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第255章 要變壞,要變得更壞!(求訂閱,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5章 要變壞,要變得更壞!(求訂閱,求月票)

第255章 要變壞,要變得更壞!(求訂閱,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康熙 | 你的大清亡了 


“世子爺,行行好吧,給額們一口吃的!”

“二公子,您救救額們,額們老秦人以后幫吳家打天下!”

“康麻子太壞了,搶了額們的口糧、田宅、財物,還要把額們趕出西安城活活餓死”

“世子爺,二公子,你們是救苦救難的菩薩,救救額們吧.”

十幾萬被康熙攆出西安城的老秦人被吳家的騎兵護送著在荒涼的關中平原上拖拖拉拉走了半個白天和一整個晚上,終于到了灞上大營外,烏泱泱坐了一大片,全都在哭喊求救。求吳應熊、吳應麒救他們!

吳應熊、吳應麒、吳世璠、吳世琮,加上一群吳家的將領、謀士,全都一臉莫名其妙地湊到了吳應熊的中軍開會,哦,也不都是莫名其妙的,吳應熊和吳世璠爺倆就很理解康熙這種當惡人都當不徹底的行為。因為他倆其實也是北京城里面一眾八旗好孩子的一員嘛!

之前吳應麒說的那一套驅趕老百姓當炮灰消耗敵人的彈藥、氣力的打法,那都是北京城內那幫八旗好孩子的惡人阿瑪拿手的。可那些惡人阿瑪是什么生存環境?他們但凡有點良心,崇禎皇帝都不至于掛在煤山樹杈杈上。

而崇禎皇帝如果有他們一半兇惡,農民起義早給鎮壓了,京師勛貴也老老實實捐錢了,江南士大夫沒準都能整成納稅模范生。

這亂世當中,如果沒有真正的天降猛男領著大家降維打擊對手,往往就是誰的底線更低誰得利——其實這才是滿洲人最喜歡的兵法《三國演義》里面的硬道理!

畢竟《三國演義》當中笑道最后的都是“大魔王”.而這個道理,皇太極、多爾袞都是看懂了的。而康熙、吳應熊雖然能看懂《三國演義》里面的每一個字兒,但里面真正的道理,卻不是養在深宮或豪宅當中,從小就被當成天之驕子或立志躺平的康熙、吳應熊這樣的人物能一下就看懂的。

就算是懂了,他們也不可能立即就可以完成從“候補劉皇叔”、“候補諸葛亮”到“現行曹賊”和“現行司馬昭”的轉變

譬如吳應熊、吳世璠這會兒還是有點轉變不過來,而以吳應麒和吳世琮為首的一批在西南同各路土司打老了仗的小魔頭現在變壞的速度就很快。

“老大,康麻子真是昏了頭,居然因為軍糧不足就把十幾萬百姓趕出城真是昏君啊!”說話的是吳應麒這個大嘴巴,他這時候已經想明白康熙的心思了,所以笑得嘴都合不攏了,然后就開始教自己的哥哥怎么當惡人。

“怎么就是昏君了?”吳應熊正愁眉苦臉呢,“十幾萬人吶,一天得吃多少?”

“一天吃一兩千,至少可以吃三個月!”吳應麒回答。

“一天吃一兩千石糧食?”吳應熊一愣,“還三個月.那不是得吃掉二三十萬石?我們哪兒有啊?”

吳應麒被吳應熊的話給驚著了,一臉詫異地看著哥哥,“老大,你說什么呢?我的意思是一天吃一兩千百姓,大概可以吃上三個月!”

“什么?吃人?你”吳應熊瞪大了眼珠子瞅著自己的弟弟,“你,你還吃人?”

吳應麒怎么也沒想到自己的哥哥反應那么大,趕緊搖頭道:“沒,沒老大,你可別誤會,我可沒吃過人。”然后這大嘴巴還把這個問題推給了一塊兒來開會的將領們,“你們,你們吃過沒有?味道如何?”

這話問的好幾個上了年紀,跟過李自成、張獻忠的老將都不知道該怎么回答了。因為他們好像,可能,也許,真的吃過一點點

但即便如此,吳應麒也不能當著眾人的面問呢?

這個吳二爺.怎么亂說話呢?

他以后當了皇帝,上朝的時候一時興起會不會和大臣們商量吃人肉的事兒?這不成笑話了?

吳世琮趕緊幫他那個“坑兒的爹”轉移話題:“爹,咱們還是商量一下怎么利用大營外的十幾萬人吧.雖然沒有什么特別精壯的,但好歹也能一路跟隨著咱們走到灞上。”

吳應麒一揮手:“這還用得著商量?讓他們推盾車填壕啊!咱們有十萬大軍卻不敢攻城不就是怕傷亡嗎?現在就讓百姓頂在前面送死!”

這個辦法好!

底下一群吳三桂帶出來的老惡人全都挑起大拇哥說好了!

“二爺的辦法好!咱們過去就是這么打仗的!”

“咱在云南也這么打,只是在四川時實在抓不到人只好自己硬頂上去!”

“世子爺,咱們就這么干吧有了這十幾萬填壕之眾,這西安城最多一個月就能打下來!”

吳應熊聽了這話眉頭大皺,外頭這些百姓把他當救苦救難吳大菩薩,他怎么能把人家當炮灰送去填壕?天良何在?

想到這里,吳應熊嗯咳一聲就道:“二弟,我們是仁義之師,怎么可以讓百姓去填壕送死?現在關中的人心好不容易歸了咱們,咱們一定要愛惜百姓,鞏固人心。”

完了!

底下一群吳家老將這下都傻眼了。

吳三桂這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攏共就倆兒子,一個大嘴巴亂說話,一個更糟.菩薩心腸!

菩薩心腸怎么當皇上?

看到底下人訝異的目光,吳應熊也有點皺眉。他想起來了,自家好像不是什么仁義之師.他爹吳三桂就是個別仁不義不忠不孝的老混蛋!

要擱在《三國演義》里連袁紹、曹操都混不上,頂天就是一袁術!

吳世璠看到自己的爹也說錯話了,只好幫著轉寰,笑著道:“父親,您說的沒錯,關中的人心現在向著咱們咱們就順勢而為,當一回劉皇叔吧!”

吳應熊連連點頭:“對,對,咱們要當劉皇叔!”

可是這個劉皇叔要怎么當呢?

所有人都看著吳世璠這個清秀少年。

吳世璠清了清喉嚨,侃侃而道:“咱們應該帶著西安城內被趕出來的十幾萬人,再加上西安府境內各縣各鎮之中凡是愿意跟著咱們一起走的百姓撤離西安城下!我初略估算了一下,可能有四五十萬之眾!咱們把這些人都填到四川去,把他們編團成營,再給他們分配土地、種子、耕牛,讓他們給咱們當屯田戶。這樣最多三年,現在赤地千里的四川就能處處是沃野,而咱們手里的糧食和兵源就會更加充沛!”

這個吳小爺好像也有點菩薩心腸啊!

底下的老將們都顯得憂心忡忡,對老吳家教育子孫的能力產生懷疑了。

咋都那么不靠譜呢?不是大嘴巴,就是大善人。

吳世璠也是個好孩子,但他比他爹會講道理,所以還能再忽悠一下,于是他接著擺事實,講道理:“如今的天下已經有了三分四分的局面.搞不好就要有百年割據的局面了!而我家如果不能一鼓而得天下,今后又能靠什么在這百年相持之中贏到最后?咱家的地盤雖大,但只有位于前沿的湖廣、甘陜人口較多,昔日號稱天府的四川則是一片荒蕪,云南、貴州也沒多少人口。

也就是說,咱們沒有一個牢靠的大后方,沒有源源不斷的糧食、器械、兵源,一旦陷入持久,咱還能打得過朱三太子、李輔臣、李來順、鄭經他們嗎?”

說完這話,他又看著似乎要被自己說服的吳應麒問:“二叔,咱們從西安府帶走的人,就一家一半如何?”

“一家一半?”吳應麒看著自己的侄子,“那可是二十來萬人口呢.要怎么安置?”

“二叔可以帶著手下的屯民走散關道前往成都府,然后再將他們安置在成都、綿州、眉州、資州,并且在這四個州府設立屯田都尉管理他們。而家父則領著分到達二十多萬人帶去順慶、重慶二府安置,也設立屯田都尉。”

這是要把吳三桂的四川給二一添作五分了!

吳應麒分一府三州.其實就是成都平原一帶,吳應熊則拿下重慶一帶。

以后再發展下去,吳應麒就是成都王!而吳應熊至少也有個重慶王了。

另外,吳世璠還提出設立“屯田都尉”這個官職,實際上就是要搞軍事化屯田!

這其實不是什么新招了,開拓蠻荒本來就是一個高風險、高投資和回報周期長的事兒。如果沒有高度組織化、軍事化的屯田團隊,這事兒的進展會很慢。

譬如清朝的湖廣填四川就“填”了一百多年,從康熙年一直填到乾隆年才完事兒。

吳應麒心里好一陣盤算.好像也不錯,二十萬人口歸自己了!再去成都一帶搞幾個屯田都尉,那自己以后經略西北就能有個比較靠譜的后方供應基地了。

退一萬步講,以后要是真的兄弟反目了,他也能有個打內戰的基地啊!

想明白了其中的關節,他的壞心思就收了起來,點點頭道:“那行.咱們就商量一下該怎么撤退吧!這回有好幾十萬人要撤出去呢!”

“皇上,皇上,大喜啊,吳逆的人馬開始撤退了!”

“真的?”

西安行在的南書房內,從剛剛提拔的領侍衛內大臣費揚古口中得知了吳家軍開始撤離的消息,已經因為自己不夠壞,對不起祖宗(祖宗都那么壞,你怎么就不學一點?)而后悔了好幾天的康熙,都已經有點喜極而泣了,眼眶里面都濕潤了。而高興的同時,他還有點不敢相信。

因為這兩天那個跟過多爾袞、多鐸、阿濟格這仨大壞蛋的老壞蛋賴塔天天都在客串“上書房總師傅”.負責教壞康熙!

康熙之前是知道老祖宗弓馬取天下的不少光輝事跡和遇到的艱難困苦的。但是沒人告訴他老祖宗之所以能贏,不僅因為弓馬嫻熟、作戰英勇,還因為老祖宗夠壞夠惡,而大明那邊的萬歷、天啟、崇禎、魏公公都不夠壞!都沒有達到無惡不做,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

而在接受了幾天壞人壞事的教育之后,康熙終于明白自己錯在哪兒了?

原來自己實在太他M善良了!人善被人欺啊!

當然了,康熙僅存的那點善良也不是他自己的錯,都是大清帝王教育的失敗.讓一群讀圣賢書的漢人儒生來教人學壞,這事兒能靠譜嗎?

現在賴塔才教了幾天,康熙的道德水準就立竿見影地退步了,而且還退步得還非常神速,以至于開始因為自己竟然放了西安城內十幾萬漢人一條不怎么寬的活路,陷入了深深的自責和愧疚。

“皇上,千真萬確,奴才今兒率領騎兵出城巡視的時候就發現原本聚集在灞上的刁民已經被逆賊編伍成行,開始向西安城的西南方向移動了!”

康熙抹了一把眼淚,麻臉上又露出了狠辣的表情:“費揚古,朕給你三千鐵騎,你給朕去沖殺幾波!記著,把老百姓沖散就撤,萬萬不可陷入纏斗。另外,撤也不要撤遠,只吊在他們尾后,找再機會出手!不過也不要把人都殺了.殺傷個一成就可以撤了。朕要他們怕朕,但也不要他們狗急跳墻來撲西安。”

這個康熙真的壞了!天才學霸就是善于學習,學當壞人也比普通人要快。

“嗻!”

費揚古領命而去,而賴塔、金巴泰、對喀納這幾個老資格的大學士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祖宗保佑,皇上終于變壞了!

“皇上圣明!”

幾個老爺子一起發自內心地喊圣明。

康熙這回的確圣明!就是圣明的有點晚.

康熙又道:“吳應熊、吳應麒要利用這些難民攻城,現在就應該開始了可他們卻安排難民向西南撤走,看來是要送他們去四川屯田!雖然三五年后,這些難民每年可能會給吳家兄弟上百萬石糧食,但眼下吳家兄弟是不可能在西安城外呆下去了。

西安之戰朕算是熬贏了!”

“奴才等為皇上賀!”

西安之戰是多贏,康熙贏、吳應熊贏、吳應麒贏,簡直贏麻了。

康熙接著又道:“那么接下去朕該怎么辦?”

“皇上,要不您還是回京師坐鎮吧!”

“皇上,西安交給奴才,三年五載的不會有問題.還是京師要緊啊!”

“皇上,直隸才是我大清的根本!”

賴塔、金巴泰、對喀納都勸康熙回北京——北京都出了攝政王了!還不趕緊回去把福全逮起來害死?

可是康熙知道自己做不到!

他現在已經有害死福全的壞心眼了,但無奈福全身后站著個順治遺詔創作者——要什么遺詔,都能現寫!

你讓康熙怎么弄?

康熙下圣旨賜死福全,順治馬上下遺詔給福全免死牌!

康熙下詔逮捕福全,順治馬上一道遺詔讓福全“可取而代之”.

而且康熙在西安的這場“勝仗”看來也打不出多少威信,恐怕對抗不了福全背后的“遺詔”。

“朕不能離開西安!”康熙陰著一張麻臉道,“因為二吳會撤離西安城下,但不可能撤出關中。如果朕沒猜錯,他們會一個據鳳翔,一個據商州。他們不走,西安之役就不能算結束朕如果撤了,那西安之役敗的就是朕了!”

這理由找得牽強。

難道康熙是因為要臉,所以才守在西安不肯回去?

看來還得好好教育——真正的壞人是不要臉的!

康麻子沒有和底下人繼續糾纏回不回北京的事兒,而是話鋒一轉,說起江南那邊的戰局了:“現在西安暫時丟不了,那天下歸屬的關鍵就是江南了!而江南得失的關鍵,就在于安親王、康親王是否能真正狠下心給朕擬一道旨,告訴兩位親王,朕只要南京.哪怕是一座空城,朕也不在乎!

再和他們說,江南多刁民,一定要狠狠彈壓!金圣嘆之流要多殺一點!另外,江南的壯丁團勇也應該拿命去撲擊南京城.哪怕死傷百萬,也要把南京給朕搶下來!”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