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第367章 跨國公司,流浪皇帝(求訂閱,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7章 跨國公司,流浪皇帝(求訂閱,求月票)

第367章 跨國公司,流浪皇帝(求訂閱,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康熙 | 你的大清亡了 


“大將軍,這個一百萬兩的本金怎么出?這個蒙古東印度公司的總號又該設在哪里?這個公司誰說了算?”

提出這一連串問題的是如今在明、周、清三國都吃得開的吳國貴。在大明,他是西王,還是大將軍的岳父。在大周,他是皇帝吳世璠吳阿斗的三叔,“賽諸葛”吳丞相的三弟。在大清,他還是康熙皇帝吳玄燁的吳皇叔!似乎主持蒙古東印度公司的人選非他莫屬了。

李中山心里早有主張了,他笑著道:“咱們這個蒙古東印度公司是效法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各種辦法和章程直接就拿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來用就是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股份一開始是由荷蘭國內的權貴富商認購的,現在則是股東遍及歐陸,已經成為一個跨越國家邊界的公司了。所以咱們的蒙古東印度公司的百萬股本,就由咱們三國的權貴帶頭拿出來吧這不困難吧?”

這當然不困難了!

雖然現在的大明債臺高筑,大周入不敷出,大清窮得底兒掉。但是三國權貴都是有錢的!一百萬兩一分三,每家也就三十三幾千兩。

這不算什么大錢!

而且三國權貴都是愿意投錢的。在吳周、大清兩邊的人看來,無論是效法漢唐開西域商路,還是效法蒙古人去西方打劫.這都是穩賺不賠的!

而在李中山看來,西域、中亞那邊就是個通道,只要能把觸角伸進印度.那就不可能賠了!哪怕就是真的賠了,他也認賠。

因為進入印度可以獲得的戰略利益,不是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兩白銀的支出可以相提并論的。

畢竟大明的海軍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都沒有辦法和西方國家的海軍相比。想要讓大明的海上力量進入印度洋,就只有先從陸地上取得突破。然后以莫臥兒帝國“老朋友”的名義,受奧朗則布大帝的邀請而從海上進入——現在稱霸印度洋的西方殖民者應該還沒有同時向大明、大蒙古和印度莫臥兒這三大陸上強權發出挑戰的膽量。

而自古以來進入印度的陸上通道,好像只有走阿富汗過開伯爾山口。可大明的陸軍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似乎也沒有掌控中亞,挺進阿富汗,再南下印度的可能。倒不是明軍的戰斗力不行,而是明軍沒辦法解決后勤運輸和蒙兀兒地區的治理大明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打出大蒙古或是察合臺汗國的旗號吧?即便李中山罔顧事實,指明為元了,可是他也很難駕馭蒙古游牧部落參與西征。

而走西域、中亞、阿富汗這一路,對于擁有一定游牧屬性,可以借殼大蒙古國和察合臺汗國的大清、吳周來說,就不那么困難了。

所以投資吳周、大清的西征,倒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方法。哪怕這筆投資最后全虧了,只要能拿到進入印度洋的入場券,就是值得的。

看到吳國貴、常寧、明珠、汪士榮、方英都沒有表示異議,李中山就接著往下說:“一百萬兩的股本可以拆分成一千股,一千兩一股.大明這邊認購三百三十四股,大周認購三百三十三股,大清也認購三百三十三股,加一塊兒正好一千股。”

“這倒不錯,這一拆分,大家只要湊一湊就有了。”

“一股才一千兩而已,還是挺容易湊出來的。”

“我看這樣挺好,就這么辦了!”

見大家伙都沒有異議,李中山又道:“至于蒙古東印度公司的總號,可以擺在許州境內。許州位于明、清、周三國交界之處,境內地勢平坦,交通方便,但也算不上什么兵家必爭之地,正好可以取一塊土地修建一座溝通三國的商市,交給蒙古東印度公司主持,作為公司總號所在。”

目前許州在大清控制之下,不過許州的東面是大明控制的陳州和開封府的鄢陵縣,許州的西、南兩面是大周控制的汝州、南陽、汝寧。而且許州境內無險可守,駐守許州的軍閥祖良璧也沒什么強兵,周圍勢力誰他也惹不起。把蒙古東印度公司的總號擺在那里,倒是再合適不過了。

而且有這么一個商市在那里,明、周、清三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也就方便了許多。

“行!”常寧馬上點了頭,“這事兒可以答應汪侍郎,方主簿,你們要是沒有異議,那就這么定了。”

汪士榮和方英都回頭看了眼吳國貴,看到吳國貴輕輕點頭,他們倆也都答應了。

李中山又道:“這個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治理是由設在荷蘭本土的十七人評議會負總責,再由下頭各級分部的評議會各管一攤,并且向十七人評議會負責。咱們這個蒙古東印度公司也可以這么來,由股東們推舉十八人評議會.明、周、清各推六人,常駐總號,討論大政方針。然后再根據需要,設立西域評議會、欽察評議會、河中評議會和印度評議會。各評議會都是十八人組成,成員也都是由三方公推。”

“這個辦法挺好的!”

“三家出錢,有事自然應該三家一起商量.”

“不過這個西征的兵費應該怎么出?”

“是啊,百萬本金也不夠啊!”

吳周、大清這邊的人對于蒙古東印度公司怎么運營管理并不感興趣,他們關心的還是為西征籌餉。

李中山笑道:“這個也好辦,只要大蒙古國、察合臺汗國授予蒙古東印度公司開辟西域和印度商路的貿易管理權、征稅承包權,蒙古東印度公司就能向大明、大清、大周境內的商人借貸。多了不說,幾百萬兩還不是小菜一碟?而且這幾百萬兩也不需要大蒙古國和察合臺汗國償還,只需讓蒙古東印度公司通過貿易管理和包稅收回本金、利息就行了。”

常寧一聽這話可樂了,一拍大腿道:“這不就是讓蒙古東印度公司當色目商人嗎?”

李中山點點頭道:“王爺您高見,當年蒙古人統治漢地,用色目商人來刮漢地的錢。現在換成蒙古人統治色目人的地盤,就該用漢人商人刮色目的錢了。”

“可咱上哪兒去找那么多能去西邊刮色目人的奸商?”明珠皺著眉頭問,“世凱,你們大明的徽商、海商、粵商能行嗎?”

“他們不行,”李中山擺擺手,笑道,“這不有山陜老西嗎?蒙古東印度公司可以把下面的貿易路線和包稅權,再發包給陜商、晉商.我大明的徽商、海商、粵商只管投資分紅,放債收息就行。”

山西和陜西的商人一度是并駕齊驅的,不過后來晉商搭上了大清朝的路子,就完全壓倒陜商了。如果歷史上勝利的是李自成,晉商恐怕就得被陜商踩在腳下了。

而如今大清理財靠晉商,大周理財靠陜商,而大明的工商業則靠徽商、海商、粵商。如果論及這幾大商幫的實力,山、陜商人肯定是不夠瞧的,但是走西口還是得靠他們。

不過讓李中山沒想到的是,大明東南沿海最大的奸商,私家船隊的總噸位堪比荷蘭海軍、英國海軍的鄭經,最近也找到了一個可以替自己干臟活的流浪皇帝就是那個耿精忠!

耿精忠在琉球的所作所為,可以瞞得過西班牙人和李中山(李中山的情報網還覆蓋不到琉球,所以鄭經不報告,他就不知道),但是卻瞞不過東亞“海霸王”鄭經。

不過鄭經卻沒有把耿精忠霸占琉球還在到處坑蒙拐騙,想要流浪去新大陸的事兒告訴李中山。

這是因為鄭經是閩南、潮州海商的“大哥公”。而閩南人、潮州人在呂宋被西班牙人屠了又屠,給當成肥豬宰!所以鄭成功、鄭經父子對西班牙人恨之入骨。鄭成功病死之前就在策劃進攻呂宋,而鄭經在參與反清復明之戰前,也在考慮要不要入侵呂宋。只是因為北進福建的機會突然來了,他才暫時擱置了這個想法。

但是現在鄭經已經拿下了福建的實際控制權,并且利用大明翼王的名號和自家強大的海上力量,將遍布南洋的福建、廣東商人組成的網絡,完全控制在手了。

有了福建的實際控制權,有了南洋的華商網絡,再加上廣東佛山這個東亞兵工廠可以源源不斷向他提供先進的槍炮武裝他的軍隊,鄭經自然想要把西班牙人從呂宋趕走了。

不過他也清楚,和西班牙開戰并不是大明的國策——大明現在只有三分天下,而且內部還沒有整合好,根本不可能和西班牙打仗。

所以他在發現走投無路的耿精忠準備去新大陸冒險之后,就很夠意思的想在背后用力推上一把.甭管耿精忠在新大陸怎么死的,只要他能吸引住新西班牙有限的兵力,鄭經就能投機取巧奪取呂宋了。

而在奪取呂宋之后,鄭經還可以通過出賣耿精忠,同西班牙人和解,并且分享太平洋貿易線真是完美啊!

如意算盤一打定,他的使臣翼王府行軍司馬馮錫范就帶著耿精忠的妻子兒女,登上了小小的琉球島。

“皇上,您的妻兒和其他被俘的靖軍將士還有他們的妻兒,都被大將軍府流放到了大員島上!”

在耿精忠的將軍府,也就是原來的薩摩藩的在番奉行所內,馮錫范將耿精忠的妻子(岳樂的女兒)和兒子一并交還后,又告訴耿精忠一個事關重大的消息——耿精忠所部的家眷,居然被鄭經弄去當人質了!

耿精忠問:“想必翼王為他們花了不少錢吧?”

“還好了,”馮錫范笑道,“幾百萬而已大將軍府缺軍餉,養著那些俘虜又費糧食,殺了又損陰德,所以就一并交給翼王換錢了。不過您可以放心,翼王宅心仁厚,沒讓這些被俘之人去開辟生地,只是讓他們在早就開辟好的熟地里勞作。”

在熱帶地區開辟生地是非常危險的,很容易感染瘧疾!

當年鄭明集團為了在大員島定居,就有許多人得瘧疾死了。不過現在鄭明集團衣錦還鄉回漳州、泉州了,留在大員島上的人很少,耿精忠、岳樂和杰書的黨羽被俘后,就“批發”給了鄭經,讓他們去填補缺口,幫助鄭經運營大員島上的甘蔗種植園和糖廠了——這個時代白糖的制造技術被中國壟斷,大員島的支柱產業就是制糖。

而這些被安置在大員島上的俘虜,現在又成了鄭經拿捏耿精忠的工具了.這個鄭經可真是贏麻了!

鄭經贏麻了,耿精忠就輸慘了,臉色鐵青地看著馮錫范問:“翼王什么意思?難道想用我軍的家眷迫使我向明朝投降?”

馮錫范搖搖頭,笑道:“皇上您可別誤會,我家王爺絕無此意。而且大將軍也沒有給您的項上人頭開出什么格賞.您在中華地面上已經翻篇了。”

翻篇了.這比花多少銀子要捕拿歸案還讓人傷心!

他耿精忠,已經不重要了,以至于大將軍府都懶得捉拿!

耿精忠臉色鐵青:“馮司馬,既然本王已經翻篇了,你還來干嘛?”

馮錫范笑道:“皇上您在中國翻篇了,可您在海外卻才開始呢!如果我家王爺得到的消息沒錯您現在是不是正琢磨著要遠征新大陸?”

耿精忠眉頭緊鎖,目光灼灼地看著馮錫范。

他想去新大陸的事兒可是機密!他手底下都沒多少人知道,可鄭經居然知道了!

難道鄭經的耳目已經到了他的身邊?這也太可怕了吧?

馮錫范說:“皇上,您去年是不是以東征日本的名義,向呂宋的西班牙人買了一批火槍大炮?您是不是還想把西班牙人的船只來個卷包燴?結果您又覺得西班牙人的船太少太小,裝不了幾個人,所以就邀請他們的大帆船隊今年再來呂宋貿易?”

耿精忠冷冷地看著馮錫范:“馮司馬,你在說什么?本王怎么不明白?”

馮錫范笑道:“皇上,您就別揣著明白裝糊涂了,跟下官沒什么好裝的因為下官是奉了翼王的命令來琉球幫您一把的!”

“幫?”耿精忠瞪著眼珠子,“你們想怎么幫?”

馮錫范說:“其實吧您去年沒動手是對的!過大洋去新大陸可沒那么容易!要那么容易,我們大王早派人去了!您要是動手搶了一條中型帆船,壓根就裝不下幾個人。而且您還會因此和西班牙人開戰!等今年他們的大帆船隊來琉球的時候,可就得帶著軍隊了!

所以您今年下手正好,一舉奪下西班牙人跑呂宋航線的所有大帆船,這樣可以多裝點人,而且失去大帆船隊的新西班牙總督衙門,暫時也沒辦法進攻琉球。

哦,您大概還沒算清楚,您就是搶下了整個西班牙大帆船隊,再加上琉球島這邊的大鳥船,也沒辦法把您手下的大軍都運過大洋。”

“為什么?”耿精忠沒明白,“我的幾千人不就是坐著那些鳥船來的?”

“那不一樣,”馮錫范搖搖頭道,“寧波到琉球也就是一日航程,而且寧波那邊的海商都跑過琉球,出不了什么紕漏。而去新西班牙,您得準備三個月的淡水和飲食!船上的淡水、飲食裝多了,人自然就少了。

另外,跑遠洋該怎么掌控船隊您知道嗎?”

“怎么掌控?”耿精忠還真不知道。

馮錫范道:“跑遠洋是很容易發生船員嘩變的,西班牙人要乘人不備奪回幾條帆船然后跑了,您怎么辦?”

“這個.”耿精忠哪兒知道?

馮錫范笑著說:“您要控制整個船隊,就必須牢牢控制至少兩條大艦,把大部分的食品都裝在這兩天大船上,其它船只上只有少量的食品和大量淡水。

這樣船隊當中的其它船只,就只能緊緊跟著,要不然上面的船員都得餓死.所以您得有一批真正能跑遠洋的漢人船員,還有得有兩艘他們熟悉,而且火力強大的大船!”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