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輔第284章 總百揆(十二)第一把火:立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元輔 >>大明元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4章 總百揆(十二)第一把火:立儲

第284章 總百揆(十二)第一把火:立儲


更新時間:2023年04月19日  作者:云無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云無風 | 大明元輔 


鬼吹燈小說:、、、、、、、、、、、、

大的態勢既然已經清晰,就要考慮具體的事務如何有條不紊地進行。就好比戰爭想要勝利,首先要明確戰略,接下來才好確定戰術。

眼下可以確定的是,他高務實在一段時間以內必將是朝廷說一不二的重臣,唯一有權力限制他的人只有皇帝,但皇帝非到萬不得已也不會限制他。畢竟,皇帝剛剛再次展示了他與高務實之間的君臣厚誼,總不能立刻自打耳光。

從這個角度而言,高務實作為新首輔,如今正是燒那新官三把火的最佳時機。

至于危機,當然也有。

首先,因為皇帝不肯增補閣員,內閣由原先的六人縮編成了四人。雖說高務實因此成了首輔,但事實上去職的兩位閣老一人屬于中立派,一人屬于實學派——每一個是心學派出身。

換句話說,心學派閣老在內閣中的人數占比提高了,實學派的閣老占比反而降低了。如今內閣四人,真要是按照人數計票的話,實學派與心學派其實成了2:2平。

當然,高務實作為強勢首輔,這種計票不可能起效——他根本不會發起“大家舉手表決”這種呼吁。

另外,趙志皋雖然是心學派的閣老,但由于前一次為了保住兒子而不得不向高務實輸誠,已經在心學派內部有了“投敵叛變”的黑案底,現在更多時候恐怕都不得不追隨高務實,至少不太可能與高務實強勢作對。這樣一來,高務實的優勢地位便更加明顯。

這還沒完,沈一貫由于涉及藥膳案而自顧不暇,也不得不暫時向高務實服軟,繼而“自我發配”去相度泰山、掃榻南京,做好皇帝封禪泰山、拜謁孝陵的前期準備工作。

如此一來,高務實在內閣、在整個朝廷中樞,一時間就完全失去了平級制約,可謂“獨掌相權”。這帶來正反兩個影響:

他權力極大,此時可以推行他想推行的幾乎一切政策;他危險極高,任何政策的推行都由他完全負責,也為此承擔全部后果。

與此同時還有一個潛在風險,那就是剛才提到的“申侯”問題。

如今的高務實與皇后、皇嫡子母子已經深度綁定,形成了如周幽王時期“申侯申后宜臼”一般的利益共同體。此時此刻,“周幽王”的態度是最關鍵的。

如果幽王覺得這一格局沒有問題,申侯權力大點就大點,反正也不影響我周天子的地位,那么一切照舊,天下安泰,四海升平。

如果幽王覺得這一格局很有問題,申侯的權力已經大到無法制約,不僅讓我這周王只能事事遷就于他,還能影響我百年之后朝廷的格局,甚至由于儲君也被申侯控制,那我這個周王有沒有必要活著,其實也看申侯怎么想……若是如此,麻煩就大了。

“申侯申后宜臼”模式對于周王本人最大的威脅就在于這是個強強聯合,他們甚至強到可以隨時抹除周王本人而不必擔心任何政治反噬。

想想看,申侯實力強大,在朝中樹大根深不說,自己還有兵權,可以調動大軍隨時開進京師,確保朝廷中樞不能脫離他的掌控;

申后是后宮地位最高的女人,是周王的敵體,一旦周王突然駕崩薨逝,申后就有了代行天子之權的合法性,一時間懿旨等同圣旨;

宜臼作為申后長子,雖然作為王太子時并無實權,但他擁有最正統的名義、最尊貴的身份,可以在某些時刻發揮最關鍵的作用——比如周王暴斃,只要宜臼宣布一切無異,其他人就沒有什么資格說三道四。然后宜臼繼位,申氏集團徹底把持周王朝朝政。

在中國的歷史上,重臣不得結交太子乃是一項潛規則,甚至是明規則,原因就在這里:你已經是手握大權的重臣了,如果還能控制太子,那你直接把皇帝弄死,推太子繼位,之后可不就再無掣肘?

不僅太子,理論上所有具備繼承權——哪怕是順位繼承權的皇子,都是朝廷重臣不該結交的,因為一旦你這個重臣手里的實權與皇子的繼承權相結合,那么皇帝本人就立刻處于一種可以被取代的危險位置。

你要是皇帝,你也不答應啊!

不過如今的局面還沒壞到那個程度,大明自有大明的政治慣性,也有大明各種制度互相限制的作用存在,皇帝還不至于擔心沒有開府實權的首輔會鋌而走險干掉自己,推尚在襁褓中的嬰兒繼位。

關鍵是,目前皇帝與高務實還沒有什么嚴重矛盾,高務實看起來也似乎沒有把自己推上這條絕路的必要,甚至他還早就明確了他將來想要的是什么——南疆嘛。

南疆?對于皇帝而言,這本來就不是大明的固土,許諾出去并不心疼。甚至,如果將來南疆掌握在一位漢臣手中,那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何況這樣一來南疆在名義上還成了大明的國土了,這不也是一種開疆拓土嗎?

京華所出的天下堪輿圖皇帝早已看得爛熟于心,南疆、南洋在皇帝看來雖然不小,但從地理上而言未免有些支離破碎,“實非王業之基”,只能翼輔中原。

所以,皇帝與高務實之間現在已經有了一種默契、一種新的心理平衡。

你好好做朕的元輔,將來朕會把南疆南洋打包作為獎賞賜予你,讓你高家擁有大明建國以來外姓臣子之中最為巨大、富饒的基業。

至少到目前為止,雙方對此默契都是滿意的。

隱憂雖有,但平衡與默契畢竟已經達成,高務實該干正事了。

次日一早,首輔高務實親自上疏,請求皇帝早立太子,并明確皇嫡子常灝就是太子的最佳且唯一的人選,請皇帝早做決斷。

同日上午,與高務實一并上疏的還有大量三品以上要員以及品級雖然不高,但身份比較特殊的翰林學官、科道言官。

及至下午,宗人府大宗正(宗人令)、壽陽長公主駙馬都尉侯拱辰以“文職第一”的身份上疏請立朱常灝為太子,在京之靖難勛貴如各國公、侯、伯等聯袂上疏,同樣請立皇嫡子常灝為太子。

司禮監很快傳訊而出:皇嫡子天數有命,確系皇太子最佳人選,但因年紀尚小,宜再觀察些時日再做冊立。

這話其實沒錯,畢竟這個時代的孩子夭折率的確比較高,哪怕是天家的孩子也未必就比普通人家的孩子好到哪去,該夭折的還是經常夭折。作為國之儲君,要是年紀尚小便夭折掉了,那也是國家的大喪,是能不出現最好不要出現的壞事。

然而這一次,高務實顯然不打算按照常理來。次日一早,高務實再次攜群臣聯袂上疏,而且有了昨日的鋪墊,這一次上疏就不分多次了,而是所有昨日上疏過的人都在早上就遞交了疏文。

不僅如此,昨日猶猶豫豫沒有動作的一些人,尤其是不分心學派的官員,這一次也有部分加入了上疏行列。在這些人中,建極殿大學士趙志皋無疑是地位最高的一位。

建極殿大學士可不是群輔,而是正兒八經的次輔。趙志皋這么一上疏,朝廷上下都很震動。實學派官員們彈冠相慶,認為這是心學派方面承認在國本之爭中徹底失敗的表現;心學派官員們有些則很懵圈,不知道本方現在到底對于國本之爭持什么態度。

當然,更多的心學派官員還是冷眼旁觀,一邊不屑于趙志皋的“投敵叛變”之舉,一邊又灰心喪氣,覺得局面的確已經不可挽回。

滿朝洶洶,皇帝也不能無動于衷。更何況,其實朱翊鈞早就做好了冊封朱常灝為皇太子的心理準備,昨天那樣說只是出于一種他自己都說不清道不明的心理。

這就好比一個人為了某種信念堅持了二十年,等終于到了結束的時刻,他反而會陷入一種迷惘,甚至一時之間還想著“要不再繼續保持一下?”

這其實是人類的某種本能,差不多有一些“路徑依賴”的意思。當一件做了很久的事忽然做完了,一時之間不知道接下來自己該干點什么。甚至會因此產生某種畏縮。

但很顯然,高務實不打算讓皇帝有畏縮的機會,更不愿意他把精力放在這種破事的路徑依賴上。

大明雖然看似中興,可其實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其中一些問題是原本就存在的,根子要上溯到朱元璋。不過,也有一些問題是他高務實改革之后新出現的。這也不奇怪,改革哪有一下子就完美的,無非是出現問題發現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如此而已。

總之,朱翊鈞可能覺得現在天下大勢一片大好,但高務實根本沒這么覺得,他要做的事還有很多,可不愿意皇帝在那兒怠政。

你要我做好這個首輔沒問題,但你自己可也別閑著,大家君臣一場,要忙一起忙。

或許是朝臣這次上疏的場面夠大,或許是感受到了高務實的決心堅定,朱翊鈞終于還是在下午通過司禮監傳達了諭令:著內閣、禮部等有司即刻準備皇太子冊封典禮諸事,待一應準備妥當,朕自當欽定冊封之期。

感謝書友“曹面子”、“我是廖振新”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klauszx”、“SeamChe”的月票支持,謝謝!

PS:這章是昨天的。呃,我雖然時間恢復了,但腦子里劇情有點脫節,容我連貫一下。

(本章完)

相關、、、、、、、、、

__軍史小說


上一章  |  大明元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