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第四百五十三章 感覺不如元紳……能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五十三章 感覺不如元紳……能打

第四百五十三章 感覺不如元紳……能打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分類: 玄幻 | 原生幻想 | 輕小說 | 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這樣一來,您也能理解我的意思了吧。”歐多西婭繼續說道:“郭公子今天的行為,不管是有意為之,還是無意引發,都可以看做是羅馬汗國整體戰略的延續。”

“這個整體戰略,就是要整合各個地區,不允許這種獨立社區出現么?”喬安娜問。

“很明顯就是這樣。”歐多西婭點點頭:“猶太人是各個族群中,特性最為明顯的——當然,我懷疑,他們在制定這個戰略的時候,都未必考慮過猶太人的問題。只是實際執行中,猶太人對此最為敏感罷了。城里的其他力量,比如這次倒了霉的羅斯人,都沒有到他們這個級別。”

“不管哪個文明,宗教都很重要吧。”喬安娜倒是可以理解:“猶太人偏偏必須碰觸這個最要緊的問題,那肯定是最優先的目標。”

歐多西婭點了點頭。

“我看過一些漢人的通俗文學作品,還在李家的藏書里,查找過對應的歷史原型。”她告訴喬安娜:“最近城里不是流行三國話本么?我還特意看了一些,關于主要人物諸葛亮的資料。”

“這位智者在掌管國家的時候,他的君主告訴眾人,今后國家的政治事務都由諸葛亮負責,他只管祭祀就可以了。這個故事很是流行,甚至成了典故。這么看的話,漢人皇帝最重要的職能,反而是掌管祭祀權。”

“羅馬汗國這個政權,內核里還是漢地的思路。我想,他們應該是本能地就會套用自己的傳統思維。可惜,這里的實際情況,與漢地差別過大,所以,才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

“我真沒注意過這些,我還覺得他們做的挺好的呢。”喬安娜評價道:“雖然大都確實亂了一點,但羅馬治下,大部分的城市和鄉村,都是我見過的最有序的地方了。”

“您來這邊,時間還不算長吧。我接觸的比較多,就能看出來了。”歐多西婭說:“羅馬汗廷在解釋經義、制定戰略決策的時候,水平還是挺高的。但實際執行的時候,效果往往差別巨大。雖說,無論哪個政權、在哪個地方,都不可能把自己的政策完美落實,但他們這種表現,就肯定不太正常了。”

“我估計,是因為不同地方的情況,差別比較大。羅馬尼亞的平原地區,原本的社會已經幾近崩潰,幾乎就是他們從零開始組建起來的,至今已經有四代人了。這些地方,他們那些漢地思維的政策,就很容易推廣;但是,在大都,在一些山區地帶,或是偏遠且有完整貴族勢力的羅斯地區,推廣起來就要難很多。”

“另外,在不同的領域,也是如此。比如宗教管轄這邊,他們成功之處幾乎都是依托于對教會的改造,其他方面就相對不那么顯眼了。當然,最成功的地方,則是軍事上,原因應該也是一樣的。”

“相比而言,這里的軍事傳統才是最強的么?”喬安娜不客氣地說:“我沒發現希臘人多能打仗啊?”

“不是希臘人,是羅馬人。”歐多西婭糾正道:“和漢地的王朝對比一下,會發現,羅馬本來的文明,發展得很不平衡。在這么多領域中,相比于政治和社會管理,軍事這方面是差距最小的。起碼,那邊有過的軍制之類,這邊也都有類似的制度,所以也有推行的基礎。”

“這樣么?我還以為,大國都差不多呢。”喬安娜說。

“那可差太多了。阿勒曼尼也是大國,怎么沒見他們有什么軍制。”歐多西婭笑道。

“他們不能算吧。”喬安娜指出:“阿勒曼尼既不算羅馬語境中的文明人,也不是個統一的國家;而且諸侯林立,就統治者能管理的單個勢力而言,也算不上‘大’。他們本來就不是這個類型的。”

“至于其他國家,法國原本還在興起的時候,也是向羅馬那個方向發展的,但后來被人打殘了,也就沒有后續了;連我家鄉的那些城邦,都有人主張效法古代,組織市民訓練,我哥哥都天天喊著要恢復公民兵呢。只是我們體量太小,沒有這么大的意義就是了。所以,如果產生一個文明的大國,應該也會差不多的。”

“你們本來就是羅馬故地,當然怎么琢磨都像羅馬。”歐多西婭不以為然:“波斯也是古老的文明大國,我怎么沒見他們也和我們一樣啊?在呼羅珊與河中,在印度,都有過文明程度很高的大國,他們也沒有公民兵,沒有軍區制度啊。”

“歷史上的各種軍事改革,還有兩千年來各式各樣的軍制,是漢人和羅馬人的特色,其他文明并沒有這種能力。我們和波斯人打了這么久,還不知道么。”

“那波斯人制度這么落后,為什么還能打這么久呢?”喬安娜反問。

“剛才說了,因為羅馬也是個瘸腿啊。”歐多西婭一攤手:“只看野戰,羅馬打贏的可太多了,但這也沒什么用啊。其他方面的差距,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補上的。”

“可惜,波斯人和漢人交鋒的記錄太少。否則,我們應該就能看出,這些優勢完全發揮出來的話,雙方的差距有多大了。”

“他們畢竟離得太遠了,間接的比較又不一定準備。”喬安娜贊同道。

“是啊。我知道的唯一例子,是聽李郎的一個朋友說的,說是先前元朝時候的例子。”歐多西婭告訴她:“那時候,有個叫泉州的港口,是類似現在的君士坦丁堡一樣的大港;港口里有眾多波斯人,也和這邊的羅斯人一樣建立了社區,而且還組織了自己的武裝。”

“元朝末年,宮廷無力控制各地事態,當地波斯人就有了野心,準備占據那里。不過,雖然名義上成為了元朝承認的正式武裝,但這支波斯軍隊始終沒有表現出任何出彩的地方。”

“從頭到尾,這些波斯人都在和當地鄉紳豪族組織的民團,打來打去。當地人除了厭惡他們暴虐、軍紀差,也沒留下更多的印象。后來,大家終于都受不了他們,行省總督從前線調回一支更正規的團練武裝,波斯軍隊就被一舉摧毀了。”

“這種商隊武裝,一般也不怎么正規……哦,也不好說。有時候因為給的錢多,商隊武裝反而表現得更好。”喬安娜猶豫了下,最后也沒判斷出來:“但根據這個故事,感覺波斯人確實還不如元朝鄉紳……。”

“現在也沒法核實了。”歐多西婭說:“他們沒說這些波斯兵的數量,只是說當地的外國人多,居住的時間也很久,甚至連波斯人和當地人混血兒,都已經多得形成了群體。但此事之后,當地的波斯人,乃至那些混血兒,都神秘消失了。因此,我們也找不到其他方式進行比較了。”

(本章完)


上一章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