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第五百四十六章 郭康拉人,多多益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四十六章 郭康拉人,多多益善

第五百四十六章 郭康拉人,多多益善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20日  作者: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分類: 玄幻 | 原生幻想 | 輕小說 | 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考慮到這些,郭康便主動說道:“我們這里,估計提供不了多少你需要的東西。你們要是鐵過剩了,倒是可以出口給我們。但是那些鐵礦,肯定還得先滿足你們自己的軍事需求吧。”

“是,我們這段時間正在大力打造軍備,對鐵礦和鐵器的出口,估計還是會很有限。”孫十萬也不遮掩,說道:“不過也是因為這方面的需求,我們還想要從你們這邊,采購不少東西呢。和之前說的一樣,這些物品,我們也可以用絲綢和糖之類的商品配額來交易。”

“你需要什么?”郭康直接問。

“好木頭。”孫十萬說:“貴國既然要開發北方,肯定是要大量砍伐樹木的。按我們的了解,羅斯地區很多待開發的地方,都被沼澤與森林覆蓋著。這些樹,對當地人來說,是礙事的東西,但對我們來說,卻是優良的木材。我們愿意大批采購,價錢都好商量。”

“你們要那么多木頭……”郭康想了想,便明白了:“哦,你們也要造大船是吧。”

“是的。”孫十萬點點頭:“我們那邊的木頭,已經砍了很多,這么竭澤而漁下去,估計不是辦法。而且,我們也發現,寒冷地區有不少木頭,質量也很高。”

“之前,我們委托征東行省,沿著鯨海一路北上,就發現了很多優質林地。但是,他們自己也得造船,而且明軍水師時不時就想要截斷航線,我們認為,是不能過于依賴那邊的。”

“你們要是想去埃及經營,我們也可以支持。”他提出:“我們可以合作,把優良木材從黑海運出來,在埃及那邊轉運,然后一路送到我們那邊。當然,我覺得這樣都有些浪費運力了。埃及那邊如果可以穩定下來,我覺得,我們可以就地造船。”

“就地?”郭康之前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

“是的。”孫十萬確定地說:“埃及本身就有一定的造船業,我們雙方也可以派遣工匠,在紅海港口直接造船。如果這個計劃可以落實,能給埃及當地,給貴國,都帶來很大的收入。對我們來說,也算是多了個保證。”

“我大元的造船產業,都在南洋的各大港口。雖然規模和技術都還可以,但畢竟太靠近前線,太過聚集了。”他解釋道:“我們和明軍打了幾十年,現在雙方的航海技術,都不是當年可以比了。對于海上航線,大家都越來越熟悉。船只的性能,也越來越好,更加適合南洋地區,遠洋的海況。但這樣一來,我們的戰略位置,反而有點吃虧了。”

“大海不比陸地,海上是沒有關卡的。明軍從廣州、交州出發,能一路抵達南洋的各大港口。要是他們這么持續騷擾下去,肯定會干擾我們的船廠。不管是補充商船還是建造戰艦,都會受到影響。但反過來,因為他們人多港口多,我們想要騷擾他們,效果估計就沒這么好了。”

“所以伱們想把造船廠布置更遠一點啊……”郭康聽明白了。

“是的。”孫十萬說:“我們目前只是控制了諸多港口,一直缺乏足夠的縱深。所以大元雖大,現在卻無路可退,出門就是爪哇港。對于今后的長期戰爭,是很不利的。”

“不過,明軍就算增兵,現在也就是在南洋到處亂跑,總不可能直接跑到西洋去。我們在那里,也興建一批產業,應該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他提出:“如果貴國可以答應,我們也能幫忙聯絡沿線的國家和港口。雖然沒法提供軍事上的直接援助,但我們常年在西洋做生意,這些人脈還是有的。將來,應該也能幫得上忙。”

“賣木頭應該是沒問題的。”郭康說完,看了看王大喇嘛:“至于造船,你們可以自己和當地商人談判。要是他們樂意,你們買我們的木頭,找埃及人造,我們這邊應該也不會管。但能不能讓官營工坊參與,就不是我能說了算的了。我只能幫你問一下,看看朝廷那邊怎么打算。”

“沒問題,謝謝郭公子幫忙。”孫十萬點點頭:“我個人還是希望,我們能夠談攏的。如果成功的話,今后我們在冶鐵這方面,也還是有合作可能的。因為造船本事也需要鐵,既然如此,我們也可以投資相關的產業么。要是你們有興趣,連鑄造、購置槍炮這些,我們都可以合作的。”

對此,郭康并不想給他回答。雖然聽著好聽,但投入這么多資金和工匠,意味著爪哇元也肯定會順勢提出要求,在政治、軍事之類的方面,索要其他的好處。這里頭牽扯的問題太多,還得慢慢考慮才行。

當然,他直接開口,也有其他好處。見這樣的大商人都直接表態,眾人也紛紛應和起來。郭康的計劃,一下又得到了很多贊同。

王大喇嘛也很高興,安排文員來,準備記錄具體的捐款項目。至于更多的合作,就等之后,他們進行更詳細的安排了。

郭康也算完成了任務,和狄奧多拉一起離開。

“我聽說你從那些商人身上,要來不少錢。”走到拐角處,狄奧多拉對他說:“這次的計劃也很龐大。從這個數額看,光你一個人就要負責不少吧。需要我幫你管理么?”

“這項目,你不一定能管過來吧。”郭康想了想,還是搖頭拒絕了:“現在正是最開始的時候,每一步都很重要。我看還是算了。”

“那你覺得,我能管過來多大的項目?”狄奧多拉看起來不太高興,問道:“你分一部分給我,也可以吧。”

“你之前,不就只管過幾個慈善項目么?”郭康反問:“我看,你最多,應該也就只能在大都城里,管一些財務項目。羅斯地區的經營,面積太大,分布太散,具體情況太復雜,就不一定行了。”

“那你自己怎么就可以?”狄奧多拉質疑道:“你自己又能經營多大的項目?”

“我?那當然越大越好了。”郭康不以為然:“我已經有了很詳細的思路了。朝廷給我的資源和人力越多,我就能做得越好。他們要是多給我兩三個軍團的人力,我五年就能把第一批十個輔助大隊先拉出來,十年可以完成三十個戰團的初步組織。這應該難度不大的。”

“現在最大的問題,不就是我們分身乏術,投入有限么?要不然,我也不用去費心思,組織這么多民間力量和外人來幫忙了。”他嘆了口氣,有些無奈地說。

狄奧多拉不太甘心,但想了想他之前的表現,總覺得這貨可能真不是吹牛,一時又不知道怎么反駁了。

“上次對姓劉的人說這種話的,就是個很能作死的人。”她抱怨道:“我覺得你還是不要天天吹這種牛比較好。”

“什么跟什么啊……”郭康一時沒想明白,或者可能就沒花心思去想。他愣了片刻,又回到自己的話題,自顧自地說起來:“這樣,剛才那幾個商會會長,我準備抽空再去拜訪一下。這種事情,你倒是可以幫我出場了。”

“啊?是哪個?”狄奧多拉連忙問。

“都行。像那個格魯吉亞的,就可以先去找他。”郭康說:“目前這個情況,他們可能還沒下定決心,不愿意匆匆出錢。但這些人在老家的人群里,有不少人脈,我想著能不能給他們點金錢上的好處,讓他們組織一些有技術的人,去幫忙開礦、開荒。”

“帖木兒皇叔去世之后,波斯西部直到高加索地區,都一片混亂。沒有他強力壓制著,各路土庫曼軍閥就紛紛起兵,他們的大頭人,經常都管不住手下,打成了一片亂麻。”

“我們在高加索地區的駐軍,只夠防守現有的領土和要塞。我聽我爹說,幾年前,那邊的格魯吉亞人,就組織代表團,到大都游說過,希望能從帖木兒薩萊萬戶府那邊,多抽調一些部隊,收復格魯吉亞王國的全部舊地,庇護他們的同胞。不過,朝廷當時正在對西方和北方用兵,抽不出來人,就沒有答應……”

“就算抽得出來,我覺得也不會答應的。”狄奧多拉卻搖搖頭,小聲插嘴道:“格魯吉亞王國的分裂,其實是件好事。他們只是更害怕帖木兒,所以才想要暫時投靠我們。而且,我們對黑海東岸的兼并,更多也是靠我曾祖母海倫娜太后的政治手段,而不是軍事征服。當地的很多貴族,心里是不服氣的。”

“現在,如果我們幫助他們統一王國故地,這些人就會立刻自信起來,覺得自己人多又厲害,周圍的土庫曼部落都威脅不到自己了,從而開始謀劃叛亂。”

“那他們打得過人家么。”郭康疑惑道:“格魯吉亞旁邊,大大小小的勢力,還是挺多的吧。”

“肯定打不過。”狄奧多拉對此倒是很有信心:“他們隔壁,就是薩法維教團的老家。帖木兒當時命令這個教團代為收取當地稅收,所以和他們經常有矛盾。這兩邊經常發生各種大大小小的沖突,格魯吉亞的土老爺們就沒贏過……我很了解這些地方土豪,他們現在除了吹牛,什么都不會。就算為了當地民眾好,我覺得也不應該滿足他們那些奇怪的要求。”

“這樣啊……”郭康算是了解一些了:“怪不得那邊的人,都喜歡往黑海對岸,我們這邊的腹地跑。看起來,可能也是有山雨欲來的感覺了。”

“你想招募他們去幫忙?”狄奧多拉問。

“是的。”郭康說:“全靠我們的人去填充,短期內還是有很大缺口,所以我打算從兩個來源招募人手。一個是阿勒曼尼人,這個我們已經試過了。還有,就是高加索人。”

“阿勒曼尼人應該沒問題。”狄奧多拉想了想,說道:“之前,吳王府那邊,就雇了一些阿勒曼尼人,所以我也專門研究過。他們那邊的情況,有點像是一兩百年前的法國,因為人口增加,農業技術卻沒有太大提升,導致平民沒有地方生活,中小貴族沒有地方安置子弟。這樣一來,要么就得對外發動十字軍,要么就得自己互相打起來。”

“法國人運氣好,正趕上公教教會最有號召力的時候,可以讓貴族和騎士們去耶路撒冷,發泄過剩精力。但現在,阿勒曼尼人卻沒有這個機會。他們遷徙到波西米亞,遷徙到匈牙利,想要和當年波羅的海十字軍一樣,開拓出新的生存空間。但這些地方的人,可沒有那么好欺負。說實話,現在誰打誰都不知道呢。”

“我聽說,咱們的吳王殿下,最近這幾年,一直在那邊活動呢。”她說:“我看他們的說法,這位雖然沒什么才能,以至于只要做些大點的決策,基本都會壞事。但是,他在歐洲民間,卻很受歡迎。”

“我一開始也覺得,他招募的都是些雞鳴狗盜之徒,成不了事。但現在看,他們這些人里——或者說能堅持下來的人里,平均水平還是挺不錯的。咱們要是想更大規模招募民間人士,估計直接找他介紹都行。”

“我們可以多給一些優惠條件,請他出面幫忙,借助他的名聲和關系,去聯絡那些想要錢的地方小行會和小領主,叫他們把那些沒生意接的窮工匠、沒名額轉正的老學徒、沒財產繼承的小兒子、沒領地可封的破落騎士……連帶多出來的學徒和領民之類,統統打包給我們都行。這樣一來,可能比直接找商人還省錢省事。”

“這樣確實不錯。”郭康想了想,贊同道:“那高加索人呢?”

“找教會啊。”狄奧多拉不假思索地說:“那些商人不靠譜的,但教會就好多了。因為他們那邊形勢特殊,想要離開的人,很多都是遭到了異教徒和各路領主、土匪的逼迫。不管是因為宗教原因,還是傳統的尋求庇護手段,這種情況下,大家都會習慣性地去找教會的。”

“相比于領主和商人,教會在那里其實更加孤立無援,連跑路和假意改信,都困難很多。所以,滿足他們的要求,就簡單了不少。而且,教會的人,文化水平一般也高一些。我們最需要的,就是有管理能力的人和有手藝的人。教會那邊,應該能搜羅出來不少。”

“等這些人來到我們的拓荒地,我們就把他們重新編組,加入我們的屯墾戰團和農莊。這樣,效率就能大大提高了。”

“沒問題。”郭康點頭道:“確實可以直接這么做。”

“怎么樣,還說我不能管事么?”狄奧多拉似乎還在耿耿于懷。

“……行,你能。”郭康無奈地說。

“什么態度啊。”狄奧多拉不滿地抓住他,又把他給拽走了。

(本章完)


上一章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