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日滅韓,天下震怖!傻眼的李牧!(求訂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日滅韓,天下震怖!傻眼的李牧!(求訂閱)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日滅韓,天下震怖!傻眼的李牧!(求訂閱)


更新時間:2023年05月05日  作者:天榜草莓  分類: 玄幻 | 東方玄幻 | 天榜草莓 |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 
雖說弱國無外交,可一個使者竟然敢在朝堂之上藐視君王,并且大放厥詞,這還是引起了群臣的憤怒,一個個紛紛斥責起野蠻的秦國使者。

“秦王政暴虐無道,難道還不讓人說了?”

“我們大王何時侮辱你的君王了?”

“我們只是將事實說出來了而已!”

“自古以來,有哪位君王敢殺那么多的長輩?那么多的外戚?秦王政之暴虐,從古至今,聞所未聞!”

“哼,哪怕是紂王與夏桀也不敢做出這么喪心病狂的事情!”

“秦想滅韓,那就放馬過來吧,這天下絕對不是秦國一個國家說了算!”

“其他五國不會放任我們被滅的!回去告訴秦王,天下苦暴秦已經很久了!!”

“秦王敢出兵,那就拭目以待吧!”

群臣罵得很痛快,可坐在上面的韓王,臉色卻越來越難看了,他還想著有回旋的余地呢,卻沒想到自己的臣子先把后路給斷了!

“哈哈哈!”面對群臣攻擊,秦國使臣放聲大笑,隨后雙手一拱:“如果這就是韓王的意思的話,那就讓我這樣回復給我的君王吧!”

隨后轉身就要走。

這話一出,韓王更慌了,他連忙伸手說著:“使者且等等!”

使臣轉過身看了一眼韓王,問道:“韓王還有什么話嗎?”

“此前是孤說錯了話,孤的意思其實并沒有那么激烈,想來秦王應該能明白……”韓王連忙說著,還想周旋一二,他可不想成為滅國的君王。

群臣們聽著大王這話,紛紛愣住,一個個捏緊了拳頭,感受到了莫大的恥辱。

他們此前都那樣罵了,難道韓王都看不出他們的決心嗎?

竟然依舊低頭討好秦國使者!這哪里有一個君王的樣子?

不得不說。

韓桓惠王這個人,貪小利而無遠見,重禮節而輕信義,他此前上任期間,干了不少蠢事,其中兩件比較出名的。

蠢事一。

此前秦昭襄王攻打韓國,派遣白起率軍大舉進攻韓國,攻占了韓國大片土地,其中就有韓國溝通本土與上黨郡的樞紐——野王。

韓桓惠王見上黨郡已成秦國的囊中之物,便想要做個順水人情,直接把上黨郡送給秦國,換取秦國退兵。

可是,就在韓桓惠王的詔令送到上黨郡之時,上黨郡郡守馮亭卻已經將上黨郡轉交給了趙國。

韓桓惠王起初勃然大怒,而后想到此事必能將禍水東引,使得秦國將趙國列為主要的打擊目標,自詡為“移禍大邦,脫我存亡之危也”,便默許了馮亭的舉動。

然后韓桓惠王對秦王說:“我本想將上黨郡送給你,奈何趙國出兵,占領了上黨!”

這也引發了日后的長平之戰,白起坑殺四十多萬趙軍的事情發生。

而韓桓惠王這事兒還是損人不利己,在長平之戰的后期,韓國身不由己地卷入了這場大戰之中,黃河以北的要塞悉數被秦國占領,國內要道也基本被秦國控制。

此后。

他又干了一件蠢事。

東方六國合縱聯軍伐秦失敗后,信陵君魏無忌也因此而死,這對六國而言,的確是個沉重的打擊。

可韓桓惠王顯然是那種好了傷疤忘了疼的人,他主動割讓兩座城池給周赧王,希望周赧王能夠以天下共主的身份,號召各國組成聯軍,繼續攻伐暴秦。

周赧王還真聽了韓王的忽悠,便以天子身份號令天下,又向國內富戶借債,隨后勒令西周公率領周王畿之中為數不多的將士前往會盟。

可到了會盟地點,韓桓惠王和西周公傻了眼——真真正正抵達會盟地點的除了西周公率領的幾千士卒之外,便就只有作為東道主的韓國!

其他五國,都無視了周赧王的號召,畢竟前不久被白起六十萬秦軍大破八十萬聯軍的事情,還歷歷在目呢,這才過去多久,又想來一次?

簡直瘋了!

你周赧王,還有伱韓國,不過蕞爾小國,也配讓天下諸國合縱?

開什么玩笑!

之后的事情,就是秦莊襄王看到這個情報后,直接命令呂不韋率大軍出擊,滅掉了西周國,又順手把挑事的韓國打了一頓。

在戰國時代,韓國的手里,可以說是最爛的一副牌了,這是最沒有存在感的小國,只能左右逢源,在諸國的夾縫中生存。

其實在場的大臣,又何嘗不知道,韓國區區一個小國,面對強大的秦國,根本沒有抵抗之力?

但問題是,一味的順從和臣服于強大的秦國,就真的有用嗎?

秦國是虎狼之國,他們的目的從一開始就很明顯,要吞滅韓國,而不是來和你講道理的!

可惜的是,韓王并沒有看清這一點,反而認為群臣太過驕傲,脾氣太不好了,萬一惹怒的了秦國,招來滅頂之災怎么辦啊?

這實在是荒唐至極,從一開始,秦國就不打算放過韓國,這是他們東出必經之路啊!

有一句話說得好:“丟掉幻想,準備斗爭!”

可惜的是,韓王依舊還對兩國之交,存在一些幻想,根本沒有認清殘酷的現實,還想著能討好秦王政。

談到最后,韓王甚至還給出自認為很優渥的談判條件,他會為秦王政在國際輿論上進行挽回。

他會發出聲明,說秦王政的做法是符合大義的,秦王政并非是暴虐無道之輩。

此后不管秦王政做什么,他都會舉起雙手贊成,和偉大的秦王政站在統一戰線上。

這是他的“臣服”。

這些話說出來后,朝堂內外,所有大臣無不感覺到了恥辱,當秦國的使者離開后,很多老臣直接遞了辭呈。

這些老臣在臨走之前,還進行了最后的勸諫。

“君不明大義,秦虎狼之心,天下皆知,唯獨君視若無睹,還想以身飼狼,此乃自尋死路!”

“對暴秦,萬不可妥協,只有正面抗爭,你越弱,秦國越是會知道你的軟弱,從而舉兵進攻!”

“天下苦秦久矣,豈非韓國一國?如今依附秦國,這是失了天下之心啊!”

“大王,正面對抗秦國,才有一線生機,依附于秦國,這是自取滅亡之路啊!”

在一個個老臣的勸諫之下,就連韓王都迷茫了。

他到底該聽誰的呢?

秦國勢大,韓國根本抵擋不了,韓王認為,只有依附,才有一線生機。

但這些老臣顯然不這么看,在他們看來,韓王這樣做,反而是自尋死路。

然而事實卻更加殘酷。

韓國不管怎么選。

都是死路一條!

滅亡是他們的必經之路,兩條路都是通向滅國的道路。

唯一的區別就是,一個是站著死,一個是跪著死。

站著死,即便死,也會咬掉秦的一塊肉,讓天下震動,讓秦軍有些損失。

然而。

抱有僥幸心理的韓王,終究還是選擇了跪著死。

幾日后,當韓王發出聲明后,支持秦王政的行為,那些外戚有叛國之行為,秦王政這是撥亂反正的行為。

消息一出,天下震動,韓國的處境瞬間變得孤立無援。

而與此同時,秦國大軍已經壓境。

秦軍發兵攻打的理由也很直白——韓王的道歉,不夠誠懇啊。

什么叫撥亂反正?

侮辱誰呢?

那幾個外戚根本沒有造反的意思,他們的死,是為因為他們罪有應得,殺了秦國之民,所以才死的,而不是什么所謂的造反!

一句話,你韓國給我們找什么理由和借口呢?

難道為了秦國之民殺外戚就不行了?非得找個造反的理由,才算是冠冕堂皇嗎?

當韓王聽到這個消息后,臉色一陣青一陣白,這是何等的羞辱,拍馬屁拍到了馬腿上,這簡直太尷尬了,現在臉面丟了不要緊,最要緊的是秦王竟然真的出兵了!

要命啊要命,這十三歲的秦王政,怎么就這么好戰,一上位就要打他?他難道不知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嗎?

這一定是那白起的決定!

白起是秦王政的師傅,更是秦國的新宰相,位高權重,多半是他又想砍人頭了!所以才催促秦王,發兵攻韓!

一想到白起這個名字,韓王的頭皮便是一陣陣的發麻,他的名聲實在是太恐怖了。

很快,又一個消息傳了過來,韓王看著這份軍簡,瞬間失去了所有的力氣,直接癱坐在席上,他不敢置信的喃喃說著:“這該死的叛徒,我是如此的信任他……”

“這該……如何是好啊?”

一直以來,秦之東出,困在三晉。

所謂三晉,就是三家分晉,分出的韓、趙、魏三國。

這三國本就是一家,可謂同氣連枝,每次秦國東出,都會受到這三家的阻攔。

雖然三國在平時同樣有矛盾,但在面對西部秦國的戰爭中,往往相互支持,配合行動。

不要問為什么,在面對秦國問題上,大家都會不由自主的團結起來。

面對這樣的局面,歷代的秦王的決策不斷在變化。

從秦孝公時期的中立楚韓、聯合齊趙、削弱強魏。

到秦惠文王時期的連橫弱楚。

再到秦昭襄王前期魏冉為丞相的蠶食諸侯、削弱三晉,后期范雎為丞相的遠交近攻。

得益于歷代秦君的披荊斬棘,給蘇澈累積了深厚的家底,此刻出擊,便是有著鯨吞天下之心。

第一個目標,便是一直左右橫跳,實力又弱的韓國。

而韓國的第一個目標,則是韓國的南陽郡。

值得一提的是,在春秋時代,凡是位于山地以南、河流以北的地方都叫“陽”,南陽基本是一個像張三李四一樣通用的名字。

所以,戰國時有不止一個“南陽”,常常造成混淆。

晉國有一個南陽,大約在黃河以北,山西南部,后來被韓、魏、秦爭奪。

楚國的南陽,差不多是現在的南陽。

齊國也有一個南陽,大約在泰山以南。

秦有一個南陽,韓也有一個南陽。

所以,當白起的十五萬大軍來到韓國南陽郡后,他有些不屑一顧的說:“就這里也配稱之為南陽?”

他面露兇光,已經準備好大開殺戒了,他的眼中閃過這樣一個個畫面,人頭,很多的人頭,京觀,如同山一般的京觀……

很快。

南陽郡的太守王騰直接出城百里,將南陽郡拱手獻上,投了秦軍!

秦國的將軍可是白起啊,這還打個屁?

不打了,爺投秦了!!

南陽是韓國重鎮,駐扎的也是韓國精銳,太守王騰的投誠,自然不是太守一個人,還有大量精銳韓軍!

這里的軍隊,本就是韓王調集全國的精銳,投放到南陽郡,就是為了作為前線,抵抗住秦國的大軍。

可現在,這些韓國的精銳,全都落到了秦國的手中。

當韓王看到這個消息后,直接就絕望了。

韓國的家底啊……就這樣沒了?

這是天亡我韓啊!

事實上。

就連白起本人,在聽到這個消息后,都有些不敢相信。

還有這種好事?

這真不是在詐降嗎?

是不是這些狡詐的韓國人的詭計?

可很快,隨著白起小心翼翼的將南陽郡全盤接手之后,不免詫異的發現,竟然不是詐降?這是真的投誠?

這是什么情況?

這年頭打仗還能這么打的?

老夫的名氣這么好用了?

當時白起就有些無語了,他本來都打算大開殺戒了,卻不想這韓國的守將,直接望風而降。

白起不費吹灰之力,便將南陽郡拿到,同時還多了數萬的軍隊。

這把白起弄不會了,連忙將這個消息稟告了秦王政。

咸陽。

秦王的宮殿中。

當蘇澈親眼看到這份軍簡后,不由得蹙起眉頭,下意識喃喃自語:

“南陽郡太守王騰望風而投,兵馬近十萬。”

“如此數量的兵馬,多是韓國的大半家底。”

“如果此刻繼續攻韓,是最好的機會,可又恐后方的王騰出爾反爾,繼續鬧事。”

“若是被切斷糧道,再有其他諸侯國支援,屆時將兵臨險境。”

“所以當務之急,是完全控制南陽之地,將這里徹底轉化為秦土,將那些降軍打散重組,完全轉化為秦國士兵,才是最穩妥的選擇。”

“繼續攻韓,雖然收益最大,但風險同樣也會很大。”

“這就是白起目前面臨的抉擇,一切皆由君上裁決。”

蘇澈看到這里,不由得啞然失笑,事情的進展,比他想象中要容易許多。

而白起依舊還是那個穩重,力求全勝的白起。

誠然,白起所言,是最正確的選擇。

不過……

就當前而言,顯然還有更好的選擇。

南陽郡,整個韓國,他全都要!

蘇澈思索了一會兒,拿出一卷軍簡,直接就在上面書寫起來。

蘇澈的決定很簡單。

既然南陽郡王騰投降,那就立他為秦將。

而南陽郡此刻就是秦國的國土了,那些降軍同樣是秦國的士兵。

所以軍功受爵制度對他們而言,同樣也適用。

他們同樣也可以殺敵立功。

那就給他們糧食,讓這位王騰將軍,攻打韓國!

也不需要將韓國的軍隊打散重組,讓他們的原班人馬放出去攻打韓國,只需要給他們送上一些功曹就行,用來記載他們的戰功……

且看看這降將的手腕,看看他的本事,讓他去攻打韓國,讓他建功立業吧!

這樣的選擇毫無疑問是非常大膽的,畢竟這些韓軍很容易反復橫跳,說不定又投降韓王了。

不過。

蘇澈不怕。

反正他都已經拿到南陽郡了,這是白撿的一個郡,他已經很滿足了,這就是給降將王騰一個機會,就看他如何選擇。

是繼續為秦效力,攻打韓國呢?

還是反復橫跳,把二五仔當到底?

如果他繼續反復橫跳的話,那下一次投降,不管是白起還是蘇澈,都不會接受了,等著把自己的人頭變成戰功吧。

說到底,蘇澈就不怕他繼續投降韓王,既然已經上了秦國的賊船,再想下船,可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就光是丟掉南陽郡這一重鎮,韓王就絕對不會饒了他,他必須得好好思量一下。

所以,他的選擇只有一條路走到黑!

很快。

當蘇澈密令被送到了南陽郡城后,白起不由得有些詫異,眉頭忍不住緊蹙:“這……這樣也太冒險了吧?”

白起平生最喜歡兩樣東西,一是人頭。

他的方式是在戰場玩殲滅戰,想盡辦法把對手給全殲了。

也正是如此,死在白起手上的人頭才會那么多,那么恐怖。

這是因為白起發現,如果不能全殲對手的話,那過不了多久,對手又會組織一波進攻,打來打去,根本沒完沒了。

可如果全殲對手的話,倒不是說可以一勞永逸,至少很長一段時間,對手會沒有多少招架之力。

所以白起養成了他的戰爭風格,熱衷殲滅戰!

戰爭還沒開始呢,就想著把你給全殺了!

白起第二喜歡的東西,就是那種勝券在握的感覺,他討厭任何有風險的東西。

這也成就了白起百分之百的勝率。

此刻看到蘇澈這大膽的決定,他當然很不喜歡。

但……

這是君主的命令和決策,他雖然不喜歡,但他并沒有自作主張。

隨后。

白起把降將王騰喊了過來。

王騰戰戰兢兢的來到白起的面前,他并非那種沒本事的人,實在是遇到這位殺神,有點心虛啊,這位殺神的名聲實在是太嚇人了。

“拜見武安侯。”王騰連忙行了個軍禮。

白起瞥了他一眼,眼神中有些不屑一顧,不是針對他,而是白起看不起所有的將軍,他認為全天下的將軍,都是垃圾。

白起淡淡說著:“我將你的事情稟告了大王。”

王騰聽了這話,也沒有接話,認真聽著。

“大王給了你一個機會,他任命你為將軍,率領降軍,繼續攻打韓國,讓你為秦立軍功。”白起緩緩說著。

這話一出,王騰臉色頓時變幻不定,他真是做夢也沒想到,秦王竟然命他繼續攻打韓國……

說實話,投秦之后,心里沒有愧疚是不可能的,畢竟韓王器重他,才讓他成為了南陽郡的郡守,自己投秦就算了,還帶著軍隊一起投,直接葬送了韓王的多年心血。

可既然已經做出這樣的決定,那就不能再后悔了,畢竟他這樣做,也是為了那些士兵,為了百姓,免受戰爭之苦。

交出南陽郡后,王騰根本不覺得自己還能再掌大權,然而秦王卻讓他領軍攻打韓國,這是真不怕他再次投韓啊?

那可是近十萬人的兵馬,真就這么放心讓自己攻打韓國?

他可是投靠秦軍還沒多久的降將啊!

為什么就能這么放心他?

說實話,王騰被震撼到了。

過了許久,王騰呆呆的問著:“為什么秦王讓我攻打韓國?”

“你是韓國將領,更了解韓國,讓你攻打韓國,有問題嗎?”白起淡淡說著。

“不……不是,我的意思是,為什么秦王能這么相信我?”王騰有些不理解。

“哈哈,你可知道當今的秦王是誰?”白起笑了笑,問道。

“當今的秦王,是秦王政。”王騰下意識的回答。

“秦王政是何人?生而知之的圣人!他之雄才偉略,古今君王,無人能及,無人能比,他的眼光,豈是你和我能理解,能判斷的?”說起蘇澈的時候,白起的眼中有光,他笑著說:“大王既然給了你這個機會,那你就好好珍惜,千萬不要辜負了大王對你的信任!”

“難道說,你還想本將軍去攻打韓國不成?”

這話一出,王騰猛然想起,如果讓白起攻打韓國,那必然是人頭滾滾,生靈涂炭……

想到這點,再想到秦王的信任,王騰那原本有些渺茫的眼神,迅速變得堅定起來。

王騰刷一下半跪在地,認真說道:“末將領命,必然幸不辱命!!”

看到王騰這般表態,白起點了點頭,緩緩說道:“還有……這南陽郡已經是秦國的領土了,你那些降軍,也都是秦國的軍隊,你們征討韓國,會按照我們秦國的軍功受爵制度進行獎賞和懲罰,你將這點告訴那些士兵,我會安排軍曹過去紀錄你們的軍功。”

“謹諾!”王騰連忙說著。

秦國的軍功制度,他自然是如雷貫耳,如果秦國愿意給降軍同樣的待遇,軍心勉強可以一用!

就在此時,一個計策在王騰的腦中產生。

“武安侯,我有一計!”王騰連忙說。

與此同時。

趙國的都城邯單,一個穿著胡服的將軍,帶著一隊人馬,剛剛從邊境趕了回來。

此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李牧。

戰國有四大名將,白起,李牧,王翦,廉頗。

兩個秦人,兩個趙人。

自從胡服騎射后,趙國的國力日益強大,是和秦國一樣,有能力決定天下的強國。

自從那場長平之戰后,曾經稱霸的夢想早已經化為了泡影。

不過,即便經歷過長平之戰的折損,現在的趙國,在三晉中,依舊還算強國。

從軍為將的李牧,更是戰功赫赫。

前不久,他在邊境誘敵深入,大破匈奴十多萬人馬,滅了襜襤,敗了東胡,收了林胡,這很大程度壯大了趙國的軍馬。

當李牧剛來到邯單,就聽說了一個消息,秦率十五萬大軍攻打韓國,領兵之人,正是白起!

這使得李牧大吃一驚:“白起當年就已經垂垂老矣了,現在他還沒死嗎?”

“而且,秦王竟能不殺這功高蓋世的白起?還敢放心的用他?這是什么道理?!”

李牧實在是想不通,可這就是事實。

于是乎,李牧連忙面見了趙王。

然而此刻,趙孝成王已經病危了。

在床榻上,趙孝成王面見了李牧。

一上來,李牧就表明了來意,無論怎么樣,絕對不能讓韓國滅亡,韓國和趙國之間,就算有再多的矛盾,也絕對不能親眼看著韓國滅亡。

如果韓國滅亡的話,那秦國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趙國和魏國了。

不得不說,李牧的嗅覺和眼光非常準確,他也不管韓國這個二五仔又做了什么樣的蠢事,只要他還是三晉的一份子,那就絕對不能看著他滅亡!

唇亡齒寒,只要韓國被滅,秦國的下一個目標,那必然是魏國和趙國!

暴秦的狼子野心,簡直再直白不過!

虛弱的趙孝成王搖了搖頭,將一份軍簡遞了上來。

這一份軍簡的內容,赫然是南陽郡太守王騰帶著韓國近十萬軍隊投靠秦國之事。

看到這些內容后,李牧忍不住瞪大了雙眼,驚呼道:“這是何等的愚蠢和短視啊,竟然降秦了,這……如此一來,韓國危矣!”

“不行,我們必須馬上出兵,如果秦國繼續進攻韓國的話,那我們可以再勸降那王騰,讓他配合我們,斷了秦軍的糧道,將秦軍困在韓國。”

“大王,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我們必須再次合縱,繼續對付秦國!”

“如果此戰大獲全勝的話,說不定能將那武安侯白起留在韓國!”

“無論如何,都絕對不能眼睜睜的將韓國讓給秦國!”

床榻上的趙王聽著李牧的話,微微點了點頭,他將虎符放在了李牧的手中,笑著就說道:“既然如此,那你便領軍去吧,如果是你的話,我相信你……”

“大王……”李牧聽著這話,頓時一愣,看著手中的虎符,連忙行禮道:“我必然大破秦軍,將他們趕回陜西之地!”

很快,李牧帶著軍隊出發了,同時李牧還合縱魏國,讓魏王一起出兵,報當年信陵君之仇!

魏王本有些顧慮,龍陽君卻勸他:“韓國和魏國的關系,就像是唇和齒一樣的關系,如果韓國亡了,那秦國的下一個目標必然是魏國,大王派遣軍隊不是在援救韓國,而是在援救未來的魏國啊。”

“這又有什么好猶豫的呢?”

聽著龍陽君的這一番話,魏王只能點頭,同意了這一次出軍。

與此同時。

韓國。

降將王騰帶著降軍一路狂趕,目標是韓國的都城陽翟!

一上來就打都城,這顯然不是什么正確的選擇。

哪怕他手里大部分的軍隊是韓國的精銳,這些人又有秦軍功制的激勵,可軍心還是很一般,降軍們并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戰,他們本是韓國人,為什么要打韓國呢?

難道就為了榮華富貴嗎?

在這樣的情況下,軍隊的狀態消極是正常的。

此外,長驅直入,卻沒有后勤補給,更是危險至極。

可王騰卻一反常態,帶著孤軍深入。

很快。

王騰來到了都城陽翟外,他寫信一封,命人送給了韓王。

這一封信的大概意思是:

大王,我從未背叛韓國。

我清楚的知道,秦國到底為什么強大,不是如虎如狼的秦軍,而是他們戰無不勝的將軍白起!

所以我詐降秦軍,在宴上突然發難,斬殺了武安侯白起!

現在,秦國得到的不過是一座空城而已,加上白起被殺,秦軍已然大亂!

此刻秦軍群龍無首,正是拿下這群秦軍的大好機會,只要大王寫信,邀請其他諸侯國合縱攻秦,必然能大獲全勝!

隨著這封信件的,還有一顆血淋淋的人頭。

韓王打開了盒子,看著里面的白須白發老者,看著他死不瞑目,瞪大的雙眼,頓時笑著說道:“這就是武安侯白起?!也不過如此啊!”

原本韓王在得知南陽郡投敵的消息后,幾乎已經絕望了。

可現在,在看到這個消息后,韓王一時間大喜過望:“好一個王騰!”

“孤就知道你不會背叛!!”

原本還半信半疑的韓王,在看到人頭后,終于放下了心,連忙令人打開城門,迎接功臣王騰。

韓王甚至帶著人馬,親自接見王騰。

韓王這么做,卻沒人反對,實在是因為他此前的那些騷操作,把不少大臣全給氣走了。

所以,此刻再犯蠢時,就沒人提醒他了。

很快。

王騰帶著人馬入了城池,在看到迎接的韓王后,連忙行禮。

“罪臣見過大王!”王騰連忙說著。

“不,你不是什么罪臣,你是我韓國的功臣,誰也沒想到,有蓋世威名的白起,竟然會死在你的手上啊……”韓王感慨著說道。

“大王,這是罪臣應該做的,若非如此,如何將功補過呢?”王騰認真說著。

“你想要什么賞賜?”韓王直接問道。

“大王,臣丟了南陽郡,本就是罪臣,何德何能要賞賜呢?”王騰緩緩說著:“臣只想向大王借一樣東西……”

“什么東西?盡管說來!”韓王笑著說道:“無論什么!”

“您的項上人頭!”王騰抬起頭。

“?!”韓王愣了一下,他第一瞬間還沒反應過來,下一秒,王騰便抽刀就出,只是一刀就割掉了韓王的腦袋。

隨后,王騰撿起韓王的腦袋,將其高高揚起,大喝道:“韓王已死!不想死的,隨我降秦!!!”

韓王死也沒想到,王騰竟然一瞬間斬了他,他的眼珠子還在轉,臨死之前,還看一眼王騰,同時嘴唇還微微張開,似乎還想說什么,可怎么也說不出話了。

韓王一死,都城陽翟很快落入王騰的手中,他進行了大規模的清洗,將韓王一家,殺得干干凈凈,同時死死效忠韓王的勢力,更是一個也沒有落下。

王騰已經殺紅了眼,他知道這是什么行為,弒君、賣主!

史書會如何評價他?

根本不用多想,根本不會有什么好話!

可他既然已經投了秦,再回頭顯然不可能了,既然錯了,那就只能一路錯到底,一條路走到黑!

至少……秦王政的魄力,是古今無雙,相對于昏庸的韓王,這才是真正值得效忠的君主!

王騰的行為,遭了不少韓人戳脊梁骨,大多數是暗地里唾罵,根本不敢站出來指責。

當然,也有一些不怕死的,比如那些已經遞交辭呈的老臣。

當他們看到韓王被殺后,一個個直接站出來,指責王騰賣主求榮,見利忘義,膽敢弒君,定然不得好死!!

對于這些辱罵自己的老臣,王騰也沒有放過,全部殺了。

他們既然敢站出來,想必已經猜到這樣做的下場了。

既然如此,那就讓他們求仁得仁,讓他們得償所愿!

殺了這些人后,完全黑化的王騰,只覺得他們格外的愚蠢,為了一個昏庸的君王,付出了自己的性命,這是在感動自己嗎?

他們死了倒是死得痛快了,可他們的家族,卻是苦了!

王騰一個也不打算放過,全部抄家,全部充公!

剛好沒借口抄這些人的家,他們這時候站出來,真的是太好了!

很快。

隨著王騰拿下都城陽翟后,隨后他迅速派人去各地勸降。

韓王一死,韓地本就是無主之物,如果不投降的話,那就只有等著城破人亡。

當然,還有第二種選擇,那就是投靠他國。

可現在秦地都城已經在秦國之手,其他諸侯國根本不愿意趟這趟渾水了,如果接手了這些城池,豈不是一如當初的趙國?

韓國的晦氣土地,他們不稀罕要!

在這樣的情況下,王騰迅速收服了一座座城池。

此刻。

李牧帶著趙魏兩國軍隊,終于趕到了南陽郡。

當白起率領大軍,與李牧的軍隊進行對峙時,李牧錯愕的發現,秦國的軍隊并沒有孤軍深入,而是一直在這里等他!

這讓李牧心頭一沉,最壞的結果出現了,秦軍并沒有貿然深入!

白起多半已經預料到會有那樣的可能,真是敏銳啊……李牧暗暗咂舌,真不愧是白起!

不過,李牧還是抱有一絲僥幸心理,降軍剛剛歸附秦國,軍心不穩,此刻的白起,定然是瞻前顧后,根本不敢全力出擊,所以,優勢在我!

此刻,年輕的武安君李牧,面對的是已經步入老年的武安侯白起。

李牧同樣作為武安君,同樣有一個響亮的外號,戰神李牧!

這個名頭,相對于殺神白起而言,也不算落了下風。

在原本的歷史上,秦曾經三次發動滅趙之戰,兩次都被李牧擊退了。

在趙國兵馬、國力,都遠不如秦國的情況下,李牧卻能連續打贏秦國。

足可見李牧的能力之出色。

一直到最后一次,秦國使用反間計,使得趙王殺了李牧。

隨之秦軍滅了趙國。

所以時有傳言:李牧不死,趙國不滅!

原本李牧和白起并不是一個時代的人,當李牧名聲鵲起后,白起墳頭草都老高了,可因為蘇澈的出現,白起一直活到了現在,這才有了二人的相遇。

白起一開始并沒有將李牧放在眼中,直接指揮軍隊出擊,就要全殲李牧所帶來的趙魏兩軍!

既然來了,那就全部留在這里吧!不要再回去了!

白起的想法很簡單,將他們全部留在這里,那接下來魏國和趙國就會好打很多了!

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然而……

讓白起沒想到的是,對面的將軍,竟然有點本事,面對白起的調兵,并沒有落下風,甚至讓白起吃了點小虧!

“咦?”白起皺起眉頭,有些奇怪的說著:“趙國什么時候出了這樣一個人物,這風格也不是廉頗那家伙的烏龜流,還挺能反抗的!”

一時間,白起見獵心喜,一道道軍令迅速傳達下去,他要認真了!

當白起認真起來后,趙魏聯軍的壓力頓時驟增,李牧被打得節節敗退,損失不小,這讓他有些詫異:“怎么回事?為什么白起敢全力以赴,難道他就不怕后院起火嗎?”

于是乎,李牧一邊繼續和白起對線,一邊派遣探子去南陽郡看看情況,試圖勸降一下本來投降的韓國軍隊,讓他們對白起進行前后夾擊!

然而很快,李牧收到了消息,韓國的降軍,去攻打韓國的都城了!

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李牧人都傻了!

還有這種操作?

隨著他逐漸陷入和白起的戰爭泥潭后,很快,又一個消息傳了過來——

韓國的都城陽翟已經被韓國的降軍給拿下了!不僅如此,韓國全境,大部分的城池,幾乎都被韓軍降將全部收服!

這直接把李牧驚呆了,為什么這些韓國軍隊,一投降秦國,就這么能打啊?

從秦軍入主南陽郡后,滿打滿算,也不過三日啊,韓國這就已經沒了??!


上一章  |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