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夫諸葛孔明537.劉備:南方各州,不是比以前好些了嗎?(求訂閱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吾夫諸葛孔明 >>吾夫諸葛孔明最新章節列表 >> 537.劉備:南方各州,不是比以前好些了嗎?(求訂閱月票)

537.劉備:南方各州,不是比以前好些了嗎?(求訂閱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8日  作者:胡說懟八道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胡說懟八道 | 吾夫諸葛孔明 
朝廷,不,曹操派人來催促了,劉備的計劃才會慢慢走下去。

而曹操那邊,為了削弱或瓦解劉備的勢力,制造混亂,也一定是會派人來的。

如今曹操巴不得多一些時間休養生息,好在軍備方面追上劉備,之前戰場上那種無力感,他是不想再經歷了。

而劉備這頭呢,自然也想盡早的完成計口授田制的推廣,免得日后大定天下推行阻力反而更大。

試想一下,日后大定天下了,朝堂上那些人還得是這些個世家子弟,真要推行這計策,誰會同意?哪里能推行得下去?

相反,現在先把南方定了,到時候就是還保有舊利益與失去舊利益的世家之爭,推行起來就會順利得多。

這些彎彎繞繞,諸葛亮也早就給劉備講明白的。

匡扶大漢,是得做。

但到底誰能代表大漢,是皇室?是世家?還是百姓?

在劉備眼中,這也已經無需多言。

于是,兩人稍稍商議一番后,便去商行那頭找了黃月英。

黃月英正在與龐統和魯肅等人規劃接下來的事兒,例如說,商行何時可以率人反擊,各個反擊地點又該何人負責,護衛兵力是否足夠,不夠的話又從何處調遣?

針對各州各郡商行分部,又如何確保萬無一失,物資消耗也是一個極大的數字,幸而商行并不缺錢。

不然難以支撐各地這一次的反擊。

當然,最重要的是,反擊以后,就可以開始獲利了。

既然他們先不仁,那也就怪不得黃月英不義。

世家這些人,名錄上的總要死上一些的。

世家的這些基業,會由商行以各式各樣的手段低價并攏過來。

至于田產,收攏到手上以后,黃月英會在劉備推行計口授田制時好生配合,算是另一種手段的給劉備鏟除一些障礙。

見到劉備和諸葛亮來了,黃月英也沒避著他二人。

劉備聽著各地的布置那是一頭大,如此多的事情,一點點的安排下去絕不是一項小事。

不過,魯肅旁邊那一位其貌不揚的先生,他倒是覺得有些眼生,而旁邊還有那些個年輕學子,男女都有,穿得皆是楚安的學服,也都是拿著筆記錄所有與安排所有的事情,時不時插上一句,追問更詳細的安排以及可能出現的漏洞。

整個書房,就好似菜場一般。

鬧哄哄的,卻又有著自己的秩序。

每個人都能在這看似雜亂無章的信息之中獲取屬于自己的那一部分。

看得劉備是羨慕得緊,所以他未曾打擾,因為他們在做的,也是計劃之中的一部分。

劉備與諸葛亮想了想,便往外退了出去。

“未曾料到,這計劃安排竟有如此宏大之規模,這些學堂學子,應當都能獨當一面了吧?”劉備問著諸葛亮。

諸葛亮笑著,“跟來的這些,的確是學堂之中的佼佼者。每一屆學子畢業,一部分人會留在楚安繼續研究,有一部分人會留著任教,還有一部分,綜合實力更適合于外行走的,便會被阿楚派到各地八部署衙或者是商行之中。”

劉備松口氣,“幸好有阿楚在。”

若不然,即便是他有心對抗這些世家,也不知道要以怎么樣的形式啊。

“那也得有主公在。”諸葛亮笑笑。

他們這個合作團體,是缺一不可的。

劉備,是他們的名。

而他們,則是劉備的后勤保障。

劉備哈哈大笑,“此次天子文書一下,怕是這些個世家,就真該做出選擇與站隊了。”

“是啊,沒有人會眼睜睜的看著數代人的積累一朝付之東流,即便主公是拿出了與市價等同的銀錢。”諸葛亮感嘆著。

因為世界上最初的財富,就是誕生于土地之中。

若無百姓們的耕作,便是連糧食都不能穩定產出,那又何談收入呢?

再加上如今越發高產的作物種子,哪個世家會甘心把田產給交出來啊?

“是啊,所以,他們必須真的做出選擇了。”劉備有些傷感,這就意味著,爭斗與流血。

但他也知道,這計策推廣下去,是于國于家有大利的。

世家們這些年以來一直處在中上層,貪婪的吸取著底層百姓的血汗,也是時候,讓他們把該還的東西還了,讓這個世道,再公正一些,總不能讓人家連命都交出去了。

“嗯。”諸葛亮點頭。

他清楚劉備心中所想,也清楚劉備雖不忍,但會堅決去執行。

“主公曾經說過,”諸葛亮再道,“這世道,總會變得更好的。”

“是,如今的南方各州,難道不是比以往更好了些嗎?”劉備欣慰的笑笑。

“是好了許多。”諸葛亮也不反駁,但也有不好的。

老百姓們雖然開始能吃得飽,能在這亂世中活下去了,但貧富差距,卻是更極端了。

出海的生意帶回來的東西,雖說主要是賣給世家富商的,可老百姓總是心生向往的。

日子好過了一些,難道不會買一些能接受的了的物事嗎?

再如楚紙與書籍,本也是在世家之間流通更多些,做的也是這般生意。

可當楚紙和書籍價格低到一定程度,老百姓就不能買嗎?

當然不是。

多少百姓都希望著家里能出一個讀書人啊。

所以,哪怕這些生意多數是在賺世家大族的錢,但隨著時間流逝,參與進來的顧客,也會逐步逐步的出現老百姓的身影。

當然,這是好事兒。

能吃飽,能穿暖,能在這個世道活下去,就是好事兒。

就如同孫權給劉協的奏折一般,如今半個吳郡,所需繳納的賦稅,能比得上以往整個吳郡。

可見世家大族到底隱匿了多少田地和人口啊。

一個吳郡如此,那其他郡呢?其他州呢?

既然要匡扶漢室,稅收是一個繞不開的大話題。

朝廷會崩潰,說到底,錢是一個大問題。

但也是正逢亂世,去清查天下田地,厘定稅收才會更容易些,不然,那些個既得利益者,早言這不可,那不可了。

沒見光武帝的度田之策,實施的就很尷尬嗎?

等到南方各州推廣此制安穩后,就該是他們把目光放到北面的時候了。

到時候,希望曹操不會太害怕吧。

如題。


上一章  |  吾夫諸葛孔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