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輔第015章 公非輔,乃攝也(十四)劉綎陛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元輔 >>大明元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015章 公非輔,乃攝也(十四)劉綎陛見

第015章 公非輔,乃攝也(十四)劉綎陛見


更新時間:2025年03月28日  作者:云無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云無風 | 大明元輔 


鬼吹燈小說:、、、、、、、、、、、、

乾清宮西暖閣,銅鶴香爐的青煙在燭火中扭曲升騰,劉綎的麒麟紋箭袖拂過御案時,帶起一陣冷冽的雪氣。他解下獅頭盔夾在肋下,快步上前走到高務實面前。

“末將參見元輔。”劉綎單膝跪地,聲音如滾雷般在偏殿回蕩。他解下腰間懸著的西域都護府虎符,雙手高高舉起,“末將奉旨西征,幸不辱命,今西域已改安西,末將已將虎符帶來歸令朝廷。”

他眼神稍稍一轉,似乎在看皇帝在哪——是的,他此來乾清宮,正經名義到底也是陛見皇帝,交卸征西差遣,但……坐在西暖閣的為何卻是元輔?

“不必找了,皇上在東暖閣習字,本閣部奉旨接見。”

高務實說著,示意身旁的司禮監秉筆、新任御馬監太監劉平上前收下虎符,自己則擱下手中的《西域輿圖》,指腹撫過案頭冰涼的鎏金鎮紙:“省吾,安西局勢如何?”

“回元輔,安西內外已經大致寧靖,不過隱憂仍在。”既然皇帝不在,劉綎倒是反而輕松多了,他從帶來的牛皮囊中取出三卷文書,最上面的《七河防務圖》墨跡方新:“啟稟元輔,末將與李子清在蘭州恰好相遇,交談良久,議有三策,不知元輔可愿拔冗與聞?”

“哦?”高務實微微一笑,“看來讓你獨當一面是對的,都有自己的戰略規劃了?那好,你且說來聽聽。”

劉綎頗為興奮,也不管元輔這話是不是帶點調侃,立刻說道:“布日哈圖率領察哈爾部重新振作,占據大半個布哈拉汗國,又依此為基,鯨吞希瓦汗國,最后擊敗哈薩克汗國主力,奪取中玉茲、小玉茲南部,勢力甚至數倍于當初西逃之前。

末將與李子清商議,都以為上策是繼續西征,將察哈爾部徹底剿滅;中策是襲取撒馬爾罕、塔什干兩地,與安集延形成三角態勢,各為犄角,相互支援;下策是觀其做大,將來只做被動防守……”

他心里那點小心思自然瞞不過高務實,被后者一語道破:“你知道安西初定,漢民極少,朝廷不可能在安西穩固之前大舉西征,故這上策不過故布疑陣;你也知道被動防守實非善策,本閣部必不甘心,故這下策也不過湊數……

既然想提的就是中策,何不明白道來,偏要在本閣部面前玩這些花樣,莫不是以為做了禁衛軍司令,本閣部就不敢罰你了?”

劉綎吃了一驚,連忙跪下請罪:“元輔莫怪,近來朝廷派往西……安西的讀書人頗多,又是充實官府,又是建立學校,末將與他們打交道多了,學了些拐彎抹角的手段,竟也附庸風雅起來,請元輔見責。”

一下“莫怪”,一下“見責”,看來劉綎面對高務實的時候確實有些犯怵。

“知錯就好,此番先饒你,且說正事……你與子清想要拿下撒馬爾罕與塔什干,具體有何計較?”

劉綎見元輔不再追究,趕緊展開輿圖,指尖重重壓在塔什干城的標記上,“其一,奇襲塔什干。此城乃費爾干納盆地西側糧倉,城防雖堅,但經細作查探,其守軍多為哈薩克降卒,軍心不穩。”

窗外射入的光線在輿圖上投下陰影,高務實注意到塔什干周邊標著十二處暗倉:“這些糧道是?”

“京華商隊秘道。”劉綎下意識壓低聲音,“每處藏糧萬石,由投降我大明的葉爾羌征召軍偽裝商隊守護。若能奪取塔什干,可斷布日哈圖三成糧秣。”

京華集團如今規模太大了,像這樣在西域某處儲量萬石左右的糧倉,高務實確實不知道具體情況。他輕輕頷首,指尖劃過輿圖上的楚河流域:“其二呢?”

“由安集延出兵,直取撒馬爾罕。此城銅門厚達三尺,安西我軍火炮不足,恐怕難以強攻。”劉綎頓了一頓,手指點了點撒馬爾罕西北角不遠處的山隘,“但此處山隘藏著察哈爾騎兵一處重要精料場,若以精騎突然出擊,夜襲縱火,可亂撒馬爾罕軍心。”

高務實搖頭道:“若不能自行破城,光靠著燒掉一處馬料場來擾亂敵軍軍心,未必能令其開城投降。”

“這就需要第三策,進圍布哈拉。”劉綎抽出第二卷《布哈拉城防圖》,“此城為河中要沖,是此前布哈拉汗國汗庭所在,如今也同樣是林丹汗那小子的駐蹕之地。

此城城墻雖厚,守備也算嚴密,但城西有阿姆河支流,可引水灌城。不過,若是選擇水攻,我軍也不便行動,因此末將與李子清商議,以為只要將布哈拉城圍住,讓撒馬爾罕知道不能指望布哈拉援軍,就足夠令他們出降了。”

高務實想了想,問道:“李如梅帶去的一萬遼東鐵騎,加上博碩克圖的五萬蒙古騎兵,夠不夠圍死布哈拉城?”

劉綎聞弦歌而知雅意,立刻反問道:“元輔的意思是,布哈拉城只圍不攻,因此只要這一萬具裝騎兵和五萬輕騎兵圍住,即可確保布日哈圖不敢出城浪戰,而我伊犁第一軍作為甲種主力軍,則去攻破撒馬爾罕?”

高務實點頭表示肯定。劉綎的豹眼在燭火下灼灼生輝:“若能再多一些火炮,破城只在旬日之間。”

“火炮么……”高務實也有些犯難,這年頭的絲綢之路可不好走,前次西征運去的火炮已經算是拉滿了運力才做到的,現在若要再運一批,花費可不小。

這和李如梅帶去一萬騎兵不同,全軍都是騎兵就意味著只需要帶上部分精料,絕大多數時候依靠草料,只要稍稍繞道北方的草原就解決了。至于人么……帶小部分干糧,順便就食于路上的蒙古部落,給他們一些絲綢之類輕而貴的交易品就行,反正都是順義王的部下,現如今好說話。

高務實還在默默計算運送火炮是否可行,劉綎忽然想起一件大事,他從懷中掏出個青銅牌子,“此乃布日哈圖與羅剎……呃,與俄羅斯勾連的鐵證。”那銅牌上的西里爾字母泛著冷光,高務實雖然不知道具體意思,但也看得出這是早期俄語文字。

“據線報得知,俄人已允諾提供五千火繩槍,交換條件未知,而波斯則收受其戰馬貢賦,默許其如今勢力范圍。”

高務實的手指撫摸著銅牌上的凸起紋路,那是莫斯科大公國的雙頭鷹徽記:“與俄羅斯、波斯相關的消息還有哪些?”

“這倒不多。”劉綎搖頭,“但額爾德木圖部東歸時,俄軍前鋒似乎并未追著他們走,反倒是往東北方向去了。瓦剌人說那邊一年之中倒有三季都是冰天雪地,只有夏天三四個月不打霜、不下雪……這些俄人是真不怕冷。”

他一說這話,高務實猛然一驚——如今的泰昌元年就是原歷史中的萬歷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04年……這一年,俄羅斯人正式大舉東進西伯利亞,建立了托木斯克!

一旁的劉綎并未察覺到元輔微微色變,還在按照自己的步驟展開第三卷密報,“據額爾德木圖與博碩克圖所言,俄軍火器遜色于我軍,但他們蒙古騎兵拿俄軍卻沒什么好辦法。另外,俄軍騎兵表現不錯,尤其是悍不畏死,額爾德木圖私下承認,這些俄軍騎兵比蒙古騎兵更為嗜血敢戰。”

高務實對這話并不意外,俄軍的裝備水平在歐洲長期處于中下水平,而當前明軍的火器水平甚至略高于西歐,當然比俄軍先進。

至于所謂“俄軍騎兵”,那大概率不是純正的俄羅斯人,而是哥薩克——本來就是蒙古人、斯拉夫人、高加索人等民族的混血,在原歷史上長期作為“沙皇的馬鞭”存在,馬術精熟、嗜血敢戰,則一直都是其特色。

高務實擺了擺手,問道:“安西那邊的火藥儲備如何?”

“安西現有火藥八萬斤,據說京華正在趕運新式定裝彈。”劉綎突然壓低嗓音,“此乃末將當時得知朝廷正在全力抗災,估計運力不足,便以西域都護府的名義找京華額外購買的。”

高務實嘴角抽了抽:“胡鬧!”他忽然一擺手,“那糧草呢?春耕在即,安西今年尚在開墾初期,大抵無甚余糧……西北各省可調多少,你可有預計?”

“回元輔,”劉綎從靴筒里抽出份清單,“按照朝廷去年的部署,安西與陜西、高原(XX高原地區,諸位自行腦補,我一寫就404)相商,征集了八萬石麥子,兩萬石青稞,現已運抵哈密。”

高務實的手指在“哈密”二字上重重叩擊,皺眉道:“才到哈密……等運到前線,只怕還要減少一半。如此說來,即便加上京華那批秘密儲糧,李如梅能動兵的時間也不算豐裕。”

劉綎張了張嘴,本想說“只要能維持三月所需,此戰定矣”,但他雖然與李如梅有舊,畢竟也不好為李如梅的指揮水平打包票,只好把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高務實沉吟片刻,道:“明日上午,本閣部會召開內閣會議,你屆時也來,為諸位閣老與大司馬說明情況。”

“是,末將領命。”

劉綎退出偏殿時,檐角積雪簌簌而落。他撫摸著高務實最后代表皇帝給他的禁衛軍司令腰牌與半邊虎符,暗道只要明日能說服內閣與大司馬,此戰若成,大明安西之地定矣。

PS:手指未愈,稍微少點。

感謝書友“初次登錄”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嗨嗨2010”的7張月票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云覆月雨”、“我是廖振新”的月票支持,謝謝!

相關、、、、、、、、、

__軍史小說


上一章  |  大明元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