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夫諸葛孔明536.劉協的自保之路(求訂閱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吾夫諸葛孔明 >>吾夫諸葛孔明最新章節列表 >> 536.劉協的自保之路(求訂閱月票)

536.劉協的自保之路(求訂閱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胡說懟八道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胡說懟八道 | 吾夫諸葛孔明 
第538章536劉協的自保之路(求訂閱月票)

第538章536劉協的自保之路(求訂閱月票)

大漢的前路?

聽著荀彧的話,劉協眼神更冷了。

“高祖斬白蛇起義,隱忍數年,才有了前漢,世祖皇帝歷經王莽之亂,才有了本朝。前漢也好,本朝也好,到底為何稱漢,難道荀卿不明白嗎?”

荀彧嘆氣,“高祖皇帝在西楚分封時,分到了漢王國,漢王國之名,得名于舊都之漢水之名。”

“前漢稱漢,荀卿說的或許不錯,那本朝為何為漢?”

“世祖皇帝乃是高祖皇帝的第九世孫。”荀彧繼續道。

若無這一份血脈傳承,光武帝也不會再把國號定為漢。

“那,朕呢?”劉協再問。

荀彧低頭,血緣啊,是這時代最不講道理的,劉協,是劉邦的第十六世孫啊。

“大漢之前路,與陛下之前路,難道等同嗎?”

劉協錯愕,半晌之后道,“天子印在此,若要以天子之身份下令,荀卿自便。”

他明白,荀彧要找的不是劉漢皇室的出路了,而是天下萬民的出路,可荀彧心中的這天下人,唯獨不包括他這被稱為天子的人。

也對,他父親做了那么多年荒唐事兒,憑什么這些臣子們還要聽話呢?

隨后,劉協大笑著站起身,離開了此處。

荀彧內心嘆氣。

他想過很久,找過好些辦法,希望能夠雙全,可這世間,哪有雙全的辦法呢。

如今的形勢,在于曹操和劉備,劉協的作用,不過是兩人之間的緩沖。

原本,緩沖若是夠強,或許真能得和平。

可是,劉協不夠啊。

加上他,也不夠。

所以,想要快點結束這個亂世,他別無選擇啊。

劉協寢宮。

一名女子見著劉協氣沖沖的回來,趕緊安撫。

劉協隨后一笑,伏在女子耳邊,輕聲道,“應當成了。”

“那便好。”女子松口氣,“那便希望這一路無有它錯。”

“是啊,希望天佑大漢。”劉協也點頭,他現在能做的,只能是給自己的妻兒找一條后路罷了。

四月中旬。

天子文書至許昌,命大將軍劉備著手推廣計口授田制,授便宜行事之權,望得豐收之果。

“雖說只是便宜行事之權,但也夠了。”諸葛亮看向劉備,心中嘆氣。

這時候的劉協,怕是日子并不好過,原以為有復興漢室之希望,如今卻是再度陷入深淵啊。

劉備看著文書上的字跡,與上次略有不同,甚至,用印的位置也有些許改變。

天使已經被他請下去休息了,接下來,他要與諸葛亮商議后續布局,便準備將這一份圣旨重新卷起。

可他的手指放在兩邊的卷軸上時,卻感受到了一絲異樣。

諸葛亮見著劉備的表情,便也稍有察覺,令所有侍從先下去了。

劉備見此,放心的打量起手中這一份旨意來。

這是詔,也就是說,應該是劉協口述,旁人代寫,文書內容并無什么特殊,無非就是授予了他便宜行事之權,但這卷軸上的質感,卻與以往的幾份有所不同。

“天子終于學會傳遞消息了。”諸葛亮見劉備摸索著,心中有過欣慰。

鄴城宮,名義上是劉協居住與辦公之所,實際上,就是曹操給劉協的囚籠。

不一會兒,劉備就拿了一把匕首,仔細小心的挑開卷軸上的細線,里頭,竟有一份帶著字的布帛,包繞著卷軸。

“軍師。”劉備驚喜。

諸葛亮只是點點頭,“主公不妨看看上頭寫了些什么。”

劉備穩了穩心神,便拿出來看了內容。

上頭,是劉協用小字寫下的。

說了他當前的處境,還說了朝臣無一人可信,朕可信者,唯皇叔爾,故不得已出此下策,與皇叔通信。

鄴城之困,朕是難以逃脫的,但幾位皇子,最小的尚在襁褓,朕不希望他們日后還要遭受這般委屈的境地。

是以,若有朝一日皇叔有了舉兵之能,請勤王討賊。

若朕不幸犧牲,這皇位,便請皇叔自取,也好過落到曹賊之手,顛覆了大漢之江山。

劉備看完,登時紅了眼眶,一個小孩子,顛沛流離被人掌控了這么多年,如今好不容易有些希望了,卻再度被曹操打碎,那是怎么樣的一種絕望啊。

于是咬著牙,“有朝一日,必取曹孟德性命。”

諸葛亮嘆氣,也知道劉備情感是豐富的,平日里對乞兒都是心善,這小皇帝的話,當然會讓劉備心疼,不過,應該不止這么一份。

這文書,可是有兩頭都有軸的。

便也不客氣,便用匕首拆了另一邊的卷軸,果真,內里也還有一張布帛。

上頭說的是計口授田制,推行若真有阻力,可再上書商議,不必急于一時,與此同時,還希望劉備這頭能出點人保護自己。

看到這一段話,諸葛亮笑著,把文書給了劉備。

小皇帝到底還是有些眼力見的,不想劉備的勢力崩盤太快,同樣,也希望有一支隊伍能直接掌控在他的手中,對他的安危是一個不錯的保障。

可惜,曹操不會允許的。

哪怕曹操默認了劉協給劉備封了大將軍,也不會允許把掌控劉協的權力交出來的。

但,這一支隊伍,還是得給,也算是為日后的計劃再準備一些人。

劉備看過后,眼眶更紅了,劉協是真的關心他的啊!

便問,“孔明以為,該派何人去?”

諸葛亮臉上帶了些笑意,這問題啊,壓根就沒思考過到底派不派。

“成名之將,怕是不行。”

劉備點頭,“可若是太年輕,也不行啊。”

太年輕的話,別人會以為他們在敷衍劉協,再者,不是自己信得過的人,實在是難以派出去的。

諸葛亮思來想去,才開口,“主公不如與阿楚商議一番?”

劉備手下將領,多有要職。

但是,商行那邊卻不是。

雖然商行那邊不是,但商行的護衛,卻也是精銳之師,足以勝任這一趟工作的。

劉備眼神一亮,還真是。

現在南方各州雖然都是追隨于他,但他馬上要推廣計口授田,還是得靠兵馬鎮壓的。

而給劉協的這個隊伍,人不能過多,也不能用成名之將,可他手上也沒有太多年輕將領,真有的,他也舍不得派出去。

但興漢商行那邊不同,黃月英身邊的護衛,并不比他手下的軍士要弱。

“此事,不如由孔明與阿楚說一聲?”

諸葛亮隨后笑著應了,不算大事,但也就能解決了。

“這計口授田制之事?”劉備再問。

“‘天子’文書已下,主公自當遵從,不過,想來曹操不會閑著,總要看著主公是否在好好做事的。”諸葛亮笑答。

事兒,他們做了。

但這鍋,卻是要給曹操的。

不然,演這么多戲做什么呢?

劉備哼了一聲,是啊,為了他這個仁的名義,這何時開始做事,也得“朝廷”那邊派人來才行。

第一章,如題。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吾夫諸葛孔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