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夫諸葛孔明315.紅糖到貨(求訂閱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吾夫諸葛孔明 >>吾夫諸葛孔明最新章節列表 >> 315.紅糖到貨(求訂閱月票)

315.紅糖到貨(求訂閱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胡說懟八道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胡說懟八道 | 吾夫諸葛孔明 
第317章315紅糖到貨(求訂閱月票)

第317章315紅糖到貨(求訂閱月票)

劉備,當然會那么傻。

在收到黃月英的信后,心中大喜,拉著徐庶討論,“阿楚此法,可令百姓庶民存了活下去的根本啊!”

“是,且……能極大的鼓勵生育。”徐庶看完,也笑。

“哈哈哈,正愁如何治理葉縣呢。”劉備大笑,“阿楚信中所說,已在楚安施行,當真是率性至極。”

徐庶也感嘆,黃月英的這封信,是要給天下無數百姓一個活下去的希望啊。

如今這世道,天下變成這般模樣,最大的幫兇,一是朝廷無道,二是世家貪求。

若平定天下后,此法施行,必然是百姓安居樂業。

“相比起楚安,葉縣施行起來更容易些。”徐庶接著道,“但,此法若行,主公……”

“嗯?”劉備看向徐庶,滿是期待。

“鎮守葉縣,不可后退一步了。”徐庶滿是認真的看著劉備。

劉備大笑,“難道,備有想過后退嗎?”

徐庶亦笑。

很快,劉備便請了向寵和呂登來商議此事。

沒過幾天,這計口授田制便在葉縣實施了。

“我們……有田了?”

“哈哈哈,有田地了!而且是世世代代,皆有!”

“多謝左將軍!”

“多謝州牧!”

“多謝縣尊!”

百姓們又哭又笑,把能想到的人都謝了一遍,歡歡喜喜的分田地去了。

而在楚安,計口授田制已實行半月余了。

半個多月,好不容易把七八千戶人家的田地給量了個清楚,定了地方,剩下的富戶人家,黃月英沒有讓人去動。

也有人來說,自己族中為何不授田時,龐山民便道,此次授田,乃是對名下無田產,或田產不足可授田總數的百姓,而非富戶,難道沒見黃氏莊子上也未有授田嗎?

于是,眾富戶無話可說。

但……他們的佃戶也算是普通農戶啊,而今,他們的佃戶有田了!

那他們的田,誰人來耕種呢?

龐山民也給出了解決方案,“其他州縣,有人。”

于是,一眾富戶們便急忙商議,要去哪里招佃戶了。

在楚安,多數富戶除去田地的出息外,還有不少人靠著黃氏莊子上的商品有著不少進項,是以,去別的州縣搶佃戶,應該還是搶得動的。

龐山民沒有阻止,也不會阻止。

他清楚的知道,黃月英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這些富戶要去別的地方招收佃戶,給出的條件必然要比其他地方的好,也算是變相的給了其他州縣的百姓一種更安穩的生活方式。

畢竟,在楚安……負隅頑抗的幾個小士族,都已經被整頓了。

縣中的軍隊年年拉去別的州縣練兵。

楚安君莊上的護衛,更是比縣兵還要精銳。

他們哪敢有什么心思呢?

“這些地,等到今年秋收后,就是咱們家的了。”一名老者看著眼前的荒地,樂不可支,“還能傳給你小子呢。”

“阿父,俺也是有永業田的!”旁邊的中年男子趕緊道。

“嗯,倒也是,老頭子得多活上幾年,不然,官授田和口分田就得被收了回去,多活幾年啊,多給你這小子的子子孫孫存些糧食。”

“阿父……”

老者哈哈大笑,“如今還未農忙,有空便來開墾一番吧,但農忙時分,主家的活兒不可落下。”

“嗯!”

一家人看向這片土地,眼中,滿是希冀。

與這家人一般表情的,還有無數人家。

黃月英是管不了這些,她只知道,只要她手中有著武力在,楚安的這些個小世家是暫時翻不了的。

而且,有著織布機的便利,他們也不會想翻。

曲轅犁在經過了兩年的推廣后,在楚安早就普及,所以黃月英不擔心老百姓耕不好地。

至于莊上這些護衛,當然也分到了地。

只是,他們訓練任務重,鮮少能去幫忙,但不妨礙他們開心。

每每問家人,家人都說,能種得過來,他們便開心不已。

九月,稻穗已是金黃,又是一年稻香。

黃月英爽快規定了農忙假,于是,整個縣各處都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之中。

十月。

黃月英收到了諸葛亮的信,以及商行那邊帶過來的第一批紅。

信中,諸葛亮說他還是選擇了士燮作為合作者,因為此人才是交州的實際掌控者,希望阿楚諒解。同樣,他已經努力去規范交州百姓們種植甘蔗與制的流程,包括……工錢。

黃月英雖無奈,但也認可諸葛亮的選擇。

士燮在史書中似乎名聲不錯,但她不覺得士燮是個好官。

若為好官,就不會把自己的族人都安排在各郡太守的位置上,出行也不會威儀甚眾。

交州那邊,很多時候,應該比諸葛亮書信中所說的要亂,也比她想象的要亂。

但紅的成功,意味著,交州日后必定是投荊州的,這就為了未來打下了基礎。

這時代,除了麥芽,貴族們想吃甜口的東西,多數是吃蜂蜜的,但蜂蜜產量不高,所以極為難得。

簡而言之,她手里的這些紅,就意味著……錢。

打開了一罐紅,黃月英聞著這純正的紅味兒,便想起了很多事。

她幼時,紅是家鄉特產之一,每每到了收甘蔗的時候,就會出現各種老紅以及紅麻等小吃食,香甜不已。

拿起一小塊放進嘴里,黃月英瞇起了眼睛,這一千八百年前的紅和兩千年后的,味道上……并沒有什么差別,真甜啊。

嘗完,黃月英便問,“這,有多少?”

“目前運回一萬罐,今歲應當還有二到三萬罐。”送信之人答。

黃月英點頭,“好。”

這一萬罐子,足夠她先攪弄些風云了,次日,數隊人馬自楚安往荊州各地而去。

而黃月英家中,她正請李嬸做紅果子呢。

“竟有這顏色的,而且還如此香甜,炸出來的果子,定然好吃!”李嬸看著油鍋中的小圓餅子,笑著。

“那是自然。”黃月英點頭,“待會做好了,李嬸帶去給阿母她們都嘗一嘗,給孩子們也嘗一嘗。”

李嬸看了看這紅,“這般多人,一罐可不夠。”

“無事無事,庫房中有不少,李嬸放心用便是。”黃月英擺擺手。

紅在這時代是個稀罕物,但在她眼中,也不過就是個調味品,畢竟后世太常見了。

“好。”李嬸自然笑著應下。

黃月英也不在意,見著有剛出鍋的紅果子,便直接拿了筷子,輕輕的咬了一口,融化的紅汁……好燙啊!

李嬸哈哈大笑,趕緊倒了涼水來。

黃月英無奈,太久不吃這東西,都忘記以往不知被燙幾次了。

她不知道的是,小小的一罐紅,卻是在荊州各大世家中,引發了熱議。

今日第二章。

如題。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吾夫諸葛孔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