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夫諸葛孔明321.建安七年,末(求訂閱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吾夫諸葛孔明 >>吾夫諸葛孔明最新章節列表 >> 321.建安七年,末(求訂閱月票)

321.建安七年,末(求訂閱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胡說懟八道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胡說懟八道 | 吾夫諸葛孔明 
第323章321建安七年,末(求訂閱月票)

第323章321建安七年,末(求訂閱月票)

聽著陸遜的話,陸績默默的點了頭。

前些年,孫策是以武力平定的江東,當時與張昭等人討論的內容,仍是武力定天下。

恰巧,他當時便在場,直言道,今時之人不求懷德,而重兵車,績雖幼,不敢安心。

說完,便是離席而去,也未曾顧過孫策的想法。

而今,孫策沒了,他同樣也看不上孫權。

只是,家族傳承,他這一支,現在是只剩他一人了。

待他成年,或許也得同陸遜一樣,在孫氏手中出仕。

而陸家的情況,在江東,只是一個縮影,不少官宦士族與陸家境遇相同。

十二月。

天氣愈發寒冷,但在楚安,百姓們卻是熱火朝天。

今年又是冬麥夏稻,收了兩次糧食,交了稅后,還存了不少。

加上楚安各處作坊,又是將未來一月以及年終的獎金,都與工人們結算清楚,一下子,百姓手中便有了不少閑錢。

為此,縣城內的各式商鋪也是多進貨物,保證著貨品充足。

除去米面糧油,還有自碼頭山中出產的豬肉、豆芽、菌菇、豆腐以及一些干蔬菜等,也很受百姓們喜愛。

連帶著甘寧,也帶著王五等心腹,趕回了莊子上與家人團聚,順道過個年。

于是,黃月英趕在年前,喊大家又開了一個小會,總結了一下今年的成績以及來年的部署,臨近年關,重中之重便是今年春節這正月初一到十五的活動安排,再之后便是給眾人發年禮。

“阿楚這年禮……”龐山民見著手中的兩罐紅,很是無奈。

他很懷疑,黃月英真就只是看著府庫里紅還充足,所以也不想心思,直接拿這對付了事。

黃月英輕咳一聲,“如今赤價高難得,兄長帶回去給嫂嫂他們吃,也算不錯,外頭還備了羊肉呢,兄長別忘記帶回去。”

龐山民翻了個白眼。

這么些東西,他和諸葛芮是真的吃不完,哪怕現在是算上了諸葛均。

甘寧卻是很給面子,“早就聽聞這赤價高難得了,瑰兒一定喜歡。”

黃月英嘿嘿笑笑,便送走了眾人。

今日,黃承彥與蔡氏難得的都在家中,不過,他們并沒有參與黃月英的這個小會,如今的他們,太清楚自家閨女的本事了,因此并不擔憂。

“阿父與阿母倒是悠閑。”見著黃承彥與蔡氏一個看書,一個撫琴,黃月英感嘆了一句。

雖說今天開的是小會,但依舊耗費了不少時間,再加上今天一早,她還給孩子們上了這學期最后一堂格物課,所以也是一直忙到了現在。

“阿楚也可以選擇什么都不做啊。”黃承彥回道。

黃月英:……

蔡氏失笑,撫琴也停了下來,“這兩年與阿楚一道忙碌,如今方有空暇,的確難得。”

黃承彥無奈,他清楚,蔡氏說的也是真的,想起這一年也是發生了諸多大事,便知曉黃月英為何又選擇安穩的待在了莊子上。

袁紹死了,其子內訌,曹操攻克黎陽。

孫策死了,孫權即州牧位,阿楚聯合了諸世家謀求江東。

天子來信,劉表犯了卒中之癥,荊州大好局勢,一朝不穩,聯軍至今未成。

相反,黃月英之前推出去的這些個青年將軍,都已經身居要職。

而黃月英設立的興漢商行,也因青灰作坊而開遍了荊州各地。

交州產的赤,更是撬動了不少世家的野心。

唯一沒變的,是阿楚仍然未曾訂婚。

馬上……十七了啊!

說不著急,也是假的,但他卻明白自家閨女的心思,是以,只得支持。

“好了,既然難得有休息,便好生歇著。”黃承彥于是叮囑了一句。

“那是自然。”黃月英應下,而后走到了自家老父親面前,“阿父以為,來年當如何布局?”

黃承彥剛提起了筆,又頓了頓,“那要看阿楚想要做何事了。”

“聯軍討曹呢?”黃月英問。

黃承彥放下了筆,搖頭,“難。”

黃月英嘆氣,是難,就目前來說,荊州即便有了天子這封求援信,也很難聯結各方勢力。

如今這時代,到底不是董卓時期了。

那時靈帝剛死,象征權柄的帝位仍有著極大的代表性。

如今已過了十幾年,各方諸侯擁兵自重,誰會在意……所謂的漢室呢?

在自己的地盤,當土皇帝,難道不好嗎

所以,即便有了一定的布局,她也清楚,這事兒,早已過了那個最佳時機。

“阿父可有建議?”黃月英又問。

“阿楚不是正在做嗎?”黃承彥笑著看向自家閨女,總覺得黃月英到底年輕,性子急切些,是可以理解的。

黃月英嘆氣,而后點頭,是啊,她是正在做。

不僅是她,劉表與劉琮也在努力,他們努力的方向,是將冬麥夏稻在荊州全境推廣,讓荊州的底氣更上一個臺階。

同時,諸葛亮也在四處奔波,于各地建立興漢商行,謀求交益。

而莊子里,大家也都在努力啊。

等到來年,有了這些時候的積累,荊州不會再缺糧食,那么,她就可以把方向往工業方面彎一彎了。

交州。

諸葛亮感嘆著這十二月仍氣溫如常,又聽著侍從的回報,便是笑了,黃月英已派人將代理費定金的二成給送到了交州,算是給士燮的定心丸。

拆開信,黃月英先是日常問了好,說著她對江東方面的布局。

而后問他,若甘蔗在交州可一年兩熟,士燮會做何反應?

諸葛亮一愣,士燮會作何反應?

那至少會將交州現有一半的土地,都拿來種甘蔗啊!

下一句,黃月英卻又道,不論士燮如何反應,都想請兄長在交州以蠻民練出一支可戰之軍來。

諸葛亮瞇了瞇眼睛,黃月英這時候,除去自己商行的護衛,還想要能與其他勢力交戰的軍隊了。這意味著,黃月英的計劃,已經是又往前提了一個臺階。

“阿楚這性子……”無奈搖頭,諸葛亮又繼續往下看信,說還想請他在交州設立造船廠,以便探尋大漢之外的海域。

諸葛亮皺了皺眉,探尋海域?阿楚這步子,邁得未免有些大了,但設立船廠,卻是可行。

信末,黃月英又寫道,未來幾年,天下形勢變化,兄長在外切記照顧好自身,以安全為重,餐食需有時,有量,心中有事,可來信與阿楚探討,待得來年,兄長游學結束,可歸。

諸葛亮看完,眉眼是止不住的笑意。

他看得出來,黃月英最后這話的意思,是說,他該回去了。

回哪兒?

自是楚安。

是啊,游學也近兩年了,走了這么些地方,明年也該回去了。

但江東……他還是要去一趟的,畢竟,阿楚已經做好了謀劃,他總得去加上一把火才是。

今日份。

求各種。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吾夫諸葛孔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