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一開始收到出兵請求的時候,哈布斯堡家族是直接拒絕的。
因為這個年份,對他們來說真不是什么好時候。近百年來,哈布斯堡就在不斷和老家的山民交戰。
原本,哈布斯堡起家的地方,就是在瑞士北部的阿爾高地區。1020年的時候,家族祖先拉德波特在這里興建了一座號稱“鷹堡”的城堡,割據此地,這也是哈布斯堡伯爵領和這個龐大家族的起源。
然而半個世紀以來,家族屢戰屢敗,時不時就被人暴打一頓。就在幾年前,哈布斯堡大軍又在森帕赫被瑞士邦聯擊敗,不但喪師失地,連家主利奧波德都被瑞士人打死了。
這次慘敗導致了嚴重的后果,連老家的鷹堡,怕是都要保不住了。因此,只要一想山民,家族就頭大不已。
蒂羅爾地區就在瑞士的東邊,也是個著名的刁民窩子。這些山民之間,互相也有往來,都是些難纏的主。瑞士那邊尚且壓不下去,如果東邊也出了問題,那就真的麻煩了……
這種情況下,哈布斯堡家族完全就是一幅多事不如少事的態度。新家主阿爾布雷希特公爵,不但沒有答應伯恩哈德伯爵的求援,還把他斥責了一頓。
公爵在回信里指責說,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伯爵自己的過錯。債務是他自己欠的,猶太人是他自己請的,意大利人是他自己得罪的,奴隸暴動也是他自己惹出來的——從頭到尾,他沒有給公爵任何額外的貢獻,甚至因為多次出兵鎮壓,影響了他響應征召、履行封臣義務的速度和能力。
公爵還抱怨說,現在的封臣們越來越難伺候,都不知道到底誰在服務誰。
平日里他稍微想要管點什么,下面的封臣就和受驚的雞鴨一樣,亂叫亂跳,不允許他介入領地的事務,說這是基本的封建原則;結果,等他們惹出麻煩,搞出來一堆大爛攤子沒法解決,又要纏著上頭,來幫自己來收拾——到這會兒,又想起來自己還有個封君了。這是把封君當奴工用么?
所以這件事,伯恩哈德就得自己擺平,一個兵也別想問他要。
對于這個斥責,伯恩哈德也無話可說。
雖然蒂羅爾地區是從德意志南下意大利的必經之路,但哈布斯堡家族對此地的統治權,其實不是通過戰爭和征服,而是通過不斷的聯姻和妥協來實現的。
本來,蒂羅爾的統治權,屬于強大的戈里齊亞家族。在14世紀初的極盛時期,他們統治了從奧地利南方到意大利東北,再到斯洛文尼亞的大片地區。家族首領亨利成為克恩滕的公爵,一度還被選為波西米亞的國王。然而,亨利只有一個女兒,他死后,哈布斯堡、盧森堡和維特爾斯巴赫等家族紛紛介入,試圖奪取這里的控制權。
經過兩代人的努力和種種曲折的交易,哈布斯堡家族才成功排擠走其他人,獨自控制了蒂羅爾。然而,當地貴族本來就在各自站隊,因此很多人只是表面上服從,實際上并不把他們當回事。
所以,伯恩哈德這幫人,很明白哈布斯堡家族的氣憤來源,畢竟在之前,他們自己就沒少給人家使絆子、甩臉色……
而且,哈布斯堡家族本來也不是以武力強大著稱,相反,這段時間他們還屢屢吃癟:前幾年盧森堡家族非要組織十字軍去討伐紫帳汗國,一眾諸侯響應,家族也派人去捧場,結果還是打輸了;前年又去打瑞士,明明覺得有優勢,結果稀里糊涂還是輸掉了。輸完了東邊輸西邊,要是連這邊的山民也打不過,那就都沒得輸了……
所以,公爵沒有興趣,也是沒辦法的。他自己都得慢慢養傷回血呢。
這種態度,使得伯恩哈德只能想辦法,和一些同樣排斥這個“大明”組織的當地貴族聯合起來,看能不能自己給解決了。這也導致他們對于整個事件的反應,又被拖慢了不少。
在貴族們互相指責、攻訐的時候,筑路工作反而在有條不紊地展開。
美第奇家族的薩爾韋斯特羅遵守了承諾,給團隊提供了一批投資,供他們進行游說和雇傭工匠。此外,還推薦了幾名能干的會計師,由一個叫盧卡的佛羅倫薩人率領,前來幫忙進行工程的規劃。
盧卡年紀不大,但見多識廣,從小就跟著幾名大商人當學徒,后來還去那不勒斯和羅馬的大學,接受過高等教育。
然而,他出身其實并不高,父母只是普通的工匠和小商販。由于能力出眾,得到了一名富商的認可和贊助,才能去大學深造。因此,周圍的有錢人,多少都有點瞧不起他。
而且,他最喜歡的研究領域是數學,學習之余,給人擔任教師糊口,也是教授數學知識。但在如今的大學里,真正被視為體面學科的,還是神學、法學、醫學,以及依附于他們的文學。至于算術,雖然位列“七藝”之一,但只被視為作為預科的文學教育的一部分,屬于“小學”之流,并不是可以登大雅之堂的學科。
可能是因為文化背景問題,在此時的意大利,法學尤為受重視。
在歐洲,權力的頂端,是那些貴族們。不過人家的權力來自世襲,因此本來也不需要上學。但哪怕是這種封建制度,貴族也需要一些專業人才,幫助自己進行管理。這些人,就得競爭上崗了。
要管理國家和領地,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個規則,供大家遵守。而這個規則,就是法律。羅馬瓦解之后留下的法典,和各個蠻族的習慣法,都給他們提供了可以遵循的依據。熟練掌握這些規則條令的人,也就能成為統治者的好助手,得到重用。
歐洲不但沒有科舉,也缺乏事實上能穩定運行的官制,因此,學習法學,靠服務得到統治者的青睞,基本上就是非貴族、乃至不少小貴族,能得到的最好的上升渠道了。這才是想上進的人,應該學習的方向。
也是因為如此,那些沒有貴族身份或者家族繼承權的人,往往都會選擇法學來進修。而這些有一點財產、但又缺乏貴族權力的人,才是學校學生的主流。整個校園文化,自然也都會向這個方向發展了。
而盧卡這樣執迷于“低端學科”的人,在大學里,算是異類。得不到足夠的資源,還經常被人排擠,乃至故意霸凌,日子都不太好過。好在他的贊助人比較活躍,把他介紹給了新興的美第奇家族,才算抱上了靠山。
和他接觸之后,薩爾韋斯特羅認為,這人十分擅長算術,在商業方面很有才華,現在這個境遇,說實話有點屈才了。
然而,歐洲的大學,并不是個單純的學校。最開始,所謂大學,就是學生或者教師組成的行會。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力,他們不斷與領主和城市進行博弈,最終形成了一個獨立的自治體。
整個歐洲,都是由封建制度組織起來的,大學當然也不例外。和其他封建領地一樣,大學同樣是個“國中之國”——對領主承擔一定的封建義務,獲得領主的庇護和認可,而在這之外,就都是他們的自決范圍了。
所以,就算是美第奇家族,也沒法直接命令大學給他學位或者待遇,只能施加影響,“勸”大學這么做。
然而,就和其他所有封建主一樣,他們壞事的能力遠大于做事的能力,所以薩爾韋斯特羅讓他干脆別念大學了,直接出來干活吧。然后就把吳王府這個任務丟給了他,讓他到北方去了。
這件工作,還是盧卡接單的第一個大工程。雖然有人撐腰,但哪怕他的隊友,都對此頗有疑慮。不過,在認真考慮之后,盧卡還是頂著眾人的驚訝和不接,做出了一系列看起來很瘋狂的計劃。
在研究完工程的整個流程之后,他找到了吳王府使團的首領,和威尼斯商會的代表,告訴他們,如果能做一份一百萬杜卡特金幣的借據,那么,他就能在兩年內,完成全部的主體工程。
其他人都吃了一驚,告訴他,這個數額實在太夸張了。他自己也是個會計師,應該明白這個數字是什么意思——頂峰時期,威尼斯共和國全國,每年的收入,也就是165萬杜卡特。其中本城邦貢獻了100萬左右,其他殖民地貢獻了65萬。他這一開口,就把全城一年不吃不喝的錢給要走了。
不過盧卡回答說,他就是知道威尼斯經濟的規模,才開口要這個數字的。因為只有這個量級,才看起來像是個“國家級”的巨大工程,能讓其他人產生足夠的興趣。
而且,他還強調,他剛才說的,是需要這么一份借據。他需要這份文件作為投資的聲明,而不是需要這筆錢本身。威尼斯商人們不需要把金幣交割給吳王府——實際上,這些金幣哪怕并不存在,都是可以的。真正需要融資的部分,他會單獨去做。
他對自己的想法,進行了詳細解釋。只是,不管王府代表還是商人們,甚至那些一起來的會計師,都覺得這個建議太瘋狂了。但盧卡表示,想要盡可能迅速地調度足夠的資源,還得減少成本,免得勞民傷財,那么,就只有這個辦法最好了。
最后,吳王的特使路易站了出來,對眾人說,他決定支持盧卡的方案。
路易說,這個方案確實瘋狂,而且他自己都沒能完全理解。但是,他們的任務本身,難道還不夠瘋狂么?
大家難道忘了,在一眾領主的眼皮底下,建立一個不屬于任何領地、甚至不屬于歐洲封建制度下的組織,然后用這個組織去完成一個千年來從未有人想過的筑路工程,連接大陸的兩大地理區塊——這本身就是個極度瘋狂的工作么?
既然如此,那只要能完成任務,瘋一點也無所謂了。
這個計劃本身,畢竟是不需要真金白銀的,所以,威尼斯人那邊,也就沒有財務方面的壓力了。如果計劃成功,就是一本萬利的買賣;而如果失敗,也有他來擔著。
他對眾人說,自己其實就是個農民,偶爾做點小生意。之所以突然當了官,還跑到這邊,單純是因為他跟隨吳王比較早,所以被他授予過一個什么官職——那個名字他自己都記不住,大概是宮相的某個屬官吧。
這次讓他來,也單純是因為,他是附近幾個村最能說的人,老鄉們想去采購東西,都是推舉他當代表,去跟商人討價還價——所以,就讓他來充當使者了。畢竟吳王那邊其實也沒幾個上層人士,只能讓負責采買農具雞鴨的人,去管理道路工程的采購。
所以,這個官職,他也不是特別在乎。如果不成功,他會主動承擔責任,辭職并接受吳王的懲處。大家就說,是他瞎指揮,導致項目失敗就行了。
有人樂意去擔責,剩下的事情就相對好辦了。他們簽署了一份聲明,說吳王府要向商人們借款一百萬杜卡特,雙方已經達成了協議,商會將要竭盡所能,對吳王陛下的筑路工程及其附屬項目進行投資。具體的支付方式、支付時間,以及還款的日期和利息,都將盡快得到解決。
這文書看起來什么都沒說,但盧卡卻表示,這就已經夠用了。
他說,錢本身其實沒有什么意義,它的最核心功能,是讓物資流轉起來,讓人行動起來。所以,不止金幣是錢,債務也是一種錢,甚至更進一步來說,將要欠債的消息,都可以當做一種錢。
拿著這份文書,他就在威尼斯,就地雇了些人,四處宣傳這個消息,然后找人繼續借錢。還告訴他們,也不需要太多,只要幾百上千,其實就行。不過就算如此,大部分商人對于這件事,依然持審慎態度。只有幾個和他們請出的元老關系密切的商人,才看在這個面子上,給他們放出了一些貸款。
之后,盧卡火速帶著助手們,跑到其他幾個城市,如法炮制。隨著他們去的地方越來越多,跟風投資的商人也迅速增加了。半個月后,他們來到佛羅倫薩時,已經籌集了上萬金幣的資金了。
這個情況,甚至已經完全超出了吳王府眾人的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