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第三百九十四章 亞圣:孩子既是媽媽生的,也不是媽媽生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九十四章 亞圣:孩子既是媽媽生的,也不是媽媽生的

第三百九十四章 亞圣:孩子既是媽媽生的,也不是媽媽生的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分類: 玄幻 | 原生幻想 | 輕小說 | 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對于帕特里克修士的質疑,郭康也沒法給出回答。

他確實學過一些知識,也比這些人見過更多世面,但問題是,修士的背后,是整個希臘哲學。

而所謂希臘哲學,其實也不止局限于希臘,而是整個地中海世界的理論成果。并且,在希臘化時代之后,它的影響已經擴散到從中亞到西歐的廣袤地區,直到今日,天方教和十字教的神學家們,依然在學習這套理論。

正如帕特里克所說,早在赫西俄德的時代,希臘人對此就有非常明確的概念了。要知道,這會兒還是西周的時候,希臘文明本身都還沒成型呢。

也不知道史前的希臘人到底遭遇了什么,能夠留下這么強烈的心理陰影。但可以肯定,這種心態的成熟非常之早,伴隨了整個哲學的發展。

而希臘哲學,對于一神教的影響又非常大。神學的基礎,就建立在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等人的理論。所以這里的神學,也就將這些理論,都繼承了下來。

由于這種傳統十分長久,所以郭康就算質疑,也肯定沒用。這么多哲學家,皓首窮經兩千年,用的都是這種思路,他能想到的問題,人家早就想好了。

這種現象,在各個領域都很常見,甚至對紫帳汗國自己,都有很大影響。

在海倫娜太后倒臺之后,在當時的學者們就在汗廷貴人的支持和默許下,進行了一系列的反思。對于為什么會發生這種現象,很多人都進行了十分深入的研究。

其中,不少學者最后達成了共識:海倫娜的權力,是非常特殊的。嚴格來說,她不是傳統的希臘式干政貴婦,而是羅馬帝國里,第一個塞里斯式的太后。

這個歷史定位,本來應該是她的婆婆瑪利亞太后的,但瑪利亞太后的影響力有限,執政時間也很短,因此,主要的研究,幾乎都是對海倫娜太后展開。

這個研究結論,對于民間和官方,乃至地中海其他國家,都產生了很大影響。這也帶來了一些有趣的結果。

紫帳汗國每年召開大朝會的時候,眾多地方官員和附庸首領都會前來參加。每次,脫歡的老媽安娜皇后出席的時候,眾人的稱呼都五花八門:敘利亞的當地人和拉丁人封臣,稱呼她巴塞麗莎;草原那顏們稱她為可敦;小亞的突厥首領叫她卡拉麗切;羅馬尼亞的官員們則叫她皇后。

而如果伊麗莎白太后出場,大家就全都直接叫“太后”了。

因為,在大家眼里,紫帳汗國的太后和之前各國的君主母親并不相同。以往,大家一般用“寡居王后”、“有子的王后”這類說法進行稱呼。但這些名詞,明顯沒法準確描述紫帳汗國的情況。在各種語言里,也找不到更合適的對應詞了。

直到現在,不管是正式場合,還是民間討論,大家都傾向于直接用漢語的“太后”發音,來稱呼紫帳汗國的太后們。包括郭康自己和人聊天時,都是直接說海倫娜“太后”的。

而這個現象,自然也引來了學者們的深入思考。

其中,影響最大的一個研究結論認為,希臘羅馬的文明組織中,權力的擁有者只有父親這一個位格,只有父親的意志這樣一個意志;而在塞里斯文明中,父親、母親兩個位格是同時存在的,父母的意志也都相互獨立地存在,并且對家庭成員產生影響。這種二位二志的組織方式,深藏于塞里斯文明的內核之中,才導致了這些現象。

郭康之前,其實搞不太懂他們這些想法。他上一世受的教育認為,塞里斯文明中,母親對兒子的權力,也是父親權力的一種體現,然而希臘哲學家們根本不認同這一點。

這些人對于父權的認識,比他清晰的多,而且有一套完善的神學、哲學理論,進行辨析和驗證。別的不說,就這些幾位幾體,幾性幾志的術語,郭康至今都看不太懂。但希臘學者們就用得極其純熟……

可能也是因為他們專精于此,所以這些其他人看來“差不多”的東西,希臘人看來卻是差別巨大、區分明顯,根本不能算同類的。

為了驗證這個結論,哲學家們進行了一系列分析。在研究過程中,有人提出了一套后來被廣為接受的評判標準:只要觀察,是否有可以獨立存在的母子關系,就可以判斷出觀察目標是否是單一父權制的社會。

比如,在希臘,這個結果就很明顯。學者們一直以來都認為,父親才是子女的真正源頭。就像亞里士多德比喻的那樣,女人是土壤,而種子是男人提供的。土壤里長出來的植株,當然只源于父親播種的種子,而和母親沒有關系。

在這種理論體系中,母親和子女,連生理上的聯系都不是很強,因為她只是被借用的、種植和培育胚胎的保姆。這一哲學論述,從源頭上,就否定了母親和子女的關系,自然也使得母親對于子女,缺乏足夠有力的直接權力。即使擁有權威,也必須借助父親才行。

羅馬分裂之后,哲學也沒有隨著古典帝國一起消失。教會和神學,也是在這些哲學成果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出來的。

著名的神學家阿奎那就指出,父親提供了孩子的形式,母親提供了孩子的物質。對于孩子來說,父親是主動的原則,而母親是被動的、物質的原則。雖然父親不能直接給孩子靈魂,但父親提供的形式力量,讓孩子的肉體得以接受靈魂,所以是居于主要地位和領導地位的。

和其他很多哲學理念一樣,這種觀點一直在后世的哲學與神學中發展,直到很久之后都有影響。

在神學家看來,母親沒有對子女的掌控權,因為靈魂來自天父,而提供靈魂與物質世界之間橋梁的,則是父親。所以子女首先是天父的子民,其次是父親的衍生與補充,而母親就是個最基本的代勞者,當然無權干涉其他人的所有物。

這個角度來說,孩子看起來是媽媽生的,但從神學和哲學意義上來說,其實也不是媽媽生的。

后世教會面對的諸多公案,也都是由此而來。

(本章完)


上一章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