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第324章 李自成,該你保衛大明朝了!(求訂閱,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4章 李自成,該你保衛大明朝了!(求訂閱,求月票)

第324章 李自成,該你保衛大明朝了!(求訂閱,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康熙 | 你的大清亡了 


真是太.太不要臉了!

聽完吳三桂的話,底下一群心腹重臣都無語了!

這個吳三桂為了尋找一個大明搶地盤的正當理由,竟然可以編出崇禎鬼魂找他幫忙報仇的鬼話!

崇禎的兒子現在都是大明共和天子了,崇禎要報仇也該找共和天子幫忙報吧?哪有找你一個叛變了四次,自己都叛成皇上的大周天子幫忙的?

而且,這個崇禎來找您的時候,永歷帝他們一家子不會跟著一起來找您索命?

看到底下有點冷場,吳三桂的老臉也有點冷下來了,就在這時,他的心腹謀臣汪士榮終于反應了過來,高聲道:“皇上,那崇禎皇帝的在天之靈一定是知道大明共和天子有名無實,根本奈何不了盤踞武昌的李自成,放眼天下,能為崇禎皇帝報此大仇的,唯有陛下!而陛下如果為崇禎報仇成功,自然也可以取代那個皇帝有名無實的共和大明,成為天下的正統!”

還是汪士榮機靈,這話接得那是相當磁實。吳三桂臉上的神色已經松了下來,他琢磨出這個崇禎托夢請他幫忙報仇的故事,除了想為自己搶奪共和大明的地盤尋找正當的理由,就是想和那個共和大明爭一下天下正統了。

吳三桂是黃袍加身當的皇帝,正統性說實在是很不足的,不僅不能和大明共和天子比,就連北清康熙皇帝也不如——康熙現在把大清定位成了大遼第二,這就等于徹底拋棄了中原天子的地位,轉而成為遼、金、蒙元、北元、大清(后金)這一脈塞外天子了。

而作為塞外天子,康熙的正統性還是有一些的,畢竟蒙古各部還曾經給他上過恩赫阿木古朗汗的汗號——這可是蒙古大汗的汗號!

相比之下,吳三桂這個叛明、叛順、叛清、又叛明,最后還以大明西王的身份登基稱帝的大周天子算什么?這種反來反去最后反成皇上的行為,怎么看都像個僭主偽帝。

也就是現在的華夏之人習慣“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的規矩了,要是擱在漢末群雄爭霸的時候,他這樣的行為,妥妥就是個袁公路啊!

而吳三桂如果不想止步于三分天下,而是想在有生之年去搏一個一統天下還缺幾個角的“吳官家”,也還得和大明爭一爭正統。

畢竟現在的共和大明不是那個一碰就倒的南明,而是擁有淮西國人紅巾軍和廣東國人鄉軍的武德充沛的大明。吳三桂如果沒有足夠的正統性,跟這個武德滿滿的共和大明對上線,恐怕就沒什么勝算了。

想到這里,吳三桂當下就笑吟吟地道:“當今天下四分,誰是正統,得將來天下歸一時才知道。不過共和天子身為人子,自當為父報仇!李輔臣、李中山、劉進忠等人身為人臣,也不能放著君王之仇不報!所以等到朕兵臨武昌之后,自當移書金陵,邀大明君臣會獵于楚!”

吳三桂的首輔大學士方光琛這回機靈了,馬上接過話頭,聲如洪鐘,中氣兒十足:“皇上,如果南京的共和天子和李氏幕府不愿意同闖逆一黨劃清界限,那他們就是不忠不孝之徒,應該天下共討之!而皇上您先是驅除韃虜,再興漢室,而后又為崇禎天子報仇雪恨,理所當然是天命所歸!到時候朱家偽帝和李氏幕府如果不愿意以禮來降,皇上自可統御天兵,蕩平江東,一統天下!”

這話明顯是替吳三桂討伐共和大明找借口——這叫師出有名!吳三桂畢竟當過朱三太子的臣子,他的西王還是三太子封的。西王當萬歲本來就名不正、言不順。現在還要發兵去滅已經當了共和天子的朱三太子,這不一看就是亂臣賊子?必須得想辦法替他粉飾,得把這個反復無常的“四朝亂臣賊子”粉飾成天命所歸的義理之君!

吳三桂笑吟吟地點頭:“朱家皇帝和李家將軍還是知道禮義廉恥的,斷不至于庇護李自成這樣的逆賊!等朕兵臨武昌之后,他們一定會派兵來匯合的。”

他說到這里,語氣忽然放沉,傲然道:“如果他們真的自決于天下,庇護逆賊李自成,那朕就要詔告天下,替洪武皇帝、崇禎皇帝收拾他們了!”

一群大臣聽完吳三桂展示決心的言語,紛紛拜倒,山呼萬歲。吳三桂輕輕笑了起來,等這些人山呼完畢,才又信心十足地說:“現在李自成的精兵都被李來順領著去打江西了,武昌、漢陽、漢口都極其空虛。朕已經吳世玨、高得捷、林興珠他們領著三千精銳,乘坐三十條運糧船直撲江夏而去!

吳世璠、王屏藩、鄭蛟麟、吳之茂、張國柱所領的四萬步騎已經潛伏靠近德安府邊界的興隆集.再過幾個時辰,他們就會越過邊境,直撲德安府治所在的隨州而去了!

那個李自成以為用十幾個炮臺封鎖漢水、長江,同時在長江沿岸、漢水沿岸修筑一些堡壘,就能擋住我大周天兵.真是癡心妄想!

朕這一次就要給他來個出其不意,從水陸直搗江夏,同時陸上的大軍避開長江、漢水沿岸,走桐柏山、大洪山之間進兵,給李自成來個直搗漢口!”

一屋子的大臣,除了和吳三桂一起憋大招的吳應熊、吳應麒、吳國貴他們仨,其他人都驚了,吳三桂居然瞞著他們布署了一場那么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他們這些當心腹的都不知道,李自成這個老賊就更沒地兒去知道了,所以一準會被大周天子打個措手不及啊!

看起來這位大周天子寶刀未老啊!

長江的武昌段這兩日都籠罩在一片大雪當中,這時大雪才轉小下來,變成了雨夾雪,這一波西北風加上大雪,幾乎就伴著這支荊州開來的“運糧船隊”航程的始終,雖然冷了一點,但是卻一路順風,而且沿途遭到的盤查也很松懈。往往就是一條小船載著一個快要凍成冰棍的小吏靠上了隨隨便便查一下,順便收點賄賂就放行了——雖然李自成對于忠王府所領的明屬湖北的吏治抓得很嚴,但是長江上這些稽私查稅的小吏們,還是很難管得住.畢竟大明忠王政權也是個家天下的政權,而且這年頭對商業流通環節的征稅和稽私就是個世界性難題,所以下面的小吏可操作的空間太大。

而吳三桂這邊又是蓄謀已久,在上回李輔臣“解斗事件”之后,吳三桂就開始策劃突襲武昌了!而具體負責執行的就是吳國貴和林興珠。

他們倆知道李自成一定會在長江、漢水沿線節節布防,用一座座堡壘、關隘,來消耗吳家軍的進攻動能。如果要一節一節打過去,那真不知道要打到猴年馬月了!而要突襲也不可能一個個突襲過去,更不可能對沿途所有的堡壘、關隘同時下手。

所以唯一可行的方法,也就是最冒險,最出人意料的方法——僅僅依靠三千精銳,偽裝成商人和船夫,乘坐裝滿糧食的糧船,對武昌府首縣江夏來一次突襲!

而為了確保這次突襲得手,這些乘坐在糧船上偽裝成水手、商人的吳家軍精銳都不能攜帶盔甲和長大兵刃,以免被李家的官吏發現。

當然了,火炮就更不能攜帶了——誰見過開著炮艦賣米的?

如果在以往,一支沒有盔甲和長大兵刃,也沒有火炮的軍隊,是沒有多少戰斗力的。但是自從有了可以裝上套筒刺刀的燧發槍,無裝甲步兵的戰斗力就有了飛躍式的提升!

吳世玨和林興珠站在最前面的船頭上,兩人都披著蓑衣。

吳世玨手里端著一支極為珍貴的線膛燧發槍——這是李中山送給吳國貴、吳世玨的禮品,當時只送了十支,是給這爺倆打獵玩的。現在還有五支沒有玩壞,吳世玨拿著的就是其中之一。

而林興珠則拄著一柄砍刀,蓑衣下面的腰帶上還有一支燧發手槍。

看著江夏漢陽門碼頭上的燈火在黃昏當中變得明顯起來,兩人這才松了一口氣。

吳世玨擦了擦飄到臉上的雨水,朝林興珠笑道:“江夏在望,似乎全無戒備,咱們這回可以一舉得手了!”

林興珠在心里算著時間,喃喃道:“咱們早了一個晚上.不知道接應的人還在不在?還有,北線對德安府的突襲會在明天凌晨開始,咱們這邊先動手了,隨州的明軍要知道了,北線的行動可就不能出其不意了.”

其實吳世玨在做計劃的時候就在擔心這個問題,南北兩路的突襲行動根本不可能在時間上達成一致.所以任何一路先動手了,都有可能讓后動手的一路失去突然性!

當然了,是有可能不是一定會。

因為誰知道李自成那邊的信息傳遞是個啥效率?

他強笑著對林興珠道:“林老哥,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我們有三千人,李自成在江夏的兵肯定不多。咱們說不定可以一舉突入江夏的皇城,把李老賊一槍斃了!即使不成,也能把江夏鬧個天翻地覆!江夏是李自成的老營,各地忠王軍都接受江夏皇城內的忠王府行軍大司馬司的指揮,一旦指揮不靈,忠王軍就有可能陷入大亂,那北線就能勢如破竹打到漢口了!只要江夏、漢口被咱們取了,李自成的水師就很容易被卡在下游了。”

林興珠是鄭家軍出身的,水上的事情他拿手,當下點點頭道:“只要拿下漢口、漢陽,封鎖長江沒有多困難.畢竟李自成的水軍現在都去了下游,逆流而上要沖索江的浮橋是非常難的。”

吳世玨笑著點點頭,然后就專心地看著船慢慢地駛向江夏城漢陽門外的碼頭。

因為李自成經營有方,江夏城外漢陽門碼頭一帶極為繁華,不僅興建了許多碼頭,還依著城池修了許多酒樓商鋪旅店,哪怕到了夜里,也是一派繁華景象,甚至江夏城的漢陽門也很少會在夜間關閉。在李自成看來也沒那個必要,漢陽門兩側的城墻上布置了不少大炮,還駐扎著一個營的守軍,而且城門雖然不閉,但也有阻擋人群出入的木柵欄——這是用來查稅的,商人帶著貨物進城是要交稅的!而且守門的忠王軍也非常精銳,不是那么好對付的。

所以也就沒必要天天關門,影響城市的商業活動了.

一片雨雪當中,很多船只都擁擠在漢陽門碼頭上,只有碼頭西側,有幾個泊位空著。

林興珠沉著臉,朝身邊的人命令道:“發信號!”

一個親兵舉起個燈籠,在空中左三下,右三下。

對面卻絲毫沒有動靜。

吳世玨和林興珠對望一眼,都有點緊張。又等一下,吳世玨壓低聲音,語氣當中都是焦躁急切:“再發一次信號!”

就在這時,拿出空著的碼頭上,也出現了發散出蒼白光芒的燈籠,同樣在空中晃悠了幾下,還帶動了周圍的雨雪,遠遠看上去好似一團晃動的光暈一般。

林興珠噓了口氣:“看來咱們的兄弟還是很靠譜的!起碼能給咱保留一處登岸的碼頭待會兒我帶刀牌手先上,你帶鳥槍兵打掩護,咱們一鼓作氣,搶下漢陽門!”

船隊終于無聲地靠上了碼頭,碼頭上面沒有那么多泊位,所以這百余條糧船就只能一條一條并排連片,然后用纜繩扎起來,就跟曹丞相的連環船似的。

船上的“水手、商人們”這個時候都從油布罩著的糧食堆當中取出了自己的家伙,大部分是燧發槍,小部分是刀牌。

林興珠帶著幾十個刀牌手,先一步出發去混城門了。只看見他們將圓形的藤牌當成個防雨的竹笠,扣在了腦袋上,然后一手捏著手槍,一手握著砍刀,一起向漢陽門而去。因為這些人都披著蓑衣,再加上這會兒天色已經很暗了,所以稍遠一點的人就很難看清楚這些人握著砍刀和燧發槍,守漢陽門的忠王軍士卒,只是看見一大群蓑衣斗笠客烏泱泱而來。

“站住!什么樣人?”

一個手持長矛,在漢陽門外放哨的忠王軍兵士吼了一聲。

林興珠就好像沒聽見一樣,只是蒙著頭繼續向前。

“站住!”

“再不停下就開槍了!”

那個放哨的士兵身邊還個有鳥槍兵,這時候已經把手里的鳥槍放平了不過鳥槍的火繩卻沒有點著!

沒有點著火繩的火槍,林興珠當然不怕,他反而加快了腳步。跟著他的“斗笠客”也都紛紛加速,一路小跑著就沖了上去。

這個時候江夏漢陽門外還有些行人,還有一些排隊等著過稅卡的挑夫,突然被林興珠的人這么一沖,馬上就亂套了。

還有人大呼起來:“干什么?排隊啊!你們怎么不排隊?”

“對啊!急著投胎嗎?怎么不排隊?”

林興珠這個時候已經把手槍舉起來了,大喝一聲道:“打仗了快閃開!”

還有人順口接了一句:“打仗也要排隊啊!”

然后就有人反應過來了:“啊呀,不好,敵襲”

“呯!呯!呯”

“殺啊!”

槍聲和喊殺聲隨后就大作了起來!

守門的忠王軍人數并不多,而且也沒有和敵人交戰的思想準備,看到漢陽門外大亂的時候,他們還準備沖出去維持秩序,結果迎面就是一陣槍火,馬上就放倒了好幾個!

但是剩下的忠王軍兵丁還是挺勇敢的,非但沒有做鳥獸散,還舉著刀槍沖上去迎戰。而林興珠這時候已經收好了手槍,取下了頭上頂著的藤牌,一手刀一手盾,好像一只“福建虎”一樣,撲向了一名持長矛的忠王軍戰士。而那名戰士也毫不示弱,舉著長矛就向林興珠的胸膛刺來

江夏,皇城。

李自成這個時候正在吃晚飯,今晚吃的武昌拉面.加了羊肉和羊肉湯的,那叫一個美滋滋啊!

李自成都找回一點當年當闖王時候的感覺了,那個時候,他最喜歡吃的就是一碗熱騰騰的羊肉面條,最好還能和李過、劉宗敏、田見秀、袁宗第、劉體仁、高一功這一伙老伙計一起吃。一邊吃還一邊大聲談笑,說將來得了天下要如何如何

一想到這些昔日的老伙計現在都不在了,李自成就忍不住老淚縱橫了,一邊流淚一邊喃喃自語:“都怪額,都是額不好,額怎么就沒能坐穩天下呢?要是額坐穩了,大家伙就不會死得那么慘了嗚嗚”

這不是他第一次吃哭了,守著他的仆人和忠王府的女官們都已經見慣不怪了!

就在這時,門外忽然響起了胡一槍的吼聲:“老皇爺,老皇爺,不好了,吳三桂的兵打來了!”

嘩啦啦.

李自成猛地站了起來,一不小心還把桌上一碗武昌拉面給打翻在了地上。

“一槍,你說甚?”

“皇爺,吳三桂的兵突然打到了江夏漢陽門.”

李自成哼了一聲,怒目圓睜:“來的好,額正想著去尋那姓吳的為老兄弟們報仇雪恨呢!”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