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194章 深化改革,推動大明軍隊正規化、現代化建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最新章節列表 >> 194章 深化改革,推動大明軍隊正規化、現代化建設

194章 深化改革,推動大明軍隊正規化、現代化建設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18日  作者: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分類: 玄幻 | 原生幻想 | 輕小說 | 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求推薦求收藏)

“郭康他們一直給我說,怎么組織人,把人拉出來進行訓練和調動,并且能夠維持這種制度長期穩定運行,才是戰爭能力的核心。”朱文奎最后總結道:“至于這個能力,我見到的人里,最強的就是郭康,其次就是唐三姑娘了。”

“哎,我們堂堂一個王國,離了她就不行了么?”讓娜女俠看起來也知道,實際情況恐怕不允許自己任性,只能喪氣地抱怨起來。

“這種關鍵人才,我也沒辦法啊。”朱文奎立刻表示。

“那不還是因為你太菜了。”讓娜女俠抱怨道:“你們老朱家不是都挺能打的么?之前,王妃天天給我說你太爺爺他們一家的事跡,我還覺得,你多少也繼承了一些呢。你想想,你要是有你太爺爺一半的水平,我們還至于這么受制于人么?”

“這還能怪我?”朱文奎驚訝地說:“你這話說的也是離譜。我要有他那個水平,我早就找秦人借兵,打穿那些元人,回家去了。還在這兒跟西吉斯蒙德什么的玩啊?”

“再說軍事能力,本來就有不同的分支。甚至同一支軍隊里,不同職位、不同級別的軍官,要求都不太一樣。”

“對于主將來說,必須有很強的推演和決斷的能力,及時對發現的各種狀況進行評估,然后盡快做出應對;對于謀士來說,必須有足夠全面的知識,盡可能考慮到各種情況,做好備案;而下級軍官,最好也要有自主觀察和判斷的素養,因為上頭的命令不一定能這么及時,甚至不一定顧得上你,得理解整體的計劃,然后按照當下最好的選擇行動。更具體來說的話,步兵、騎兵、炮兵的指揮官,在這方面的要求,又各自有差別。”

“當然,這話也就是說起來簡單。戰場上,能及時判斷形勢變化,提前做出準備,找到敵人破綻,已經是非常高的要求了。按大秦國那邊的說法,他們在戰后進行考核的時候,標準其實非常之低。只要指揮官的每個決策,都不違背基本的規定,那么就都可以通融。”

“這樣的話,不是鼓勵大家不做任何積極行動,只聽上級命令就行了么?”讓娜女俠奇怪地問:“我在埃及,經常聽郭康他們抱怨,說衙門里很多人,都是這么擺爛的。”

“戰場上是不一樣的。”朱文奎搖搖頭:“話說回來,要是他在戰場上,都有這么平和的心態去考慮推卸責任的問題,那這人估計也不簡單了……”

“因為戰場上的壓力,遠非平日里可比。在直接面對敵人刀劍的時候,在大批全副武裝的敵人已經近在眼前,想要殺掉你的時候,軍官們進行的那些如何獲取更大戰果、保全己方的思考,和后方衙門里,官吏們試圖推卸責任、獲取利益時進行的思考,差別其實是很大的。”

“絕大部分指揮者,能夠按部就班地排兵布陣,發揮出兵書上教授的水平,按照標準的應對方式進行處置,就已經算是優秀人才了。所以,他要是在戰場上什么都不做,只是機械地完成一切上級給他的任務,那么這個人大概率能得到表彰,甚至受到重用。”他搖搖頭:“我說的‘主動行動’,那都是相當厲害的人,才能做出的舉動了。”

“在埃及的時候,我給郭康說,我們的火炮數量太少而且太分散,作戰的時候,效果很不好。他就幫我去軍團里要人,還把我們的炮也都要了回來,決定還是放在一起使用。”

“但是訓練的時候,不管我們調集過來的挽馬,還是招募的新兵,都十分畏懼火炮的聲音。每次炮響,他們嚇得比敵人都厲害。直到我離開埃及的時候,大部分人其實都不怎么合格,我一直擔心他們這么手足無措,哪天會把自己給炸到了。因為人過于緊張的時候,哪怕是平時很熟練的動作,都有可能發生匪夷所思地失誤。我們搞火器的,對此可太熟悉了。”

“更別說平日里的行軍扎營、武器的維護,還有輪值之類的工作,也十分磨人。大部分軍官也和士兵一樣,會被這些因素影響,因為哪怕不用親自干活,也得時刻分出精力,去操心這些事情。”

“所以說,戰場是決定生死的地方,與其他場合相比,壓力完全不是一個級別。這種環境下,哪怕只是照本宣科地發揮出兵書上的水平,也算是很厲害了。唐姑娘這種游刃有余的,反倒挺稀罕呢。”

“你就說她好話吧。”讓娜女俠頗有些怨念。

“我就是客觀陳述下。”朱文奎表示:“而且你看,我其實也沒有這么無能。只不過,我擅長的方向,和太爺爺他們,有點區別。拿他們那個要求我,就不貼切了。”

“咱們在埃及的時候,那個佛羅倫薩的喬安娜,帶了一大群意大利的書畫名流,來拜訪我們,你還記得吧。里頭有個人,叫萊昂納多·布魯尼。”他突然提起了另外一件事。

“薩魯塔蒂那個學生?”讓娜想起來了。

“對,他們一系,從彼特拉克開始,就主張‘中世紀’的概念。布魯尼的論文里,把這個思路進行了完善,然后把歷史分成了‘古代’、‘中世紀’和‘現代’三部分。”朱文奎說:“對于歐洲而言,這三個階段,區分是十分明晰的,其中也包括軍事方面的變化。”

“比如,經典的古羅馬軍團,就是古代軍隊的代表;騎士和征召農奴,是中世紀軍隊的代表;而我們現在,就站在‘現代’的開端。我們這個時代,這些軍事上劇烈的變化,包括火器的使用,步兵的正規化,常備軍的重新出現,以及從大秦國到你們法國那邊,各種嶄新的戰略思想,都是軍事也進入現代化的表現。”

“而一支現代軍隊的核心,在我看來,就是炮兵。不管是在這里,還是大明,都是如此。只不過在中原,沒有這么明顯的突變吧。”

“不過,對于比較新的武器,比如火炮這類而言,還是比較容易觀察出來的。和其他的武器不同,大炮對于士兵的素質要求更高。相應地,如果使用好了,效果也會更加出眾。我們才說過,軍隊的戰斗力,很大程度要看它的組織。對于炮兵,就更加明顯了。”

“按照大秦國的總結,以及英法戰爭、乃至老楊他們的經驗,現代軍隊的要求,是必須具備良好的訓練,并且盡可能提高正規化和職業化的程度,那么炮兵毫無疑問,是對這方面要求最高的兵種了。沒有穩定的環境下長期的學習,沒有長時間的訓練中練出的熟練程度,就不可能發揮出真正的戰斗力。”

“確實是這樣。”讓娜女俠也聽懂了。

“你看,我也組織了很多人,而且一直在給他們進行培訓。這邊的火器技術,還是太落后了。這整套操作流程,包括戰前武器和火藥的管理,戰后炮彈的回收和命中統計,都是我手把手教他們的。”朱文奎搖頭說:“所以說,我也不是沒有軍事能力。相反,現在時代變化了。能夠推動軍隊的現代化,才是最有效的發揮軍事能力的方式。我覺得,這才是我應該做的。”

“好吧好吧。”見他都這么說了,讓娜女俠只得點點頭:“講半天,原來是這個意思……”

“不過說到太爺爺,我這次來之前,王妃請人又臨摹了幾幅畫像,讓我也帶來了一份。”她告訴朱文奎:“總感覺我一直在做這種工作……”

“這是母親比較看重你的意思啊。”朱文奎解釋道。

“這樣么?”讓娜女俠似乎自己都挺心虛的:“我一開始都沒注意,因為你太爺爺的畫像,在這邊其實還挺流行的。從希臘到意大利,甚至我老家法國那邊,都有人當做圣像一樣,專門請畫師臨摹、繪制,然后放在公共會場,甚至教堂里。所以,也不算特別少見的繪畫了吧。”

“啊?”朱文奎驚訝道:“他們掛我祖宗的畫像干什么?”

“因為這年頭,有點文化的人群之間,都流行復古。”讓娜女俠告訴他:“大家普遍認為,古典時代,希臘羅馬的文化,比現在要更加昌盛。只是進入中世紀以后,社會愈發黑暗,文化也隨之沒落。如今,大家得重拾起古典時代的成就,才能擺脫黑暗的中世紀,以此推動現代文明發展。經過這些年的努力,中世紀已經在漸漸褪去,露出了現代的曙光。所以,必須得加倍努力才行。”

“這個不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么。”朱文奎指出:“我剛才說的,也是歐洲學者對這個思路的總結吧。”

“這倒沒什么。大家都很喜歡一個美好而遙遠的古代、一個黑暗而無能的近代,以及反對和擊敗近代,從而顯得光輝偉大的現代。可能這樣,更容易讓人們認為自己是特別的,從而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吧。”讓娜女俠聳聳肩:“不過這個思潮的影響,不止在文化上。隨著復古思路的傳播,很多人開始希望,羅馬帝國能夠重返人間,結束現在的混亂紛爭局面,消除戰亂與分裂帶來的災難。”

“尤其是在深受分裂之苦,身邊有著大量古代遺存,但卻無能為力的意大利。那邊,有很多中下層民眾,在長期熏陶下,成了‘精神羅馬人’。他們迫切希望能夠重建羅馬,實現統一,驅逐那些隨時會危害大家生命安全的外族。”

“可惜,東帝國的希臘人,距離這個要求實在太遠——他們甚至都沒法解決自己身上的同類問題。所以,你太爺爺的事跡傳播過來之后,不少人立刻把他當做了偶像,希望能像他一樣,解決殘暴的北方蠻族入侵者。”

“也對,意大利那邊,來的最勤的,就是神羅皇帝帶的兵了吧。”朱文奎點頭說。

“是的。當然,按我了解,可能還不止于此。”讓娜女俠搖搖頭:“很多人還希望,能趁機會,一并清楚那些只會惡性內斗、爭相勾結外族禍害本地的老爺們——我給你說,這邊人可喜歡你太爺爺清理元朝余孽,處決貪官污吏的故事了。”

“呃,這倒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朱文奎笑道。

“所以么,這畫像就到處都是了。”讓娜女俠說:“而且我聽多納泰羅講,其實,‘太祖畫像’風格,還分兩種呢。”

“這是什么情況?”朱文奎連忙問。

“比較早的一批,不是長這樣的。”讓娜女俠告訴他:“我聽說,早在你們吳王府來這邊之前,一批畫像就流傳出來了。根據多納泰羅他們的考證,應該是民間收藏和流傳的版本,通過海商,傳播過來的。這一版的特點,就是人物形象非常夸張。據說,也是因為神性理論的問題。至于究竟怎么流傳,爪哇元的船隊里為什么還有他的崇拜者,就不太清楚了。”

“還有一版,要晚近很多,來源也很明確。你家剛到這邊的時候,曾經借住在圣索菲亞大教堂那邊,你們攜帶的畫像,也在那里懸掛過。一些教士對此十分好奇,就臨摹了下來。于是,這個版本的畫像也由此傳開了。”

“這一版畫像的人物,就比較正常。但是,歐洲百姓也同樣不喜歡這種過于正常的畫風。”她攤攤手:“大家覺得,這看上去只是個平平無奇的塞里斯壯漢,沒有那種一眼就能讓人覺得‘此人非同常人’的特征,就沒意思了。所以,這一版畫像的傳播,以及畫家們進行的二次創作,就遠不如前者多。”

“他們那邊的雕塑家,也都對那個神化的版本更感興趣,覺得這種不過于中規中矩,而是帶上傳說色彩的,才更適合藝術。”

“還能這樣……”朱文奎傻眼了。

“哎,反正我們也管不過來,就順其自然吧。”讓娜女俠聳聳肩,說道。


上一章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