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第312章 誰是陳友諒?誰當朱洪武?(求訂閱,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2章 誰是陳友諒?誰當朱洪武?(求訂閱,求月票)

第312章 誰是陳友諒?誰當朱洪武?(求訂閱,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康熙 | 你的大清亡了 


一心想著把兒子和地盤一起搶回來的孫延齡終于含著眼淚,向大周太子吳應熊告辭,然后起身離去了。看著這個中年男人又一次挺直起來的背影消失在太子府三堂的大門外,吳應熊也只能一聲長嘆了。

吳應熊剛剛嘆好氣兒,大堂內的一張屏風后面就傳來了輕盈的腳步聲,然后就看見一副明朝貴婦打扮的建寧公主笑吟吟從屏風后面走了出來,朝吳應熊盈盈一福,用帶著些許調侃的語氣笑著道:“我的太子爺,您到底想把小艽嫁給誰?世璠在虎牢關那邊和大頭可談得好好的.你怎么轉頭又在撩撥孫長生了?

唉,這孫長生也是個苦命人,就那么一個兒子,多半還不是他的種!”

吳應熊馬上瞪了自己的愛妻一眼,“你這女人怎么說話呢?什么叫多半不是他的種?那根本就不是,哪兒有什么多半.孫長生又不是只有孔四貞一個女人,你看他除了吉慶外還有別的孩子嗎?一個都沒有!這說明什么?”

“也是啊!怪不得孫長生那么稀罕這個野種.”建寧公主笑著在吳應熊身邊落了座,“可是太子爺,孫長生和您一直都挺好的,稱兄道弟那么多年,您就忍心把他往死里坑?”

吳應熊又是臉色一沉:“怎么叫我把他往死里坑?明明是他自己要往坑里跳的,怎么能怪我?而且他這一次也是有可能得手的,幫他兒子搶到心愛的女子,然后一起逃回廣西舉兵反明。最后再幫著我們大周推平廣東,成為大周國真正的開國功臣.這難道不好嗎?”

建寧公主眨了眨眼睛:“太子爺,真的要讓孫長生把小艽劫走?”

吳應熊搖搖頭。

建寧公主問:“不讓?”

“不知道!”吳應熊歪了歪腦袋。

“不知道?怎么能不知道?”

“當然不知道了,”吳應熊苦苦一笑,說,“人在世璠手里,交給誰當然是世璠決定了,我這個當爹的就是說了也不一定有用,干脆就不說了。”

“你倒是看得開!”建寧眉頭蹙起,“那老爺子呢?他什么意思?”

“老爺子一要收廣府,二要全取湖北。其他的事兒他也不管。”吳應熊說,“老爺子覺得現在的大清朝就跟當年的蒙元一樣,康熙就是那個,那個名叫‘鐵鍋’的元順帝差不多”

建寧趕緊糾正道:“叫妥懽帖睦爾,叫鐵鍋多難聽啊!”

“一個意思.反正就是大清要完,將來能逃到關外當個北清就很不錯了。”吳應熊搖搖頭道,“耿精忠瞅著也當不得大任,早晚給李輔臣、劉進忠、鄭經聯手干翻.這貨看著就是個張世誠。所以將來爭天下的,就是咱大周和東南的大明了。如果能搶在大明壓制住耿精忠,打穿江西之前,搶下廣東,那些湖北的武昌、漢陽、黃州等府,那形勢就對我們大周大為有利了。”

“康熙是妥懽帖睦爾,耿精忠是張士誠,那誰是朱元璋,誰是陳友諒?”建寧公主問這話的時候臉上已經顯出憂色了。

看地盤的位置,好像吳周更像陳友諒啊!

“誰是陳友諒,誰是朱元璋?就看誰家能團結,誰家會內訌了。”吳應熊分析道:“陳友諒之敗其實始于弒殺其主徐壽輝,陳漢的江山篡奪自徐宋。陳友諒弒君奪位,在徐宋舊人眼中,無異于亂臣賊子。而陳友諒心里有鬼,當了皇帝以后,也不敢再相信徐宋舊人,真正能為他所依靠的,也就是他自己帶出來的心腹班底。但是那些徐宋舊人數量又多,有些個手頭還有兵。陳友諒也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里把他們統統替換或殺掉,就只好既防又用。而下面的徐宋舊人或為自保,或因為義憤,都不可能再如原本一樣盡心竭力。

也就是說,陳友諒弒君篡位之后,他那伙人的人心就散了!也正因為如此,在陳友諒稱帝之后,他就沒怎么打過勝仗,還處處為朱元璋所制。

而反觀朱元璋,他雖然也做掉了小明王.但他底下的人都是他帶出來的,并不是劉福通傳下來的。也就沒人會把小明王當成真正的主公,死了也就死了。所以朱元璋那一票人,依舊可以上下齊心。

格格,你看如今咱家和大明,誰更容易起內訌?”

建寧公主低聲道:“更容易起內訌的當然是大明.但是咱家也有一個秦王啊!”

這個秦王和太子要是起了內訌,那可就是一場地動山搖的超級內訌了!

“別瞎說!”聽建寧公主怎么一說,吳應熊語氣都放沉了,“我和老二情同手足!”

建寧一聲嘆息:“李建成和李世民如何,我是不知道的。但是康熙和福全是不是情同手足,你我都應該知道啊!”

吳應熊這下也不大淡定了.見識了康熙和福全的斗爭,誰還敢相信帝王之家有手足兄弟?

從吳應熊的太子府離開后,孫延齡沒有返回自己的公府,而是直接去了尚淑英的公主府——他倆都是離異未婚,年紀也不大,長得都不錯,而且財富和地位相差也不多,反正都有財富自由,在生育能力上好像也都有點困難,倒是挺般配的。

所以壓根用不著吳應熊介紹,他倆就已經挺要好了,經常互相串門,一起喝酒聊天,非常投機,聊累了就一起.休息,休息一下!

這些日子相處下來,大有相見恨晚的意思了。

“什么?長生哥,你想要劫了嘉定公主去給令郎當老婆?”

今兒孫延齡一見著尚淑英就提出了一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計劃。

“淑英妹子,”孫延齡想兒子想得有點瘋了,來的路上大概又哭了,眼睛都紅紅的,“我就這一個兒子.他可是好孩子,文武雙全,而且打小就知道孝敬我這個當爹的。他是不可能認賊作父的!我得幫他娶到如意佳人而且皇上也是這個意思,只是礙于顏面不好意思讓嘉定公主再嫁,可我要是來個既成事實,皇上一定也會同意的。

另外,我兒是桂海軍的正牌節度使,桂海軍的人馬都是認他的.我在桂海軍也有許多老部下。如果得到了皇上的支持,我和吉慶就能把桂海軍從明國那邊拉過來,說不定整個廣西甚至廣東都有可能歸了大周!淑英,你看這事兒能行嗎?”

這可真是個“二十五孝老子”啊!

尚淑英都有點被孫延齡的話感動了。

這年頭不忠不孝的老爹可太多了,各種花式坑兒!

尚淑英的老爹尚可喜也是眾多不孝之爹中的一個.要不是他在廣東殺戮太多,那邊廣東鄉兵也不會瘋了一樣要殺光尚家滿門。

想到這里,尚淑英只是沉吟著道:“長生哥,這事兒能不能成關鍵要看皇上的意思!皇上有這個意思,你才有可能成功,否則就不要多想了。”

“皇上,皇上一定有這個意思!”孫延齡想了想,忽然笑了起來,“今天太子爺給了我不少暗示。”

“那就好不過咱們還是得好好謀劃!因為吳世璠和李中山關系極好,而且吳家還有一個秦王,吳世璠也得給自己留后路啊!”

孫延齡點點頭:“我知道了.太子爺估計也是不想和李中山撕破臉,才會給我那些暗示!”他又拍了拍胸脯,“為了我兒子,這個惡人我一人擔當!”

說著話,他望著尚淑英道:“淑英,你能幫我個忙嗎?”

“什么忙?”

“能幫我把嘉定公主從南陽的河南總管府衙中請出來嗎?”

尚淑英沉吟了一會兒,還是點點頭:“好,那我就試試看吧!”

同一時間,虎牢關外,黃河岸邊,一席涼棚之下,兩位穿著寬松且單薄的絲綢長袍的青年,正相對而坐,一邊喝著冰鎮的葡萄酒,一邊吃著一盆紅燒的黃河鯉魚,還一邊在商量怎么瓜分大清朝的中原地盤!

“美玉賢弟,要不咱們這樣分吧楚河漢界,中分中原,就以鴻溝故道為界,鴻溝以西為周,以東為明,如何?”

“世凱哥哥,你想得也太美了吧?中原地盤咱們平分,淮南、江南咱們又不平分了?南方的好地盤,可都是大明的!”

“美玉.大明不能和你們吳周相比!吳周是父子兄弟之邦,大明則是國人國士藩王皇帝共和之邦說是共和,其實就是一盤散沙,大而不強!”

“你們哪里不強?世凱哥哥,你以為我不知道大明的底細嗎?論及人口、稅賦、糧食、工商,你們大明哪樣不遠勝大周?如果不是內部有點山頭和藩鎮,天下早就被大明一統了!”

“美玉,你還得得,那咱們先不分中原了,就踏踏實實分河南的地盤吧!”

“行!河南府(洛陽)、陜州、汝州都歸我!”

“行啊!那開封、許州、歸德、陳州都歸大明.咱就這么說定了!”

“什么就說定了?開封和歸德你得給康熙留著!”

“為什么?怎么還得給他留一份?”

這兩位青年不用說也知道,就是李中山和吳世璠了。

他倆一個說要援助康熙,一個說要援助福全,為此還宣稱在虎牢關對峙。但實際吳世璠就帶了兩千人到汜水縣,而李中山則只帶了一千多人的山字營進駐了滎陽縣。至于兩人帶來的其他軍隊,則忙著占大清的地盤。

不過一樣是占地盤,李中山的心明顯更黑一點,想要把河南地盤全都分了。而吳世璠則還要康熙留一點.不過他之所以要給康熙留一點地盤的原因也不是因為他的心平,而是他的內心更加黑暗!

“世凱哥哥,”吳世璠說,“我這可是為你考慮!”

“為我考慮?”李中山將信將疑。

吳世璠道:“咱們要是把黃河以南的地兒全分了,康熙那個暴君一定不答應!”

“他不答應又能如何?”李中山笑著對吳世璠道,“美玉,咱倆聯手,北京也是去得的。”

“我皇爺爺不會同意咱倆一起去北京的!”吳世璠淡淡地說,“而康熙知道河南必失,就會讓人決開黃河大壩!

我的地盤在高處,你的地盤在低處.你好好想想!”

還真是啊!

李中山斟酌著說:“這事兒端平入洛的時候蒙古人就干過一次.康熙的確干得出來!”

“所以你得把歸德府的一部分和開封府大部分暫時留給康熙,”吳世璠接著分析說,“康熙一定會把那里分給底下的諸侯,那些諸侯是不會輕易淹沒自家地盤的.這樣你就能安心經營陳州、許州、部分歸德和部分開封。等到時機成熟,再打清軍一個措手不及,一舉推過黃河!”

“哈哈,”李中山笑道,“美玉,你長進得挺快啊!這樣的謀劃,吳瑞玉(吳世琮吳玉帥)都做不出來,看來等你爺爺駕崩了,支撐吳周江山之人一定是你啊!”

吳世璠沉下臉色:“世凱哥哥.你怎么能咒我爺爺?”

“人生自古誰無死?”李中山正色道,“美玉賢弟,你得早做打算!玄武門之事,是有可能發生在你家的!”

吳世璠有些惱怒了,“世凱,你怎么能離間我家的至親骨肉?”

李中山搖搖頭:“康熙和福全也是至親美玉賢弟,別人我不知道,但是我和玉帥有八拜之交,他的為人我是知道的.他是想當皇帝的!你一定要小心玄武門之變啊!”

吳世璠沉默不語了。

李中山的話當然是離間!

但是他離間得很有道理!

吳世琮不僅有當皇帝的想法,還有當皇帝的實力,而且他還長得很像皇帝——像吳三桂吳皇帝!所以尤其得吳三桂的鐘愛,從小就跟在吳三桂身邊學習武藝、兵法,所以小小年紀就練成了一身本領。

而且,現在大周的“陜甘幫”又以吳應麒為主,以吳世琮為少主!

這些陜甘幫的人一定會想方設法推著吳應麒、吳世琮去和吳應熊、吳世璠爭天下的!

“美玉賢弟,”李中山用關愛的口吻說,“這次我帶了五百支佛山造的線膛槍.都是嶄新沒用過的,全都給你的親兵,這樣你就不怕玄武門之變了!”

五百支佛山線膛槍造似乎不多,但是對于一場玄武門之變似的火并,卻已經足夠了。

因為吳三桂并不允許兒孫們帶領太多的軍隊入長安城,吳應熊、吳世璠可以帶進長安的軍隊加起來,也就是幾百不到一千的精銳。

如果裝備上五百支線膛槍.做掉吳應麒、吳世琮似乎也沒多難!

只要他能下得了狠心!

這種事情,先下手為強啊!

想到這里,吳世璠突然就哆嗦了一下,脊背之上都是冷汗。

看到吳世璠臉色微微發青,李中山又用安慰地口吻對他說:“美玉,你若不如意,盡管來投”

吳世璠這回終于露出了笑臉兒,笑著道:“世凱哥哥,謝謝你的線膛槍了等雙玉來了,咱們一塊兒去趟許州如何?你和小艽就在那里成婚吧!她雖然只是個妾的名分,但她也不是一般的女人”

“明白!”李中山笑了起來,“美玉,我保證把小艽當成公主來哄!”

“什么話?小艽本就是公主!”

“本王宣布,議政王大臣會議一致通過撤銷關于罷免大清第四代天子的決議的決議.皇上又是我們的皇上了!”

隨著議政恭親王常寧大聲宣布康熙又一次成為了皇上他這都快趕上明英宗了。

當然了,他比明英宗還是強一點的。后者是靠底下人發動政變,復位上臺的。而康熙則是先用武力,再靠投票扎扎實實把這個皇位給拿回來的。

而且這次議政王大臣會議的表決完全是在議政王、議政大臣自愿且沒有受到威脅的情況下舉行的——至少在南懷仁、羅東尼這些個觀摩大清議政王大臣會議票選皇帝的洋鬼子看來,這是一場非常公正,而且必須要向歐洲報告的重大事件。

大明、大清這對仇敵,現在居然一先一后,都走上了開會選皇上的路子了。

這路數就是在眼下的歐洲,大概也只有.那個什么尼德蘭聯省共和國可以比一比吧?

這真是太進步了!

不過康熙皇帝自己并不知道自己已經進步到了領先全球的地步.他反而覺得票選皇帝是奇恥大辱,朱三太子這樣的暗弱之君才不得不走這樣的路線,他可是明君啊,怎么也落到這個地步了?

再這樣發展下去,大清皇帝豈不是和朱三太子以后的大明皇帝一樣了?

不,康熙甚至還不如朱三太子。

因為擁護朱三太子登基當皇上的那些人,怎么算都是大明的忠良啊!

而這些又把康熙抬上皇位的人,至少一大半是亂臣賊子!

亂臣賊子選出的皇上.這說話有人聽嗎?

這可不行啊!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個時候,剛剛又把康熙給選上去的議政王、議政大臣們開始山呼萬歲了。

聽著亂臣賊子的歡呼,康熙依舊擠出了感激的笑容.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