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第二章 緩進急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章 緩進急戰

第二章 緩進急戰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04日  作者: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分類: 玄幻 | 原生幻想 | 輕小說 | 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郭康想了想,覺得這也不是太大的問題。

“這次遠征并不算保密。我估計,所有主要勢力,都是有所了解的。”他說:“馬穆魯克哈里發和那些請求我們介入的大小軍閥,肯定早就請過周圍其他同宗教勢力了。”

“只不過,教友們要么上來就獅子大開口,開價實在太高;要么就過于不靠譜,乃至攻打敵人之前先想著吞并他們——鑒于歷史上的各種案例,我更傾向于二者兼有。所以,實在沒辦法,才過來求我們幫忙。這種可能性才是最大的。”

“所以,周圍的人應該都知道我們要去埃及,這個戰略目標是沒法隱瞞的。而且,因為埃及的重要戰略地位,這種遠征,在歷史上同樣出現了很多次。之前的進攻方式和結果,我們可以默認,他們也都是清楚的。”

“說是這么說,之前的結果可不怎么好。”郭破奴猶豫道:“從羅馬人被趕出埃及以來,地中海北岸的勢力,就再也沒有回來過。東羅馬收復這里的努力始終沒有成功;十字軍雖然一度迫使法蒂瑪王朝朝貢,但最后還是沒有能控制這個國家;法國人發起的遠征,也被馬穆魯克們擊敗了。”

“我們全國上下,都在迫切渴望有立功的機會,但這次,反對的人這么多,也是有道理的。過海遠征似乎一直不是什么好事,從古典時代,雅典人對埃及的失敗戰爭開始,就是如此了。”

“主要問題是,我不知道西亞那些土庫曼軍閥,還有埃及的馬穆魯克們,文化水平怎么樣。”郭康撓撓頭:“如果大家都知道這些故事,那這些歷史經驗反而能成為我們的工具。我其實反而擔心他們不知道……”

“這是怎么說?”郭破奴問。

“要是敵人和潛在敵人,都認定你肯定會失敗,那你反而可能從中尋找到機會,利用他們的松懈擊敗他們。”郭康回答:“因為之前的失敗案例,反而都不是因為距離和地理因素的原因。”

“十字軍是因為人太少,而且關鍵的那幾年,有威望的耶路撒冷國王阿馬爾里克病死了。之后就是一系列的內斗,喪失了最好機會。法國人則是完全的軍事失敗,而且我至今都看不懂他們那個一團糟的戰略規劃,不知道他們當時是怎么想的——不過這也是他們的日常了,所以也不算太讓人意外吧。”

“至于古早的雅典人,說實話,在那種發瘋一樣的決策機制下,我不覺得他們能打贏任何一場重要的進攻戰役。與其考慮怎么推翻波斯人對埃及的統治,不如考慮怎么推翻城里的民主政治。否則,就算打贏了也沒什么用。”

“那我們應該怎么辦?”郭破奴問。

“要是覺得走海路不安全,失敗的先例太多,走陸路也可以。”郭康說:“尼羅河口水網縱橫,確實不利于直接進軍埃及腹地。但要是走陸路,就方便了很多。”

“波斯人征服埃及,就是從敘利亞地區出發,走的這條路。之后,亞歷山大、安條克,都是從這個路線進入的。一直到伊兒汗國和馬穆魯克的戰爭,也是圍繞敘利亞地區展開,因為把這里拿下之后,埃及就更加無險可守了。一路南下,穿過西奈半島,很快就能到埃及的核心地區。”

“所以我們也不用把思路定的太死。”他分析道:“你看,這次帶頭邀請我們的,就是盤踞在敘利亞南部和巴勒斯坦地區的軍閥哈菲茲。如果這條路打通,那進入埃及就沒有什么難度了。我們甚至可以水陸分開,轉移他們的注意力。選擇多了之后,對應的戰術也就多多了。”

“要是我說的話,三個軍團估計都太多了,完全可以只派兩個,一個在敘利亞地區防御,一個在埃及地區進攻。我覺得,這都已經足夠了。”

“為什么這么說?”郭破奴好奇地問。

“馬穆魯克們的實力現在已經遠不如前了。”郭康說:“我估計,那邊的在編馬穆魯克最多也就五六千人,而且分為好幾個陣營。最大的一支,不過兩千出頭。所以,我們要么派一支規模特別大的部隊,一舉壓制所有人。要么就不要再一開始投入太多兵力,免得取代了現在那個倒霉蛋,成了眾人一起進攻的對象。等我們站穩腳跟,就可以接納更多士兵,一舉完成任務了。”

“那在敘利亞也是這樣么?”郭破奴問。

“一樣的。”郭康點點頭:“我們要是出動的人太多,那邊反而要生疑,懷疑我們是不是沖著一舉吞并他們去的。他們敢不敢把手下帶出來去進攻埃及,都不好說了。”

“而且,按照之前的想法,我們去那邊,反而不是為了取得軍事成果,消滅多少敵人,而是盡快建立秩序。我們大家都喜歡戰爭,但有些人打的多了,就會忘記,戰爭也是建立秩序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只有新的秩序建立起來,我們也加入其中,才能盡快經營出自己的根基,讓我們的軍事力量在埃及得以自持,乃至覆蓋成本,讓整個行動有意義。”

“而且這樣的軍事行動,我覺得,應該是頭尾重、中間戰爭的部分反而輕。”郭康想了想,說:“我們的偵查探路,物資準備,外交行動,才是最主要的。只要有可能,肯定要設法讓敵人分裂,拉攏那些搖擺不定的人,削弱可能的阻礙。如果這些能成功,我們實際要面對的敵人會很少。所謂‘遠征埃及’,也就只是打兩個刺頭而已。”

“還有,就是到地方之后,如何運作,才能讓各方都覺得能夠接受,從而認可此時的態勢,結束戰爭。哪些人必須出具,哪些人需要敲打,哪些人可以團結,這些都得進行更詳細的分析,而我們的準備還是不夠。”他指了指桌上的檔案:“很多事情只能一邊進軍一邊做了。”

“所以,我傾向于不要急。進軍是肯定要進軍的,但不能太過慌張,要一邊做準備,一邊觀察,一邊前進。一路把物資儲備之類的事情做好,看看敵人會不會繼續內訌,讓姓氏更加有利。這種可能性,我覺得還不小。”

“相反,如果作戰開始,就必須盡快,不能給他們喘息和反應的時間。盡快把領頭的打趴,其他人立刻就會老實很多。”

“他那個地方,有不少軍閥,但社會中,可定不止這些人。我估計,他們那種歷史上很富裕的地方,也少不了一堆……呃,就是類似那個弗拉霍斯一樣的人。這些人掌握著各種資源,在地方上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比起那些軍閥,他們更加缺乏抵抗意志。只要打了勝仗,很快就會嚇得夠嗆,接受我們的要求。”

“哦,那個人……”郭破奴也得知了他們前段時間做的事,露出了然的神情:“這么一類比,倒是方便了解了。”

“這種人,無論在哪里,無論身處哪個文明、信奉什么宗教,都是這個德行。埃及那邊,比我們這兒估計還更嚴重。”郭康搖搖頭:“不過也好,有他們在,我們也不愁軍費了。”

“直接搶他們么?”郭破奴問。

“不叫搶。”郭康糾正道:“其實我很討厭縱兵劫掠的行為。那樣效率太低,而且不可持續,看起來一下得到的多,實際卻是殺雞取卵。不但讓當地人厭惡你,也拿不到多少收益,屬于十分原始的獲取戰利品的方式。”

“大都的動亂之后,我也在不斷反思。我發現,我們其實有個更簡單的解決問題的思路,那就是找幾個最有錢,民憤也最大的,叫他們把金幣都給我吐出來。”

“城市里的財富,集中度非常高,你去城里掠奪戰利品,絕大部分人都會抵抗你。搶來的財富總數也是有限的,城市也很可能受到破壞,短時間內很難恢復;而去把這幾個最惹人煩的財主干掉,獲取的財富并沒有減少多少,大部分人反而會來幫你了。城市也很快就能恢復正常,聚集起不遜于之前的財富,甚至效率可能還會更高。”

“到地方,我們可以試一試這種思路。”他最后說道:“如果能行的話,我估計哪怕是前期,也不會虧損的,甚至還能賺不少。”

“那這些人能存在下來,還能長期保有財產,肯定是有所依靠的。”郭破奴說:“搶他們的錢,不會和這些勢力打起來,讓更多人和我們過不去么?”

“平時會這樣,戰爭期間就無所謂了。”郭康分析道:“我一開始就考慮這個問題了——但是你想想,和我們交戰的一方,事后還能讓我們占領他們的城市,這說明什么?說明保護他們的武力,已經完蛋了啊。既然這樣,無論投靠誰,他們的錢不還都是我們的?就不用糾結了。”

“這也不難想。伱自己考慮下,就行了。”

“……我還真沒想這么遠。”郭破奴撇撇嘴,無奈地說:“這也太麻煩了。”

“你沒想過,說明有人在替你想。”郭康不以為然:“不過,我們這邊的效率,也確實不高。”

“我們現在的信息收集能力,和幾百年前,蒙古西征的時候,沒有多少本質提高。獲取信息,主要還是依靠商人和使節。”

“從那會兒開始,一直到現在,最有效的情報獲取方式,還是買通商人。通過與他們進行合作,了解他們提供的信息。在過去,這倒不是不行,畢竟歐洲人那邊,組織太過松散。為了維持朝廷運行,商人都可以隨便出入宮廷,乃至包辦財政和稅收之類的重要工作。這樣一來,也就根本沒有什么保密可言了。”

“但是,商人畢竟是個獨立勢力。我們從商人那邊獲取消息,很多時候也是有了需要,再去找他們購買。我覺得這還是不太可靠。遇到他們也不太去的地方,或者利益牽扯復雜的時候,這個消息來源就不太靠得住了。而且,除了單純的打聽消息,有時候我們還需要直接進行操作,但這些事情,商人未必能幫我們完成。后面,這種需求估計會越來越大的,我們早晚得自己去做。像這次,哪些人值得我們去要點錢,這種事情,就不可能靠別人來獲得……”

“我說的不是這個麻煩。”郭破奴如實說:“我覺得練兵和作戰之外的事情,都挺麻煩的。那不應該是文官和幕僚解決的事情么?”

“你自己都搞不懂呢,怎么讓別人做。”郭康搖搖頭:“合格的統帥要兼顧很多事情,情報、后勤都只是其中一部分。你要是這都做不來,那肯定是沒法合格的。古人說過,將帥有五種基本要求……”

“好了好了。”郭破奴連忙打斷他:“怪不得大家都說,你才適合統領軍隊。你這心思比我縝密多了……”

“與其說是縝密,不如說是膽小。”郭康倒是沒覺得這有什么:“我武力不如你們,軍事上也不覺得自己有什么天賦。能做的,也只有盡量多學習,多思考,希望戰爭爆發之后,能夠盡量減少自己的失誤,不給大家拖后腿。這樣一來,自然顯得‘縝密’了——不縝密也不行啊,都是逼出來的。”

“這也不錯了。有這種心態,起碼就不會吃敗仗了。畢竟歐洲這邊,也沒有白起韓信之類的人。”郭破奴說:“我們這邊,經常出現的情況,反而是大家在戰斗中太激進了。我們家的親戚,還有其他幾個柱國家的子弟,很多都是死在輕敵冒進上。”

“這也是心態問題吧。”郭康想了想,說:“戰斗中采取的戰術,終歸要看自己的目的。這些人得到的資源最多,但受到的關注和壓力也最大。估計,都是太急著想要軍功了。”

“是啊。”郭破奴點點頭,湊到郭康這邊來,伸手按著他的肩膀:“你也是,我看你之前打起來的時候,還是忍不住想往前沖。作為合格的指揮官,得克制這種沖動才行。”

“我知道了。”郭康連忙把她推開了些。

郭破奴看起來有些不高興,不過也沒有繼續說什么。

(本章完)


上一章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