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燈小說:、、、、、、、、、、、、
「不知是哪位上官蒞臨廣積庫,有何貴干?」一位九品服色的官員匆匆出得廣積庫大門,立刻拱手相詢。
來人一揚腰牌,又掏出一道關防持于手中,面露微笑回答道:「梁大使,有元輔手令:"廣積庫年前禁調。凡有來取硫磺、硝石、火藥者,須見本部關防、花押及私章,否則嚴禁調撥。"大使,來查驗關防吧。」
戶部廣積庫大使梁興宇連忙雙手接過那人手中的戶部關防,打開來看,果然命令與來人所述完全一致。他又看了看落款,戶部大印、高務實親筆花押、"日新樓主"的篆體私章一應俱全,萬萬是錯不了的。
梁興宇連忙收好,口中道:「下官得令,必當謹遵。陳照磨難得登門,還請入內稍歇,也好讓下官略盡地主之誼。」
原來這位來人乃是戶部照磨之一,姓陳。照磨乃是正八品,職責包括核對案卷、審計財務、監察官員行為等。陳照磨既然是戶部照磨,對面前這位九品的戶部廣積庫大使而言乃是真正具有監督權的上官,因此梁大使在他面前乖覺得很,那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這就不必了,本官今日還有幾處地方要跑,就不耽擱了。」陳照磨擺了擺手道。
梁大使好奇道:「還有幾處地方要跑?」
「是啊,元輔雖然尚未回閣視事,但他老人家是個閑不住的,人在病中也依舊不肯耽誤正事。這不,今兒個就從靖國公府送來好多手令,戶部除了四位堂上官,幾乎都被打發出來傳令了。」
現如今的戶部早就是「大戶部」了,除了一位左侍郎之外,還有三位右侍郎,所以是「四位堂上官」——本來應該是五位,但戶部尚書是元輔本人兼任,那自然不好算在其中。
梁大使剛要感慨兩句,倏地發現陳照磨身后帶了好大一隊兵,不由驚道:「啊?照磨,您這是……」
陳照磨笑道:「方才忘了交代,元輔給五城兵馬司也下了手令,讓他們布防城中一些機要之地,你這廣積庫便是其中之一。」
梁興宇心中一緊,湊近一些,小聲問道:「聽聞照磨也是元輔本省(本省,指原籍所在省份),這可真是巧了,下官也是!這般說來,下官與照磨還是同鄉呢……照磨,還請指點指點,今日這是怎的,竟弄得恁大動靜?」
「這個嘛……」陳照磨皺了皺眉,似乎不太想說。梁興宇忙道:「照磨有所不知,下官日前得一宋刻善本,自覺家中逼仄,難以久藏,一直想要贈予一位能善待此本之人,若是照磨愿意接手,實乃士林幸事。」
「是么?」陳照磨心中癢癢,忍不住點頭道:「文壇珍品,不宜失傳,你有此想也是正理,只是……」
「還有一方上品端硯。」梁興宇忙道。
「哦,哦。」陳照磨深吸一口氣,再次點頭,道:「那行,你既有此意,我也不好強拒……咳,你可知元輔染疾之后,京師內外有何異動?」
「異動?」梁興宇怔了一怔,遲疑道:「下官只聽說郢王薨逝,陛下震怒,但好像這件事已經由廠衛接手,外廷不得與聞……余事倒是未嘗獲悉。」
「唉,你呀你!」陳照磨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搖頭道:「聽聞你原是舉子出身,去年才由本省增補入京的?」
「是是是,照磨真是好記性。」
「我見你也是同鄉,今日便多說兩句。」陳照磨嘆道:「似你我這般原非進士出身的,為京官最是不易,既無恩師,便無庇護。因此,須得拜訪本省大臣(指***),求得一個投效門下的機會,否則若有什么事來,誰能保你呢?
似今日這般,事到臨頭你還懵然無知,只曉得什么郢王薨逝……我與你說道,郢王薨了也就薨了,沒什么大不
了的。其實這多半只是某人施的障眼法,目的是引起皇上注意,分散皇上的心思。」
「啊?」梁興宇倒抽一口涼氣,小聲問道:「堂堂親王身死,竟只是某人的障眼法?」
「哼,天底下恁多王爺,死幾個又如何?只要不影響國本,皇上怕不是還希望多死幾個呢,只是這話不能放開說罷了。」
看來宋刻善本和上品端硯果然效用非凡,竟能讓陳照磨「放開說」。他頓了一頓,又接著道:「不過,郢王到底也是皇長子,皇上無論如何也要嚴查一番,做好這慈父的,所以東廠和錦衣衛才會這般大舉出動,做出一副要將京師翻個底掉的樣來,只不過……
哼哼,他們也就是做個樣兒。以我的經驗來看,再過幾天他們就該回稟皇上,說郢王一事純屬意外了。」
梁興宇問道:「今日元輔手令,也是因為擔心廠衛亂來,所以加強管控么?」
「那倒不是。」陳照磨搖頭道:「似你這廣積庫,存放的都是硫磺、硝石以及制成的火藥,與郢王之死能有什么干系?廠衛要查也查不到這兒來。
更何況,廣積庫隸屬戶部,而田廠督是元輔提拔,王緹帥更是元輔遠親,他們豈會擅闖廣積庫,平白來落元輔的面子?」
「既然如此,元輔為何要調兵馬司的人來布防?」梁興宇更是奇怪了。
「這就是我說你消息閉塞的原因。」陳照磨無奈道:「不過我看說太細你也不懂,就簡單說說好了:
近兩日來,騰驤四衛被要求全軍回營,據說是御馬監要給他們發年賞;龍江第二軍搭了架子,回京領受軍旗,目前暫駐京北大營;禁衛軍第三鎮昨日領了軍備,雖然沒說原因,但大抵是為了警戒龍江第二軍這支外軍……
不過,最要緊的一條卻是剛剛傳來的消息,說是禁衛軍的麻司令得了圣旨,也領了一個鎮的軍備,要往西北去張家口,迎接土默特內附以來順義王首次入京陛見。」
梁興宇愕然道:「可是,這與廣積庫加強布防好像也無干系啊?」
陳照磨看起來有點頭疼,無奈道:「我都說到這兒了,你怎的還是懵懵懂懂?禁衛軍一共五鎮一協,第一鎮由麻承勛任統制,算是麻司令的親兵,也是元輔的舊部;第三鎮由馬棟任統制,同樣是元輔舊部。
此二鎮乃是元輔最有影響力的舊部,其余第二鎮雖由祖承訓為統制,其實卻是元輔妹婿、禁衛軍副司令李如梅所領,但鐵嶺李氏與元輔一貫若即若離,誰也不知道他們之間究竟是何關系;
第四鎮以蕭如薰為統制,按理說他也算元輔舊部,只是關系不如宣大諸將親密,而此鎮兵源又以薊鎮、昌平兵為主,蕭如薰是否能如臂使指卻也難說。嘿,說到這第四鎮,想來元輔最鐘意的統制應是戚金,只是戚金資歷稍遜,眼下剛接任朝鮮總兵不久,還不到回京之時。
至于第五鎮,兵源多出陜西,時任正副統制為尤繼先、杜松。他二人勉強也能算元輔舊部,但若論與元輔之間的關系,卻比蕭如薰還要不如。其是否可靠,恐怕元輔也未必敢打包票。嗯,若是麻司令在,想必還是可靠的,但麻司令不在么……那就不好說了。」
一通說明之后,陳照磨笑著拍了拍梁興宇的肩膀,道:「是不是還沒聽明白?無妨,那是因為我還只說了一半。
方才我不是說了么,騰驤四衛已經齊聚營中,雖然名義上是說御馬監要發年賞,但其實與往年發賞的時間不對——提早了半個月呢!
另外,據聞元輔閉門養病的首日,沈閣老主筆之時就以內閣名義下令,調了他的門生、寧前兵備道錢夢皋護送龍江第二軍抵達薊鎮,同時又要錢夢皋回京述職。按例,此時錢夢皋應該把帶來的兵丁留在薊鎮,可他卻堅持帶到了通州,離京師不過
四十里。
嘿嘿,現在你可能明白我的意思了?我是說,為何元輔要調五城兵馬司的人加強城內機要之地防衛?」
梁興宇還是對京中上層權力結構不夠了解,即便聽了這些,也還要仔細琢磨這些大佬們之間的關系。他好好理了理,這才思索著道:「難不成元輔擔心李護軍與沈閣老……這,這不會吧?」
「會與不會,都不是你我所能揣度的。」陳照磨兩手一攤,道:「不是本官妄自菲薄,但事實就是,你我這般身份不過是京師官場的邊角料。
梁大使,眼瞅著上頭神仙要打架了,此時此刻,似你我這般凡人,只要不被牽連而遭殃就不錯了……謹慎,謹慎才是活下去最大的倚仗,明白么?」
梁興宇連忙感謝,陳照磨擺手作罷。梁興宇最后又問:「除了廣積庫,還有多少"機要之地"今日會加強防衛?」
陳照磨嘆道:「那可多了,西十庫全都有,尤其是存放武器、甲胄的戊字庫。還有兵仗局、軍器局、盔甲廠、王恭廠,估計今日都要被五城兵馬司接管防衛。」
梁興宇詫異道:「這還真是奇怪,想那軍器局隸屬工部,元輔下令五城兵馬司接管也還罷了,可兵仗局卻是內廷八局之一,內閣如何能調兵接管?」
「你也是難得精明了。」陳照磨笑道:「兵仗局原本確實輪不到外廷插手,但偏偏兵仗局掌印太監乃是司禮監陳掌印義子。你想想看,陳掌印與元輔相識多年,兵仗局又要仰賴京華兵工讓渡一些技術,這才好再次開工,那這兵仗局能和元輔的意思沖突么?」
梁興宇恍然大悟,還欲再問些消息,陳照磨擺手道:「耽誤得夠久了,再這般下去可不成。今日就先說這些,等你來我家中一敘時,我自會為你詳細說明這些當京官必須要知道的事……梁大使,本官先行一步了。」
「好,好,好,今日真是叨擾照磨了。」梁興宇打躬道:「若是照磨有暇,興宇今夜便去貴府拜訪如何?」
「好說,好說。」陳照磨隨手回了個禮,回頭對五城兵馬司的人道:「本官事了,諸位自便吧。」說罷,帶著余下的人快步走了。
嗯,區區八品的照磨在京師這種冠帶云集之地,那還真撈不到轎子或者馬車代步,只能腿著到處跑。
這世間吶,從來如此。
感謝書友「ceoiron」的6張月票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書友20220503135738940」、「書友20210301106460958630」、「GJC0516」的月票支持,謝謝!
免費閱讀.
相關、、、、、、、、、
__軍史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