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第278章 康麻子,快把納貢稱臣的不平等條約簽了!(求訂閱,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8章 康麻子,快把納貢稱臣的不平等條約簽了!(求訂閱,求月票)

第278章 康麻子,快把納貢稱臣的不平等條約簽了!(求訂閱,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康熙 | 你的大清亡了 


“父親,您看,這是白螺磯,位于長江北岸,又在洪湖西岸二十余里,四周雖然都是平原,但是水網密集,稻田遍布,非常不利于大軍從陸上發起進攻。兒子已經命世玨在白螺磯構筑了堡壘并設置紅衣大炮、紅衣小炮數十門,用以封鎖江面和陸上進攻的通道,以求萬無一失!”

“.這是城陵磯,在長江南岸,是個三叉口,長江和洞庭湖就在這里交匯,這里既是荊州的門戶,又是湖南的門戶,還是岳州府首縣巴陵的門戶,是萬萬不能有失的!所以兒子就讓衛完初率領他的后武衛軍精銳守在城陵磯,還擴建了城陵磯的城堡,同樣布署了數十門紅衣大炮、紅衣小炮。”

正在襄陽城內的平西王府內向,指著一副懸掛在一面屏風上的地圖,向吳三桂匯報已經劃歸吳家的岳州府布防情況的人,就是吳三桂的養子,金吾衛大將軍,湖南總管吳國貴。

現在湖廣這邊的吳李換地已經在惟好解斗的熱心人李輔臣的主持下完成了,控扼荊江和洞庭湖入口的岳州府已經成了吳國貴的防區。

吳三桂為了專心經略陜西和中原,于是就把長江北岸屬于荊州府的一段江岸地區也劃給了岳州府,以便讓吳國貴在長江兩岸設防,將長江水道徹底卡死,斷了李自成的西進之路。

而吳國貴的動作也很快,不過一兩個月,就已經將江北的白螺磯要塞化了,同時還加強了江南的城陵磯的布防。

“唔,完初的兵都是祁三升留給他的,最為精銳,由他守著城陵磯一定可以萬無一失。不過咱們只守不攻.水師辦得怎么樣了?什么時候能和李自成這個逆賊的長江水師較量一下?”

吳三桂顯然還沒放棄順江而下的打算,只是他的水軍實在有點不夠瞧的——吳三桂這個“反賊搜集愛好者”在收藏反賊的時候只收了闖賊、西賊,沒注意收海賊,等殺到了長江流域才發現自己手下竟無一人善水戰。更有甚者,本來應該是陜西旱鴨子的李自成在長江邊上住久了,居然拉起了一支有模有樣的長江水師。

所以吳三桂也不得不順著李輔臣給的臺階下去,免得在長江上被自己的死對頭李自成吊打!

不過吳國貴還是替吳三桂找到了一個真懂水軍的人才,就是原本屬于海賊陣營,后來跳槽到大清當貳臣,被丟在湖南當參將的林興珠。

這位可是專業海賊,而且還是水陸兩棲,既能駕舟打水戰,又能率領藤牌兵上岸打陸戰。

所以吳國貴就把辦長江水師的重任交給了他!

不過辦水師不是辦陸師,那個啥“百年海軍”雖然有夸張的成分,但是辦個能用“江軍”花費幾年時間還是難免的。

且不說別的,但是造船一項就急不來。李自成那邊有現成的漢口造船業可以利用,而吳國貴、林興珠這邊就困難得很。雖然長沙、岳州都能造船,但是和天下四聚的漢口一比,還是差了不少。

吳國貴搖搖頭:“義父,這水軍難練,戰船更難造.急不得的。兒已經命林興珠在洞庭湖中的君山島上設立了水師大營,還在長沙開設了水師造船廠,還托了小菟的關系從廣東雇了一批技藝高超的船匠,準備打造一些可以在長江、湘江、洞庭湖上往來自如的炮船。不過要造出質量上乘的戰船,還得選用上好的木料,這些木料還得先曬干水分才能用。”

船廠還得現開,船匠還得去廣東招募,造船的木頭還得現砍和現曬

吳三桂也嘆了口氣,沉吟一下,又問:“那活呂布家的‘神槍術’你和小菟打聽明白了嗎?”

“明白了。”吳國貴點點頭說,“根本就沒有什么神槍術是李中山發明了一種特殊的‘中山槍子兒’,再配上線膛槍,就能打遠射了,二三百步沒什么問題,填裝也很快。”

“什么叫中山槍子兒?什么叫線膛槍?”吳三桂眉頭皺了皺,“咱們自己能造嗎?”

“能!”吳國貴道,“小菟托人送了樣品給我,回頭我讓人送來給您瞧瞧。另外,我已經問過底下的槍匠了,都能打造,不過”

“不過什么?”

“不過造得很慢!”吳國貴說,“造槍本來就慢,一根槍管就得折騰上大半個月,再要在鐵管內壁削出膛線,這功夫就更大了咱們手下的槍匠本來就少,想要大量生產線膛槍恐怕是不可能的。

另外,這線膛槍的膛線還會被磨平,磨平后就和滑膛槍無二了。實在是好用難造啊,而且價格太貴了!兒讓小菟算過了,訓練和配備一個燧發線膛槍兵的花費都能鑄造一門發射了六斤炮彈的紅衣小炮了!”

正因為燧發線膛槍雖好用,但難造,價格更貴,李中山才讓吳小菟把線膛槍和米涅彈的樣品給吳國貴送去——線膛槍這玩意兒比的就是冶金和鍛造手工業的規模!

搓線膛槍的手藝要說多難也沒有,歷史上康熙的養心殿造辦處的工匠就能搓出來(米涅彈肯定是沒有的),后世的博物館里都能看到,還是火繩線膛槍。但這玩意一年也搓不了幾條,拿去給康熙打小白兔玩是足夠了,裝備部隊就別指望了。

而要搓出足夠裝備軍隊的線膛槍,在如今的全中國只有一個佛山鎮有這種產能。

所以李中山壓根就不怕線膛槍和米涅彈的技術擴散出去,甚至都不擔心吳三桂、吳國貴悄瞇瞇從佛山鎮買入一批線膛槍裝備部隊。

因為這手搓的線膛槍真是很貴的,一支佛山鎮出品的燧發滑膛槍賣給粵海軍衙門的售價就要五兩銀子,一支燧發線膛槍的售價得在這基礎上翻一倍,也就是十兩銀子!

如果外人想要從佛山鎮購買,走合法渠道需要粵海軍總軍需官戴梓的批準,走非法渠道價格至少翻兩翻.也就是三十兩!這個價錢讓鄭經來買還能買得起不少,可吳三桂哪來那么多錢?

而要訓練出一名合格的線膛槍兵,起碼得打廢掉一支嶄新的線膛槍!

對于粵海軍來說,訓練一線膛槍兵的花銷連槍加火藥加子彈,起碼就是二十兩銀子!

另外,完成訓練后還得再給一支嶄新的線膛槍,還得配上一定數量的彈藥,還有頭盔、胸甲、刺刀和其它各種各樣的裝具還得一個月五兩銀子的“副什長”軍餉(這是給老兵和技術兵種的優餉),年底再得額外放個賞。

所以粵海軍那么有錢,還守著個可以大量手搓線膛槍的佛山鎮,攏共也就練了一千幾百個線膛槍兵,個個都跟寶貝一樣。

李輔臣因為是李中山的爹,所以也搞了三百個線膛槍兵,李中山帶去淮西軍的線膛槍兵也是三百。陳永華、盧三好這些人和李中山的關系比較鐵,各自也搞了一二百線膛槍兵。

至于中國國內的其他勢力,現在還沒有成建制的線膛槍兵。而吳三桂一聽這個線膛槍真搞起來比大炮還貴,一下也沒興趣了,有那閑錢多搞點炮兵不香嗎?

“這個線膛槍比大炮還貴,那要來干什么?咱們還是多搞點大炮吧咱們過去沒有足夠的挽馬,鑄了炮也用不了。現在老二拿下了甘肅,可以從西域買馬,總算能多搞一些炮隊了。”

“父王英明!”吳國貴滿臉堆笑著道,“咱們只要多搞點大炮,就能轟開西安城墻,拿下西安,父王的三分天下可就到手了,往后便不必再給那朱三太子做臣子了!”

這是在勸進了!

這些日子給吳三桂勸進的人可不少,而且還三天兩頭有祥瑞出現!

但是吳三桂卻挺謙虛的,說自己的德好像有點缺.所以不能在襄陽或江陵這樣的小地方稱帝,得占下個帝王之氣濃郁的古都,然后才能當皇帝。

這個帝王之氣濃郁的古代,好像就是西安和洛陽了!而西安的王氣顯然比洛陽更濃,西安不僅是十四朝故都!而且最近一個在西安建都的王朝大順朝還是因為吳三桂滅亡的這個大順的王氣應該都轉到吳三桂身上了。

所以吳三桂覺得自己應該在西安登基,國號應該是周,這樣就能長久了。

吳三桂拈著胡須,正琢磨著把湖廣這邊的防御交給吳國貴后就率兵去打西安時,忽然聽見遠遠的有人在嚷嚷:“大王,大王,大喜啊!”

“恭喜大王,賀喜大王!”

“臣為大王賀!”

吳三桂一愣,因為他聽出來這聲音好像是劉玄初、方光琛、汪士榮的,這三位今兒怎么也來“賀喜、恭喜”了?難道他們也發現祥瑞了?可之前他們從沒搞過什么祥瑞,今兒這是想開了?

另外,劉玄初一直在南陽啊,今兒怎么來了襄陽?難道這個祥瑞出在南陽?

想到這里,吳三桂就轉過身又走了幾步,坐到了自己的寶座上,然后才吩咐守在門外的護衛道:“請三位軍師進來!”

他話說完沒一會兒,就瞧見劉玄初、方光琛、汪士榮一起從門外進來,不過還多了個人,居然是吳世璠。四個人全都是一副撞了大運的樂呵模樣,一起走到吳三桂跟前,行了揖拜之禮,齊聲道:“臣等恭喜大王!”

“平身,都坐吧.世璠,你也來了?也坐吧。”吳三桂揮揮手,示意三個軍師和自己的孫子吳世璠落座,然后又對吳國貴道:“老三,你也坐吧。”

“是,父王。”

方光琛、汪士榮、劉玄初和吳國貴都落了座,但是吳世璠卻沒有落座,而是摸出個信封雙手遞給了吳三桂:“爺爺,您瞧這個!”

“這是.”吳三桂接過信封看了眼,也是一愣,“愛新覺羅.玄燁這是,康熙?”

“康熙的親筆信!”吳世璠道,“是康熙的翰林侍讀李光地送到南陽的,世子爺找了些康熙的折子對了筆跡,確系康熙真跡!”

“寫了什么?”吳三桂一邊問話,一邊伸出右手,吳國貴趕緊站起身到一旁的一張書桌上替他哪來了老花眼鏡。

“爺爺,康熙在信上說他國中出現了逆賊!”

“唔?”吳三桂眼珠子一瞪,逆賊?是說我嗎?

“爺爺,您別誤會康熙這次說的逆賊是他兄弟裕王福全,就是那個偽造順治遺詔封自己當攝政王的福全!”

“哦,那么說來滿清是要兄弟相殘了?”吳三桂已經掏出了信紙仔細看了起來。

“爺爺您圣明,”吳世璠笑道,“康熙實在忍不了福全了,準備起兵討伐福全,因為怕咱們乘機在他背后捅刀子,所以想先穩住咱們,就在信中提出要效仿石敬瑭,要割讓關中之地給咱,還要認我爹當義父,以換取咱們的援兵!”

“什,什么?認你爹當義父?那他豈不是成了我的孫子?”吳三桂大吃了一驚,趕緊一目十行把信看完,“信上沒說要認爹啊,只是要割地交好,借師助剿。”

“父親,估計是這個康熙實在抹不開面子白紙黑字寫出來吧?”吳國貴也是一副喜笑顏開的模樣,插話道,“不過咱們只要能拿到關中之地就行了,誰稀罕他這個小麻子?”

“三爺差矣,”劉玄初插話道,“光是割地可不行!”

吳三桂笑道:“軍師,老夫才看不上這個麻臉康熙呢!”

“王爺,”劉玄初道,“這康熙認不認您當爺爺的,其實并不打緊.順治當年還管那個洋和尚湯若望叫湯瑪法,也就是湯爺爺的意思。歷史上那個石敬瑭的侄子石重貴在即位后給契丹的國書中就稱孫不稱臣可見稱不稱孫并不打緊,稱臣才是關鍵!”

方光琛也點點頭道:“大王,康熙只說認爹割地,不提及稱臣,也不提納貢,其實就是想和您耍滑頭.想白白得到您的支援!”

汪士榮也道:“王爺,康熙如果向您納貢稱臣了,那大清就是您的藩屬,而您就能在名分上收復北方失地而且康熙是皇帝,您是皇帝的宗主,稱王就不合適了,理所當然要進位稱帝!”

“也對啊!”吳三桂摸著胡須,“老夫如果當了大清的宗主,又收復了十四朝定都之地,顯然是得了天命!”

“對,對!爺爺,到時候您就應該順應天命,登基為帝了!”

吳三桂又摸了摸胡須,“可老夫要做了皇帝,朱三太子那邊又當如何?”

“朱三太子當然不能當皇帝了!反正他現在也還沒稱帝。”吳國貴笑道,“父王,您只要封李輔臣、李中山、劉進忠、李來順、耿精忠、鄭經、盧三好、陳永華等人為王,朱三太子自然就是個光桿大不了您也封他一個王,讓他世世代代享受榮華富貴。”

吳三桂點點頭,他這三兒子出的辦法挺不錯的,多封幾個王,把那些捧朱三太子的軍頭都吸收了。然后等康熙、福全火并完了,就拉著東南的那堆藩王一起北伐,把大清朝的余孽徹底鏟平,大周就能一統天下了完美啊!

想到這里,他又看了看自己的三個軍師。

劉玄初笑道:“三爺的辦法不錯雖然天下的藩王多了一點,但只要大王您能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再來個直搗黃龍,將來總能慢慢把這些藩都削了的。”

已經想到削藩了.也不知道到時候會不會再惹出一個九藩之亂?

方光琛笑道:“玄初你想得太遠了.咱們還先顧好眼前,這個康熙可還沒說要稱臣呢,而且這個關中之地也還沒割到咱們手里。”

汪士榮這兩年一直為吳三桂當使臣,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馬上對吳三桂道:“大王,臣可以跑一趟西安!”

吳三桂笑著搖搖頭:“士榮,這次的事情光靠你的三寸不爛是辦不到的!”

“王爺,您是想.”汪士榮眼珠子轉了轉,“出兵關中,逼康熙割地、納貢、稱臣?”

吳三桂笑道:“沒錯,本王就是要出兵!康熙遣使來說這些,說明他已經快要窮途末路,除了答應咱們的要求,就沒別的法子來。

只要本王親提十萬大軍兵臨西安城下,這個康熙一定會就范的!

獻廷、玄初、士榮,你們三個去和那李光地商量一個叫康熙割地、納貢、稱臣的盟約回頭先讓李光地把盟約帶回西安,老夫再率大軍兵臨城下,也算是先禮后兵了!”

他這個盟約,其實有個更確切的名稱,叫“不平等條約”!

那是相當的不平等啊,大清不僅要割地,要納貢,還要稱臣這可真是把康熙往死里欺負了!

不過現在的康熙也沒什么選擇了,他都已經要當石敬瑭了,還能賴得掉一份賣國的不平等條約嗎?

所以李光地也沒和劉玄初、方光琛、汪士榮他們理論,直接照著吳三桂的意思,和這幾個吳家軍師一起草擬了一份條約,隨后就帶著這份條約的草案,快馬加鞭回了西安。

大清朝的第一份不平等條約,就這樣被擺到了康熙皇帝的跟前!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