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知州解釋道:“還請侯爺恕罪,這尸體發現的遲,還是由外城漁村的一個小伙來知州府報的案,這件事傳得快,也并非李大人所愿啊。”
沈湛將白布重新遮蓋住尸體的臉,站起身道:“死因可檢查了?”
李大人上前一步,回道:“侯爺來知州府之前,下官就命人檢查了,是溺死的,無任何外傷。”
沈湛道:“嫌疑人呢?”
李大人猶豫道:“外城漁村人員復雜,暫時還差不多嫌疑人。”
沈湛道:“也就是一點線索也沒有?”
李大人垂下頭,偷眼去看宣知州,宣知州眉頭緊鎖,嘆了口氣道:“侯爺,知州府是辦事不力,可是這尸體也是一個多時辰前才發現的,真要查起來是有些許難度,侯爺不再給下官一些時間?”
“時間?”沈湛嗤道,“本侯給你們知州府的時間還不夠?陛下旨意不日就要下達,在此之前百里主君一案卻一無所獲,該當何罪?”
宣知州躬下身子,抬臂作揖道:“侯爺說的極是,只是現下也并非沒有一絲線索,而是……”
李大人突然提高音量道:“知州大人還是直接明言吧,百里主君一案本來就和樓太傅脫不了干系,所有的證據都指向樓太傅,百里家上上下下也都只見過樓太傅一人出入過樓船三層,若非那位葉姑娘突然冒出,這件案子早都結了。何況下官昨日查到,葉姑娘與樓太傅相識甚早,與樓太傅之女更是同窗,關系如此親密,那位葉姑娘的證詞不可全然相信。”
沈湛一語不發,兀自思忖。
李大人看著他,繼續說道:“有句話,下官不知該不該說。”
沈湛道:“說。”
李大人道:“下官還查到那位葉姑娘是養在寧北侯府的,有一句話下官知道不該說,但為了案子也不得不說,侯爺也知淮南名門向來與朝廷不合,葉姑娘的證詞難免讓人覺得是包庇之言。”
沈湛輕輕“哦”了一聲,尾音上挑,帶著些許壓迫感,說道:“李大人這番話怕不是覺得是本侯有意包庇。”
李大人垂首道:“下官不敢。”
“何為不敢?”沈湛朝上首走去,兀自落座道,“葉姑娘與江大學士差點命喪游俠兒之手,各位大人難道不想問問本侯審問到什么?”
大堂內的幾位大人面面相覷。
宣知州遲疑地聞道:“敢問侯爺審問到什么?”
沈湛一手放在扶手上,說道:“游俠兒向來愛做殺人的買賣,那人說,他收的知州府的錢,宣知州不如猜猜,他收的是誰的錢?”
宣知州大愕,白花花的兩鬢冒著冷汗,拱手回道:“那人怕是在誣陷知州府啊,知州府也盼望著這件案子早日了解,知州府何需自斷線索?”
沈湛的指尖懶洋洋地輕敲著扶手,若有所思道:“宣知州的意思那就是不知道了。那……李大人說說?李大人見過的命案必定不少,不如猜猜買命之人,到底有何心思?”
李大人怔了怔,自忖道:“這買命之人無非是想掩蓋罪行,葉姑娘知道那人的長相,肯定對他不利,自然想著殺之而后快。”
沈湛道:“看來李大人辦案這么多年,也不是白干的,心里應該也清楚,若葉姑娘說的證詞是假的,那何需殺人滅口?”
李大人眉頭一皺,躬身拱手道:“侯爺所言有理。可是知州府又有何理由殺人滅口呢,百里主君的案子一日不結,對知州府來說可全無好處啊。”
沈湛沉聲道:“對于效命朝廷的知州府來說是全無好處,可是對于心向淮南名門的人來說,那就并非沒有一點好處了。”
眾人聞言紛紛心頭一緊,吳大人憋不住說道:“侯爺這話是在懷疑知州府了?”
沈湛冷冷道:“這位大人似乎對那殺手的供詞頗有異議,那這位大人是有證據,證明此事與知州府無關?”
吳大人一噎,大有啞巴吃黃連,說不出話來。
沈湛眼中的冷峭之意緩和下來,繼續道:“百里主君出事,淮南名門動亂,本來有人新的嫌疑人,卻被知州府出手滅口,各位大人說說,這幕后之人費盡心思想要挑起朝廷和淮南的矛盾,這是為何?”
幾位大人互相交換起眼神,誰也不敢輕易先開口。
宣知州小心翼翼道:“侯爺這話說的不錯,可是那幕后之人若是想挑起事端,那這心思可不淺啊,那咱們應該如何解決?”
“知州大人何須來問本侯,這不是你們知州府思考的嗎。這具尸體是真是假,那都得細查身份,而不是事事都等本侯來決斷。”
說罷,沈湛起身往外去,經過宣知州時,側首輕輕說了一句“知州大人這位置還是坐的太安穩了”。
夕陽的余暉灑在屋檐上。
葉泠霧被宣嬤嬤“禁”在暖閣內——寫字!
以前在容家私塾,她不是沒寫過字,但那時除了因為字體難看被人嘲笑外,沒人管過她,可今日不同,宣嬤嬤說了今日練的字沈老太太都要一一細看。
葉泠霧一撇看看字帖,畫一捺再看看字帖,累的額頭隱隱冒汗,今日寫的都是宣嬤嬤挑選過的,大都是名門世家的典籍。
厚厚一疊抄寫完,天色都快暗下。
最后一筆完成,葉泠霧總算放下毛筆,左手輕輕捏起酸疼的右肩。
與此同時,宣嬤嬤走了進來,看了眼書案上的紙,略帶失意的說道:“泠霧姑娘這字啊少一些風雅,多了些拘泥。”
葉泠霧緩緩垂下腦袋,憋著難受道:“宣嬤嬤,我的字……”已經到極限了。
宣嬤嬤嘆了口氣,道:“練字急不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泠霧姑娘慢慢來,這字早晚也有行云流水的那一日。”
葉泠霧疑惑道:“宣嬤嬤,老太太為何突然想著讓我練字呀?”
“老太太自有老太太的想法,泠霧姑娘與其揣摩老太太的意思,不如好好想想如何才能將字練好。”宣嬤嬤一臉正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