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夫諸葛孔明320.陸遜的選擇(求訂閱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吾夫諸葛孔明 >>吾夫諸葛孔明最新章節列表 >> 320.陸遜的選擇(求訂閱月票)

320.陸遜的選擇(求訂閱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胡說懟八道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胡說懟八道 | 吾夫諸葛孔明 
第322章320陸遜的選擇(求訂閱月票)

第322章320陸遜的選擇(求訂閱月票)

第322章

孫權如今最想做的,是弄錢。

但招賢榜的事兒,他又不能不管。

如今,江東已經有不少士人結伴前往荊州,謀求仕途。

他若真怠慢了今日揭榜之人……肯在江東投效他的人,就更少了。

“子布稍待。”孫權還是將這個問題暫時壓了下來,決定先看看今日揭榜之人。

吳郡……陸議?

也就是,吳郡陸氏嗎?孫權眉頭一皺。

說起吳郡陸氏,前些年廬江太守是陸康,這姓陸的一家子,在抵御他們孫氏時,可沒少死人。

這陸議,倒也不知是何居心。

想到這里,孫權又是嘆一口氣,正因如此,他廣發招賢榜,卻仍無人可用。

張昭自是應下,招賢榜啊……意味著孫氏愿意與江東士族和解。

不多時,侍從便帶著一名青年進了正廳。

孫權于主位之上,見著這名青年,道,“你便是吳郡陸議?”

“正是。”青年笑著點頭,“見過州牧。”

“聽說你已揭了招賢榜,不知有何教我?”孫權便問。

陸議也不在意孫權如此的開門見山,長身而立,臉上收斂了笑意,淡定的道,“時值十月,荊州禾稻已收。”

荊州禾稻已收?孫權一愣。

這消息,他早就知道了。

不僅知道,還嫉妒無比。

揚州與荊州氣候相差不大,但荊州那邊冬麥夏稻已成功種植了兩年了,可他們今年實驗的卻是……失敗了。

宿麥種成了。

可翻整田地,播種禾稻卻是遇到了難題。

將旱田改為水田,消耗大量人力,播種禾稻,禾稻長勢不錯,卻是到了現在還沒能收獲,眼看著這天已是冷了下來……這第二季的禾稻種植,比正常禾稻還要矮小,稻穗更是干癟。

可這陸議說,荊州禾稻已經收了,那與他江東,又有何干?

陸議見上首的孫權愣住,也愣,這都不明白嗎?

他知道孫權缺錢,年中時那一波高價糧,他們陸氏也有參與。

他估算過,那么多糧食,那樣的價格,足夠把州牧府掏空,甚至,即便算上今歲的稅糧,這窟窿也只是將將補齊。

但補齊后,又待如何?這州牧府,不仍然是沒有錢?

那數百萬石糧食,經過這大半年消耗,早就該見底了才是。

荊州有天子求援的信,又有冬麥夏稻這樣的祥瑞,前次戰場之中,又斬殺了孫策。

再加上襄陽學宮之盛。

如今風頭,那是勢不可擋。

他清楚孫家的野心,也明白周郎的抱負,若不然……他何苦來此?

“荊州禾稻又收,可見其盛,州牧既與曹司空一同奉天子,有了難處,當然要與朝廷訴說一番。”陸議解釋道。

孫權眼神一亮,是啊,他們還有盟友。

如今袁紹已逝,曹操要平定北方,就更需要他們江東拖住荊州。

曹操總不能見著江東不穩,分崩離析。

“先生高見!”孫權便是喜笑顏開,從位置上下來,抓著對方的手,“今日得見先生,當真是三生有幸。”

陸議:……

雖有些無語,但至少,這位剛即位的州牧還是能聽得進去建議的,算是一個優點。

“州牧客氣。”

“我觀先生已是成年,不知可有表字?”孫權問道。

“議,字伯言。”陸議隨即答道。

此時的他,永遠不會想到,自己的名字……會在以后被改為陸遜(后文直接將陸議稱為陸遜)。

“議,言,伯言,好字!”孫權撫掌而笑,“不知伯言還有何教我?”

陸遜見此,道,“還請州牧與荊州暫時修好,休養生息。”

孫權臉色冷了下來,“吾父,吾兄,皆折于荊州,如何修好?”

“吾從祖父,從兄,族人,皆于廬江抵抗前州牧而亡。”陸遜神色肅然,眼中,并無仇恨,“而今,議卻是揭了州牧的招賢榜。”

孫權松開了陸遜的手,眼神直視對方,良久才道,“那伯言為何要來?”

“不忍見江東百姓久苦。”陸遜面色坦然。

孫權面色變了又變,江東這地方……近些年可都沒有安穩過。

他也知道,江東目前需要休養生息,可要和荊州修好,那是萬萬不能的。

父兄之仇,如何能忘?

旁邊,張昭見氣氛僵住,道,“不知,當派何人去往許昌?”

“議,愿往。”陸遜認真的答。

這法子,是他想的,他當然也不可能放著別人去。

曹操手下,文臣武將齊聚,北面,最后必然是曹操的。

荊州,如今不僅有著荊州當地的文臣武將,還有劉備的加盟,更不需要他這初出茅廬的人。

唯有江東,孫策新喪,內憂外患皆有,危機四伏……才會有他陸遜發揮才能的時候。

再者,孫權此人,雖年輕,但并非獨斷專行之人。

要與荊州修好,是個正常人都不會答應,所以他能理解孫權。

再說了,陸績如今不過十五六歲,陸家……還需要他來撐門面啊。

孫權見著陸遜那認真的表情,方才的不忿,怒意,就突然全都散了。

吳郡陸氏,乃是大族。

陸康雖非孫策所殺,但為了抵御孫策,陸康這一支損失了近百人。

陸康,可是從小就把陸遜帶在身邊的,而對方卻能放下此事,助他孫氏來平穩江東。

光是這份豁達,就已經能讓他高看一眼了。

“既如此,便勞煩伯言了。”孫權沒有拒絕。

當下便拜陸遜為令史,掌州牧府文書,以表信任,同時,把出使許昌的事兒交給了他。

接著,又采納了陸遜的建議,暫時與荊州修好,休養生息,把出使荊州的事兒,交給了魯肅。

這樣一來,孫權心中便安心了許多。

張昭見此,也是安心了許多。

至少,孫權沒逼著江東商賈、世家出來捐獻,沒有將關系進一步惡化。

否則,他這長史,真是要當不下去了。

出了州牧府,陸遜回到了自己府上。

見著比自己還小幾歲的叔父,神色緩和,道,“過些日子,議要去許昌一趟。”

陸績皺眉,“去許昌?”

“嗯,今日揭了孫氏的招賢榜,便攬了這差事兒。”

“伯言緣何要選孫氏?那孫氏只懂以武力平定天下,并非明主。”陸績搖頭,不贊同的道。

早些年,孫策剛平定江東時,便曾與張昭、秦松等人討論著,四海未平,當以武力震懾天下。

而今孫策已亡,孫權雖有、意安撫人心,可前些年的血債,哪里是這般容易就能忘卻的?

“那叔父以為,何人可為明主呢?”陸遜嘆氣,“吾陸氏,到底出自吳郡,吳郡,歸屬揚州,若無人在揚州牧手下出仕,陸氏又當如何?”

陸績沉默,良久才道,“辛苦伯言了。”

“叔父要早些撐起陸氏才是。”陸遜只是笑笑。

今日份,求各種哈。

(本章完)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吾夫諸葛孔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