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薦求收藏)
在布拉格以東100多里的地方,朱文奎的軍隊按照計劃,安下了營地。
具體的布置,有杰士卡等人去做。當然,他自己也不能閑著。
杰士卡告訴他,目前,他最主要的任務,其實是搞外交。
平心而論,相比于和一眾各懷心思的勢力打交道,朱文奎覺得還是打鐵更舒服。工業上的規律,比社會上,可簡單太多了。哪怕是相對困難的鑄炮工作,雖然隨機性依舊很大,不可控因素很多,但整體上也是有章可循的,不至于三天兩頭,故意給你搞出一些毫無邏輯的事情。
不過,隨行官吏們都來勸說,告訴他,雖然現在吳王府也聘請了專門的外交官,但是他現在是這邊的最高領導,很多重要事務,還是得他親自出面才行。
管理的工作便是如此,權力級別越高,牽扯到的范圍就越廣。其他人負責各個專門的機構,管理好各自的具體事務就行,而他,則必須和內外諸多人等打交道,衡量各方需求,進行適當的平衡、處理。這就是他的地位,帶來的義務。如果強行推卸,那么后果也會很嚴重的。
尤其是老吳王之前的外交思路,比較……一言難盡。因此,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朱文奎身上,指望他能趁著這個機會,重整內外格局。所以,他這個工作,重要性比火炮可是大多了。
沒辦法,朱文奎只能把管理火器的工作,也交給其他人。
相比于老吳王在洛林等地,拉來的那些追隨者,以及各地自己組建的武裝,朱文奎自己建立的這支軍隊,受紫帳汗國的影響更大,當然,也非常受他本人的影響。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這些士兵的編制,本來就和其他步兵、騎兵都不太一樣。雖然也要從事戰斗,平時也會進行一些基本的隊列和扎營訓練,但相比于別的部隊,他的炮兵,更像是武裝工匠,而不是士兵。
對于紫帳汗國來說,這倒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紫帳汗國的軍隊,除去當年靠著在金帳汗國打工的面子,招攬來的草原老鄉,其實就是一支施工隊。現在規模龐大的南衙駐軍,都是由那一支工程隊演變而來的。很多工作和習慣,都已經融入了軍隊組織和規章的方方面面。
對朱文奎來說,情況也差不多。
一開始的時候,他就是單純跟郭康一起玩。郭康有很多奇怪的點子,但是苦于現在的工藝技術,不少想法都做不出來。
為了能夠完成目標,他倆就趁著閑暇,跑到鐵匠鋪,看人打鐵——據郭康說,現在這邊的冶鐵工藝,也是有很大改進空間的。考察完之后,他倆還會和鐵匠交流,指揮他們來進行實驗,有時甚至親自上陣,試圖找到問題所在。
在這個過程中,朱文奎發現,打鐵還挺解壓的。而且,鐵匠們都覺得,他悟性很好,手藝進步其實很快。
一開始,朱文奎覺得這就是個商業性吹捧,畢竟他算是金主的朋友。不過后來,連郭康都表示,今后這些零件,干脆都給他做得了。于是,他倆越玩越大,最后干脆直接開了個工坊。
其他人都不怎么理解這些愛好,覺得他們很古怪。畢竟其他世家子弟,多少都有點紈绔風范。而他倆連欺男霸女的事情都不做,天天就知道搗鼓亂七八糟的機械,因此,連城里的希臘市民,都有些看不起他們。
他倆對此其實都不怎么上心。不過,為了防止家里也說自己不務正業,郭康還是及時打出個研發軍械的名頭,開始試圖生產他設計的火藥武器。
這年頭,火藥武器遠遠算不上成熟,因此形制也千奇百怪,多他這幾個,也無所謂。因此,這方面的事情,倒是推動的很順利,最后還真的得到了兵部的認可,以教會搞研究的名義,設法找他們借了場地。
最早的火器營士兵,也是那會兒招募,來幫助他們進行武器開發的。因此,除了會使用武器,還得懂一些相關的知識和技能,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進行研究。
也是因為這些需求,招募士兵的時候,他們的要求提的很高。哪怕隨著戰爭臨近,經過了好幾輪擴編,開始追求量產和實戰化,一些基本的要求,也沒有放開。
和之前的步兵不同,火器營的這些人,不是征召來的。營中所有有編制的人,甚至包括管理炮車的馬夫,都是專門雇傭的職業軍人,技術含量很高。
很多人甚至不是來自吳王控制區,或者紫帳汗國的領地,而是通過各種關系,從意大利、法國甚至敘利亞雇傭來的。否則,都湊不夠這么多人。
因此,他們的編制,也不像步兵和騎兵,而是更像一個傭兵公司。通過簽署合同,來專門聘用這些職業技術人員。
雇傭兵的單位,一般被稱為“連”,不過這年頭的大型火器一點也不好伺候,需要大量的人員和畜力,因此火器營的規模,比尋常的傭兵連要大出不少。因此,這邊的各支部隊,都被大家習慣地稱為“大連”。
這些人數量也不少,而且都是朱文奎省吃儉用,攢出經費,才養出來的。之前,一直都是他親自率領。不過現在實在顧不過來,也只能暫時交給其他人代管。
不過現在,郭康遠在南方,他自己也沒時間,這邊就少有通曉所有方面的人了。他倒是有心扶一把學徒烏爾班,但這家伙年紀太小了,現在肯定管不了的。只能先讓火炮、火箭、炸彈等大連的連長們,各司其職,看看回頭誰來總管比較合適吧。
安排好這些之后,讓娜女俠又來找他,說有布拉格的密報過來。兩人屏退左右,開始商量起來。
之前跟著郭康他們出征的時候,這些事情都是人家去搞。現在自己帶隊出征,情報方面的事情,也得他去操心了。好在讓娜女俠有這方面的經驗,而且也是長期在王府里,負責這類事情的心腹,還是很信得過的。
最開始的時候,大都這個吳王府,就只有馬王妃和朱文奎娘倆。他們入住之后,紫帳汗國方面,安排了五六名女仆。不過她們的主要工作,也和王府行政事務無關——而那會兒王府也沒有什么“正事”,單純就是那時馬王妃舟車勞頓,而且水土不服,身體狀況不好。朱文奎又年紀太小,需要人照顧而已。
雖然聽起來很悠閑,甚至被郭康調侃,說他到哪都能享受女仆隊照顧的舒適生活,連自己都比不上。但實際情況,和市井里喜歡流傳的那些香艷故事毫無關系——不管是維護、打掃這個面積頗大的舊宅,還是照顧病人和小孩,都是些體力活。因此,這些女仆,不可能是他想的,什么嬌滴滴的小姑娘。
為了安全起見,這些仆人也不是一般人,而是紫帳汗國專門選的可靠人手,從駐守大都的瓦良格衛隊的家眷里選出來的。因此,吳王府的女仆隊,全都是些健壯的北歐和羅斯大媽。一個個膽大心細,能干體力活,也會看護人,胳膊比那會兒朱文奎的腿都粗。他調皮不讀書的時候,都能直接把他拎起來,丟給馬王妃訓斥。也不知道郭康都在想些什么……
沒多久,大明那邊派出的錦衣衛找上了門來。朱文奎一開始還很緊張,但馬王妃和對方商談了一段時間,最后大概談妥了什么,就告訴他沒事的。又過了一段時間,錦衣衛也開始活動,并且計劃派幾個人,也說是來幫忙的。
按照錦衣衛的說法,他們也和吳王那邊取得了聯系。吳王現在已經在巴黎活動了,據說混的風生水起。不過,錦衣衛的幾個頭領,卻還是有些憂慮,覺得情況可能沒有那么好。吳王的地位,未必有他想的那么穩固。
所以,他們特意和吳王溝通好,把法國那邊招攬的人,也提前派一些到大都這邊的王府來。一是填充下最基本的編制,至少把王府的面子撐起來,幫襯下王妃和世子,免得寒酸過頭了;其次,也是以防萬一,如果吳王那邊出了什么情況,也算是狡兔三窟。
籌備了一段時間之后,錦衣衛帶來了第一批人員。
這些人都來自法國那邊,大多是一些有點才華,但因為出身問題不得志的騎士和教士,因此很樂意來到這里,為吳王府服務。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籌建王府的官吏,前來從事行政方面的工作。只有一個小姑娘,就是讓娜女俠。
不管是法國人還是明朝人,都沒有讓女人當官的傳統,所以她當然不是來任職的。
按錦衣衛的說法,她來自一個有法國和埃及雙重背景的半官方組織,接受過一些文化教育和情報方面的訓練;現在她們的門派,失去了主君,也很希望為朝廷效勞——總而言之,就是錦衣衛需要的那種人才。
可能是職業習慣的問題,錦衣衛對于紫帳汗國安排的人,也總是不太放心。他們認為,雙方關系再好,吳王府對汗廷再有利無害,也不能一直這樣。尤其是之后,王府需要自建一個體系出來。既然如此,機要位置,就必須要有更可靠的人,不能都讓人家提供的人員進來了。
這邊離大明太遠,錦衣衛人手不足,活動起來也不如本地人方便。她比朱文奎年紀大一點,因此正好可以充當他侍女的角色。大家相安無事更好,如果真有來自其他勢力的滲透和刺探,她也可以幫忙進行預警和制衡。
于是,馬王妃就把她留了下來。
那時候朱文奎年齡不大,所以讓娜女俠有時候也負責陪他玩。馬王妃不太想讓朱文奎出去亂跑,覺得大都還是比較亂。不過小女俠那時候就已經會了不少功夫,就信誓旦旦地給馬王妃保證,說自己一定能保護好朱文奎,讓馬王妃都有些哭笑不得,只能放他倆出去。
好在,這邊倒是沒有人對他們出手,因此也一直沒有遇到意外的情況。而且,馬王妃的身體恢復了些,朱文奎也長大了一點。在一直過度擔憂的錦衣衛的建議下,也可算是把“女仆隊”給遣散了。
不過,還是有些很麻煩的事情,讓人頗為擔憂。
那時,大都這邊有傳聞,說吳王娶了法國公主,準備在那邊建立一番功業。大都的這些希臘人,也非常喜歡討論政事。不少好事者們都在議論,說這樣一來,不管是明朝還是法國的習慣,就有個到底誰才是正妻的問題了——將來,可能也會有誰才是嫡子的問題吧。
朱文奎那時候已經懂事了,時不時聽說這些話,難免有些擔憂。更麻煩的是,他去問好朋友郭康,郭康卻支支吾吾,不能回答。
這個時候,郭康其實已經有“神童”的名聲了。很多人都傳言,說他通曉古今中外,能斷言天下大勢,一看就是精通術數的天才。于是,朱文奎也跑去請教,想讓郭半仙鐵口直斷,看看他爹這到底是咋回事,他母子倆,今后的運勢,究竟會如何。
不過,聽說朱允炆真的娶了個法國人之后,郭康明顯吃了一驚,之后就一言不發,像是傻了一樣。
朱文奎連忙催問他,他抓耳撓腮想了半天,回答說,他也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這件事真的超出他理解范圍了。至于未來運勢,暫時就不要太糾結,還是應該先盡人事再說。
朱文奎只好回去,把這段話品味了一番,然后得出結論:事情肯定過于糟糕,連郭康都想不到居然能這么發展,甚至都沒有什么避禍的方式,可以告訴他。只能先這么安慰一下了。
總之,他們娘倆是要完蛋了!
其他人對此也頗為關心。尤其是之前,王府里來履職的,都是一些法國人。聽到吳王和自己母國聯姻的消息,很多人也意識到,這意味著什么。于是,不少人都先后提交了申請,想要回到吳王那邊服務。
馬王妃知道攔不住,就放他們離開,也不讓錦衣衛去管,說她很了解丈夫,也能理解他的選擇,所以目前,大家什么都不用管,任由吳王決定就行。這些官員,也隨他們去吧。
就這樣,王府一下又冷清下來。
又過了幾個月,大都的法國大使正式公開了這個消息,還宣布公主已經懷孕,目前正在巴黎接受最好的照顧。城里的輿論一時炸鍋,大家紛紛揣測,是不是法國人也想和大明直接接上線,借助這次聯姻,與羅馬手中的王妃、世子分庭抗禮。畢竟,有個大明的親王在這邊,光是東方商路能帶來的好處,就已經非常驚人了。
這之后,王府里僅剩的幾個法國文官,也紛紛跑路,明顯是準備向新王妃“投降”了。速度之快,連錦衣衛都攔不住。很快,王府宅子里,就只剩馬王妃、朱文奎和小女俠了。
事態發展,讓郭康等人都頗為意外,連忙來詢問情況。郭康還表示,自己之前應該是表述失誤。
他告訴朱文奎,不要擔心,因為現在大家都在說,吳王正在和法國王室合作,對大貴族們下手。不過,從現在紫帳汗國了解的局勢看,估計是不太樂觀。
在他們的接濟下,吳王府的情況才好轉了一些。
至于精神上的安慰,除了那些朋友,也只有讓娜一直在安慰他了。
后來,在朱文奎和馬王妃的爭取下,王府又漸漸恢復了些。尤其是吳王非要削藩,結果玩砸了之后,就老實了很多。他們這邊,也漸漸發展了起來。
因此,朱文奎對讓娜女俠十分信任,之前,甚至半開玩笑地給她封了一堆官職。真論起來,比純武職的杰士卡都高。
當然,吳王府的官職,其實也就是那么回事。而大家也沒有說什么。畢竟,對了解王府的人來說,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