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屬樓和家屬樓也是不一樣的。
三建大院破墻爛瓦,什么人都可以隨便進,可這里卻是幽美靜謐的獨棟小院,景致秀麗,鳥語花香,門口還有武警站崗。
被叫來吃飯的周紹華理了理袖口,而后拿起手里的一束百合低頭嗅了嗅,隨即上前,按響了位于大院核心處的小樓門鈴。
“周少來了。”
能不拘一格探訪三建大院也能在這里閑庭信步的周紹華點頭一笑,親切的喊了聲:“王媽。”
系著圍裙的王媽笑容滿面,把門打開,“周少來的正是時候,飯剛好。”
“呵呵,我算準了時間。”
周紹華平易近人,對方分明只是一個保母,他卻沒有任何架子,紳士彬彬的捧著新鮮的百合進屋。
“姑姑。”
中式風格的餐桌上坐著一個五十歲左右的女人,戴著老花眼鏡,都快吃飯了,還在抓緊這點時間看著文件,其貌不揚,但氣質非同尋常。
“姑姑。”
走近后,又叫了聲,對方似乎才聽到,有了反應,抬起頭,不咸不淡,“坐吧。”
周紹華把花放下。
“我都多大年紀了,還送什么花。”
“在紹華心里姑姑永遠年輕,就像這束百合一樣,鮮活蓬勃,潔白無瑕。”
果然。
男人都是花言巧語的高手。
不止這一次,他每一回到這里,都會帶一束花,一時興起很容易,難得是持之以恒。
五十多歲的女人這才笑了笑,覆蓋莫名威儀的臉龐有了稍許溫度。
“你這馬屁,拍的過頭了點,不過難得你有這份心。”
周紹華“乖巧”一笑,理智的不再獻媚。
他在旁邊坐下。
王媽陸續端菜上桌,把花拿走,沒待在旁邊服務,給二人獨處的空間。
在這種地方做事,要有眼力見,要懂得什么時候出現,什么時候消失。
周紹華主動幫忙盛飯。
菜倒沒什么,都是些家常菜,可是飯粒晶瑩如玉,顆顆飽滿。
年過半百的女人拿起筷子,“有什么動靜嗎。”
周紹華若無其事,輕松伸筷子夾著菜,“萬里無云。”
同樣姓周的婦人吃了口口感肯定很好的飯。
“我問你,你就說,不然以后也別說了。”
周紹華停下筷子。
“姑姑,真沒事。”
周婦人低頭吃飯,依然沒有看他,“嗯。既然沒事,吃完飯你就回去吧。”
“我想多陪陪姑姑。”
沒錯。
這棟小樓,除了保姆王媽,和這位婦人外,再也沒有第三個人。
并不是獨居。
而是這位女人為了工作,為了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根本沒有結婚。
她為這份職責,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最近沙城來了客人,我不寂寞,用不著你陪。”
“姑姑,這些客人什么時候走?他們招呼都不打就來,實在是太沒有禮貌了。”
“怎么?你不歡迎?”
周婦人平淡的伸筷子架子。
周紹華笑。
“我哪有那個資格。只是……他們在,總有些覺得別扭,不方便。”
“他們拿到想要的東西,自然就會走了。”
“那他們想要什么?”
周紹華抓住機會,立即試探性問。
無兒無女的婦人扶了扶眼鏡,“我也想知道。”
周紹華老實的閉上嘴,安靜的吃飯。
“接下來的天氣應該不太好,你多注意點。”
作為姑姑的女人關心道。
周紹華皺眉,想解釋,可是對方根本不給他開口的機會。
“要是呆不住,就出去轉轉吧,等天氣好了再回來。”
“我哪都不去。”
周紹華果斷道。
“姑姑,至于嗎?我這個時候要是走了,外界會怎么看我?會怎么看我們周家?會怎么看姑姑你?這不是惹人非議自爆馬腳嗎?”
“你以為你的馬腳,藏得很好嗎?”
周婦人終于抬起頭,“最近被請去喝茶的人,有多少,是和你周大公子有關系?”
周紹華心頭一跳,不敢直視對方的眼神。
“還需要外人怎么看嗎?你周大公子什么形象,整個沙城誰不清楚。我這個姑姑,可是為有你這么一個好侄子而倍感驕傲啊。”
周紹華尷尬,同時面露委屈。
“姑姑,我可是為了我們沙城的建設和發展盡心竭力,扶貧、公益事業、城市綠化,我都不遺余力的深度參與,我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我們沙城,為了姑姑你……”
撞上老花鏡后的凌厲眼神,狂傲如周紹華瞬間閉上嘴巴,就像被按下了靜音鍵,不敢再繼續胡言亂語。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你覺得委屈,那只能說明,你做的還不夠多。”
周紹華不敢再辯解。
周婦人也沒有說下去。
一頓飯在詭異的氣氛中吃完。
“我改天再來看姑姑。”
周紹華比較懂事,對方讓他吃完就離開,他果然沒有逗留,只是又好像不完全懂事。
改天。
他這話意思,明擺著是告訴對方,他絕對不會出遠門。
“不想走,就把你的尾巴收拾得干凈點,不要讓人抓到把柄。”
婦人面無表情道。
王媽收拾餐桌,專心致志,對姑侄二人的對話充耳不聞。
周紹華咬肌緊了緊,“姑姑放心,我知道該怎么做了。”
說著,周紹華往外走,臨出門前,偏頭,看了眼客廳墻壁上懸掛的一副字,而后臉色陰冷的拉門離開。
周紹華走后,打掃完衛生的王媽端來茶水。
“周少每次來,都不會忘記給您帶一束百合,這么多年他始終記得您喜歡百合花,他這片心是真的。比我家那孩子強多了,不擔心他能給我這個當媽的主動打一個電話。”
“小王在那邊還適應嗎?”
“您別提了,去了那邊后就像脫韁的野馬,徹底放飛了自我,說外面才是真正的天堂,樂不思蜀,還說以后肯定不回來了,前些天打電話沒給我氣死。”
“你不是說他不會主動給你打電話的嗎?”
周婦人聽著嘴角微揚,像是和老朋友嘮家長里短。
“唉,還不是為了要錢。為了他能去外面,學費花了幾百萬,這小子還一點都不知道節約,如果不是您,他哪有這個福分……”
“孩子都是這樣的。在外面哪能不花錢。你也只有這一個兒子,不要太苛刻。”
王媽“唉”了一聲,無奈的點了點頭,“我們一家欠您的太多了。”
“你不也幫了我很多。”
王媽笑了笑,拿著抹布,“我去工作了。”
周婦人點了點頭,坐在客廳的沙發上,獨自飲著茶水,又拿起了文件。
什么是愛民如子。
這才是愛民如子。
對家里的一個保姆,都如此照顧。
儼然映照了墻壁上那副賞心悅目的字。
“我家洗硯池頭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
只留清氣滿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