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強國指南第一百二十章 英雄所見略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太后強國指南 >>太后強國指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章 英雄所見略同

第一百二十章 英雄所見略同


更新時間:2023年04月03日  作者:弦外無聲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宮闈宅斗 | 弦外無聲 | 太后強國指南 
»


門外正是落日時分,阿寧正準備進門奉茶,推開簾的那一瞬間,夕陽的光輝也順勢鉆了進來,盛少青被這驟然變強的光芒晃了眼睛。

紀文宣此刻背光而立,夕陽余暉籠罩在他的身上就像是為他的身體鍍上了一層金邊。

可他眼神中瞬間迸發出的力量,卻比陽光更加刺眼奪目。

“太后………”,紀文宣忽然剎住。

“豐春之事,臣以為可以全權交由夏大人處置。”

盛少青被紀文宣突如其來的轉折拐的差點閃了老腰,大佬思路都這么跳的么?

她還以為紀文宣會說一些……別的什么呢。

隱秘的想法落了空,盛少青只好點頭同意,“吾也覺得甚好。”

夏豫懷松了松神,他還以為紀丞相要把他打包給賣了呢,但嘴上仍告罪道,“微臣是夏邑縣丞,又如何能插手豐春之事……”

“無妨,今日起李凌峰便不再是豐春縣丞,改任夏大人你去,不就是名正言順了么?”

夏豫懷猶豫道,“那夏邑……”

紀文宣用毋庸置疑的語氣道,“夏邑縣丞仍由你來暫代,禍亂平息之后,論功行賞時,到時再議你的去處。”

夏豫懷放下心來,堅定回道,“臣多謝太后,丞相信重,臣必定以命相酬,誓平妖會!”

盛少青見紀文宣所說都是自己所想,也就沒有打斷紀丞相的安排,只在一旁帶著微笑用溫和又放心的眼神注視著夏豫懷,她這花瓶可還當的合格?

等到夏豫懷走了許久,桌上的茶已經換了三盞,眼見屋內的氣氛愈發冷了下來,盛少青才開口問道,“紀丞相,這事你怎么看?”

盛少青覺得自己此刻頗有當年神探狄仁杰的風范,這一句“元芳,你怎么看”,就絕對深得狄大人真傳。

不過,說完這句盛少青就感覺已經入春的空氣里有一股冷意打了個轉鉆進了她的袖筒里,透著嗖嗖的涼意,席卷了她的全身。

紀文宣剛剛的凌厲氣勢仿佛鏡花水月一般消散無蹤,如今仍是那副病懨懨的虛弱模樣,見盛少青問詢,紀文宣起身回道,“不知太后所問,是哪件事?”

“就是豐春的事,不過,紀丞相你的消息還真是快。吾晌午才見了夏豫懷,丞相也就前后腳的知道了?”

紀文宣有些遲疑,還是接著道,“太后這是忘了?”

周圍空氣的溫度仿佛又冷了幾分。

“忘了?”

紀文宣不可察覺的皺了皺眉,將自己的疑惑很好的隱藏了起來,但盛少青還是借著系統功能尋找到了一些他未及收斂的情緒。

驚訝?

疑惑?

紀文宣在驚訝什么?

很快,紀文宣就親自為盛少青解答了這個疑惑。

“天彩石蔚然成風,大概也就在這一兩年間,而它真正為禍時,就在去年先帝剛剛駕崩沒多久之后。”

“那時候,夏大人就已經上奏,但………”

“那時候,太后礙于豐春屬地不好處置,特讓臣不必理會,靜觀其變。”

盛少青:……………

先帝駕崩沒多久?那時候……這個太后好像還不是她吧???

盛少青只好磕磕絆絆的為自己的“失憶”尋找理由,紀文宣卻十分體貼道,“太后庶務纏身,一時忘了并不以為怪,只是……臣不知太后為何忽然又不擔心這會傷到清河王府的面子,要秉雷霆之勢而下了?”

“這個……那個……我…”

盛少青卻聽紀文宣接著說,“不過,無論如何,太后能下這個決心,屬實不易,所以……”

紀文宣的話語到此戛然而止,仿佛是在暗示著盛少青接話一樣,盛少青還在分析為何紀文宣這么反常,今天說的話總說一半,還跟打啞謎一般,于是就很自然而然的忽略了這“最為重要”的接話一環,一心期待著紀文宣公布正確答案。

紀文宣有些失望的挪開眼,盛少青忽然有一絲明白紀文宣的意思,輕聲道,“所以,最好將他們一網打盡,不徇私情才是。”

紀文宣追問道,“既然不徇私情,那此前那些人………”

“同理,按罪論處,若有人求情,按同黨論罪。”

盛少青在此刻終于下定了決心,就在這個稍顯破舊的縣衙之中,在甚至有點漏風的屋頂之下,她盯著紀文宣面前跳躍的燭火問道,“紀丞相應該也明白,吾此前壓下宮中那樁事的意思吧?”

紀文宣也透過搖晃的火光看著盛少青被光暈模糊的臉龐道,“臣自然明白。”

“李氏雖小,但地處江東,又同南景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李凌江是李氏嫡支,如今也執掌著李氏,貿然動他,江東不穩不說,還可能會引來諸多世家側目。”

大佬不愧是大佬,為她找的遮羞布也這般周全。

其實,她最初想要避開這個問題的最主要原因,其實是害怕。

有些人膽小,卻不怕事。

有些人膽大,卻很怕事。

而她,就屬于后者。

就算她那時候已經成為太后,可她骨子里還是那個只想躺平摸魚的盛少青。

瞻前顧后,畏首畏尾,都是她的問題,她太清楚她的分量,她怕她承擔不了帶來的后果。

“但!此等毒瘤不除,遲早危害朝廷,太后想來已經覺察李凌江有了不軌之心,才會讓他遠走禹州,但這種法子,治標不治本,一旦他在禹州有了反意,借著禹州近赫連的便利,他能做出什么,就不可估量了。”

盛少青猶豫道,“李凌江他……想來不敢吧?”

他只是擔心自己會應驗了預言夢,才想著滅了南景永絕后患,但……大涼是他的故土,他不至于會……

“不!他會!”

紀文宣斬釘截鐵道,“此人心思詭譎,能想到借著李夫人偷盜就可知他絕非用尋常手段的人。”

“更何況,他已然借著胡御史試探到底是誰打壓了他,不許他入兵部,想來他此刻正對太后恨得咬牙切齒吧。”

盛少青:………………

早知道就不公開承認了(bushi)。

“胡御史的事也是他做的??”

紀文宣點了點頭,“太后以為還有誰會比他自己更在意能否入兵部呢?”

“真是難為沈大人,還在挨家挨戶的查問。”紀文宣不無無奈的嘆道。

盛少青:……………

“吾還是擔心……”

盛少青的擔心還沒說完,紀文宣就接著道,“那太后為何不考慮效仿南景?”

盛少青:!!!!!

你說這個,我可就不困了嗷!!

“南景改制阻力重重,究其根源是在于景明帝改的是禮,而非制。”

“廢除繁文縟節和寒門選拔并行而下,最終只有前者真正的在南景推廣開來。而這,就是明帝最為頭疼的阻力根源。”

盛少青想想也是,從寒門選官或許還能讓那些官員接受,可讓他們改變從小就形成的禮法習慣,那可真是從一開始就選了……極難模式啊!

紀文宣繼續分析道,“其實,南景如今的境況也是可以預見的。”

“明帝出身卑賤,從前不過一編草鞋為生的賤民,還因為常常賭博欠錢不還被打,若非有一年冬日王謐在一群混混手中救了他,哪里還會有如今的南景?”

盛少青吃驚的抽了口氣,當初崔筠怎么沒講這茬?

“因而,明帝天生對除了王氏之外的世家沒有好感。更何況,王皇后下嫁給明帝之前,就有不少人反對世家同庶民出身的明帝聯姻,明帝為帝之后,有此一舉也就不足為怪了。”

寧拆十座廟,不破一樁婚,這些世家管天管地管到人家娶媳婦的頭上了,明帝討厭他們也…也就好像沒那么難以理解了。

“但當初錦朝國破之時,大多世家都已經南遷去了建康城,明帝此舉,無異于孤身向所有世家宣戰。”

盛少青聞之也暗暗嘆道,怪不得人家劉子瞻能咸魚翻身,從小小庶民一路開掛飆到帝王,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呢,而自己咸魚翻身,依舊還是個咸魚。

劉子瞻真是孤勇者吶!

“因而,臣說南景改制改的不是制,而是禮。此舉或許有效,但太過激烈,稍有不慎引來的可能就是腥風血雨…饒是明帝這般金戈鐵馬戎馬半生的鐵血帝王,最近也是被朝堂上連連觸柱而亡的言官逼得寢食難安。”

“不然,王謐又何須帶著厚禮而來,又怎會這般輕易的就放了衛大人的長子歸來?”

盛少青點頭附和,看來她分析的一點兒不差,南景果真已經亂了套。

“那丞相為何又言要效仿南景?”

紀文宣此刻才露出笑意道,“南景亂雖亂,但我朝依舊可以取其精華,化而用之。”

“我們改制,而非改禮。”

眼前的燭火漸漸黯淡,而紀文宣渾濁的眼睛卻漸漸清亮,“寒門選官,實乃創舉,我朝若能實行,定能發揮其最大效用,而造福天下萬民!”

盛少青也有些雀躍,這叫什么,這就叫英雄所見略同!

“英雄不問出處,當年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為何如今不可?!”

紀文宣語氣忽然急轉而下,哀嘆道,“先帝在時,同臣也曾有此一議,只可惜………”

盛少青知道紀文宣定是想說先帝英年早逝,也只好跟著嘆了口氣,真誠的為這位本能成就大業的亡夫惋惜。

只不過,盛少青沒想到,當初林陽公主費勁的想要借著紀寶釧拉攏紀文宣未果,而今日,卻是他主動站在了她的面前。

一陣穿堂風過,吹起盛少青鬢邊的碎發,盛少青無暇顧及,只潦草的撇開這礙事的頭發,一心盯著紀文宣等著他回答。

紀文宣緩了緩道,“南景最初效仿大夏舊制,由各鄉縣推舉孝廉,以推舉為準,考試為輔,最終由明帝揀選。”

“這個……真的有用么?”

紀文宣搖了搖頭,清了清嗓子道,“如今看來,仿佛沒什么用處。就算明帝廣諭天下,甚至勒令各州府推舉,但推舉出來的人大多良莠不齊,還鬧出不少笑話來,讓那些冷眼旁觀的世家更是得意。”

“明帝自己也清楚,所謂布衣,也就根本沒有機會被推舉,所以……”

“他也就是作個姿態罷了?”

紀文宣扯著嘴角笑了笑道,“明帝自己從前便是庶民,又如何不知庶民的難處……所以,他便又傾盡全力糾改禮法了。”

“難怪……”,盛少青嘆道,“難怪他一心針對著禮法而去。”

“所以,臣想我朝絕不能重蹈覆轍,否則改制失敗事小,為天下世家所輕,那才危險。”

“那……不如試試普及性統一考試?”,盛少青試探問道,“分科而取舉?”

紀文宣愣了愣,“太后如何知臣之所想?!”

紀文宣:!!!!!

太后早有此心意,為何不早早提及,還讓他試探了這許久!!!

簡直就是!!!浪費時間!!!

“臣昨日才讀古籍,古時‘未有黜落,對策者皆被選’實在不妥,既然是選才,無才者為何不能黜落?”

“前些日子,太后為陛下擇選伴讀更是為臣開了眼界。”

“入圍者一齊考試,不合格者不予授職,這才是選官之要義吶!”

盛少青沒想到自己居然成了紀文宣標榜的對象,既慚愧又略有些得意道,“紀丞相果然眼觀八路,又博古通今,真是……”

盛少青的溢美之詞還沒說兩個,紀文宣連忙擺手推脫道,“臣豈敢當太后盛贊,臣也是…也……”

兩人一起拍著對方的彩虹屁,直到盛少青詞窮不語,兩人才尷尬的相視一笑,最后只齊聲說了句,“英雄所見略同爾。”

“不過……”,盛少青還是沒忍住疑惑問道,“紀丞相你……為何會想到也要改制呢?”

紀文宣有此一議絕對不是天馬行空的突發奇想,仔細回想了今日他的種種異常,如今盛少青才有些回過味來,紀文宣原來早就想這樣了。

可,原本紀文宣可以在這樣一個位極人臣的位子上安穩到頭,為何要在這為官生涯最后的時間里,重新動蕩起來呢?

紀文宣笑了笑道,“臣,只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無關身份地位,也無關時間早晚。”


上一章  |  太后強國指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