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泠霧剛下臺階,就聽見院口傳來動靜,抬頭一看,一襲紅色錦襖的沈盼兒就竄了出來,是真的竄,像個兔子一樣跑來。
“泠霧妹妹!我聽說我二哥哥回來了!?”沈盼兒叫喊著,臉上喜氣洋洋。
葉泠霧莞爾一笑:“回來了,故鳶姐姐也回來了,在屋子里和老太太說話呢,三姑娘快些進去吧。”
“太好了!故鳶姐姐也回來!”沈盼兒提著裙擺,蹦蹦跳跳的就往屋里去。
南域的除夕與京城不同,京城更注重上元佳節,而南域尤其是以淮南一帶更注重除夕節,尤其是守歲夜。
家家戶戶除了張燈結彩迎熱鬧外,大街小巷也是貼滿了紅紅火火的插畫以及掛滿了紅燈籠。當亥時一刻的梆子敲響時,原本還閉門不出的人家都要出來放鞭炮,放愿燈,放煙花,直到夜半三更方才停止熱鬧。
天漸漸暗下,晚宴設在譚云閣的廳堂。
沈老太太坐居上首,左側下是秦明玉,右側下是沈湛,二房的子女都坐在左側下之后,。右側是觀風使團以及葉泠霧的席位。
本是已安排的席位,程故鳶卻毫不猶豫的直接擠進沈辭身側的席位,美名其曰離長輩們近些好說話,惹得眾人哭笑不得。
四個角的暖爐燒得正旺,穿著綠色褙襖的女使穿梭在坐席間,直到食案擺滿才陸陸續續退下。
大抵是午后聊得夠久,這頓宴席吃得安靜。
直到吃的七八分飽腹,席間才說說笑笑起來。
葉泠霧端著木碗,低眸看著食案上的各色菜肴,忽然想起遠在渝州的宋老,這是祖孫二人分別的第二個除夕夜。
以前這個時候,宋老和她也會準備一桌“豐富大宴”,但卻遠遠比不上現在
的這一桌,她不在的日子里,也不知道宋老有沒有好好吃飯。
“一月前我們去了渝州,渝州還真是一個好地方,大雪漫天,一眼望去白茫茫一片,冷是冷了些,但那里的風土人情卻是極淳樸的。”
程故鳶突然提起渝州,轉而又看向席末的葉泠霧說道:“說起來泠霧妹妹也是渝州人,這也是你來寧北侯府的第二個年頭了,今日是除夕,每逢佳節倍思親,也不知泠霧妹妹會不會觸景生情,想渝州和渝州的家人?”
席上眾人緘默,氣氛似乎靜默了。
除了不知情的外人,寧北侯府上上下下基本都知道葉泠霧在渝州過得不好,也是因此,沈老太太才接她到身邊將養著的。
幾十道目光齊齊看來,葉泠霧倏時有些不知所措,勉強笑著道:“自然是想的,就是不知在渝州的家人會不會想我。以前算命的大師給我算過一卦,說是我親情緣薄,與其想著子虛烏有的,不如珍惜當下。”
“哪個大師這么糊涂,敢說泠霧妹妹親情緣薄,是我聽見了,肯定是要.唔唔唔.”
話還沒說完,程故鳶就被身側的沈辭手里的一塊甜糕塞住了嘴巴。
沈辭見程故鳶炸毛似的瞪著自己,一臉平靜道:“你不說話能啞巴了?”
程故鳶剜了眼他,乖乖吃起甜糕。
亥時的梆子敲響,原本冷冷清清的大街突然熱鬧了起來。
本不打算出府湊這份熱鬧的葉泠霧和沈月兒,卻被程故鳶硬生生拖出宅邸。
余蘇城的街道大都緊挨著河流,小橋流水人家,船上吆喝著游船的船夫不少,生意也是紅紅火火。
街上大都是亂跑的孩童,雖不用擠卻喧鬧轟天,,街道兩側擺了不少爆竹攤和燈籠攤,來來往往不少人在挑選著合適的愿燈以及好玩的煙花爆竹。
這時還算安靜,寧北侯府主人家和小廝女使加起來差不多二十余人,一行人沿著廊橋走,沒過多久就散的七七八八。
葉泠霧回頭再看時,周圍就只有絨秀還有幾個不認識的外院小廝跟著。
廊橋上不止有爆竹攤和燈籠鋪,還有賣絹花絲帛首飾小食,甚至還有說書的。
快要走到廊橋盡頭,葉泠霧被一個賣著釵子的小攤吸引了目光。小攤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金釵、銀釵、玉釵,漂亮極了。
她拿起一根玉釵輕輕搖了搖,上面帶著小鈴鐺的流蘇便響起悅耳的叮鈴聲。
老板見少女愛不釋手的,立刻道:“小姑娘長得水靈,眼光也好,這個釵子可是我這攤子最好看的一根玉釵了,喜歡的話就買一支吧?”
葉泠霧確實喜歡,問道:“老板,這個釵子多少錢?”
老板眼睛一亮,豎起三根手指道:“不多不少,便宜給三兩銀子。”
“三兩銀子?!”絨秀先驚訝出聲,“就這釵子你買我家姑娘三兩,還敢說‘便宜’?”
葉泠霧不是富貴窩長大的,一聽三兩,板起臉道:“老板,你這釵子換做平時最多一兩不到,哪怕是逢年過節也不至于就地起價這么高吧?”
老板神色尷尬,但一想到家里一雙兒女過年也要穿好的,咬牙道:“最多再便宜一兩,不行的話可就不買了。”
葉泠霧皺了皺眉,就在她剛放下這根釵子時,身側突然伸來一只手,道:“三兩銀子,老板,這釵子我家少主公要了。”
葉泠霧渾身一怔,側身看去,就見岳揚已從老板手中接過流蘇釵,轉頭就將手中的流蘇釵像呈證物一般奉到沈湛面前。
“少主公,您要的釵子。”
沈湛接過流蘇釵,學著葉泠霧拿在手里搖了搖,上面的小鈴鐺發出清脆的叮當響,流蘇劃過他纖細如蔥的手指。
葉泠霧呆呆看著,反應過來,上前福了福身子,道:“侯爺怎么出府了?老太太不是拉著你和二公子說話嗎,這么快就是聊完了?”
沈湛將釵子的手收回披風下,淡淡回道:“祖母每回說的不過就是那幾件事,有璟延敷衍著,祖母聊不了兩句就不耐煩趕人了。”
葉泠霧聞言一笑,腦海里不禁浮現起沈辭面對長輩時的憊賴模樣。
“陪我走走吧。”沈湛望著廊橋另一邊,那里聚集的都是年輕的兒郎和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