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夫諸葛孔明341.黃月英:鄧小郎,可要拜我為師?(求訂閱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吾夫諸葛孔明 >>吾夫諸葛孔明最新章節列表 >> 341.黃月英:鄧小郎,可要拜我為師?(求訂閱月票)

341.黃月英:鄧小郎,可要拜我為師?(求訂閱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胡說懟八道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胡說懟八道 | 吾夫諸葛孔明 
第343章341黃月英:鄧小郎,可要拜我為師?

第343章341黃月英:鄧小郎,可要拜我為師?

第343章

在荊州,黃月英的話不算第一好使,也算第二好使。

在經歷了那么多次的利益聯盟后,多數人世家大族話事人都已知曉,楚安君就是小先生,小先生就是楚安君。

更別說,這位女郎君還掌控著家族一大收益:楚紙與赤。

青灰的事兒,他們參與不進去,但無妨,修路便是。

日后收取過路費,維護路面,總要賺錢的。

江東的事兒,他們是想想就替孫權糟心:你哥殺了一堆江東豪族世家,看吧,現在世家都不是真心要投靠你的。

不過,這種事兒,誰也不會去說。

相反,他們用著利益,用著劉表手上的天子手書,又不斷的強調劉表漢室宗親的地位,再表示咱們這大漢朝,出現第二個光武也不算奇怪,大漢朝……可是有上天眷顧的。

若不然,這風雨飄搖,如何還能出得了像劉荊州、劉豫州這般的宗親來匡扶大漢呢?

江東世家們被紅的利益蒙了眼睛,再加上對孫氏本就無好感,自然是一心想要歸附漢室。

若此時投靠荊州,待得日后荊州真是效仿光武成功了……那他們的功勞,自然也是有一份的。

光宗耀祖,誰人不想?

所以,當黃月英的書信一到,各世家負責人皆是一愣,隨后就想明白了這事兒。

的確,楚安君大興土木,人手緊缺,這個時候……他們該幫上一把。

他們以為,楚安君是與他們站在同一立場的,畢竟大家有這么多合作呢,卻不知……這是在清查他們的底蘊。

時間一眨眼,便到了五月。

荊州宿麥已收,百姓與佃農們又抓緊翻整田地,追加肥料,又將旱田改為水田。

再接著,一筐筐的稻苗,便出現在了田埂之上。

無數人赤足彎腰,在田間插秧。

一株株秧苗,順著早就拉好的線,被插到水田之中。

黃月英帶著弟子們游學,自然也見到了這副農忙景象。

“先生,這冬麥夏稻之法,除荊州外,當真不可實行嗎?”路上,趙廣問了一句。

在家中時,他曾聽他父親和他哥哥議論過這種田的法子,言語之中,多有漢室祖先保佑的意思,此法乃天賜祥瑞,亂臣賊子,自不得其奧妙。

黃月英看了一下趙廣,而后發現她這四個新弟子,都有著這般疑惑。

隨便一想,她也就明白,這幾個孩子年幼,又是劉備集團的,最看重的是漢室正統。這冬麥夏稻之法,當時上稟天子時就說是天降祥瑞,護佑大漢,亂臣賊子什么的……當然是沒有這個法門的。

“不。”黃月英搖頭,于是下了馬,“爾等也下來。”

眾人聽了,也不敢多說。

黃月英抽出佩劍,找了一塊相對平整的路面,畫起了這個時候的疆域圖,“這是大漢十三州。”

一眾孩子點了點頭。

“益州這里,漢中與長安之間,有著三千里秦川。”黃月英又畫了一條線,“而秦嶺最東端,不遠處,便是淮河起始,而大禹治水等典故,其實便發生在淮河流域。”

說著,黃月英又拿佩劍畫了一條線。

與秦嶺相連,這兩條線,便將整個大漢疆域分成了上下兩部分。

“阿姊的意思是,秦嶺淮河以南,冬麥夏稻可成?以北,則天氣寒冷,不可成?”黃琮到底跟了黃月英這么些年,很清楚黃月英要說的話意思,便問。

黃月英點頭,“嗯,的確如此,是以,有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的說法。”

其他幾個孩子們啊了一聲,這道理,以往沒有人和他們說過。

先生可真是學究天人!

這么年輕,就懂這么多啊!

便是一旁的黃武等人,聽了這話,也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但那句話還有后半句: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為何……水土就異呢?”黃琮想了想,追問了一句。

“是啊,為何呢?”年紀最小的張苞,也追問了一句。

“數百里秦川高聳入云,最高者可達千丈,”黃月英笑笑,“這般高聳的山脈,是能阻斷風與水的,每一歲,以北區域的降雨量,幾乎都是不如以南區域的,寒冷氣候,到的也比以南區域要早,適宜作物生長的時間,比南面要短。”

“啊!原來如此!”

“作物生長,太干了不可,太冷了也不可,便是這般原因嗎?”

孩子們這才興奮的嘰嘰喳喳起來。

學到了一個新的知識點,而且還是多數人都不知道的新知識,他們當然興奮。

黃月英見此,自然也是笑了笑。

“哎……女……郎君……所、所言,可是……當……當真?”一道結結巴巴的童聲響起。

黃月英定睛一看,卻是水田中站著一名不過五六歲的孩童,身上衣衫破舊,眼神卻亮得不行。

她剛才是隨意下馬,找了塊平整的路面就開講的,路旁便是水稻田,水稻田也有孩子上前來聽,她自然也沒有阻止。

這番言論,她也不怕被人傳播出去。

黃月英便笑著,“自然,我雖才淺,卻也不會誤人子弟。”

“你這人,竟敢質疑我先生?”

“就是,端的無禮!”

張苞等孩子見到一個孩子質疑黃月英,面上不快,性格沖動點兒的,都已經擼袖子了。

黃月英自然趕緊阻攔了他們,而后看向那名孩童,“小郎君,你是何人?家住何處?這田地,是你自家的還是主家的?”

“在下……鄧……鄧艾。”

這下,輪到黃月英愣了,好家伙……小時候的鄧艾,這么窮嗎?但一想也是,鄧艾幼時家貧,甚至不得不放牛為生。

“這田……是自家的。”

黃月英點頭,“今年多少歲?”

“六。”

“家中幾畝田地?”

“有水田十畝,再多……阿母便耕種不過來了。”

“那你阿父呢?”張苞又問,“緣何只讓你阿母做活兒?”

鄧艾眼神一暗,“阿父……去世了。”

“啊?”幾個孩子啊了一聲。

沒有想過鄧艾的父親已不在人世,便是最小的張苞,也被教育過要尊重逝者。

于是,幾個孩子又齊齊的說抱歉。

鄧艾反倒是不好意思了,支支吾吾的說不出個什么來。

黃月英笑笑,眼中,也是慈愛。

她沒有想到,自己的運氣,倒是不錯。帶著弟子游學,都能遇到幼年時的鄧艾,這塊地方,距離新野,還有點距離才是,她原來想著,再過上一兩年去尋鄧艾的。

不遠處,一名婦人眼神緊張的望著這邊,黃月英也注意到了,那應當,就是鄧母了。

世道艱難,孤兒寡母能活著,就已經很厲害了。

“鄧小郎,可要拜我為師?”

第一章。

如題,求各種哈。

(本章完)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吾夫諸葛孔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