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隨著命令下達,郭康的調查計劃,也只能暫時告一段落。
出發前,他給脫歡等人做了個匯報,講解了一下自己調查的結果。
“我們在這里,已經可以開始行動了。”他上來就表明了觀點:“這里的民眾所遭受的苛政,比歐洲蠻族那邊還要嚴重。我們在歐洲的經驗,都可以在這里使用。”
“能比歐洲還嚴重,也是個本事啊……”行省平章、前水部侍郎陸得財小聲感慨道。
“蠻族頭人們雖然普遍殘暴,但他們的管理能力也非常低下,往往是想干壞事,但沒有這個能力。”郭康說:“我詢問過我大隊里的盧卡斯隊長,他說,在他老家那邊,尤其是靠近黑森林的地方,民風十分彪悍,村民、鎮民,都日常和領主的征稅隊伍干起來。雖然每年都有不少人因此遭到毆打乃至殺害,但也總有人反抗成功,迫使領主讓步。”
“再加上,因為行政能力弱,國家分封得十分細碎,蠻族王國往往做不到同等程度的壓榨。基層百姓面對的壓力,在不同領地里,是因人而異的。有些地方的領主就比較弱勢,或者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只能向平民讓步;也偶爾會有比較仁慈、清醒的貴族,或者和百姓處得來的基層騎士、教士。運氣比較好的話,還是可以相對輕松一些的。”
“我父親之前也給我說,在不同地方,民眾對領主的態度,可謂大相徑庭。甚至,一些長期和羅馬對峙的地方,有的反應快的領主,都學會了‘仁政’這個詞,開始按照自己尋思的方式,施行仁政,以求降低領民的不滿,讓他們支持自己守衛領地,防止大家都來投奔我們了。”
“但是,在埃及,情況反倒更加嚴重。因為這里,有一套遠比歐洲完善的行政系統。”
“和大部分天方教政權地區相似,馬穆魯克政權的行政機構,叫做‘底萬’。這個詞相當古老,可以追溯到已經失傳的蘇美爾語,是刻字的泥板的意思。后來,傳入了波斯語和亞美尼亞語,代表各種統計簿冊,以此進行行政管理。這個習慣,已經非常久遠了。”
“阿拉伯人剛興起的時候,就已經受波斯文化影響很大了。不過那時候,阿拉伯人的行政機構幾近于不存在,最早的底萬就是字面意義的簿冊,用來登記戰士的名字,據此來分發薪酬——因為這會兒他們的隊伍迅速擴大,已經超過了部落的規模,不登記不行了。”
“后來,伍麥葉家族控制了敘利亞之后,直接照搬了羅馬人在當地的行政機構,設立了幾個主要行政部門:掌管土地稅收的‘底萬哈拉吉’;掌管郵驛的‘底萬拉希爾’;掌管士兵的‘底萬容德’;掌管官方工坊的‘底萬提拉茲’等等。‘底萬’制度迅速完善起來,一直沿用到現在。馬穆魯克的行政制度,也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由當地文官負責的。”
“和我們也確實差不多啊。不過他們怎么維持這套制度的?”脫歡好奇道:“我覺得他們這個樣子,還有文官,都很意外了。”
“和波斯那邊的情況差不多。”郭康告訴他:“當地人依靠宗教學校和家族世襲之類的方式,培養文員。這些文官,有自己的團體,會與任何帶兵統治這里的人合作。軍閥和文官集團結合,就形成了一個國家。這也是各地都經常出現的情況了。”
“怪不得,那他們開城等我們接收,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脫歡沉吟道。
“是的,不過我不建議和他們合作就是了。”郭康說:“這幫人并不可靠,而且慣于搜刮財富,中飽私囊。土地上的產出,走他們那邊過一趟,到我們手里,就沒有多少了;過度搜刮的惡果,卻還得我們承擔。有這些人在,這塊土地就算廢掉了。我們還是得自己從頭建立管理,才能有效使用人力物力。”
“這個工作可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脫歡告誡道:“我們時間不是特別充足,但想要做這么多事情,卻不是急得來的。”
“蠻子雖然野蠻難馴,但沒文化有時候還是好事兒。因為沒文化,所以也好教化。這邊的歷史太長,各種積累太深,古時候,羅馬就一直難以同化這里,現在估計也不會多容易的。我們還是先想著恢復秩序,最多在一兩個地方進行試點為好。不用去得罪他們,以免節外生枝。”
“也未必盡然。”郭康想了想,搖了搖頭。
“這兩天,我跑到幾個村子里,和他們交流。這邊的賦稅特別沉重,我們稍微放緩一些,土人就感激不盡,也不抵觸我們了。”他告訴眾人。
“宗教人士要更加強硬一些。我把幾個之前因為抗稅被抓的教士放出來,告訴他們,今后這里歸羅馬管。不論哪種宗教,都由禮部統一管理。只要接受羅馬是奉天治民的唯一合法政權,我們就能允許他們的各種宗教活動。”
“那幾個教士,一開始很是疑慮,懷疑我們就是異教徒換了個說法,來哄他們的。但我給他們說,現在也不急,因為我們大牧首這次也來了,正要去會見哈里發,談這些事情。等他們談好之后,會正式公布條件和要求的。”
“在那之前,按我們的慣例,大軍經過之后,可以免一年賦稅。那些接受羅馬管理的地方,之后的稅率,也按照羅馬,而非之前馬穆魯克的規矩來。他們可以自行選擇,我們不會強求的。”
“結果這次,教士們想都沒想,就紛紛表示,自己早就仰慕大秦王化,心里早就是個堅定的羅馬天方教徒了。”
“只有他們鎮里教書的老卡迪,還是有些過意不去,說自己念了一輩子的經,都是在給馬穆魯克們服務,突然給信仰異教的人干活,總覺得接受不了。但其他人,包括他的徒弟,都勸他說,宗教上的事情,等哈里發那邊公布消息再說也不遲;世俗統治上的這些安排,就直接答應下來得了。況且馬穆魯克們一直苛刻殘暴,你對他們這么好,他們對你也好么?老卡迪也被說動了,就接受了下來。”
“他們怎么變得這么快?”脫歡好奇地問:“這邊的稅收情況如何?”
“這邊稅收種類太多了,而且很多是當地統治者自行添加的,暫時還沒有詳細統計,不過這兩天調查得知,光是正稅,就已經很重了。”郭康回答:“他們這邊的哈拉吉稅直接收到了一半了……”
“那個稅,不是說是向異教徒收的么?”脫歡問:“他們村里,不是說都是天方教徒么?”
“那都是理論上的說法而已。”郭康說:“他們這邊的哈拉吉稅,就等于波斯人說的吉茲亞稅,一開始確實是只向異教徒收取的。不過倭馬亞王朝后期,朝廷財用不足,看到這么多教徒,尤其是阿拉伯人,都不交稅;而其他人,也為了免稅而選擇皈依,就覺得可惜。于是把稅收擴展到所有人頭上,之后就一直延續下來,成為常稅了。”
“這是怎么想的……”朱文奎嘀咕道:“這不是得罪自己的真正支持者么?”
“其實也不奇怪,哈里發還覺得,阿拉伯人身為國家真正的主人,卻連多交點錢都不能忍,實在不體諒朝廷的苦衷呢。”郭康聳聳肩:“當然了,阿拉伯人其實也不算他們的基本盤……”
“那誰是啊?”朱文奎好奇道。
“準確說,是敘利亞的農兵。”郭康回答。
“農兵是當年羅馬的制度吧。”脫歡也插嘴道。
“是的,我估計就是直接照搬的。”郭康點點頭:“倭馬亞家族掌管敘利亞之后,設立了四個‘阿吉納德’:分別是霍姆斯,大馬士革,約旦和巴勒斯坦。這些‘阿吉納德’,幾乎就直接沿用了羅馬的行政區劃。在這里,倭馬亞家族給士兵登記名冊,分發土地,給予固定的薪水,換取他們參軍作戰。和羅馬的軍區,確實是差不多的概念。”
“后來,在北方,增加了秦納斯林軍區;在南方,增加了福斯塔特軍區。這個制度,基本上是敘利亞地區獨有的,其他地方都沒有設置。所以其他地方的人,往往直接管這幾個軍區的軍隊,叫‘敘利亞人’。”
“以軍區方式組織的敘利亞軍團,也一直是倭馬亞家族的主力。靠著敘利亞軍隊的支持,倭馬亞家族成功粉碎了阿拉伯人的反抗,最后直搗這些部落在阿拉伯半島的老巢,還討平了麥加的叛亂。所以,真要說他們這個王朝的支柱,肯定還是敘利亞人。”
“你這么說我就明白了。”脫歡點點頭:“不過這故事好面熟啊……”
“哎呀,這種事情很多的啊。”郭康見怪不怪:“你回頭可以問孫十萬,他懂得比較全。”
“好吧……”脫歡只好說道:“那就不扯遠了。我就是覺得奇怪,這樣的話,人家不皈依要交宗教稅,皈依了還是要交宗教稅。那這不白皈依了么……”
“蘇丹們本來也不太重視這個。”郭康說:“而且皈依之后,又不是沒有稅收了。像札卡提稅,要收總財產的四十分之一;烏受爾稅,要收農作物的十分之一。這都屬于宗教稅,是比較普遍的稅收。從小亞的蘇丹國到河中的汗國,都要交的。”
“他們這邊,也有一些本地特色稅收。比如人頭稅,各地的征收水平都不太一樣,目前還沒法估計。商稅也很重,而且很混亂,當時在加沙,那些人就已經抱怨過了。村民如果順帶放兩只羊,或者下河捕魚,也有對應的稅收。而且由于不好統計,稅吏都是直接自己尋思個最大數值,強行要求村里人都交。我都覺得,這些稅收計算,已經失去意義了。”
“而這些,還都只是官府的稅。當地的地方領主一般還會加一重。自己收不過了,則會承包給包稅人。至于地主的地租之類,那都不算稅收,也沒有去計算了。”
“埃及人是怎么活下來的?”眾人已經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了。
“我也不知道。”郭康搖搖頭:“不過我覺得,這里能當糧食輸出區,估計不只是因為產量高。他們這里人口并不少,而且水利設施很落后,口糧產出一般也就勉強有點結余。能大規模輸出糧食,我覺得已經不是農業問題了……”
“所以,我們稍微改變點什么,當地人肯定會歡迎的。這些人突然改變態度,也不足為怪。”他最后總結道:“不如我們現在就開始實施,一點點來經營威信。只要這么做下去,我敢保證,民心是可用的。”
“現在倒不急。”脫歡反而搖了搖頭,想了想,說道:“現在無論做什么,效果恐怕都不會太好。我們還是先拜托向導,和那些與我們合作的學者們,請他們稍微宣傳一下就好。至于真正做事,還是之后再說。”
“啊?不應該先打好基礎么?”郭康奇怪地問。
“沒打贏呢,怎么打基礎。”脫歡笑道:“打完再說吧!”
郭康一時無言以對。愣了片刻,點了點頭,說自己待會兒就去通知老海膽和其他長老們。隨后,大家就開始討論其他議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