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夫諸葛孔明340.打世家大族的主意(求訂閱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吾夫諸葛孔明 >>吾夫諸葛孔明最新章節列表 >> 340.打世家大族的主意(求訂閱月票)

340.打世家大族的主意(求訂閱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胡說懟八道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胡說懟八道 | 吾夫諸葛孔明 
第342章340打世家大族的主意(求訂閱月票)

第342章340打世家大族的主意(求訂閱月票)

這時代的壓路機,與后世的區別,不算大。

動力不一樣,用的是馬匹。

碾子的材質不同,用的是里石頭外鋼材。

雖然簡陋,但足夠應對這時代的泥土路面了。

聽完黃月英的解釋,陳躍眼神一亮,“若真如此,可省不少人力。”

“陳公子若是想要,本君可修書一封……”黃月英突然一愣。

她記得,她當時與蒯良他們商議的章程里頭,是要求必須拿壓路機壓實路面的呀,并且也指出,可向附近的興漢商行訂購壓路機。

這……陳氏為何不訂?

“那多謝女君了。”陳躍笑了起來。

黃月英呼出一口氣,“這段路面,不知陳公子族中,是何人去的襄陽?”

“乃我族叔。”

“那你族叔可有提過壓路機之事?”

“未曾。”陳躍搖頭。

黃月英臉色更不好了,麻蛋,不管哪個時代,都有人偷工減料!

幸好,今天發現了這個問題,不然,等到路造好了,表面看著是沒有什么,結果到時候一用,各種問題都出來了!

這些個世家大族,總不能是覺得這壓路機價格高吧?

說了此事后,黃月英又請陳躍在百姓的飯食中,隔幾天加點兒蛋或肉。

陳躍連連答應,心中想著,女君到底是仁善。

解決了此事,黃月英便返回了宛城。

一封書信,便派人送回了襄陽。

襄陽。

劉表抱著孫子,享受著天倫之樂。

多數事務,他都交給了劉琮,有著蒯良與蔡瑁在,劉琮也出不了什么大錯。

只是,黃月英的一封信,打斷了這份溫情。

壓路機?

這事兒他是知道的。

在把各大世家喊來說修路這事兒的時候,同樣也規定了,路基必須用壓路機壓平整,壓實,才能倒水泥。

結果,各世家甚至是想直接越過這一步?

一堆貔貅,只進不出?

通過阿楚的手,他們都賺了不知多少了,卻仍如此吝嗇,也真是氣到他了。

氣呼呼的讓人去把劉琮喊來,待見得劉琮那張年輕的臉,便知曉……為何會如此了。

劉琮年輕,世家大族覺得無所謂。

即便是他出面主持那次的事兒,估計也有不少世家不會去買壓路機,便是他們所謂的“能省則省”。

劉琮接過劉表的信,看完后,也是氣笑,“這群人……當真覺得沒有監督嗎?”

劉表擺擺手,“監督之人,多數出自阿楚一族,人數沒有那么多,或許有些地方還未兼顧到,但此事,卻不得不防。”

“兒子明白,這便去信,讓眾人注意這個問題。”

“嗯。”劉表點頭。

劉琮見劉表沒有其他事兒,也就退下了。

剛退下,就有侍從向他報告,說那江東使者……要求見他。

劉琮翻了個白眼,“那魯子敬,當真是好厚的面皮!”

“那公子……見嗎?”

“見。”劉琮不在意的道,“為何不見?”

那魯肅有臉皮一次次上門,他就能一次次的要兩個郡,看誰耗得過誰。

阿楚說了,對于江東,不必客氣。

魯肅見著荊州的宿麥季即將收獲,也是等不下去了。

原本想,看看荊州收完宿麥后,是如何種植水稻的,結果他的人壓根就探不到相關的消息。

他知道今年周瑜還在試驗,可誰也不知道能不能試驗成功。

差的那些個天數,到底如何補回?

荊州直接移栽的秧苗,又出自何處?

于是,他還是只能再上門,至于這次放不放底線……當然是不。

他得先看看,親眼看看,實在不成……再交底線。

江東。

某一片稻田之中,周瑜對著今歲新播種的禾稻苦思冥想。

播種的禾稻生長時間足夠,所以可以收獲。

可冬麥夏稻的禾稻,生長時間卻是不夠的。

荊州是以稻苗直接移栽。

可他若是從這塊稻田里移栽了稻苗到冬麥夏稻的稻田內,那這田里不就空出了一塊地嗎?再補種,也是來不及的啊!

他不知道,插秧這事兒,還得讓稻苗拉開株距。

黃月英并不知道江東這邊的困難。

孫權也好,周瑜也好,魯肅也罷,江東難了,對荊州才有益處。

寫了信后,她在第二天也核對了一下孩子們核對過的賬冊,沒有什么疑問。

之前想另辟一條路,也算有了點眉目。

“青灰作坊新建,多選庶民百姓來做活兒,一家至少選一到二人,可明白?”

“諾。”

“若是士族們的佃農,也可招募。”

“諾。”

“若是奴隸或家生子,也招!”黃月英下了決心。

她原本想將士族們的那些隱匿人口給排除在外的,這些人,在這時代被看做是貴族們的私產,不像佃農,還有些人身自由。

可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需要人,你家藏一個人,我家藏一個人,那到了最后,就是人力資源的短缺。

所以,她需要找一個機會和各世家交涉,直接理由……當然是人不夠用。

不夠用,就會影響到大家賺錢。

既然你們手里有這么多人,放一點出來干活兒,總是可以的。

放出來干活兒,當然也給工錢。

只是這工錢是不是要上交,卻需要她去交涉了。

思及此處,黃月英把手中的名單列了個遍,而后一一去信。

先說各地作坊人手不夠,青灰產量不足,青灰路的修建進度太慢,然后才說要請他們幫忙,出一些人來干活兒,當然,也會給工錢,包飯食。

又說了青灰路修好后,各家才能收過路費,只有多出人,才能加快青灰路的建設。

數十封信,寫得她手腕都有些疼。

按照世家們的考慮來說,自己出了人,賺了一份工錢,又省了一份糧食,又加快了這青灰路的建設,何樂而不為?

“待得各士族愿出人來做工,爾等便問的仔細些,家中有何人,無論巨細,都記下來,可明白?”黃月英叮囑著。

宛城分行的負責人點頭,“明白的。”

“所有記下來的資料,每隔一月,便送往楚安。”

“諾。”

黃月英眼神又暗了暗,在大清算前,她首先要弄明白,這群人手里到底還有多少不記名的人!

至于多的錢糧,她總有辦法讓他們吐出來。

第三章。

晚安。

求票哈。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吾夫諸葛孔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