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薦求收藏)
后續的戰斗,就沒有多大懸念了。
匈牙利流亡者的戰斗能力確實強悍,但現在軍隊主體已經瓦解,而“路權保護者”們已經完成了動員。
在戰前,明軍方面就已經制定好了計劃。他們獲悉,這些匈牙利人是從東方戰線敗退下來的,應該很熟悉那邊的各種套路。
與尚且處于懵懂狀態的本地土貴族不同,這些人有非常強的警惕心,十分重視偵查工作,并且隨時都在關注反伏擊的問題。而且,他們的戰斗力也不差。這意味著,他們屬于最難以“曼古歹”戰術對付的敵人。
而且,山南的平原,開發的很充分。和阿勒曼尼地區不同,這里的森林,在古羅馬時代就被砍伐了不少,沒有太多可以藏匿大規模軍隊的地方。
這樣一來,就很難通過誘敵讓他們進入伏擊圈;而且,和德意志人、羅斯人這些不同,馬扎兒人同樣有強勢的輕騎兵,用輕騎兵對他們進行拉扯、消耗,也會難上很多;最后,就算包圍,可能也沒法及時吃掉他們。到時候,就和倒回谷的速不臺一樣,處于尷尬的境地了。所以,傳統的思路,恐怕不太好用。
不過,大家很快想到了解決的辦法。
既然想要對敵人進行分割包圍,那么就應該選擇最弱的一部分,先打他們。既然匈牙利騎兵更強,那不如先打當地領主們的德意志軍隊了。
和匈牙利流亡者不同,以伯恩哈德為首的貴族軍十分混亂。他們來自不同領地,有些是征召的領民,有些是臨時拉的雇傭軍。相互之間并沒有多少配合的經歷,由于出發倉促,甚至連語言命令,都沒法統一。
這支看起來規模龐大、但實際十分松散的“拼好軍”,就是敵人最弱的環節。顯然,他們才是最好的目標。
傳統上,蒙古系軍隊習慣于利用敵人不同部隊的速度差異,讓他們互相脫節,然后把先沖進包圍圈的騎兵干掉,再慢慢瓦解步兵大陣。但這其實也是根據當時情況,總結出來的經驗,并不一定要用在所有地方。因為這個戰術的核心,只是“各個擊破”,沒必要糾結必須先打誰。
同樣,這片地區,最適合藏兵的地方,不就是城里么?
以往,蒙古人幾乎都是攻擊別人的一方。哪怕伊兒汗國、金帳汗國先后瓦解之后,各個汗王彼此混戰,他們的軍隊一般也都是從野外的游牧部落里招募。因為大家一般都認為,定居者懦弱不堪戰,不管是城里做生意的市民,還是城外種地的農民,都是靠不住的。
所以,城市一般都被視為“外地”,是勒索或者劫掠的對象。哪怕是自己這一方所屬的城市,也很難說是可靠的“自己人”。哪怕對于這些蒙古奴隸來說,城市站在自己這邊,而且能提供有效的軍事支持,也是個有點難以想象的事情。不過既然可行,那當然也可以使用了。
而這樣一來,也就不一定非要用重騎兵來完成最后一擊了。足夠精銳的步兵,同樣可以做到,甚至效率更高。
而為了減少步兵機動性上的劣勢,還可以設法讓攻擊對象盡量靠近伏擊地點。而如果出發地在城里,那么最近的地方,就是城墻外面。因此,不如讓敵人先過來攻城。這樣,表面上是他們圍攻,實際上就等于自動走進了伏擊圈了。
至于路上的各種看似是傳統“曼古歹”的布置,其實都是為了麻痹敵人,讓他們想不到,這邊已經換了個完全相反的思路。而從結果看,還是挺成功的。
哪怕經歷過諸多戰斗的匈牙利人,也會發現,自己正在按照傳統的應對方式,對付傳統的游牧戰術。并且,由于結果也十分正常,確實是意料之中,大家就自然而然地被傳統思路束縛,沒有想到其他可能。
另一邊,在制定計劃的同時,明軍也開始訓練士兵。
除了蒙古人和當地山民,山南的市民也被動員起來。雖然平時戰斗意志不怎么強,但大家都聽說了伯恩哈德等人的叫囂,知道如果城破,必然被屠殺,因此,幾座城市的市民也開始積極備戰,準備保衛城市。
按照預計,蒙古人和山民會不斷騷擾敵人,一方面遲滯他們的行動,一方面也盡可能破壞他們的輜重。阿勒曼尼人一向不怎么重視后勤,而且這次行軍也不算太遠,因此成功的概率還是很大的。
而一旦少有的補給也損失殆盡,敵人必定陷入饑餓的狀態,然后一邊加緊劫掠,一邊不再挑挑揀揀,而是要抓緊時間,找個最近的城市打進去好好搶一把。所以,他們會先去最近的博爾扎諾——這都不是什么戰略問題,而是餓肚子的人肯定會做出的選擇了。
為此,博爾扎諾城也早早開始準備。借助修路的掩護,明軍把大批士兵都調集了過來——當然,這也是因為他們的精銳士兵,本來就是修路的工匠,可能都不需要偽裝吧……
不僅如此,他們還從各地,專門雇傭了一批教頭。
大家都聽說瑞士人很能打,尤其擅長對付神羅貴族。筑路委員會里,有人跟瑞士方面多有往來,關系很好,就專門托關系,雇了兩個連隊的瑞士老兵,天天帶大家訓練。
另外,他們還找意大利人,采購了一批盔甲武器,挑選最擅長戰斗的士兵,組成了重騎兵隊伍。打算等出擊的時候,就混在步兵中,一起出城,沖擊敵人弱點。因為按照經驗,這種沖擊,效果比單純騎兵還更好。
意大利這邊并不缺盔甲武器,只要肯掏錢,有的是人幫你瞬間組成一支重騎兵——當然,這邊的很多重騎兵,也因此比較水就是了。而這次,他們還有威尼斯人撐腰。
考慮到這次戰爭,也關系到自己的利益,威尼斯人破天荒地沒有對交戰方開口報天價。來交接的商人給他們說,平時這種臨戰的訂單,起碼都得要個三五倍。這次,看在共和國也投資了的份上,就捏著鼻子,只多要50,算是虧本給他們援助了。大家一定要記得這份恩情啊!
雖然有點怪,但目前也沒什么別的辦法。而且這樣一來,所差的最后一塊拼圖,也就補上了。
實際上,按照路易和阿迪爾等人的計算,以明軍現在的兵力和實力,一口氣干掉敵人,也是可以的。不過和對方不同,他們還得考慮損失以及善后問題。
貴族聯軍一方,最大的優點,其實是便宜;而明軍集結士兵雖然沒怎么花錢,甚至有山民自帶糧食武器過來投軍,但他們的兵反而很貴。
這是因為,貴族軍主要都是征召農奴和雇傭兵,都是死了不心疼的。甚至,傭兵如果死多了,還能省下大筆經費,甚至改善領地治安,屬于好事。以至于有些領主,會想辦法故意把一部分傭兵送掉,而傭兵團也會專門防著這一點,和雇主進行博弈。
而明軍的骨干,是參與筑路的工匠,以及之前參加了農產聯合會,正在組織起來興修水利、推廣良種的山地農民。這些人,同樣是官府推動大工程,乃至維持統治秩序的骨干。可以說,雖然人數要多很多,但他們對位的,卻不是對方的士兵,而是基層的騎士和小領主。、
而且,越是對朝廷忠誠,敢于戰斗的人,一般也越是積極參與生產,因為他們確實從中得到了很多回報。這些人如果出現嚴重損失,那么不止是后續的防務問題,連控制區的生產,都會受到嚴重影響。就算戰爭打贏,對朝廷來說,也是虧慘了。
所以,哪怕費點勁,多花一些時間,他們還是決定穩妥一點。盡可能把敵人削弱到極限,然后再發起總攻。
貴族聯軍崩潰之后,他們也按照之前的構想,迅速開始下一步行動。
匈牙利人這會兒還在營地里搶東西。為了確保他們能在那邊老老實實地多待一會兒,明軍專門設計了這一片營帳區,又留下了一批戰利品,好讓他們去撿。
這一路,他們試了好幾次。通過在不同的村子里留下不同的物件,然后觀察進村劫掠的敵人對此的反應。這樣,大概就可以看出,他們更重視哪些東西。
當然,要拖延更長時間的話,那么,投放的誘餌就又得有價值,又不能太輕便。如果不值錢,那敵人也不傻,肯定不會硬搬;如果太輕便,敵人直接卷走跑路,也沒法實現目標。而同時符合這兩個條件的,想來想去,也就只有大鐵鍋了。
為了工地做飯方便,筑路項目部特意從紫帳汗國采購了幾十口大鐵鍋,發給大家使用。這些鍋頗為高端,都是塞里斯原裝進口的,足有半丈的口徑,數百斤重。一口鍋,就能給整個工地的人做飯了。
塞里斯的鐵,質量冠絕天下,古羅馬時代就已經出名了。直到如今,從明朝和爪哇元等地進口的好鐵,也不是本地人能夠仿造出來的。
紫帳汗國帶來了一些東方技術,就在鐵器產量上壓倒性地領先了其他國家。然而,他們的那些技法,其實也都是元初的老技術了。而且,他們的工匠,也基本都是出來討生活的民間匠人,缺乏生產“重器”的經驗,很多技術依然靠后來慢慢摸索。
因此,歐洲人都很清楚,就算羅馬人,在面對東方鐵器的時候,也是比不過人家的。尤其是高端鐵器,更是基本依賴進口。因為像是這種大鐵鍋,哪怕爪哇商人不遠萬里拉過來,加上運費和一路各種成本,都能比本地便宜不少。考慮到這個時代的運輸條件,這種成本優勢,已經相當可怕了。
一直到后來,郭康在教會支持下主持“圣光之愿”修道院,組織了一批人進行機械的研發,試圖提高開采和冶煉效率,乃至把蒸汽天兄的技術也用在冶鐵行業。在實驗中,這些器械發揮了一定作用,給了大家很大信心,還提出了“三十年超越大元,五十年超越大明”的宏大口號。
大概得到這個時候,泰西才有人敢于明確提出類似這種的對標,而就算這,都被大家普遍認為過于狂妄,覺得是年輕人喊著玩,不用理會。
就算羅馬人都這樣,其他人更不必說。甚至,把它拿來做飯這種行為,都是一種奢侈的用法,被其他貴族看到,恐怕都得覺得浪費。因為這種鍋,在歐洲屬于有價無市。實際上,流入的這些大號鐵鍋,絕大部分都被買主拿去重鑄,生產火炮、火槍之類的重要武器了。
所以,這個誘餌確實足夠份量了——不管是價值,還是重量。
果然,把營地搜刮了一圈之后,匈牙利人很快就找齊了故意留下的三口大鍋。看到這個尺寸,所有人都驚喜過望。不過,對于如何處置,他們產生了嚴重的分歧。
一些人希望能把鍋打破,大家一人一塊,把它帶走。到時候把這些鐵各自賣掉,也算是分配戰利品了。但更多人認為,這純屬胡鬧,因為鐵鍋處于完整狀態下,會值錢的多。就算很多人到手之后也是打碎重熔,賣塞里斯鐵鍋,和賣塞里斯鐵鍋碎片,也是完全不同的價格。
所以,這個鍋必須得整體運走。要不然,就等于敗壞了大家的戰利品。
從目前的發現看,敵人一直都很窮酸,他們打了久的仗,才繳獲這幾件好東西。看起來,應該是紫帳汗國援助的,估計也沒有更多了。這要是也給砸了,就虧大了,所以,無論如何都得保住。
反正,伯恩哈德那邊,估計一時半會也攻不進去,最后還是得他們上。到時候把城里也搜刮一下,戰利品都賣掉,這一趟也總歸不算白跑了。這些鍋,慢慢拖回去就行。
于是,他們集中了一些馬匹,還砍樹做了個支架,把幾口大鍋拴好,之后才開始往回走。
然而,走到半路,卻遇到了一些逃亡的人。他們帶來了驚人的消息——伯恩哈德那邊,已經被徹底擊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