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第283章 東王殺定王,大清還復來!(求月票,求訂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3章 東王殺定王,大清還復來!(求月票,求訂閱)

第283章 東王殺定王,大清還復來!(求月票,求訂閱)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康熙 | 你的大清亡了 


大明崇禎四十七年,十二月下旬,應天府,南京城。

隨著歷時大半年的南京保衛戰的結束和東南大局初定,這座東南都會,已經恢復了往昔的繁榮昌盛。

在這個臨近新年的時候,南京的國人們穿著嶄新的“國人袍”——一襲紅色圓領長袍,腰帶上懸掛著“國人劍”——一柄三尺寶劍,在街頭大搖大擺地往來,形成了一道相當“天下為公”的風景線。這些“國人袍”和“國人劍”可不是隨便穿隨便掛的,而是國人和國士身份的象征,在南京城內,只有參加過軍并且上過戰場或服役滿一定期限,或是花錢買了或考上或受封國士(秀才)功名者,才可以紅袍長劍,好不威風。

而國人、國士的身份除了威風之外,當然還有別的好處,一是國人、國士都有見官不拜和過堂不受肉刑的特權;二是國人、國士都有議政和上書言事之權;三是國人、國士都有自己入讀官學或送一名子侄兄弟入官學的權利;四是國士有參加議政會和復明大會的資格,有出任官吏的資格,而國人只要繳納一定的捐款或是從指定的官學畢業并通過考試,就能獲得國士身份。

總之,成為國人、國士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在南京城內,哪個大男人要是沒有抓住上一回南京被清軍圍攻的機會去參加民軍或捐助軍餉,給自己搞個國人或國士的身份,現在可真是后悔都來不及!

現在南京之戰都結束了,南京民軍的數量也被壓到了兩三千人的規模——就是一個架子兼守城營,成員都是練軍(正規軍)身份,想要通過當民軍再上城值個班,放幾箭,搖旗吶喊一下,就混個國人身份,那是門都沒有了。

至于參加應天府練軍.一來名額有限,二來練軍是長期服役的,而且軍紀嚴格,南京城內有營生有買賣的市民也不愿意干練軍。

所以現在南京城內那些沒身份的男子,看見滿大街的國人、國士,都有點抬不起頭了如果家里頭不是很差錢的,就是捐也得捐一個身份啊!

而那些當了國人、國士的,也都是挺有滋味的,大明原來有他們一份兒!

他們推舉的代表可以去參加復明大會,也可以參加南京的議政會,國家大事和地方事務,他們都有發言權。而且為吏當官,都非國人、國士不可.這種我是皇上自家人的感覺,還真是挺好的。

除了感覺挺好之外,南京城內的手工業者和小商人們的收入在南京保衛戰勝利結束后也上了個臺階!

南京可是絲綢之都,又是長江上一個重要的貿易樞紐,還是東南都會。可是南京保衛戰勝利之前直到大清入主南京后這段時間內,由于南京的對外貿易被大清朝掐了脖子,絲綢賣不上價,長江貿易樞紐的利益也降得厲害,東南都會就更別提了東南一帶的地主老爺不是在亂世當中死掉了就是被大清的文字獄嚇得縮起來了,誰還敢來南京張揚?

所以那些上點年紀的南京百姓,就沒有不想念大明的而現在,大明回來了,南京又是國都了,海外貿易也通暢了許多,東南地方上的士紳在南京保衛戰結束之后,也蜂擁來了南京城——再不來,那就要被士林中人當成土財主了!而且不來南京怎么捐國士?不捐國士,以后怎么當官當老爺?

現在大明剛剛復辟,一定需要很多官的,機不可失啊!

于是,這個南京的市面,在保衛戰結束之后,就肉眼可見的繁榮起來了,整座城市那可真是生機勃勃,萬物競發啊!

可就是這么一個“管叫大小都歡悅”的好時候,南京城中居然開始流傳起了“東王將為萬歲”和“東王殺定王,大清還復來”的流言!

這個流言剛出來的時候,南京百姓是不大相信的——現在都“原君、原臣”了,定王就算登了基,那也就是個垂拱而治的虛君,根據復明大會已經敲定了原則的《大明原法》,以后大明的國家大事會由一個名叫“大公會議”的議政之會討論決定,再由大明天子點頭蓋章。而國家的日常事務,也由大公會議推舉的內閣府負責管理,而內閣府的首領則稱為丞相。這個丞相的實權,可比皇上大得多!

耿精忠要奪權,想辦法當個丞相不行嗎?何苦殺定王當萬歲?如果定王想當個“蓋章萬歲”,他還不如當丞相甚至當東王呢!如果他要當個實權萬歲雖然現在西王吳三桂自己當周天子了,不管大明的事兒了,但還有南王、忠王、英王、翼王.哦,還有北王,還有盧中堂、陳中堂,他們能答應?就算那個北王和東王親近,最后支持他,那么反對的力量也不小啊!

一個不好,大明的這群大王、中堂、節度使可就要殺成一團,到時候大清也許就真的殺回來了!

但是在臘月二十這一天,隨著銀盔銀甲的北王妃尚淑英帶著五千北王軍從南京的外金川門碼頭登岸,然后浩浩蕩蕩地開進神策門,“東王將為萬歲”和“東王殺定王,大清還復來”的流言一下子就在南京城里瘋傳起來了。

不過還是有不少人還是不太相信耿精忠要造反殺監國當皇上。

而到了臘月二十五,也就是今天蘇松鎮節度使岳樂,浙東觀察使李之芳,浙西觀察使范承謨,福建觀察使劉秉政等外臣奉東王令旨,率兵上京,大軍正在進入南京外城上方門的消息,突然跟炸了鍋似的傳遍了南京內城,這下所有人都知道不對了!

南京內城街道上的“紅衣國眾”們不僅人人帶劍,有些人上街的時候甚至還帶上了新買的燧發手槍!

南京內城定淮門外的鐵匠一條街上,更是一片紅彤彤的,都是自費來購買布面鐵甲和鎖子甲的國眾——根據規定,國人、國士不僅可以持有火槍、弓弩,還可以購置甲胄,當然了,數量上是有限制的,而且必須持有“國人牌”和“國士牌”才能購置,所購買的甲胄、火槍、弓弩上面還要刻上該國人或國士的姓名和牌號。

而在國人、國士聚集的定淮門外大街上,流言傳得可就更厲害了。

“聽說了嗎?耿東王真的要反了,他霸占的老皇城已經全面戒嚴了,沒有東王的命令,誰都不許進出!”

“可不是嘛.昨兒我在上方橋上親眼所見,岳樂、李之芳、范承謨、劉秉政的軍隊大批大批開進來,人數加一起都有一兩萬了!”

“東王軍這些日子也在往南京調動仙鶴門那邊天天有軍隊開進來!”

“北王的兵也來了!金川門內的北王府都快變成軍營了那個帶兵回來北王妃尚淑英可是東王府司馬尚之信的妹子!”

“反了,反了都他N的是反賊!”

“怕什么?他們的人有我們的人多嗎?南京城中的練軍就上萬,國人、國士不下十五萬安慶那邊還有英王、南王的數萬大軍!江北的揚州還有陳中堂的淮揚團練軍.姓耿的敢反,咱們就滅了他!”

“對,就滅了他!”

南京國人、國士大多是經過大半年戰爭洗禮才當上的,而且還真的把自己當成了大明的自己人.現在當然要拿起武器保衛新生的大明國人、國士政權了!

而且岳樂、李之芳、范承謨都是南京國眾的手下敗將,帶了那么多軍隊打了大半年,南京內城的邊都沒摸著,現在才一兩萬人,有什么好怕的?

至于耿精忠.南京國眾一樣瞧不起他,私底下還給他起了個“老鼠王”的綽號。

之所以會有這個綽號,一是因為耿精忠長得有點獐頭鼠目,看著像老鼠。

二是耿精忠是賊心鼠膽。

他是一邊想當萬歲——都快路人皆知了;一邊又有點膽小,總是怕別人謀害他。

所以耿精忠整天躲在南京皇城里面,極少外出,即使外出也是晚上悄悄出門.真有點像老鼠王。

這樣一個老鼠王就算僥幸反成了,那肯定也守不住局面,大清搞不好還要回來!

當然了,耿精忠自己是不覺得自己有“鼠性”的,他還覺得自己謀劃得很好,應該是萬無一失了!

就在南京國眾門開始自發加強武裝的時候,這位耿東王還在自己的王府當中和剛剛入城的岳樂、范承謨、李之芳、劉秉政、尚淑英,還有他在南京城內的心腹尚之信、喻仁英、黎道人、白顯忠、徐文耀、王世瑜等人密謀造反。

“王爺,現在南京城中有您的一萬五千大軍,有岳帥、李觀察、范觀察、劉觀察的兩萬大軍,有北王的五千大軍攏共有四萬之眾。對面只有盧三好的一萬團練和兩三千民兵,咱們的優勢很大啊!”

“王爺,現在大勝關、當涂、采石磯、蕪湖、銅陵、貴池等處,都在曾大帥的掌控之下,大小活呂布的兵還頓于安慶堅城之下,陳永華的兵剛剛打下淮安府城,現在也在休整至于盧三好,則因為吳三桂自稱周天子而陷入了尷尬,咱們的人一頓彈劾,搞得他天天被復明大會的人糾纏。南京城內,已經沒有可以和王爺您對抗的人物了!”

“王爺,您不用擔心活呂布父子,他們壓根來不了南京我家北王親率五千精兵守在浦子口大營!活呂布父子又沒有水軍,怎么過來?”

“王爺,您別擔心什么大清還復來大清國內也亂成一鍋粥了,康熙和他二哥攝政王福全之間已經劍拔弩張,等來年開春后必有一戰,他們自己都打不過來,還會管咱們的事兒?”

“吳三桂那邊也不用擔心,他首先要對付的還是李自成這兩位可是宿敵,是沒有可能講和的,必有一番龍爭虎斗!”

“江西的康王也不會和咱為敵的他被活呂布父子和李自成圍攻了那么久,自保都難!至于福建的翼王向來是個守家之賊,眼界就出不了閩南,根本不必擔心。”

“王爺,天時地利人和都在咱一邊.放手干吧!”

耿精忠聽著手底下人從各個方面進行分析,結果當然是把握很大,只要放手去干,十有八九能成功。

看來天子分身耳火的讖語是一點都沒錯啊!

既然沒錯,耿精忠也下定決心了!

他看著大廳內的一群黨羽、盟友,重重點頭道:“大明氣數已盡,東南其實是無主之地,寡人若不取之,待活呂布父子打下安慶獲取九江后,也一定會聯合李自成來取.他們現在已經恢復了李姓,還和李自成聯宗,已然一體了。另外,還有讖言說‘十八子有天下’.十八子就是一個李字!可見將來的天下不是耳火就是十八子!寡人現在決定,要先下手為強!

諸位可愿和耿某同心戮力,收拾天下?”

大家伙等的就是這句話!

于是全都起身下跪,雙手抱拳,對著耿精忠大喊:“臣等愿隨東王取天下!”

耿精忠點點頭:“好!今晚各營飽餐一頓,明天三更出兵攻打定王府!”

“是!”

“嗻”

定王府,后花園。

定王朱慈炯這個時候正坐在一間僻靜的閣子內,看著跟前的盧三好、常威、羅大為,一臉的無奈。

南京城都傳遍了,耿精忠要反,而且還是“東王殺定王”.這是不讓人當明獻帝啊!獻帝被廢后還有個山陽縣公當,怎么到他就只有殺頭了?

這不行啊!

他得垂死掙扎!得努力求活!得臨死咬一口!

可是他這個定王又沒兵沒將的,只能靠底下的忠臣哦,是權臣幫忙!

可問題是現在南京城內除了盧三好就沒有什么能拿出手的大權臣了陳永華人在江北,就派了個文質彬彬、性格儒雅的常威來幫忙。李中山還在圍攻安慶,就派了個面目和善,隨和文弱的羅大為來護駕。

而最讓朱三太子無語的是,這三人手里也沒多少軍隊,盧三好只有一萬人,羅大為和常威各帶回三千人,另外還有些民兵.然后就沒有了!

總共不到兩萬人,而耿精忠那邊至少四五萬這還打個毛啊!

大明要完,明獻帝要亡!

“大王勿憂,”盧三好倒是挺淡定的,“耿東王雖然有四五萬人馬,但是南京城中還有十幾萬國人、國士,咱們只要能稍加抵擋,等京中國人、國士都集結起來,就能一舉鏟除逆賊了。”

羅大為一臉溫和地說:“大王,我們淮西紅巾軍個個能打,可以以一當十,不怕耿精忠胡來的,他要敢反,臣就替您把他給活捉了!”

挺能吹的朱三太子又看了看常威,好像更沒救,一身文士打扮,看著就是個讀書人啊!

常威笑道:“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如今金陵人心在大王而不在耿王,耿王敢反,金陵百姓都不會饒他的!”

朱三太子點了點頭:“好好,那你們趕緊回軍營去抓部隊也許明天,也許后天,耿精忠這個賊人就要反了!”

說完,他就揮揮手讓盧三好、羅大為、常威三人都告退了。

看見他們走遠了,朱三太子又嗯咳一聲,然后就看見錦衣衛鎮撫劉碩川賊頭賊腦的從旁邊的樹林子里鉆了出來,悄無聲地到了朱三太子身邊。

“大王,明天一大早耿精忠就要反了!”劉碩川低聲說。

“真的?”朱慈炯看了他一眼。

“千真萬確!”劉碩川說,“臣在北王軍中安插了眼線。”

“那北狩的船都準備好了?”朱三太子問。

劉碩川點點頭:“已經準備好了!大王咱們是不是馬上出發?”

朱三太子嘆了口氣,低聲道:“等等,再等等.等天黑再走!真沒想到,寡人想當個獻帝都那么難!”

(本章完)


上一章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