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枝寒第四十九章·張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北枝寒 >>北枝寒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九章·張家

第四十九章·張家


更新時間:2023年03月02日  作者:湊湊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清穿民國 | 湊湊 | 北枝寒 


能被唐家人稱作張太太的只有一人,那便是唐學萍即將嫁去的張家夫人。

張家是杭州的坐地戶,與唐家一南一北的住著,雖說都是商圈里的人,但一家專營茶葉,一家卻是雜貨鋪子,從前并不怎么打交道,只是偶爾在其他人家的宴會上碰到了的點頭之交而已。張家待人和善,做買賣童叟無欺,在杭州城里的口碑十分好。

只不過張家人丁不旺,張太太膝下只有一兒一女,兒子便是即將與唐學萍成親的張自力,自幼聰慧過人,又有經商的頭腦,現在張老爺已經退居二線,開在杭州城的兩家雜貨鋪子全交到了他的手里。女兒年紀和白蓉萱差不多大,是個害羞靦腆的性格,見了生人總喜歡往母親身后躲。

張太太今天就帶著女兒登上了門。

黃氏顯然有些意外,不明白親家太太怎么這個時間過來。她不安地看了唐老夫人幾眼,以為是唐學萍的婚事出了什么問題,臉色變得驚恐又緊張,手都抖了起來。

唐老夫人畢竟是見過世面的,微微愣了一下后立刻就恢復如常,對崔媽媽道,“親家太太來了?快請進來。”

黃氏回過神來,跟著崔媽媽一起迎了出去。唐氏也站起了身,正要門外走,就聽院子里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你說說你,家里來了重要客人怎么也不跟我說一聲?我還是從自力口中聽到的消息。”雖然語氣中帶著幾分埋怨,卻語調輕快,一聽就知道聲音的主人是個爽利人。完整內容

黃氏見她是因為董玉濼來的,這才松了口長氣,“來的人是我的外甥女,畢竟是個晚輩,我再厚的臉皮也不能去告訴你啊。”

“什么晚輩不晚輩的。”張太太不在意地說道,“以后咱們就是一家人了,親戚間就要有來有往,來了客人我哪能不過來看看?”

聲音剛落,黃氏已經挽著張太太的手臂走了進來,后面還跟著羞答答的張蕓娘。

張太太一眼就看到了站門前的唐氏,笑著打起了招呼,“姑奶奶,有日子沒見著您了,您比上次見又清瘦了不少,是不是睡不好?”

唐氏溫婉地笑著,“有勞張太太惦記,我這都是積年的老毛病,不礙事的。”

張太太親熱地抓起了她的手。

大人們自然要契闊一番,白蓉萱卻一眼就落在了張蕓娘身上,她今天穿著一件青竹色的衣裙,裙角繡著幾朵雅致的白蘭,襯得她整個人宛若雨后的一株木荷,簡單又干凈,像是不染世俗的琉璃。

白蓉萱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前世和她的交情。

張蕓娘性格低調靦腆,非常對白蓉萱的脾氣,上一世自從唐學萍出嫁之后,兩人因為親家的這層關系,走動得也勤了起來,哥哥去世那年的端午節兩人還相約去西湖邊踏青。張蕓娘和白蓉萱同年出生,生日比她小兩個月。

哥哥去世沒多久母親又離她而去,白蓉萱被一個又一個突如其來的打擊刺激地一蹶不振,最消極的時候甚至想過要了結自己,追隨他們而去。張蕓娘得知消息后特意趕過來陪了她小半個月,專心負責她的衣食起居。晚上她稍一翻身,張蕓娘必定會先一步醒來,“蓉萱,是不是要喝水?”

聲音清脆如泉,宛若涓涓細流滋潤著她絕望無助的內心。

張蕓娘平時話不算多,大多時間都靜靜地坐著繡花,偶爾抬起頭來瞧瞧白蓉萱的情況。在她的悉心照料下,白蓉萱半個月后就能下床了。張蕓娘這才放下心來,破天荒地安慰了她許多話,這才疲憊至極的回了張家。

后來得知白蓉萱擰著性子要去上海找白家理論,她冒著寒冷的秋雨連夜趕來,見白蓉萱下定決心,什么都沒說的塞給她一個荷包,臨走時還不厭其煩地叮囑她無論發生什么事都要以自己為先,如果在上海尋路無門就趕緊回來。

白蓉萱甚至來不及送她,張蕓娘就匆匆離開了。

沒想到那一別,就成了永遠。

打開她塞在自己手里的荷包,里面居然是厚厚的一沓銀票,少說也有七八百兩,應該是這些年自己攢下來的私房錢。白蓉萱鼻子一酸,眼淚情不自禁地落了下來。不過她出發時還是沒有帶上這筆錢,而是將它交給了黃氏,請她無論如何要轉交給張蕓娘。

自那之后,她輾轉上海、天津、北平……最終沒有機會再回到杭州。

沒想到這一世居然提前見到了未來的閨閣密友。

白蓉萱眼睛直勾勾地落在了此刻跟她還不熟悉的張蕓娘身上。

張蕓娘也留意到她,被她盯得渾身不自在,恨不得立刻躲到母親身后去。

張太太此刻正給唐老夫人行禮問安,“老太太,您一切都好吧?”

“托您的福。”唐老夫人客氣地笑著道,“我一切都好,雖說年紀一年大過一年,但身體沒什么大毛病,精神也還好。”又吩咐李嬤嬤,“快給親家太太搬椅子。”

張太太回頭招呼了張蕓娘一聲,“蕓娘,快給長輩們問好呀。”女兒的性格她最了解,平日里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性格怯弱不愿意開口,又最怕見生人。她子嗣單薄下面只有一兒一女,所以最嬌慣孩子。兒子張自力打小就不用她操心,到了年紀又整天往鋪子里跑,她就算有心關心也總是湊不到跟前兒,一直長在自己身邊的女兒就成了唯一的寄托。張家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之家,但世居杭州多年,家里的雜貨鋪子又有口皆碑,日子還是很好過的。所以但凡是女兒想要的,沒等女兒開口她就提前準備出來了。

只是隨著張蕓娘的年紀越來越大,張太太就覺得不能這樣全依著她的性子來了。尤其是前年她娘家的母親過壽,她帶著兒子女兒趕回去給母親拜壽。兒子張自力不必說了,能言善道又見多識廣,幾個舅舅、姨夫見了他都喜歡得不得了,晚間的家宴上每個人都親近地拉著他的手,一直喝到半夜才散。

可女兒就差了許多,逢人只知道往她身后躲,只有最開始給她介紹這些親戚朋友時蚊子似的打過一聲招呼,之后就一直紅著臉低著頭,怎么叫都不說話。她一臉無奈卻又不忍心教訓女兒,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由著她去了。

張太太在娘家時也是個千恩萬愛集一身的人,出嫁之后就做了當家主母,夫妻兩人感情很好,這些年張老爺在外經商卻潔身自愛,連戲園子都很少去,每天就是家里和鋪子兩個地方來回轉。張太太這一生沒受過什么風浪委屈,所以養成了熱情爽利的性格,見了誰都是一臉的笑意。

這次回娘家正好趕上鋪子淡季,她索性帶著兒女在娘家多住了幾天。等拜壽的人散得差不多了,張太太的母親就把她叫到身邊,單獨詢問道,“自力是個好孩子,前日他舅舅特意到我跟前來夸贊他,說他是個不可多得的經商之才,還問他婚事定下來了沒有?如果沒有的話,他可以幫忙聯系著一下李家。”

李家在張太太的娘家當地是出了名的富戶,可惜家里沒有兒子支應門庭,李老爺膝下六個女兒,他早年間就放出話來要給女兒們找一個踏實能干的夫婿,最好入贅到李家繼承家業。

張太太自然聽過他們家里的事兒,聞聲愣了愣,“大哥怎么突然想到給自力介紹李家的姑娘了?”


上一章  |  北枝寒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