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第284章 這天下,依靠誰?(求訂閱,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4章 這天下,依靠誰?(求訂閱,求月票)

第284章 這天下,依靠誰?(求訂閱,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康熙 | 你的大清亡了 


“梨洲先生,亭林先生,船山先生,舜水先生,三好兄,復甫兄,在座諸君,你們覺得,這朱三太子是何等樣人?他逃得對不對?這天下,又應該依靠誰?”

斯時斯刻,月明星稀,寒風呼嘯,金陵外城,莫愁湖畔,英王府中。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回到南京,人稱莫愁先生的李中山,一身儒袍,踞坐席上。問出的卻是這么一番話。

朱三太子“北狩”的事兒,當然瞞不過這位莫愁先生了——那個保著朱慈炯跑路的劉碩川可是莫愁先生親手“綁”入復明事業的,而朱三太子的寵妃楊紫云則是楊小環同父異母的妹妹。這位未來的大明垂拱之君的一舉一動,莫愁先生當然是一清二楚的。

至于耿精忠造反的事兒,他猜也能猜到。

現在吳三桂已經當了大周天子,不再尊奉朱三太子為主上。大清國又發生了內亂無論是康熙、福全還是順治,估計都已經斷了一統天下的念想,能維持個三分天下就不錯了。而大明這邊,因為有個被困在安慶、九江、南昌等處的大清江西大營還憑借著安慶和九江的險要地形在頑抗,所以李輔臣、李中孝的力量暫時被牽制,南京這邊看著就比較虛。

與此同時,耿精忠又招降了岳樂、李之芳、范承謨等清臣,再加上福建到南京的道路被打通后從福州開來的原任福建巡撫,現任的福建觀察使劉秉政率領的軍隊也開到了南京。這使得耿精忠的實力一下就膨脹了好幾倍,他在南京的軍隊已經增加到了好幾萬。

至少從紙面上看,耿精忠在南京的實力已經遠遠壓倒了三大中堂。而且北王劉進忠又是耿精忠的舊部,現在雖然封了個王,但依舊以耿精忠的故舊自居。他的王妃尚淑英更是耿精忠的心腹尚之信的妹子,所以對耿精忠而言,劉進忠毫無疑問也是他的人。

這么一算.現在無疑就是耿精忠造反的最佳時機了!

所以莫愁先生李中山掐指一算就知道了!

不過朱三太子在獲悉耿精忠即將造反的消息后,他的反應卻是讓李中山稍稍有點意外.他本來認為這位明獻帝還有可能登高一呼,畢竟南京城內還有十幾萬半武裝的國人、國士。可沒想到,這位崇禎皇帝的兒子居然很干脆的來了一個坐船北狩,讓劉碩川為他準備了一條快船,好讓他在耿精忠發難之前悄悄溜出南京。

這個機靈勁兒也真沒誰了!這是個天才啊!

而得到劉碩川派人送來的“定王北狩”的消息后,李中山也不急著去追未來的大明皇上,而是召集了正在他的莫愁湖王府中做客的大儒和留守應天的盧三好盧中堂,還有和他一樣悄悄潛回南京的陳永華,一起來討論這事兒.得討論一下這個君王死社稷好呢,還是君王萬里遁好呢?

李中山問出這句話后,在座諸人,則都是一副平靜而且淡然的表情.人家本來就是傀儡嘛!你還能指望一傀儡搞什么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嗎?他都不知道南京城內的練軍和民軍數量多少,戰力幾何,到底聽誰的話?

他啥都不知道,不跑更待何時?

當然了,他也不知道自己跑不了他想北狩就北狩?怎么可能?他這個獻帝下面都是比耿精忠還要壞的大明忠臣啊!

一個個都“壞忠、壞忠”的,能讓他跑了?

黃宗羲看看左右,他和李中山的共同語言最多,兩個人一老一小,都不是好人,所以特別談得來。這次南京事變的指導方針,就是他和李中山在安慶城外商量決定的。所以此刻他得先開口,引導其他“壞忠臣”的思想,當下就看著李中山笑道:“三太子,廟堂之上的泥塑木偶而已。生來就有享受富貴的福分,卻又歷經艱險,早就看開看淡了,還有什么說的?文治武功談不上也不需要,勇氣膽略要來非但無用而且有害。他只管安享榮華即可,軍國大事,自有我等原臣處置如此而已!”

黃宗羲.老反賊了!

而且他反的還不是崇禎、弘光、順治或是康熙,而天下間所有的皇帝、國王、沙皇、凱撒、大公、蘇丹、埃米爾他的路線就是要虛君,要把世襲的君主架空,然后讓非世襲的賢臣良將來管理國家!

船山先生王夫之也是個老反賊,他在他所著的《黃書》(這書名也沒誰了)中提出了“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同時他還主張君主不應獨攬大權,而是應該分權于宰相、百官。雖然沒有黃宗羲那么激進,但也是個理論家級別的反賊無疑!

到了他這個級別,聽完黃宗羲的發言,當然就明白那位莫愁先生和梨洲先生在搞什么了?

那兩位壓根對“明君”、“圣君”絕了念想,就想把“虛君”的規矩立起來。從現在這個“后大明”的開國皇帝開始就搞虛君,以后世世代代都別想再做實了。

而要確保這個君他是虛的,那可就不能讓一個能耐太大或膽子太大的朱家子孫爬上那把交椅.所以他們多半是借著耿精忠造反的事兒在考核朱三太子。

如果這個朱三太子表現的和他老爹崇禎一樣,要君王死社稷那就死吧!

反正朱三太子有兒子啊!

好在這個朱三太子表現得不錯.逃了!真是百無一用,膽子還小!這才是“好獻帝”啊!比歷史上那個總是想復興漢室的漢獻帝好多了。

要搞虛君,就得他這樣的!

真和朱元璋一樣,誰能架空他?

王夫子雖然對這樣的弱君不大滿意,但如今的新大明顯然是要走虛君的路線了,那就.這樣吧!

“三太子本非開創之主,”王夫之思索著道,“但朝廷如果能循天下之公,以天下之祿位,公天下之賢者,倒也能還天下人一個太平之世。”

“姜齋(王夫之的號)差矣!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平天下者,國人、國士有責謀之矣!”

說話的又是一個老反賊,就是亭林先生顧炎武!

他和王夫之、黃宗羲合成明末三先生,思想都差不多,就是要造皇上的反!

所以他們仨和莫愁先生李中山才能湊一塊兒啊!

以后梨洲先生、船山先生、亭林先生、莫愁先生一準會并列為“復明四先生”的!

那個吳三桂想請王夫之出山輔佐,人家壓根不去,直接溜到廣東,后來又跟著黃宗羲一起到了南京。

而顧炎武一度被熊賜履拉去北京,但也不愿意捧康熙的場道不同,不相謀!

在聽說南京要開復明大會后,也溜了過來。過來以后才知道,他這算是找到“組織”了!

既然找到了“組織”,他當然能理解李中山、黃宗羲的布署——決定性的力量不應該是權臣,而應該是國人和國士!

因為權臣有可能成為君主,權臣一旦成為君主,搞不好就要“一人疑天下,天下私一人”了。

所以這個莫愁先生李中山想要的應該不是“十八子主天下”,而是成為大明第一國人和大明首席國士!

而國人、國士想要主天下,就必須擁有相應的武德!

所以這一次的耿精忠之亂,也是對南京國眾武德的考驗!

“莫愁先生,”須發皆白,但是精神矍鑠的老先生朱舜水這時候發問了,“如果應天國眾難當大任,您是否要開設幕府,以大將軍之名治理天下?”

大明征夷大將軍李中山?李中山想到這個名號,淡淡一笑,道:“好吧,若國眾可用,那我們就為國眾治天下若國眾不可用,那我們就為豪強治天下吧!”

朱舜水笑道:“依老夫看,還是與國眾豪強共天下吧.以天下之祿位,公天下之賢者當然是好的,但沒有四方豪強出錢出力,天下就不知道屬誰了?莫愁先生,能平了耿精忠,咱們可就要好好想想這個問題了。”

李中山笑道:“舜水先生提醒的是,等滅了耿精忠,咱們就在復明大會上好好商量一下這事兒吧!”

說著他又看了看陳永華。

陳永華道:“英王,應天市面上已經傳了好幾天耿精忠要反的消息了,民軍也有了準備!耿精忠只要出兵,最多一天,應天城中就會有十萬能戰的民軍!”

陳永華兼任吏部尚書.發賣功名和管理國人、國士身份的事兒,都是他的吏部在管。所以應天民軍的動員體系,是由他負責的。

李中山秘密將其召回,目的就是為了發動南京民兵鎮壓耿精忠。

“一天.”李中山又看了看盧三好,“三好,我們有一天時間嗎?”

“有!”盧三好回答得斬釘截鐵,“一切都已經布置妥當,耿精忠只要出兵,應天團練軍就有把握把他們封鎖在西安門外大街、常府街、太平里一帶。”

他報的三個地名,就是南京皇城西面的三座城門外的大街,只要把這三條大街堵上,耿精忠的反可就有點難造了!

不過耿精忠畢竟有四萬大軍在手!

南京這一戰.要贏下來似乎也不容易啊!

南京皇城,東王府。

大明東王耿精忠這個時候已經披掛整齊,站在這了自己王府大殿門外,望著廣場上提著燈籠站得筆直的麾下軍官.好幾百條漢子,既有耿家嫡系的人馬,也有岳樂、李之芳、范承謨、劉秉政、尚淑英帶來的人馬。

江南的耿軍和前任清軍的骨干軍官,現在都匯集于此了——為了這一場造反,耿精忠、岳樂這些人也算是豁出去了!江南耿軍和原清軍的那點精兵,都已經開到了南京!

整整四萬精銳,現在正在起床吃早飯,而各標各營各隊的主官,好幾百個人,都被叫到了耿精忠的王府領賞——現在賞已經領完了,但他們并沒有離開,而是在靜靜地等待著。

雖說耿精忠已經是東王之心,路人皆知了!

但這些人并不是路人——他們來到南京后馬上就進駐皇城,除了耿精忠的親信,其他人都沒出去過。所以他們還不大知道耿精忠“將為萬歲”.不過這大晚上調集軍隊還放了遍賞,看著好像就是要反啊!

只是這個耿精忠已經反清復明了,現在又反.反什么呢?反明復元?

底下人看到耿精忠從燈火通明的大殿中全副披掛的出來,身邊還有岳樂、李之芳、范承謨、劉秉政、尚淑英,也都是甲胄在身,一個個就精神起來了,都注視著耿精忠那張被燈籠的亮光照得忽明忽暗的老鼠臉。

這時,耿精忠沉沉開口,聲音又高亢又短促,震著每個人的耳膜:“西王吳三桂已經在西安稱帝,建國號為周,稱周天子了!現在西邊的各州各府,群起響應,陜西、甘肅、四川、貴州、云南、湖北、湖南.盡為大周所有!大明一夜之間就失去半數江山,說明其氣數已盡,明祚將斷!

我已經收到大周天子的書信他老人家約我一起舉兵反明,共分大明將山。”

他猛地一揮手:“我本不愿意答應,但朱三太子又無心理政,只知道驕奢淫逸,入主金陵之后,就躲在他的定王府中,整日和婦人為伍,這等昏聵之君,又如何能復興明室?而各方諸侯,如南王李輔臣、英王李中山、忠王李來順、翼王鄭經者.誰不是割據一方,稱王稱霸?此等大明,如此定王,我們難道還要效忠他嗎?我們都是天下第一等的勇士,難道不應該替自己打江山?吳三桂就是我等的榜樣!”

他越說越開,聲音也越來越響,每個話音,都仿佛是從胸膛當中迸發出來的一樣!

“我在北京時就聽說了天子分身耳火的讖語,一直不明其意.今日總算知道了!這天子分身乃是指盤踞一方的天子而耳火合在一起就是個耿字,就是我!這說明我有天命!是天意要我代明而割據江南,成就孫吳帝業。所以我耿精忠現在決定和吳三桂一樣舉兵起事,帶著你們一起開創東吳基業,共百年富貴!諸君,可愿隨吾打江山、求富貴?”

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耿精忠的聲音都有點顫抖了。

這可是造反啊!

雖然他也不是第一次造反了。

但這次反要是造好了,他就有三分天下,就是皇帝了!

大殿外數百軍官,也都興奮起來了,終于給他們等著了!

他們這些人和朱三太子、李輔臣、李中山等等的,大多不是一路人朱三太子不說了,崇禎皇帝的兒子!就是那個李輔臣,也是流賊加明朝忠臣的組合,雖然他在大同城陷落前投降了阿濟格,但這屬于被迫投降,心里怎么想的只有天知道。

所以李家父子其實和吳三桂收來的山陜流賊其實是一個大成分只是小成分有點不一樣。他是大同明軍的余黨,不是闖、獻、永歷的余黨。

而現在跟著耿精忠的,除了尚淑英帶來的劉家軍中有一部分是勇衛營系統出身,其他人都是陳漢軍或干脆是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出身。

他們這樣的人,在大明的體系之中是很難找到合適的位置的.他們屬于不可靠分子,早晚被排擠!

而且他們的確也不忠大明!

這一點甚至比活呂布都差多了.活呂布的干爹們可都是大明忠烈!

“我等愿隨東王謀大事!”

院子里面的軍官們一起歡呼起來!

耿精忠一臉激動,咬著牙齒下達了最后的命令:“傳令三軍,飽餐之后,出西安門.敵在定王府!

傳令炮隊,一炷香后開始發炮,炮打定王府!”

“嗻!”

耿精忠在喊“敵在定王府”,而定王府里面的那個敵,其實早就已經開溜了,昨晚上就登上了一條駛往揚州應該是駛往揚州的快船。

和李中山相比,朱三太子還是更愿意相信陳永華和常明月賢伉儷畢竟他當年就是給常明月的爹救出來的,后來常家有暗中照顧他多年,那是真正的自己人。

而那個李中山總是給朱三太子一種很危險的感覺,不是很喜歡。

所以昨晚上登船之后,他就下達了千萬揚州的命令,然后就和楊紫云一起喝了幾杯悶酒,就沉沉睡去了。

也不知道睡了多少時間,他耳邊突然聽見了“轟隆隆”的炮擊聲也不知道雷鳴聲?

朱三太子一下就給驚醒了,醒來后就問:“到哪兒了?哪里打炮哦,還是打雷?”

“大王!”這是楊紫云的聲音,“我們在秦淮河上皇城那邊在打炮,是耿精忠的炮,他在炮打定王府!”

“什么?”朱三太子一下就蒙了,“我不是說去揚州嗎?怎么進了秦淮河?我這不是自投羅網嗎?快快,快調轉船頭,我們去揚州!我要去揚州“

“噓”楊紫云卻豎起一根食指,擺在自己的嘴唇前,“大王,您仔細聽聽。”

“聽?聽什么?”朱三太子豎起耳朵,果然聽見了海濤一般的呼喊聲:“保大明、誅國賊”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