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燈小說:、、、、、、、、、、、、
在春和宮的偏殿內,高務實正沉浸在對大明未來戰略的深思中,內閣洗筆李之藻匆匆而來,遞上一份拜帖。
“元輔,西江先生求見。”李之藻怕高務實忘事,解釋道:“就是前次下官提到的那位傳教士利瑪竇先生。”
高務實頗為詫異,掃了一眼拜帖,問道:“利瑪竇不是在京師經營人脈嗎,怎么跑到南京來了?”
“下官也問過了,他說是奉教宗克勉八世之命緊急南下,與元輔有要事相商。”
高務實對利瑪竇這個名字并不陌生,他找李之藻擔任自己的觀政進士——現在改稱內閣洗筆了——的時候,李之藻就跟他提起過認識利瑪竇一事。不僅如此,李之藻還告訴高務實,這位傳教士已在大明活動多年,以其深厚的學識和謙遜的態度贏得了不少士大夫的尊重。
這其實也不需要李之藻告訴,高務實作為穿越者,當然知道利瑪竇不僅是傳教士,更是一位學者,他在天文學、數學等領域的造詣頗深,與大明的學者們有著廣泛的交流。只不過,這次他忽然南下南京居然是奉教宗之命,這就有點意思了。
“請他到書房一敘。”高務實吩咐道,說著就其身先往書房去了。李之藻應了一聲,連忙出去接人。
不久,利瑪竇被引入春和宮偏殿的書房。他身著一襲簡樸的中式道袍,頭發已顯斑白,但眼神依舊清澈堅定。
“利瑪竇先生,久聞大名,今日有幸一見,幸會幸會。”高務實微笑著迎接。
“元輔過譽了,利瑪竇此行,是奉圣座克勉八世之命,有要事與元輔商討。”利瑪竇微微躬身,語氣平和。另外,他的漢語說得非常好,甚至“西方式漢語”的奇怪口音都不算嚴重。
但高務實早就知道此人的厲害,見此也不算很驚訝,只是微笑著示意利瑪竇坐下,于是兩人分賓主落座。
利瑪竇看來很熟悉大明上層的待人接物禮儀,從懷里掏出兩封信件,朝高務實身邊的李之藻遞了過去,卻面對高務實道:“這是圣座給元輔的親筆信,以及在下為此信做的翻譯謄抄,請您過目。”
高務實從李之藻手中接過信來,發現教宗的信件是用他眼熟但確實完全不認識的拉丁文字寫的,而利瑪竇翻譯并謄抄的信件卻直接用了漢語,而且字跡頗見功力。
“請稍等。”高務實朝利瑪竇點了點頭,先打開教宗的信件看了一眼,然后打開利瑪竇的翻譯件。奇怪的是,利瑪竇雖然翻譯成了漢語,但卻照著教宗的格式用了先左后右的橫排版來寫,仿佛認定高務實看得慣這種格式一般:
尊敬的大明帝國首相、帝國侯爵高務實閣下:
愿此信件帶給您健康與繁榮的祝福。我,克勉八世,以圣彼得之名,向您致以最誠摯的問候。
在您遙遠的西方,我們正面臨著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這個挑戰不僅關乎我們信仰的存亡,也關乎整個文明世界的和平與秩序。
奧斯曼帝國,這個曾經被您的祖先擊敗而逃亡西方,最終在安納托利亞崛起的恐怖巨人,如今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張其勢力,威脅著歐洲的每一個角落。他們的軍隊在陸地上橫掃千軍,他們的艦隊在海上橫行無忌,而他們的野心更是無邊無際,永無止境。
我和西方眾國王及君主,作為基督教世界的守護者,必須站出來,為了信仰,為了自由,為了文明的未來,與這個強大的敵人進行斗爭。
在與奧斯曼帝國長達百年的沖突中,我們已經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我們依舊堅信,正義的力量終將戰勝邪惡,光明終將驅散黑暗。然而,我們也需要盟友,需要那些同樣珍視和平與秩序的力量的支持。
我們不僅知道您的祖先曾經擊敗了奧斯曼人的祖先,并將之遠遠的驅逐,還知道不久前的大明帝國再一次在遙遠的東方,成功地擊敗了奧斯曼的東方盟友——元帝國的布延大汗與他的首相布日哈圖親王。
向您祝賀并致敬!這一勝利不僅是對奧斯曼帝國的沉重打擊,也是對整個基督教世界的巨大鼓舞。您的國家,以其強大的陸軍和海軍,證明了其無與倫比的軍事實力,已經毫無疑問成為了維護世界和平的關鍵力量。
因此,我在此懇求您的支持,懇求大明帝國與我們結成同盟,共同對抗這個雙方一致認定的敵人——奧斯曼帝國。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合作,我們不僅能夠削弱奧斯曼的力量,限制奧斯曼的野心,還能夠確保我們各自的國家和人民的安全與繁榮。
此外,我必須指出,這樣的同盟對大明帝國也有著不可估量的好處。通過我們的合作,您的祖國將能夠繼續擴大其在國際貿易中的影響力,確保其海上貿易路線的安全,甚至可能獲得新的領土與資源。這將是一項有益于你我雙方共同利益的合作,更是一個能夠為我們各自的國家帶來長遠利益的同盟。
我懇請您,高務實首相閣下,認真考慮我的提議。我期待著您的積極回應,期待著我們能夠攜手并肩,共同面對這個世界和平的共同挑戰。
愿上帝保佑我們,愿我們的同盟能夠成為歷史上的一個光輝篇章。
羅馬主教,基督之代表,眾門徒之主之后繼者,最高祭司,西方宗主教,意大利首席主教,羅馬省大主教及都主教,隸屬于教會之諸邦國之元首及上帝之眾仆人之仆人
克勉八世
1600年9月6日。
“教宗想要與大明組成一個同盟?”高務實感覺有點離譜,蹙眉朝利瑪竇問道:“他應該知道北京與羅馬相距多遠,對嗎?”高務實沒有計較教宗對他“帝國侯爵”的稱呼,畢竟人家落款于1600年9月,當時自己的確還不是靖國公,而是南寧候。
“是的,元輔閣下,基于西班牙與葡萄牙的偉大探索,以及眾傳教士的報告,圣座很清楚的知道北京與羅馬兩地之間的距離。”利瑪竇頷首肯定,然后又立刻補充道:“但圣座相信,正義不會因為距離而有所削減,兩個偉大的文明之間也不會因為距離而減損互相吸引的力量。”
高務實忍不住笑了起來,道:“您很會說話,利瑪竇先生。”
“而您從來都以睿智聞名于世,元輔閣下。”
高務實笑了笑,指了指教宗的信函,問道:“教宗提議與大明結為聯盟,大明這邊倒還好說,但教宗口中要與我大明結盟的對象,不知道是僅止于教宗國,還是包括目前與奧斯曼帝國保持敵對的其他天主教國家——我是指,諸如奧地利或哈布斯堡家族諸國、波蘭立陶宛聯邦,以及紛亂中的匈牙利等?”
利瑪竇頗為驚訝地道:“想不到您對歐洲局勢如此了解。”
高務實又笑了笑,看了一眼教宗的落款時間,略一思索,問道:“教宗這封信寫于一年半之前,不知道您獲悉歐洲局勢的最后時間是不是也截止于此。如果是的話,本閣部還能告訴您一些新的消息。”
利瑪竇更加吃驚了,道:“您還知道更近的消息?如果是這樣,在下確實非常好奇,煩請元輔告知。”
高務實確實知道教宗寫完這封信之后發生了什么,畢竟作為一個某戰略游戲老玩家,他對“漫長的戰爭”(又稱十五年戰爭、哈布斯堡與奧斯曼戰爭)還是比較了解的。
事情自然很復雜,但如果要長話短說,那就是哈布斯堡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在匈牙利領土上爆發的一系列戰爭,爆發于1591年,結束于1606年。
大致上來說,哈布斯堡帝國的盟友有教皇國、特蘭西瓦尼亞親王國、瓦拉幾亞親王國、摩爾達維亞親王國,而薩法維波斯也在東線戰場牽制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雖然沒有盟友,但是生活在其治下的異族人民,例如塞爾維亞人和保加利亞人也參加了戰爭。
與戰爭爆發之前相比,哈布斯堡王朝這次比之前的戰爭表現強了一些,只丟了瑙吉考尼饒、埃格爾堡等幾座不是特別重要的城堡。奧斯曼帝國算是小勝,之后大維齊爾“掘墓者”接著打波斯去了(大維齊爾相當于首相、宰相)。
這場戰爭的真正倒霉蛋們,是特蘭西瓦尼亞親王巴托里家、瓦拉幾亞親王德庫拉家(吸血鬼傳說來源的那家),他們兩家才是真的輸麻了。
高務實淡淡地點了點頭,道:“教宗的信寫于1600年,這年年初的局勢對哈布斯堡家族頗為不利,優秀的匈牙利將軍米克洛斯·巴菲在春天去世。6月初,帕波城里被欠發軍餉的瓦隆雇傭兵發起叛亂,把守將米哈伊·洛斯·瑪洛瑞等一干人囚禁在城內,副守將費倫茨·瓦塔伊只能趕緊逃跑。
叛軍怒火中燒,想把城堡送給奧斯曼人以換取他們拖欠的工資。幸好奧斯曼人根本不信任他們,以為有詐,因此錯失良機。
施瓦岑貝格伯爵很快被派去恢復秩序。盡管他試圖與瓦隆人談判,但還是不得不通過圍攻的方式來奪回城堡。更倒霉的是,他本人在這場圍城戰中不幸戰死。一些瓦隆人逃離帕波城并加入了奧斯曼的軍隊。
沒過多久,哈布斯堡軍隊收復了帕波城,把俘虜的叛軍分為兩類,普通士兵在當地處死,高級軍官被帶到維也納用酷刑處死。犯下累累罪行的瓦隆雇傭軍得到了他們應有的懲罰,但我不得不說,此事的根源是哈布斯堡家欠餉太久。
到了這年8月底,由大維齊爾易卜拉欣率領的奧斯曼主力部隊開始圍攻西外多瑙最重要的前哨瑙吉考尼饒。之前從帕波城逃出來的數百名瓦隆雇傭兵加入了圍攻者的營地。
此處城堡由喬治·帕拉德塞爾率領的一千人小衛隊保護。而前去營救瑙吉考尼饒的梅爾科爾公爵菲利普·伊曼紐爾·德·洛林明明率領2萬大軍,卻不敢與大維齊爾決戰,也無法將援軍調入城堡。
經過八周的圍攻,瑙吉考尼饒守將帕拉德塞爾于10月22日將城堡移交給易卜拉欣,以換取自由離開。我估計這位帕拉德塞爾多半也會被處決,就像之前的杰爾城守將哈格德一樣。
此后,奧斯曼帝國在這里建立了卡尼耶省,佐洛州和沃什州也成了對抗奧斯曼帝國的最前線。不久之后,斐迪南大公率領3萬人的軍隊圍攻卡尼耶,希望將之奪回,但至少在我獲悉消息的時候,他尚未獲得成功。
同樣是在這一年,塞凱伊人和撒克遜人站在米哈伊二世身邊,推舉他當特蘭西瓦尼亞親王,但魯道夫皇帝只愿意承認他為特蘭西瓦尼亞總督。(特蘭西瓦尼亞基本可以看做匈牙利東部。)
不過,盡管特蘭西瓦尼亞貴族最初站在米哈伊二世這一邊,但很快就被米哈伊二世背叛。米哈伊二世任命瓦拉幾亞人擔任幾乎所有重要職務,所以特蘭西瓦尼亞貴族對他的忠誠大幅降低。只有塞凱伊人始終忠于他,因為他將他們從農奴制中解放出來,并組織了一支塞凱伊人自己的軍隊。
在他統治期間,他徹底掠奪了親王國的國庫。然而即使如此,后來他也無法給他的雇傭兵發放軍餉,因此這些雇傭兵開始搶劫和掠奪地方。為了挽救財政狀況,米哈伊二世還進攻并占領了摩爾多瓦,但很快就發現摩爾多瓦的處境也不樂觀。此地不滿他的統治,貴族在多地持續發起叛亂,結果米哈伊二世的軍隊在米里斯洛戰役中大敗,他也被迫暫時逃亡。
于是,奉魯道夫皇帝之命,上匈牙利總司令喬吉奧·貝斯塔將西吉斯蒙德·巴托里召回親王國。然而,西吉斯蒙德卻也讓魯道夫失望了,他放棄了之前的政策,開始與奧斯曼人談判。為此,這次貝斯塔和米哈伊二世聯手,在戈羅斯洛戰役中擊敗了他的軍隊,而他本人也再次被迫流亡。
到了8月19日,貝斯塔卸磨殺驢,他派遣瓦隆雇傭兵殺害了米哈伊二世。隨后,他成為魯道夫皇帝的新代理人,成為特蘭西瓦尼亞的實際統治者。截止本閣部收到的最后消息,此人在該國進行恐怖統治,他的雇傭軍肆無忌憚地掠奪當地的財富。
而在另一邊,也就是匈牙利西部,哈布斯堡家族也于這一年展開了大規模的反攻。梅爾科爾公爵菲利普·伊曼紐爾·德·洛林率領2萬的軍隊開始圍攻塞克什白堡,并于9月20日占領了這座城堡。
奧斯曼帝國新任大維齊爾哈桑·杰米西率領5萬救援大軍,于10月初晚些時候抵達城堡附近,盡管實力超群,但截止本閣部所獲的最后一次消息,奧斯曼大軍在這場戰斗中尚未能取得什么戰果。
不過以我所見,哈布斯堡家族已經將自己的力量用到了極限,如果不能爭取到更多的援助,恐怕很難長期在五萬奧斯曼大軍的圍攻下堅守此處城堡。”
高務實說得如此有板有眼,還把一眾人名清楚無誤的報出,實在由不得利瑪竇不信,他不禁極為好奇:“恕在下冒昧,元輔為何會對遠在歐洲的事情如此了如指掌,甚至比在下的消息還要靈通得多?”
高務實微微一笑:“京華通商歐洲多年,只要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得知消息,京華豈能不知?利瑪竇先生恐怕不知道,西班牙人在最近三年之內,已經從京華買走了至少四萬桿萬歷二式火槍吧?”
利瑪竇臉色有些不好,畢竟高務實對歐洲的情況越了解,想要忽悠他簽訂同盟條約就越難,也就是說自己的任務難度明顯提高了。
不過,難歸難,畢竟是教宗交代的事,再難也得硬著頭皮辦下去。
利瑪竇苦笑道:“元輔既然知道歐洲的亂象,也應該能感受到奧斯曼帝國的威脅之巨大,這正是貴我雙方結盟的基礎……”
“這是你們找我大明結盟的基礎不假,卻如何能說是我大明與你們結盟的基礎?奧斯曼威脅的是你們天主教諸國,可不是我們大明。”高務實搖了搖頭,擺出一副完全不在意的模樣:“再說,教宗既然知道奧斯曼人的祖先是被我們擊敗并驅逐的,那么也就應該知道,即便是如今的奧斯曼,以我大明帶甲百萬之強盛,也并不認為它能威脅到我們。”
利瑪竇一顆心沉入谷底,已經覺得這趟差事看來是要以失敗告終了,臉上露出濃濃的失望之色。
然而,峰回路轉又一村,高務實忽然又道:“不過,要說結盟有利于雙方,本閣部覺得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只是……”
利瑪竇宛如被打了一劑強心針,連忙振作精神,問道:“只是什么?還請元輔示下。”
感謝書友“初次登錄”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星殤星”、“書友20170107012220447”、“doni”、“書友20170101143439221”的月票支持,謝謝!
相關、、、、、、、、、
__軍史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