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第254章 如果家里有了皇位,還能兄友弟恭嗎?(求訂閱,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4章 如果家里有了皇位,還能兄友弟恭嗎?(求訂閱,求月票)

第254章 如果家里有了皇位,還能兄友弟恭嗎?(求訂閱,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康熙 | 你的大清亡了 


內方山,西王行轅。

在吳三桂的書房之內,一對沒有一點血緣關系的父女,正在默默對視。

吳三桂從新城鎮回來后,就仿佛被累壞了一般,沖進自己的寢室說要睡覺,而且還吩咐親兵守住門口,誰來都不給見。睡得好像也不太好,不知道做了什么噩夢,還在夢里糟蹋東西,稀里嘩啦的都是摔東西的聲音。直到第二天下午,吳三桂才睡醒了出來,但是精神頭還沒恢復,眼睛還紅紅的。底下人向他請示軍務,他都一概不理,只是讓他們去問胡國柱。又有人報告說李輔臣的長子李吉貞求見,說是帶來了剛剛和李自成那邊談好的盟約條件,吳三桂也沒好氣讓他等著。后來連吳小艽來求見,也給擋在了外頭。

不過他也不是什么人都不見,而是讓人把自己的干女兒孔四貞請到了書房,就父女二人,面對面密談!

說是密談,但是當兩人互相問候了一番之后,就相對無言了,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才聽見吳三桂干笑了幾聲:“四貞,昨日王,哦,是李輔臣曾親口對老夫說旦為南越趙佗足矣。”

孔四貞聽吳三桂這么一說,便松了口氣,笑道:“他也就這點出息了,您別看他現在兵強馬壯,他的次子還在南京朝廷混到了三中堂之一,但他的根基終究在廣東。而廣東當地的豪強對于北伐中原的興趣可沒下南洋發財大.而且這些年安南那里又亂得很,南阮、北鄭、高平莫,自相殘殺都不知道多少年了。許多在安南的會安港有買賣的廣東豪商,這些日子都在鼓動南王他出兵安南,至少要先把會安港打下來。

不過安南不歸天朝管轄已經好幾百年了,好像從五代十國開始就自絕王化了。南王想要收復安南,恐怕也是極其不容易的。所以父王您不必擔心他將來北上來添亂了,您只管全力北伐,等拿下了北京城,天下還有誰不服您?”

吳三桂笑了笑,說:“趙佗也是皇帝啊他是當過南越武帝的!”

孔四貞被這話驚了一下,連連搖頭道:“父王,您別誤會,輔臣他不是這個意思,他就想當個南方之王。”

吳三桂擺擺手,笑道:“四貞,是你誤會了。為父不反對李輔臣當南帝如今的天下不是三分就是四分,為父現在也沒有直搗黃龍的能耐,能夠拿下中州、甘陜這兩塊地盤,然后在長安登基當個周天子就心滿意足了!朱三太子如果能平定東南,那就當個東南天子吧。至于.康熙或是福全也有可能做個北帝。

以老夫觀之,將來的天下,很有可能會出現東南西北各有一帝,然后對峙上幾十年上百年再重歸一統的局面!”

還東南西北各有一帝?孔四貞心說:你這是打馬吊呢?現在是三缺一,非拉李輔臣上牌桌一起玩?不對啊,你這是在說反話吧?

吳三桂看見孔四貞還沒明白自己的意思,干脆也不拐彎抹角,直接挑明了說道:“四貞,過去為父是低估李輔臣了.也許李輔臣也低估他自己了。但是昨天他解了為父和李自成的斗,就說明他有天下四分有其一實力。他將來無論稱不稱這個帝,他都是四分之一!伱要知道,家里有個皇位和有幾個節度使的位子是不一樣的。

皇位只有一個,只有一個兒子可以繼承.李輔臣再怎么也不能搞出什么大皇帝、二皇帝、三皇帝來吧?

而節度使可以有許多個,李吉貞、李中山、李吉慶都可以有個節度使當!你明白了嗎?”

孔四貞已經有點明白了李輔臣一旦有了當皇帝的前程,那么李家父子兄弟之間的斗爭馬上就會升級!

其實李吉貞、李中山和她孔四貞的關系一直很和睦,一口一個孔姨娘叫得那叫一個親熱。

而李吉慶和他們雖然存著一些隔閡,但他有他自己的節度使可以當,也不會去分那兩兄弟的份額。

所以那兩兄弟和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兄弟還是客客氣氣的,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孔四貞才把李輔臣當成了自己和自己兒子(也是李輔臣的兒子)的大靠山。

可一旦李輔臣有了個皇位,那誰當上皇帝可就能贏家通吃了!

而當不上皇帝的兄弟,又能當什么呢?

唔,這個皇帝的兒子不好當啊!特別是上頭還有個“李二”.

“另外,”吳三桂接著又道,“你現在可以沒名沒分地跟著李輔臣,也可以掛一個妾的名頭,只要你樂意就行,反正李輔臣的大娘子也管不了你,甚至李輔臣自己都管不了你。可一旦李輔臣當了皇帝,你可就沒現在這么逍遙自在了!你.準備當個什么?”

皇帝老婆一樣不自在哪有當個女軍閥好?

孔四貞已經笑了起來:“父王,您的意思女兒懂了,女兒讀過史書,也在北京城見過大風大浪耳聞目睹的還不都是這些個帝王之家的腥風血雨?女兒知道該怎么辦!”

吳三桂笑著點了點頭:“好,好,你知道就好!為父也知道你有辦法。但你也不要掉以輕心李大、李二都不是省油的燈!”

西安城外,灞上大營。

在西王世子吳應熊的書房之內,這個時候,也正有一對兄弟在默默對視。這對兄弟就是吳應熊和吳應麒,吳三桂家的老大老二!

吳三桂的兒子不多,親自生的就他們倆,還有一養子吳國貴。吳國貴雖然控制著湖南大部,手里有好幾萬軍隊,但他畢竟是養子。他要上位是不大可能的,不僅吳應熊、吳應麒哥倆不能答應,吳三桂的那三個帶兵的女婿夏國相、胡國柱、郭壯圖也不能同意,吳家的一批元老也不會支持。

所以眼下有資格在吳三桂之后當皇帝的,也就是吳應熊、吳應麒哥倆了。

而這哥倆現在各自領著幾萬大軍在西安城下會師,順手還把一個倒霉的康熙皇帝給團團包圍在了西安城中!

不過他們現在并沒有攻占西安的能力,因為賴塔和費揚古率領的西路清軍主力三萬多人已經搶在吳應麒的大軍抵達前,沖破了吳應熊所部的阻擊,一舉沖進了西安城。

而西安城內原有數千精兵,還有七八萬人的家眷、奴仆,在充分動員的情況下也能湊出兩三萬人上城頭,現在又加上三萬多,守軍人數最多可以到六萬了。

這個明朝傳下來的西安可沒南京那么大,六萬守軍守個城那真是太足夠了。

而吳應熊、吳應麒兩兄弟合兵之后的總兵力雖然達到了十萬,多于西安城中的康熙,但也沒有把握可以打敗堅守城池的清軍。

在這種情況下,圍城耗軍糧仿佛就是最優之選了。

現在西安城中的清軍、家眷、百姓加一起總有二十多萬消耗巨大啊!

而城外的吳軍雖然有十萬之眾,消耗也不小,但只要襄陽、南陽那邊的糧食可以及時轉運上來,總還是能堅持到最后了。

可是出乎這兩兄弟的預料,就在他們準備在西安城外呆上一年半載,把康熙活活餓死的時候,一個讓他們怎么都想不到的消息從荊門州傳來了。

他們倆的那個坑兒的爹爹吳三桂,居然在這個緊要關頭和李自成懟上了!派兵去偷李自成的荊州、岳州,而那個李自成也憋著壞,也親率戰船隊去偷襲襄陽!

而兩邊的偷襲都沒得手,最后還在荊門州內方山附近的漢水兩岸隔水對峙!

另外,那個王輔臣現在改叫李輔臣了,也不是個東西,不幫忙也就算了,居然還來個“轅門射擊以解斗”——其實就是武裝調停嘛!

而且這個李輔臣還偏向李自成,他都和李自成聯宗了,都拜一個祖宗了,還能不同氣連枝?

所以吳三桂現在實在抽不出力量支援西安了——因為他必須得搜集襄陽一帶所有堪用的船只和水手拼湊臨時水軍,就沒辦法用那些船把糧食從襄陽搬到南陽了。

如果完全要走陸路,那從襄陽運糧到西安有將近一千里千里運糧,路上的消耗可是非常大的!

而且,民伕的數量也不大夠,現在可是農忙的時候。

因此,吳三桂就命令他們哥倆趕緊撤兵!

不過也不要一撤到底,還是得給在關中保持根據地。吳三桂的意思是吳應熊的人控制商州拿著武關這個口子,吳應麒的人守住鳳翔府,控制通往巴蜀和隴右的通道。

這樣,老吳家就能在康熙跑路或來年糧草足備之后,再出兵去拿下西安了.好像也不是很耽誤事兒,挺好的。

可是吳家哥倆還真是有點無語.眼看就贏了,怎么就在關鍵時刻掉鏈子了呢?

“老大,您看咱爹這是.”吳應麒剛才拿著吳三桂發來的令旨看了又看,現在終于放下來了,然后一臉無奈地望著他那個正抱著胳膊愁眉苦臉的好大哥。

“唉,誰叫李自成在他邊上?不戳一刀他手癢啊!不過他即便不出手,李自成也是要出手的!咱們倆還是得被這倆老的坑了!”

“這個.”吳應麒問,“大哥,你手里還有多少糧食?能支撐多久?西安周圍咱們再想辦法買一點?”

吳應熊道:“西安周圍幾個縣的糧食早讓我買空了,我手頭的糧食倒是還能讓咱倆的十萬大軍在關中再堅持兩三個月。”

“兩三個月.”吳應麒想了想,“要不我再帶兵去鳳翔府搜羅一些糧草,你再派人在西安府境內仔細搜一搜。也許能湊出夠吃六個月的糧食。只要有這個數,就能和康熙耗下去了。”

很明顯吳應麒還是不愿意放棄康熙這個高價值目標!

吳應熊看著吳應麒:“老二,你說的搜羅和搜一搜是什么意思?你難道要”

“搶!”吳應麒倒也干脆,“打仗嘛,難免的!”

吳應熊眉頭緊皺,輕輕搖頭:“得人心者得天下,咱們不能干這事兒!”

“這事兒咱爹干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吳應麒還想把吳三桂的那些光榮事跡和吳應熊好好說說,營房外頭突然就響起了吳世琮、吳世璠兩兄弟的聲音。

“大伯,父親,西安城里面趕出來了許多老百姓!”

“探馬來報,說是有烏泱烏泱的,看著有幾萬到十幾萬呢!全都是扶老攜幼,哭爹喊娘的!”

吳應熊沒有多少軍事經驗,聽見這消息,一臉迷茫地看著吳應麒:“老二,康熙這是要”

“也許要驅趕百姓沖咱們的營壘!”吳應麒經驗老道,“這事兒韃子過去經常干,咱爹也干過!”

“啊”吳應熊眉頭皺了下,“這可怎么辦?”

“殺!”吳應麒道,“哥,慈不掌兵!”

“殺老百姓?”吳應熊問。

吳應麒點了點頭:“如果發現有敵兵混在老百姓當中,那就必須要殺了!大哥,戰場上殺人可不是拿著刀子一對一砍,而是先發炮,再放槍,同時射箭根本不可能等老百姓走進了分辨清楚再下手的。”

吳應熊還一下站了起來:“老二,咱們得去看看.總要看清楚一些,能救一點就救一點兒吧,如今可是民以稀為貴!四川那邊本事沃野千里,現在卻是白地千里。”

吳應麒搖搖頭:“唉,你就是婦人之仁行,咱們一塊兒去吧!”

“快走,快走皇上的旨意,讓你們滾出去死!”

“皇上,皇上我們不出去,我們的家在西安!”

“滾滾滾別留在西安城里耗糧食!”

“可我家還有糧食啊!”

“現在沒有了,都歸皇上了!”

“我們不是要餓死嗎?”

“去吳三桂那里吃飯吧!還帶什么行李?都給老子留下”

“兵爺,我就這點東西了!”

“拿來吧!”

西安城頭上,康熙皇帝正穿著一身藍色的行褂,站在一處垛口后,愣愣地看在大批凄凄慘慘的百姓,扶老攜幼,一邊哭著一邊兒被吆五喝六的八旗兵攆出城去,還有不少難民被搶走了僅有的財物,心里面也怪不是滋味的,忍不住就嘆了口氣。

倒也不是同情老百姓,而是擔心以后史書上不說他的好話!

不行,這個什么實錄的,他得好好看看,不合適的一定要改了。

“皇上,這種事兒咱大清平定天下的過程中可沒少干.您也別太難過了!”正在邊上開導康熙的是賴塔,他可是跟隨多爾袞、多鐸、阿濟格他們打過天下的!什么沒見過?

“可是朕”康熙搖搖頭,“那些可是朕的百姓啊!”

“皇上,他們是漢人!”賴塔說,“若不是指著他們吃光吳應熊、吳應麒的糧草,咱們還可以派出精兵跟在他們身后,驅趕他們去沖吳軍的營壘。”

“驅趕老百姓?有用嗎?”康熙連忙問。

“有用!”賴塔說,“弓箭手和火槍手也不是能不停射擊、開槍的,射箭射多了手會酸,火槍打多了槍管會燙.太祖、太宗皇帝當年就經常驅使漢人百姓推著盾車為前驅消耗明軍,每每都可以占到上風。可惜這一次這么干的人不多”

他話剛說到這里,就聽見康熙用細不可為的聲音嘀咕道:“這么好的辦法,又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怎么就失傳了呢?”

“嗚嗚.”

報警的軍號聲忽然響了起來。

康熙緊張地舉起千里鏡向城外張望,就看見地平線上突然涌出了大群大群翻滾的騎兵!都穿著樸素的藍色、灰色布面甲,頭上裹著紅布。

賴塔也低聲嘟噥道:“是吳軍的騎兵!還挺多的看來有大將,不知道是吳應麒還是吳世琮、吳世璠?”

來的其實是吳應熊、吳應麒、吳世琮、吳世璠,兩對父子一塊兒來了西安城西,還帶著足足一萬名騎兵,真黑壓壓的一大片!

不過這黑壓壓一片的騎兵和正被不做人的清兵強行驅趕出西安城的百姓相比,實在算不了什么?

走在前頭的那些兩手空空,只能攙扶著自己的親人的難民,已經看見了吳家那幾位率領的大股精銳騎兵,頓時就跪伏下去一片,全都大喊道:“平西王萬歲!平西王萬萬歲.“

吳應熊一聽,精神一下好起來了,這是人心在吳啊!贏定了!

他趕忙勒住戰馬,然后回頭問吳應麒:“老二,你看那些百姓后面有清兵嗎?”

“有一些,不多啊!”吳應麒看了看,也有點奇怪,“就是一二百騎兵,攆個人還可以,真打可不夠.那康熙到底在干什么?”

“管他呢!”吳應熊說,“聽聽,都是擁護咱爹的好百姓!快派人去告訴他們,只要跟著額吳家,人人都有地分,有衣穿,有飯吃康熙不要他們,額老吳家都要!”

這個吳應熊為了拉攏人心,口音都改了,還真可以的。

隨著幾十個傳騎飛奔到難民們周遭,大聲宣布了吳應熊的命令,西安城西邊山呼平西王萬歲的聲音就更響,響得震耳欲聾,也讓西安城頭上的康熙臉色慘白,低聲嘟噥著:“刁民,全都是該死的刁民”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