李牧是聽著白起的兇名長大的,他清楚知道秦國有這樣一個戰無不勝的將軍。

當年長平之戰,他不過是一個剛剛成年不久的年輕小將,和當時的趙括差不多,都是只有理論,并無多少實戰經驗。

隨著十幾年過去,當初的李牧,現在已經成長了起來。

李牧不止一次在想,如果趙括沒有死在長平之戰中,是否也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將軍呢?

或許和自己一樣,甚至比自己更優秀,那對抗白起,或許不會那么被動了!

這一切,就不得而知了。

此刻,已經反應過來的李牧,迅速下了好幾個軍令,想要擺脫了秦軍的包圍陷阱。

意識到敵人發現陷阱的白起,根本不以為意,又重新組織包圍圈,繼續包圍趙、魏聯軍。

似乎不將對手全殲,這場戰爭便是白起的失敗一樣。

面對一個已經‘極盡升華’、老謀深算到了極點的白起,還有些年輕的李牧,一時間手忙腳亂,根本難以招架。

或許再給李牧十年的成長時間,他絕對不會如此狼狽。

可惜,時不待他!

此刻的李牧,也意識到了,繼續打下去,遲早要被全殲!

“必須動用我們的所有騎兵幫忙周旋,讓他們協助我們撤退。”李牧生出了這個念頭。

他還有最后的底牌沒有打出來,趙國的騎兵!

這張底牌,是李牧的王牌。

自從趙國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的政策后,趙國建立起以騎兵為主體的一支軍隊,它在戰爭中的作用瞬間顯現出來。

就在行胡服的次年,趙國就向侵略趙國已久的中山國發動進攻,一直打到寧葭,又西攻胡地,到達榆中,一時間“辟地千里”,這使得林胡王向趙貢獻良馬以求和。

隨后,趙武靈王利用這一片胡地,向內地提供騎兵。

趙國之騎兵,可謂是聞名天下。

可以說,經過“胡服騎射”改革的趙國,成為當時除秦國外,國力最強的國家。

趙國的騎兵,一直是他們引以為傲的招牌。

此刻面對難纏的秦軍,李牧當即利用這一張底牌進行斷后!

然而很快。

當一個又一個消息傳過來后,李牧驚愕的發現,他們趙國的騎兵竟然打不過秦國的騎兵!

折損非常夸張,秦國的騎兵比趙國的騎兵強大很多!

這……這怎么可能?

趙國胡服騎射那么多年,騎兵之兇悍,中原難尋敵手,就算是胡人,也不是趙人的對手。

趙國騎兵,可是天下第一!

強大了這么久的騎兵,突然不好用了?

這如何讓李牧相信。

誠然,白起的指揮很強,李牧自愧弗如,只能選擇退兵,可趙國的騎兵竟然比不過秦國的騎兵,這種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這不是指揮所能影響的啊!

這些秦人,怎么可能在馬術上這么厲害?

這也太奇怪了!!

李牧百思不得其解。

他想破了頭,也想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情況。

秦軍這邊。

白起聽著手下的不斷傳遞過來的信息,不由得微微一笑:“趙國的騎兵很了不起嗎?竟然想用騎兵斷后,哪有這么簡單?”

“如果是以前的話,或許還真能讓你成功了,不過現在,秦國的騎兵,可比你趙國的騎兵更強了!”

秦國的騎兵突然變強,并非是開了什么外掛,原因很簡單,蘇澈發明了馬鐙!

這個時間段,馬鐙還沒有被發明出來,所以騎兵所展現的威力很有限。

所謂馬鐙,就是掛在馬身體兩邊的兩個環,騎馬者左右兩只腳的腳掌部分分別踏在兩個環中。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發明。

可就是這么簡單的發明,卻直接改變騎兵的戰爭史,迅速讓秦國誕生了一大批善于騎馬的騎兵。

如果沒有馬鐙的話,人在馬背上,若要保持身體穩定,手就必須抓住馬鬃毛或馬韁繩,沒有十年八年的訓練,要在馬背上舞刀弄槍、張弓騎射,可謂是十分困難。

但是,有了馬鐙,兩只腳就可以如履平地,在馬背上殺敵就得心應手了。

此外,借助馬的沖力與高度,步兵在騎兵面前更是不堪一擊。

原本秦國的騎兵,自然遠遠不如胡服騎射那么多年的趙國,可自從這小小的馬鐙被蘇澈掏出來后,直接完成了形式的逆轉,可以說,效果是十分恐怖的。

這個消息也被秦國軍方嚴格的控制起來,如果有泄露者,一律殺無赦。

因為馬鐙的原理實在是太簡單了,一旦泄露出去,別人很容易就能復制出來,到時候,不可避免的便要出現一大批的對手。

但沒辦法,你總不能因為擔心泄露,別人抄襲,就放棄使用這個大殺器。

所以,滅韓這一戰,蘇澈在和白起商議一番后,直接將馬鐙掏了出來!

此刻,秦國的騎兵,直接讓趙、魏兩國的軍隊,再次陷入了戰爭的沼澤。

而白起再一次的指揮起來,他張開了一張大網,要將趙、魏聯軍全部包圍,然后全殲!

從一開始,直到現在,白起都沒有放棄嘗試殲滅對手。

這給了李牧很大的壓力,他意識到,如果再拖下去的話,問題會非常嚴重,強大的秦國騎兵,會將他們分成一塊塊,一口一口吃掉。

現在折損已經很大了!

現在,必須犧牲一部分人……

想到這點,李牧眼都有些紅了,他咬著牙,緊握著拳頭,最終還是下了命令,接近一半的趙軍、接近一半的魏軍,以此作為殿后,讓一部分的軍隊先行撤離。

至于那些殿后的軍隊,便是生死由命了!

他們的結局,不用想都能知道。

肯定會非常慘!

李牧心有不甘,但最終還是發出了這個命令。

自古以來,慈不掌兵。

在這種必要的時候,即便是當年那個溫和謙遜的少年,此刻依舊能犧牲掉四五萬人,用此換回大部隊的存活!

很快,隨著一部分人被留下來殿后,剩下的趙、魏聯軍得以順利撤軍。

而白起看著敵軍拋出來的這一塊肥肉,淡淡笑著說道:“果然下了這樣的決策,為將者,就是應該有這樣的決斷,這個后輩小將,的確有些魄力。”

“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不過,你今天的抵抗,讓我很滿意。”

“將這些人送給我殺嗎?哼,真以為我會殺嗎?”

白起瞇了瞇雙眼,他并不打算繼續追擊,將趙、魏聯軍全部趕盡殺絕。

那樣實在是太貪心了,貪心是一個將軍的大忌,窮寇莫追,見好就收的道理,很簡單,卻很難做到。

不過,對于白起而言,顯然不會有這種問題,他討厭任何風險的行為,所以根本不想繼續追擊。

所謂乘勝追擊,是需要一些前提的,比如對手已經無法結成陣型了,才可以放心追擊。

白起出了營帳,騎著馬,很快就看到了殿后的軍隊。

此刻,這些殿后的敵軍,已經在白起的指揮下,被全部包圍了。

按照以前的行事風格,白起多半迫不及待,要將這些人的頭顱砍下來,然后全部坑殺。

可現在,白起卻克制住了自己的殺意。

白起看了一眼旁邊的副將,淡淡說著:“招降吧!”

白起的副將是蒙恬。

這位新人將軍,是秦王政身邊的紅人,悟性也不錯,所以白起有一搭沒一搭的培養著,能學到多少,就看蒙恬自己了。

此刻,蒙恬聽到這話,頓時一愣,他有些奇怪的看了一眼白起,幾乎認為自己是不是聽錯了,招降,有沒有搞錯?這是白起能說出來的話嗎?

“要詐降?然后再坑殺嗎?”蒙恬小心翼翼的問著。

白起:“……”

他不耐煩的瞥了一眼蒙恬,說:“我讓你招降,那就是招降!”

“這……好吧。”蒙恬點了點頭,雖然有些不敢置信,但這好像是事實。

此刻,被圍起來的聯軍,一個個十分絕望。

當他們被丟出來斷后,而趙、魏聯軍的主力迅速離開之后,這幾萬人漸漸明白了自己的處境,他們被放棄了!被當做誘餌,送給了秦軍!

接下來,等待他們的,只有死亡,他們會成為秦軍的人頭軍功!

絕望之下,不少人因此喪失了斗志,放棄了抵抗,直接開始等死了。

當然,也有不少人準備在臨死之前,咬秦軍一口,即便是死也要拉個墊背的。

就在這時。

蒙恬大聲喊道:“你們不過是被丟下來的棄子,你們的死亡此刻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不要繼續抵抗了,放棄抵抗,投降吧!不要做沒有意義的掙扎了!”

在聽到秦軍的勸降后,聯軍不少人的臉色好了許多,能活下來,誰想死呢?

慷慨悲歌之士,終究是少數。

聯軍的校尉也是愣了一下,他很是心動,剛想接受招降,忽然想到了什么,臉色頓時一變。

“不!兄弟們,我們不能投降,你們忘了嗎?這秦軍的將軍是誰?是那白起!”校尉連忙說著。

這話一出,原本想投降的士兵,臉色再次變得堅定起來。

很快,校尉對蒙恬說:“別來詐降了,白起怎么可能會留降軍?我差點信了你的鬼話!!”

蒙恬:“……”

不得不說,這個校尉說得很有道理,蒙恬一時間無言以對。

就連蒙恬也不敢相信,白起竟然招降了。

這根本不是他的風格啊!

蒙恬很無奈,他思考了一下,方才開口喊道:“兄弟,都這么多年了,武安侯已經老了,不想再殺那么多人了,所以決定招降你們!”

“你看,韓國的降軍投降我們,不活得好好的?”

“如果你還不同意投降的話,那我們只能將你們全部坑殺了!”

這話一出,聯軍的士兵紛紛討論起來,到底要不要投降呢??

他們圍繞這個問題討論了一會兒,最終還是決定向秦軍投降。

讓他們意外的是,秦軍居然真的接受了他們的投降!

很快,這幾萬聯軍,成為了秦軍的俘虜。

當李牧得知這個消息后,有些不敢置信,錯愕的說著:“他們居然招降了?這不是白起的風格啊,居然沒坑殺他們?!”

當年趙軍被坑殺了四十多萬,這事兒對李牧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在他看來,將這些人留下殿后,他們根本不可能活下來。

然而,白起居然招降了。

這實在是太奇怪了……

此刻的李牧,顯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他想不明白,秦軍為什么會招降。

原因其實很簡單。

這是蘇澈的全新戰略。

既然要吞并整個天下,那他就不是秦地一個國家的王,而是整個天下的君王,只要投降了,那都是自己的軍隊,既然如此,那為什么還要殺掉呢?

現在已經不是當年了,當年殲滅敵人,是為了消耗對方的有生力量,在對手在短時間內不能組織起來,而現在不同。

所以,白起轉變了自己的風格。

他要用事實證明,他的確并非嗜殺之人,那只是以前的習慣而已,既然時代變了,糟糕的習慣改掉就行了。

很快,當蒙恬回來后,白起瞥了他一眼,淡淡問著:“你竟然敢說我老了?”

這話一出,蒙恬的臉色當時就變得非常精彩,他連忙說道:“武安侯,我不是那個意思,我只是為了招降能成功,所以才那么說,這絕對不是末將的真心話啊……”

“我也沒說什么,你何必如此害怕?我的確是老了,這也沒什么說不得的。”白起哼了一聲。

蒙恬頓時松了一口氣,卻聽白起繼續說道:“你去負責整頓降軍,如果做得不好,軍法處置!”

這話一出,蒙恬只能硬著頭皮應下:“末將領命!”

李牧在回去的路上,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秦軍的騎兵變得那么強?

騎兵,這一直是趙國引以為傲的招牌,現如今居然被秦國輕松超過,這讓李牧感覺非常不妙。

也正是因為秦人騎兵的強大,他們想用騎兵斷后才沒能成功,不得不舍棄那么多的士兵。

現在想起來,李牧仍舊是一陣陣肉痛。

從那些騎兵口中得知,秦軍的士兵,在馬上如履平地,十分之穩,腳底下仿佛踩著什么東西……

踩著什么東西……?

“這一定是秦軍騎兵如此強大的原因。”

李牧如此篤定,有些可惜的是,他們沒資格打掃戰場,沒辦法破解秦軍騎兵強大的秘密!

“這是一條重要的情報,雖然死了那么多人,但以后在正面戰場上,可以少吃很多虧。”

李牧如此安慰自己。

隨著韓國的覆滅。

整個天下都被震動了。

最先得知消息的是那些君王。

可這樣的大消息是絕對捂不住的,所以漸漸地,臣子,士子,甚至普通的庶民都知道了這個消息。

這么多年,還是頭一次有國家被滅亡。

自從三家分晉后,以秦、齊、楚、燕、韓、趙、魏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為主旋律的“戰國七雄”,逐漸將其他弱國全部吞并,自那以后,哪怕不斷發生戰爭,總歸是在一個平衡的狀態。

而現在,韓國被滅,毫無疑問是一個大新聞。

此外,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韓國并非是被秦而滅,而是一個韓國降將,將韓國給滅了。

韓國人將韓國滅了,然后將韓國拱手送給了秦國。

這個韓國人叫王騰。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位王騰將軍,以別具一格的方式,讓全天下記住了他的名字,他也因此立功封侯,成為秦軍的一員大將。

這事可謂石破天驚,讓全天下的人不斷討論。

有人指責暴秦的無道,也有人指責這王騰的弒君背主的行為,是天下人不齒的行為!

而王騰這個名字,逐漸成為了一個辱罵別人的名稱。

做人不要太王騰!

這成為了其他五國之間調侃別人的話語。

就連秦國、韓國,都有很多人看不起這個弒君求榮的小人!

甚至,就連一些臣子都開始勸諫秦王可以誅殺這個小人,給全天下一個交代!

就算不能殺他,也絕對不能重要他,這人開了一個很壞的開頭啊,這樣的小人,如何能重用呢?

在這個時代,人的品質是很重要的,做出這么瘋狂的事情,成為了眾矢之的,也很正常。

這讓這位王騰十分難受。

他的確成功了,功成名就,成為了侯爺,可他的名聲卻徹底臭了,這讓王騰格外郁悶,整日借酒消愁。

在王騰看來,他一開始是為了韓國的軍隊,免受秦軍的屠戮,方才選擇投降。

但問題是,他一個降將,獲得兵權,主動攻占了韓國的土地,送給秦王,這樣的行為,在外人看來,都是他自己為了權與利主動去做,否則秦王怎么可能相信你一個降將?

然而。

誰又知道,他真的是身不由己啊……

秦王一開始就無條件相信了他,他只能一條路走到黑了!

很快,蘇澈召見了這位王騰。

苦惱的王騰見了秦王。

蘇澈笑著對他說:“孤聽聞,卿整日借酒消愁,這是為何啊?”

“大王,這是因為天下人皆輕視我,所有人都認為我是賣主求榮之輩……”王騰緩緩說著,表情很是苦惱。

“無妨,孤是理解你的,你是為了韓國的士兵,為了韓國的民眾,免受戰爭之苦,才將韓國從韓王的暴政中解脫出來,送給了孤來治理。”蘇澈笑了笑,緩緩說著。

“大王!”王騰聽了這話,頓時眼圈通紅,他被世人指責,甚至就連他的老母都辱罵他,說沒他這個兒子,仿佛天地間如此之大,卻無他一人容身之處!

而現在,秦王政居然能理解他的想法和苦衷,這讓王騰格外的感動。

蘇澈繼續說道:“天下人都不能理解你,但孤知道你,絕對不是什么賣主求榮之輩,你是為了韓國人,韓國人卻不能體諒你,這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王騰連忙說道:“只要大王知道我不是那樣的人,我就心滿意足了!世人不能理解我,這又何妨呢?天下人不過庸碌之輩,唯有大王是圣人!”

蘇澈搖了搖頭,說:“可孤又怎么可能會讓你一個忠誠,蒙受這樣的不白之冤呢?放心好了,孤會向天下澄清你所做的事情,是為了韓國,而不是賣主求榮!”

“孤會為了你洗脫冤屈!”

這話一出,王騰感動得痛哭流涕,連忙跪倒在地:“君王圣賢,臣愿為大王肝腦涂地!”

蘇澈微微一笑,說:“你退下吧,這事情交給我了。”

原本蘇澈就打算扭轉現在秦國的風評,這王騰不過是順手的事情。

可這么好的機會,總不能放過,于是便召見他,對他進行了一番PUA,讓他知道,全世界都批判他,只有自己是支持他的。

這也讓王騰徹底成為了蘇澈的鐵桿孤臣,這樣的棋子,再好用不過了。

很快。

秦國埋下的探子,情報,開始散播關于秦王政是天命之子的事情……

大概內容是這樣的。

秦王政是身懷天命,古今少有的圣賢君王!

他兩歲便能解趙國邯單之圍,免趙國幾十萬人生靈涂炭。

六歲便能和荀子辯論,一時間不分高下,甚至穩勝一籌,讓荀子佩服得五體投地。

十三歲執政,便能為了秦地的遭受貴族迫害的百姓,大義滅親,忍痛去處死自己的親人。

后來秦王政聽聞韓國百姓苦于韓王的壓迫,國內怨聲載道,韓王更是先侮辱秦王,又站在秦王這邊,屬實是個反復無常的小人,這樣的小人,何德何能稱王?

所以,秦王政迫不得已入韓,接受了韓國降軍。

而韓國的將領為了韓國免受戰火災害,為了韓國的士兵和百姓,毅然決然放棄了自己的名聲,將一切罪責,全部一人承擔,將韓國交到了秦王的手中!

因為這位韓國的王騰知道,秦王是身懷天命之人,韓國只有在秦王政的統治下,才能安居樂業,才能國富民強!

在秦王政的感化之下,甚至就連殺人如麻的人屠白起,都愿意放下屠刀,接受趙、魏的降軍了。

這一系列說法,真里摻著假,假里卻有真,迅速引起了軒然大波。

秦國、秦王,包括王騰的名聲,幾乎以肉眼可見的變好。

在蘇澈源源不斷的投入,一場輿論之戰,就此開始!

原本在六國的宣傳中,暴秦,暴虐無道的秦王,幾乎是一直以來的常態。

而樸實無華的老秦人,從來都是悶頭發育,根本不管名聲不名聲的,也不想著改變一下。

當然了,按照以前的情況,想改也改不了。

但現在不同了。

隨著秦王政的出現,一切開始改變。

在一個已經固定的輿論下,忽然出現反轉,而且還是那種很有‘真實感’的反轉,最是容易讓人相信。

許多為了彰顯自己與眾不同的家伙,甚至還主動幫秦國當‘水軍’!

與此同時,在蘇澈的授意之下,又一則傳聞,在魏國開始流傳——

趙國將軍李牧率領聯軍,面對秦國的軍隊時,因為貪生怕死,直接將魏國的士兵作為誘餌,丟了出去,讓趙國的軍隊先行撤退!

當這則消息傳開后,魏王勃然大怒,直接發書一份,詢問趙王,詢問那將軍李牧,為什么將魏軍丟在后面?以至于損失了那么多的人馬?

這樣的事情,在謠言的宣傳下,想解釋都很難解釋得清,即便李牧解釋了,甚至拿出了事實證據,人證物證聚在,可魏王依舊不相信。

并非不愿相信。

究根到底,他只是借此發難,索要賠償而已,畢竟魏國的士兵少了那么多,這是事實!

可趙國怎么會愿意給賠償?

毫無疑問。

趙、魏兩地的關系迅速變差。

三晉的關系本就一般,并非親密無間,也只有在面對秦軍時,會團結一下而已。

而蘇澈則抓準這個機會,直接命令還在韓國主持大局的白起發兵,攻打魏國!

滅魏之戰,要開始了!

臥槽今天暴漲三千票,你們太給力了,愛你們!!!砰砰砰,給大家伙兒磕頭了!!我一定努力碼字!!


上一章  |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