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第363章 共和、合眾、虛君,這屆三國也卷了吧?(求訂閱,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3章 共和、合眾、虛君,這屆三國也卷了吧?(求訂閱,求月票)

第363章 共和、合眾、虛君,這屆三國也卷了吧?(求訂閱,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康熙 | 你的大清亡了 


吳世璠終究當了皇帝!

李中山心道:看來他還是個真命天子啊!就不知道這一回當皇帝會不會死于非命了?

“老泰山,”李中山又問,“吳應麒如何了?他有沒有被.”

吳國貴搖搖頭,然后掏出一個信封擺在了李中山跟前,說:“世凱,這是我二哥給你的親筆信.他現在是大周國的丞相、錄尚書事、陜甘總督、開府、假節、都督中外諸軍事了。”

“什么?”李中山一愣,心說:這個吳應麒在學我呢!

想到這兒,他趕緊拆開信封,取出了里面的信紙展開以后看了起來。看了一會兒后,眉頭就微微皺了起來。

“世凱,我二伯在信里寫了什么?”吳小菟看見丈夫皺眉,有點擔心兩方戰事再起,就發聲詢問了。

“吳二爺在信里面說,現在大周國上下一心,內外一致,要效法蜀漢,搞虛君實相,今后世璠就是大周的虛君,而他就學諸葛武侯,當大周的實相。他還希望能和咱們結成‘吳漢之盟’,共抗北清,一起驅逐韃虜。”說著話,李中山又看著自己的老泰山吳國貴,“老泰山,您覺得如何?”

吳國貴道:“吳周自起兵西南以來,就是我們兄弟三人輔佐先先主的。現在孝莊帝(修改了一下)已經崩逝,我又投了大明,兄弟三人之中就剩下他一個了。而且他的實力向來也是最強的,在這次大戰中,受到的損失又是最小的。如果他愿意效法武侯,以丞相之名掌握實權,再給世璠一個虛君,高高供起來,恐怕吳周內外都要稱頌他的忠義了。”

明明是不肯背黑鍋,但是起到的效果卻是讓內外稱頌,上下一心!

李中山點點頭,說:“我早就知道秦王素懷忠義,看來吳周有秦王攝政,行虛君實相之制,必能團結一致,沒有十年苦戰,我大明是不可能將之吞滅的。”

他這話說得也不是沒有根據的,歷史上吳應麒也沒有在吳三桂死后當皇上,當時他掌握著吳周的岳州大軍——這可是阻擋清軍進攻的主力。而他的兒子吳世琮則控制著吳周的廣西軍——吳周在廣西的局面是吳世琮自己打出來的!

而吳世璠一直留守云南,從未參與過吳周和大清的戰爭,也就不可能掌握多少兵權。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吳應麒硬要和吳世璠爭奪皇位,他成功上臺的可能還是不小的。但本來就風雨飄搖的吳周,經過這么一番折騰,恐怕死得就更快了。

而歷史上的吳周,在吳三桂死后,硬生生又堅持了三年,這和吳應麒的忠義,多少也有點關系吧?

現如今,吳周雖然一樣風雨飄搖,但是這個政權畢竟還控制著陜甘這個質優價廉的兵源地和戰馬產地。在江南水鄉之地作戰,騎兵的威力是狠打了折扣的。因為到處都有可以阻止騎兵進行機動的河流,吳周的騎兵除了在局促的會戰戰場上沖一把,就沒有別的大用了。

如果把戰場挪到中原,吳應麒的騎兵軍團不僅能用來沖陣,而且還能進行大范圍的戰役機動、戰場屏蔽和對敵方的后勤線進行打擊。這會給大明這邊的戰役組織和后勤保障造成極大的困難!

所以,大明的北伐如果想要取得大勝,就必須建立同樣強大的騎兵軍團!

另外,吳周并不是大明一統天下唯一的對手.大清可還占據著半個中原和東北、蒙古之地呢!

吳國貴這時也提到了大清國,他對李中山道:“世凱,你可別忘了北方還有個虎視眈眈的北清國!

那康熙也不是等閑之輩,他是不會眼睜睜看這大明花十年時間去吞并吳周的……如今的天下,畢竟是三足鼎立!

況且這兩年趁著大明、吳周互相攻伐的機會,北清也緩過來了。那個康熙還是有點辦法的,他靠著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分封合眾,還有南北面官制,算是把人心又凝聚起來了。咱們可不能當北清是北元啊!”

李中山看來是被吳國貴說服了,當下就點點頭道:“老泰山,你說得沒錯,現在還不是一舉吞并吳周的時候.我大明內部其實也沒整合好呢!現在真正把共和搞明白的,也只有廣東、江蘇、安徽的部分地區,內修德政的功夫,咱還遠遠沒有到家呢!”

吳國貴連連點頭:“對,對大明這一把收下的地盤太多,浙江、江西、湖南,也許還有”

他這是在探李中山的底兒。

浙江、江西已經完全被拿下,湖南之拿了不到一半,不過剩下一半也沒啥說的,肯定是要被拿下的,至于其他地盤,就得看雙方和談的結果了。

“還有湖北、廣西!”李中山道,“只要吳周的軍府撤出湖南、湖北,再把孫吉慶的殘部從廣西撤走,三足鼎立就成了!”

吳國貴試探著道:“世凱,那我和世玨.”

李中山說:“老泰山,您可以當一任湖南巡撫,雙玉可以當一任湖南提督。根據大明的官制,一任巡撫和一任提督都是五年.你們父子必須在這五年之內,在大將軍府和尚書省的指導下,完成湖南的國人化改造。五年之后,你們就得入朝為官了。

老泰山,五年時間可以干成許多事兒了,現在的湖南猶如一張白紙,可以任由您和雙玉發揮!發揮好了,今后幾十年湖南的議政官都會唯您和雙玉馬首是瞻。”

李中山的國人共和當然也是存在相當程度的妥協性的,如果要深究一下,其實就是把軍閥改造成世家,同時再提拔一批國士、國人充當共和的中堅。最終形成一個世家、國士、國人的共和。并且為底層開辟出“當兵、上大學”這兩個上升通道在十七、十八世紀,能搞到這一步,那就是相當進步的政權了。

而由吳國貴、吳世玨父子執掌湖南五年,則是給他們開一個轉變身份的方便之門——他們兩父子手下本來就有許多分了土地的府兵戶,當然也有一批為之效勞的湖南文士,如果能夠將這批人都改成國士、國人,另外再提拔一批有能力也有意愿為大明效率的湖南才俊勇武之士。那么將來吳家父子就能是門生故吏遍湖南了!

同樣的路數,也會在廣東、江西、浙江、江蘇、安徽、福建、湖北、廣西等處實行,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五年十年之后,共和大明就會出現三李(李中山、李輔臣、李來順)外加吳、鄭、劉、陳、盧,總共八大世家。如果楊起隆能夠回歸,那就是九大世家一起把持共和大明的最頂層。

當然了,李中山的“李英王”家,肯定是雄踞諸家之首的。至少在李中山這位大將軍過世之前,是沒有誰能取而代之的!

北京,議政王大臣會議天壇大會堂。

大清“合眾國”的一場議政大會,正在進行當中。

這個大清現在依舊是很進步的.進步到了“康梁”看見都要流眼淚,慈禧見了都要想政變的地步!

不過不進步也不行啊!

現在的“三皇伐明之戰”已經決出了勝負,“帝制”已經敗給了“共和”!堅持帝制的耿精忠第一個敗亡,都不知道死哪兒去了?而帝制成分比較高,共和成分比較低的吳周則一下子失去了一對皇上——大周太祖神武高皇帝吳三桂和大周孝莊皇上吳應熊,現在也開始走虛君共和的路線,由吳世璠當虛君,吳應麒當丞相領導共和。

看看,這個不進步就得滅亡!

連給洋鬼子當半殖民地的機會都沒有!

康熙能怎么辦?必須得繼續堅持合眾立憲的路子,要不然大清就真的亡了!

“皇上,奴才”剛剛從江南飛遁數千里跑回北京的康親王杰書還有點不適應,一開口就自稱“奴才”。

“別,別,皇叔,別稱奴才,咱們大清現在合眾立國,”康熙趕緊糾正道,“不給當奴才了!”

“啊,奴才都不給當了?”杰書看了看天壇大會堂里面的布置,的確不像是主子奴才議政的場面。所有人都坐著!而且還是坐成一個圈,根本看不出誰是主子,誰是奴才?

“是啊,奴才不能再當了.必須合眾!”康熙也有點無奈,“要再是主子奴才的,我大清就亡了!亡了,那也一樣當不了奴才,不是嗎?”

“皇上圣明。”杰書一說這話,又習慣性的要給康熙磕頭。

“別跪,別跪了.咱大清現在是君臣合眾,這個磕頭下跪的禮儀都砍得差不多,在開議政大會的時候,是沒有下跪磕頭這規矩了。”

不給當奴才,還不給磕頭.不習慣呢!

杰書只好站在那里,看了看左右,發現大家都悠然自得地坐著坐而議政!

“叔王,南邊打得怎么樣了?咱們還有機會嗎?”康熙看著這個“很奴才”的康親王,心里面頓時覺得親切,于是就不請他落座了,而是直接問起了南方的戰事。

“打不過”杰書搖搖頭道,“皇上,奴.”

不讓自稱奴才都不會說話了!

“臣,稱臣。”康熙對杰書道。

“臣的兵將叫李中山、李輔臣的人打慘了!”杰書說著話,眼淚都下來了,“臣差一點就沒命了.嗚嗚”

哭上了!

雖然他的命保住了,但幾乎是僅以身免,連他在江西納得小妾和生得兒女,也都沒有了。

“叔王,您也別太傷心了,”康熙趕緊安慰,“勝敗兵家常事,您在江西堅持那么多年,已經是雖敗猶榮了!”

杰書現在可是大清頭號名將了!

雖然他一直打敗仗,但他在李自成、李輔臣、李中山的夾擊下,在江西堅持那么些年,這也的確是大清獨一份了!

而且和高水平的對手以命相搏,也是最能提升自己本領的。

康熙看見杰書哭得好些了,又追問道:“叔王,那咱們怎么才能打敗北伐的明軍,保住大清的三分天下?”

聽了這話,杰書就拿出了個口袋,然后交給了擔任議政大會行走的納蘭性德,后者馬上將口袋送到了康熙跟前。

康熙打開口袋,往里面一看,仿佛是一些鉛彈。他感到有點奇怪,伸手從里面拿出一枚鉛彈,馬上就發現不對了。這不是一整個鉛彈,而是半拉鉛彈,而且屁股上還掏空了一些。

“這這槍子兒怎么偷工減料?”康熙問。

“皇上,這不是偷工減料的槍子,而是明軍滑膛槍使用的槍子。”杰書說,“臣也不知道什么原因,這種半拉還掏空的槍子裝進槍膛里面打出去就又遠又準!明軍之所以把臣和吳三桂都打敗了,一是靠燧發槍,特別是線膛燧發槍!第二就是靠這種子彈。咱們想要扛住大明北伐,就必須以大明為師,改革軍事,大量裝備燧發槍和這種偷工減料的子彈。”

康熙點點頭,看來合眾議政還是有點道理的.這個強軍之法就議出來了!

他接著又問:“叔王,吳周情況如何?還能堅持下去嗎?朕想出兵河南,你覺得可行嗎?”

“皇上,吳周肯定能堅持下去!”杰書道,“吳應麒有諸葛再世的風骨,一定能將吳周上下擰成一股繩!況且,臣從大明那邊學到的竅門,吳周一定也能學到。至于出兵.皇上想打誰?”

康熙一笑:“朕誰都不想打!”

荊州,沙市口。

當吳國貴帶著李中山的回信,以大明“吊唁使”的名義見到吳應麒的時候,這位大周國的丞相、錄尚書事、陜甘總督、開府、假節、都督中外諸軍事,已經護著吳三桂、吳應熊的靈柩和大周洪化天子吳世璠抵達了荊州府長江北岸的沙市口了。

這個向北撤退的動作還是非常迅速的!

吳國貴先是跟著吳應麒一塊兒去給吳三桂和吳應熊的梓宮上了香——這是兩口巨大無比的棺材,由兩輛八匹馬拉著的大車載著,就停在一處臨時搭建了用來遮擋風雪的窩棚里面。周圍都是白衣白甲的老兵在守護,天下還下著雪,天地間白茫茫一片,還是很有一點悲涼凄楚的。

吳國貴先是在兩口大棺材前哭了一場,然后又和吳應麒來了個抱頭痛哭,哭得差不多了,才被請去“吃席”.邊吃邊聊嘛!

“老三,你的湖南總管,我就交給世玨了”吳應麒在席面上對吳國貴說,“你和世玨管著的折沖府,也都留在了湖南,三萬戶總是有的夠不夠用?”

“我是夠了,”一身孝服的吳國貴說,“但是李世凱覺得不夠他還要廣西和湖北!”

“廣西可以還給他,”吳應麒想了想,“至于湖北.李自成的地盤我自然不會再占著,不過襄陽、鄖陽、宜昌、施南四府屏蔽四川、陜西和貴州,我是不可能讓出來的。”

吳國貴道:“那就是說荊州府和荊門州可以讓?”

吳應麒點了點頭:“最多割讓到荊州府和荊門州了這一戰李中山已經拿下了江西、浙江、湖南三個省,還拿下盛產稻米的荊州和荊門,再不知足,那本丞相也只能聯合北清和他打到底了!”

“聯合北清?”吳國貴問,“吳玄燁沒有翻臉不認人?”

吳應麒冷冷一笑:“老三,你覺得我怕他翻臉嗎?我大周雖然元氣大傷,但是甘陜精銳猶在他要翻臉,那我就奉陪到底!”

吳國貴笑了笑:“洛陽、南陽也能守住?我可聽說康熙親領的大軍已經到了開封府!”

康熙的北清之前就出兵和大明對陣了只是雙方的前沿陣地離得比較遠,大明的北線擺在徐州,而大清的南線擺在兗州,就隔著大老遠在對峙。

而在得知了吳應麒、吳三桂相繼敗亡,吳周大軍放棄江西、湖南北退之后。康熙就來了勁頭,御駕親征到了開封府。不過和誰打卻沒有宣布!

“他不是來和我家打仗的,”吳應麒淡淡地道,“他是來幫我家對抗大明的!”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