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第一章 招攬親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章 招攬親兵

第一章 招攬親兵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04日  作者: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分類: 玄幻 | 原生幻想 | 輕小說 | 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求推薦求收藏)

新年前,郭康一家離開了大都,前往多瑙河南岸的鄉村。

按理說,現在是非常時期,大都城里還有一大堆事情需要處理。郭氏父子,乃至郭破奴,都有一大堆事情要做。但同樣是因為情況特殊,所以這次又必須去去一趟。

郭康要隨軍出征的事情,雖然還沒有公布,但目前已經板上釘釘了,只是在等待正式公布而已。但直到現在,他依然沒有自己的正式隊伍。

和其他家族一樣,郭氏也招募了一群軍功家庭的年輕人充當家丁,和家主子弟一同生活、訓練。郭康身邊那幾個隨從,也都是這么來的。

比如步磊的父親,就是個戰團長,現在在北方邊境率眾屯墾;楊文憲的父親是吏部的文職官員,他的爺爺當年是郭砥手下的百戶,現在還是他們老家的村長;陳曉的父親當年是買買提尼庫斯手下的干將,后來又調到大都當教頭,現在正是戰帥的下屬。這些人,本來就從小在軍事氛圍中受熏陶,家里又有功勞,因此才能從眾多人選里被郭氏挑中。

當然,反過來說,人家這樣做,也是有期待的。畢竟跟著郭氏,肯定能更方便地接觸軍事方面的知識與經驗,也更容易獲得軍功。積累一些之后,憑著這些資歷和人脈,就可以獨當一面去了。

然而,跟著郭康的這些人,到現在還沒正式打過仗。雖然也跟著練武、看兵書,但目前參與的最大的交戰,還是跟著狄奧多拉去救人。

平日里,郭康也不怎么和他們談兵,反而天天帶著這幫人,在娘娘廟和城外的圣光之愿修道院來回跑。而眾人作為隨從,有事沒事,就得給郭康幫忙。

他們都是受過不錯教育的人,所以,郭康也充分利用起這個優勢,一到忙的時候,就天天拉著他們整理資料,寫寫算算的。還專門花時間,教他們各種計算的方法。時間一長,軍事技能學了多少不知道,數學水平倒是都提高了很多……

這種情況也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這次,郭康就準備參軍出發了。當然,在出兵之前,除了身邊這些人,肯定還要按照慣例,給他補充更多的衛士、隨從。

和其他人不同,在這之前,郭康已經自己拉了一批士兵了,現在正在讓郭破奴幫忙訓練著,搞得還有聲有色的。但是,目前的時間,顯然是遠遠不夠不夠的。這個問題,也沒法拿士氣和熱情來彌補。

如果春天就出發,估計就算加緊練習,也只能訓練幾個最基本的科目。在境內巡邏、拉練,維護下營地的治安,倒是夠用了。真要去打仗,估計也就比人家的炮灰兵好一點。

而且,這件事還不止是軍事的問題。郭康出征這件事,同樣是個政治信號。

按習慣,家族應該給他配上一個能力和級別足夠的隨從團,實際戰斗的時候,家族安排的有經驗軍官,才是真正指揮作戰的人。當然,隨從里也會有不少的年輕人,主要是各種次一級的軍事勛貴和其他官吏、豪杰的子弟。這些人有時也會帶一些自己的隨從,形成一個規模頗大的團體。

這些年輕人中,有些人還沒有作戰經驗,有些雖然已經上過戰場,但只經歷過一些小打小鬧。為了更快地學習真正的戰爭,他們和名義上的指揮官郭康,其實都是跟著見習的。

同理,這支軍隊的中堅,真正負責作戰的,也不是他們這些新人,而是那些老兵衛隊。實際上,能招聘到的老兵數量,同樣是家族實力的體現。這些士兵也是“軍事資源”的一部分,因為優秀的士兵和基層軍官,同樣能極大降低獲取軍功和學習指揮的難度。沒有這些條件,其他人就不見得愿意來了。

所以,這些隨從的情況,也是郭氏家族地位、影響力,以及他們對郭康此人重視程度的表現。要是連郭氏家主的繼承人,都沒有足夠份量和數量的人跟著,那就只有兩個結果:要么說明,這個家族已經喪失了足夠的吸引力,大家跟著他們,也得不到大戰的機會和軍功了;要么,就說明郭氏家族根本不看重這個孩子。

無論哪個情況,都會導致嚴重的問題。

如果是前者,那就說明郭氏家族的政治影響力出現了巨大的問題。現在各個柱國家族,并不是像歐洲貴族那樣,依靠封地和私兵,而是靠自己掌握的人才培養體系,以及遍布羅馬的舊部維持地位的。郭氏是開國重臣,連續三代都在朝中擔任最高級別的職務,他家要是出了問題,就不止家族衰落這么簡單,大批有關的人都會感到自危,整個國家的局勢都會出現動蕩。

而如果是后者,同樣是如此。要是郭康真的就帶著一幫斯拉夫人,就上戰場了,大家第一反應,不會是國家的政策放寬或者戰略方向轉移,也不會是覺得他練兵能力有多強,而是會首先懷疑,郭家是不是出現了嚴重的內訌。

不管是其他分支對他們這一支不滿,還是郭康身為養子不受信任,亦或是郭破奴跟著希臘女人不學好,搞了什么陰謀……都會影響家族的聲望,讓人們懷疑家族內部的秩序是否還能維持。稍有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對于這種處于權力核心的人群,繼承的問題一旦安排不好,肯定要出大事。

郭康自己,也是比較不爭氣的。當年,郭氏的實際主導者,是他叔祖,但到他父親指揮了兩次戰斗之后,家中的所有長輩,幾乎都毫不猶豫地支持他來主導家族事務,郭砥自己的兒子們,也沒有試圖和大哥搶位子。

但相比而言,在大都的變亂之前,郭康就沒有什么存在感。要不是他爹過于能打,而且他那幾個堂弟也都是滿腦子肌肉的人,估計大家都得把他無視了。哪怕在這之后,聽到了他的事跡,不少人還是有點懷疑,因為這畢竟不是正規戰爭,還得看他后續的表現,到底怎么樣。

所以,得到這次的參軍消息,大家也不奇怪。通常來說,他們會先去比較好打的地方——比如渡海去意大利,或者北上去立陶宛和羅斯草原方向,先打幾個有點規模但其實很菜的敵人練練手。

不過這次,選擇的目標,已經是整個紫帳汗國歷史上,從未到過的遠方了。

在其他人看來,郭康大概是有了底氣,而且也沒那么多時間了,所以就直接選了個大國——至少是表面上的大國,作為渡海遠征的對象。雖然看起來有點難度,但和風險并存的,是巨大的收益。大家都知道埃及有多富庶,他自己也說過對那邊的經營計劃。只要能贏,就能立刻獲得巨大的威望,今后的事情,應該都沒問題了。

但是,初次大戰就搞這么大的計劃,也確實讓人生疑。畢竟之前沒打過仗,大家也不知道你是凱撒還是克拉蘇。帶著一眾副手和老兵,也一樣是可能翻車的。

至于最后結果怎么樣,那就看郭康自己的水平了。

郭康的堂叔郭儒、郭昭文等人也和他們隨行。一路上,義父都在和他倆聊天。郭氏這一代的幾個男丁,就他們三個現在還在大都,其他人要么夭折,要么戰死,要么和郭康遠在北方的三叔一樣,根本沒空回來。哪怕這兩位叔叔,平日里見到的次數都不多。郭康覺得,他們彼此多說說話,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義母也天天去和其他人打交道,跟人家聯絡下感情,問一下有什么可以互相幫忙的地方。郭康和郭破奴也得跟著她一起,來回拜訪。不過好在,他倆倒是沒有太多任務,寒暄完,一般就沒什么事情了。

當然,他們現在也沒有心思清閑。哪怕趕路的時候,兩人也不放過任何空閑時間,就在自己的馬車里,討論更詳細的計劃。

離開的這段時間里,新兵的選拔和訓練也沒有停止。郭康把這些工作,都交給了朱文奎來幫忙。但朱文奎天天忙著重建工坊,也沒時間,就把杰士卡隊長丟了過去,讓他去管著。

本來,他們就在城外營地,離得不遠,每天都去看一看,完成日常的管理和檢查工作,是沒什么問題的。

得知郭康等人要回老家,狄奧多拉本來也是想跟著來的。但郭破奴很反對,認為她又不是郭家人,來湊這個熱鬧干什么。雖然狄奧多拉堅稱要和郭康結婚,但畢竟缺了正式手續。想參加這種正式場合,就需要考慮旁人印象,乃至政治上的負面影響,最終也沒鬧過她,只能暫時放棄。

當然,郭破奴也沒有完全基于私心,只顧自己的事情。這段時間,她確實一直在幫忙。離目的地還有一天的時候,她依然在車里翻著文件,和郭康討論著。

這車子是郭康做實驗用的,專門定制的產品。但馬車畢竟沒有多大空間,還得多放一堆文件、書籍和文房用品,自然就擠不下什么人了。而且,郭康怕仆人們搞錯東西,弄亂文件,也不讓他們進來,目前里面就他們姐弟倆。

義父和兩個堂叔一直騎馬走在前面,其他人則各有各的位置。郭康也跟著他們騎了幾次馬,客套了幾次。不過眾人也知道,他是個更喜歡動腦子的角色,本來就喜歡縮在屋里頭。所以,也沒繼續為難他,很快就讓他回去,繼續做事了,還感慨這孩子工作太努力,今后估計也是諸葛丞相一樣的人物,希望他能做出點大事來。

今天也是一樣。早上在附近的村子里吃了飯,眾人便出發上路。郭康和郭破奴例行向長輩問候了一圈,又回到車里,翻看之前整理的信息。

“明天就到地方了。”郭康首先說道:“按以往經驗,我們需要一次性招夠人么?”

“不用。”郭破奴回答:“我估計三五百人就夠了。我們按五百人來預選,回頭看兵部那邊的說法,決定最后招多少吧。”

“五百人也太多了吧。”郭康懷疑道。

“不多。”郭破奴搖搖頭:“之前,爹就帶回來了柱國會議的消息。按目前的計劃,應該是準備以三個軍團的主力,外加四五千人的輔助部隊,去執行整個計劃。不過,這些軍事力量,并不是都能上前線的。”

“按照兵部的估計,其中至少一個軍團,和幾乎全部的輔助部隊,都要去加強敘利亞地區防御。我們真正送去埃及,在一線作戰的,應該只有兩個軍團,而且很可能還不滿編。所以,士兵的素質,就很重要了。”

“這人又太少了。”郭康搖搖頭。

“沒辦法,那邊情況有點特殊。之前,朝廷我們和哈里發的使者、哈菲茲的使者,還有敘利亞那邊的一些頭領,都談過了,我找他們要了記錄。”郭破奴拿起了另一份文件。

“咱們一直都說,埃及是個大國。這個大,我覺得不是面積,也不止是人口。相反,如果光看地圖,那埃及這地方,能住人的面積其實很小,我看也就是尼羅河兩岸那一點,可能都不比我們河南地大多數。但是,如果向這里進軍,那么它那個關鍵的地理位置,富饒的物資產出,還有各種文化和政治上的影響,都會不止波及羅馬國內了。”

“可以預料到的是,如果我們要出兵,那么附近的其他勢力,明顯也會來摻和一下。歐洲的各路勢力倒是不用太擔心,但亞洲方向肯定會有人趁虛搞事。”

“黑羊王朝下屬的土庫曼部落,本來就在日常騷擾敘利亞吧。那邊應該已經習慣了,當地人自己就能擋住。”郭康說:“至于土庫曼人的主力,還得去應付沙哈魯的軍隊呢——哎對,我們能不能想辦法,說服沙哈魯也動兵啊。要是他能把兩河和高加索那邊的土庫曼人都吸引走,我們就方便多了。”

“估計不行。我之前去問史丹了。”郭破奴搖搖頭:“沙哈魯和他爹不一樣,不怎么喜歡遠征。他們出使的時候,問及可能的軍事行動,沙哈魯卻說他要派人去南京朝貢,還問我們是不是一起去。后來他們給沙哈魯的宰相等人,送了不少禮物,才知道,人家那邊甚至想放棄波斯高原的一些控制區,收縮兵力,好南下去印度——之前搶了一回德里之后,他們算是上癮了。”

“他們配合元人,或許還有可能。配合我們,就沒什么希望了。”

(本章完)


上一章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