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枝寒第五百一十七章·救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北枝寒 >>北枝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一十七章·救災

第五百一十七章·救災


更新時間:2023年03月02日  作者:湊湊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清穿民國 | 湊湊 | 北枝寒 


兒媳和孫女都這么說了,唐老夫人也不再糾結,痛快地應了下來。又對李嬤嬤道,“我這臉上全都是褶子,還能看出白來嗎?”

李嬤嬤道,“富態著呢,您就別多想了。”

唐老夫人便美滋滋的接受了,不再多說什么。出門打聽的崔媽媽緊趕著跑了回來,對唐老夫人和黃氏道,“我問了左右幾家鄰居,最東頭的余家只出五兩,另準備了兩個包袱。西頭的張家是三兩,另準備一些吃食。兩邊的王家和周家只準備了東西,不打算出錢。王夫人和周夫人許是怕我多想,對我說了一大車家境艱難的話,我自然是不敢說什么的,笑著應承了幾句就趕緊回來了。”

唐老夫人聽著點了點頭,“現在世道艱難,家家的日子都不好過,能有這個心就不錯了。何況做好事本身就是量力而行,沒道理打腫臉還要充胖子,只要有這個心也就行了。既如此我們也出五兩,讓蕘哥到那邊看看情況,要是有境遇特別困難的,我們再悄悄地送一筆,只是別給其他人知道就行了。”

黃氏答應了,“那我這就去準備。”

唐老夫人嗯了一聲,黃氏便帶著崔媽媽出了門。

唐老夫人便向唐學茹問道,“你這一大早就被你父親叫去了,可是又犯了什么錯?”

唐學茹宛如驚弓之鳥一般,連忙搖頭道,“才不是呢,我最近一直乖乖的,能犯什么錯?爹叫我過去是叮囑了今年家里不許燃放鞭炮煙火,前車之鑒后車之師,也是怕家里出什么事。”

唐老夫人笑了笑,“我原還想交代你幾句,既然你父親已經提前說過了,那我就不嘮叨了。你可千萬不要把他的話當做耳旁風,三牌坊雖然離家里相距甚遠,但也不得不防微杜漸,何況這幾年每年都有因為爆竹和煙花發生火災的事情,幸好發現及時沒有惹出更大的災禍罷了。可凡事都有意外,你看今年三牌坊的這一場大火,燒斷了多少人家的活路?”

唐學茹道,“我知道了,你就放心吧,我就是膽子再大,也不敢這個時候頂風作案呀!這要是爹抓了現行,我又得回房練大字去了。”

唐老夫人十分滿意,“你能這么想,那祖母就沒什么可擔心的了。”但轉念一想,又好奇地問道,“不過你剛才為什么驚慌失措的?”

這次不等唐學茹說話,白蓉萱便在一旁笑著接口道,“還不是怕您初七的時候不帶她去寺院里聽經嗎?”

唐老夫人恍然大悟,“原來是為這個,只怕聽經是假,想出去玩才是真的吧?你的經文寫完了沒有?”

唐學茹先是瞪了白蓉萱一眼,“就你話多。”這才規規矩矩地對唐老夫人道,“我可不想在過年這樣的好日子里還在房間里抄經文,所以緊趕慢趕的昨天就已經把兩卷全部抄完了。”

唐老夫人道,“好,回頭把經文送過來給我瞧瞧,我看看是不是抄寫得很認真,要是馬虎應付那可就不行了。”

“怎么會呢?”唐學茹連忙保證道,“我可是用了一百二十分誠心抄的。”

唐老夫人道,“行吧,那初七就帶著你一起出門。我正好也到菩薩面前多敬兩炷香,保佑那幾個受了災的家庭今年能順順利利的,可別再出什么事兒了。”

正說著,唐學蕘神清氣爽地走了進來。他給唐老夫人磕了個頭,唐老夫人也把事先準備好的荷包讓李嬤嬤拿了出來。這是唐家的老規矩,除夕晚輩給長輩請安后,長輩都會給個紅包壓歲,期盼這一年孩子們都能健康平安,無憂喜樂。

唐學蕘高興地接了過來,得意地沖白蓉萱和唐學茹顯擺起來。

唐學茹切了一聲,不屑地道,“現弄什么?我們一大早就來給祖母請安,早就拿到荷包了。倒是你,怎么這個時候才來?”

唐學蕘忙解釋道,“你知道什么?我早上起來就跟著父親去了長房祠堂祭祖,從長房出來父親先回了家,我又去了趟三牌坊,才回來就趕緊來給祖母磕頭了。這件事兒祖母也是知道的……”

唐老夫人點了點頭,“是,你父親昨天晚上就跟我商量過了,今年要早些時候過去祭祖,也不在長房那邊多留,特殊時期有些規矩能免則免了,想必祖宗也不會因為而怪罪的。”又向唐學蕘問道,“你大伯父那邊一切都好?”

唐學蕘道,“井井有條,沒看出有什么不對來。聽說三牌坊的事情后,莉姐便讓家里的管事準備了一些東西,還讓我往三牌坊去的時候到他們那邊站一腳,順帶著把長房的東西也一并送過去。”

唐老夫人道,“長房的榮哥年紀還小,不像你能夠獨當一面,有些事你多幫著跑跑腿,說到底也不是外人。”

唐學蕘自然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唐老夫人又問道,“三牌坊那邊情況怎么樣?”

唐學蕘答道,“一大早三江商會的人便去了,受災的人里頭有幾家是商會的會員。三江商會便做主把受災的幾家全接到驛館里去安置下來,又請了本草堂的大夫過去給診脈,除了幾家夫人有些受驚過度或是受了寒之外,并沒有什么大礙。商會準備了不少物資,過去眼下這個年應該是沒什么問題了。聽說年后重建房屋的事情也會由商會出面調停籌款,而且不只是會員的那幾家,所有受災的人都一并算在內了。”

“當真?”唐老夫人又驚又喜地道,“阿彌陀佛,這樣就再好不過了。三江商會不愧是杭州城首屈一指的第一大商會,這個時候能夠出面安置災民,已經非常的難得了。年后重修房屋的時候,咱們家雖然不是三江商會的人,但也多少出一點兒,全當是行善積德了。”

唐學蕘道,“可不是嘛,原本江家在的時候,大家都覺得三江商會欺行霸市不是什么好東西,可江家一走,商會能在這個時候出面,已經足見擔當了。外頭的人都說江家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沒了他們三江商會也干凈清明多了。”

唐老夫人詫異地問道,“你不說我還忘了,三江商會自從江家連夜跑路之后便像一盤散沙似的,救災的事情是誰挑得頭?能夠服眾嗎?”

唐老夫人是擔心這人的話語權不夠分量,說說便完,等年后該怎么樣還是怎么樣,這些災民怕是要空歡喜一場。

唐學蕘道,“是李公子挑的頭,聽說三江商會的人昨天夜里便一股腦地沖去的李家,摒棄過去的成見再三請他出面,蛇無頭不行,沒有主事的人,三江商會就像沒頭蒼蠅似的,有心辦好事都辦不成。李公子推脫再三推不過,只好硬著頭皮接了下來,今天早上天還沒亮他就去了三牌坊,也由他發號命令,別看他年輕,但氣勢威嚴,在場的人沒一個不服的,沒一會兒的工夫就把他安排的事情都弄完了。”

“李公子?”唐老夫人好奇地問道,“是哪個李公子?”


上一章  |  北枝寒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