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第三百五十五章 國之大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五十五章 國之大事

第三百五十五章 國之大事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分類: 玄幻 | 原生幻想 | 輕小說 | 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雖然如此,郭康也明白,各個教派誰能笑到最后,靠的還是武力。

對于拜上帝教,貢獻最大的當屬希臘人。他們用自己的學識,把這個簡單的底層小教派,改造成了完善的宗教。可以說,沒有他們,就沒有后來的整個教會和教義體系。

但郭康那個時代,卻很少有人知道希臘人對于整個宗教乃至歐洲文明底層構建的貢獻。大家哪怕稱贊希臘人,也是贊揚古典哲學對于近現代哲學與科學的貢獻。但實際上,這并不是一條“直接繼承”的過程。

古希臘的文明成果并不局限于狹小的希臘地區,而是從波斯到西西里、從埃及到黑海沿岸這么一個龐大地區,從古典時代后期到羅馬衰亡這么一個漫長時間里,各種文明成果的總和。很長時間里,“希臘哲學”的中心也不在本土,而是在亞歷山大港。

古典時代結束之后,東羅馬和之后的天方教國家依然在不斷發展。近代哲學的直接源頭也是他們的成果,而不是所有知識突然消失,一千年之后又突然蹦出來——這明顯就是不可能的。

但沒辦法,最后取得勝利的是西歐,而且他們明顯不喜歡東羅馬和天方教世界。最后的結果,就是構筑出了這種怪異的敘事。

表面上在稱贊希臘人的貢獻,實際上好處都歸自己。不知情的人只會直接把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整個無視掉,而稍微了解史實,發現里頭邏輯不對的人,又很容易認為希臘被過度吹噓了。

也從那時開始,對遙遠往昔的一點回憶,被賞賜給了希臘人,而“振興文明”的巨大功勞則留給了西歐。遇到有人反感,就讓“希臘為代表”的西方文明來背鍋;平時,則是“西歐為中心”的西方文明來引導包括希臘在內的東方世界。

而且,對于希臘文明的貢獻,也只提這些遙遠、間接的隱晦啟迪,并以此無視掉更多、更直接的幫助,以此來渲染本身的強大。

甚至這些啟迪,也只宣傳一些哲學和政治理論之類的工具,對于真正居于文明內核的宗教就盡量避而不談,讓大家不了解教會對于哲學與科學的巨大推動作用,以及“東方世界”對于“西方”宗教久遠而強大的影響。以至于大家想夸希臘,都夸不到真正的地方上。

這當然不是希臘人沒有強大過,而是人們往往只關心近期。他們總結的“歷史經驗”,基本上也只關心最近一次的事。希臘人從中世紀后期就不行了,大家也就不關心了。

類似的,像是波斯人對于天方教世界的影響,也是如此。明明影響巨大,甚至是文化主流,但誰讓他經常吃虧。尤其是近代,別說打不過列強,甚至經常被阿富汗人暴打。所以大家也就習慣性地無視了他。

再怎么說,宗教和各類理念、話術,都只是個手段。這些手段或許確實有點用,但也是通過提高士氣,輔助提升戰斗力來發揮作用的。如果提升之后還是打不過,那就還是等于沒有……

想到這里,郭康繼續向米哈伊爾神父發出邀請。

“我們的新軍,來源很雜,我估計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會面臨這種情況。”郭康說:“我個人能力有限,精力也不足。所以,我想找一批不但自己正直堅定,還擅長引導信徒的神職人員。”

“我之前和大牧首提過一回,他答應會幫我招募一批志愿者。但我覺得這樣還不夠。”他解釋道:“一個原因是,人手真的不足。另一個原因,是我們這批士兵與教士,不止是組建這一支戰團,而是要在將來,作為種子,去帶更多新兵。”

“如果進展良好,我們還希望他們能回到家鄉,幫助組建軍團。所以,還是需要更多人參與進來,尤其是熟悉當地情況的人。這樣才對長遠的發展更有好處。”

米哈伊爾神父點了點頭,看起來明白了他的意思。不過保險起見,他還是問道:“大牧首那邊,不至于連現在這點人都湊不出吧?”

“主要是我這邊超編了。”郭康解釋道:“原本的計劃,是每個莊園編一個百戶,有一位神父配合管理。但我們這邊制度初立,我準備每十人就安排一名修士。”

“這不止為了安撫大家戰時的情緒,還有不少平時需要做的事。比如除了訓練,還需要帶領大家認字練字,誦讀經典。還有一些常識性的知識,我正在和教會里幾位兄弟合作,準備寫個小冊子,到時候也得拜托各位,幫忙教給大家。”

“這就是我們的本職工作。”米哈伊爾神父客氣地說。

“那就好。”郭康點點頭:“將來還會有更多事情呢。我打算讓圣光修會——就是展示蒸汽神龕的那些兄弟,也參與進來。他們會培訓大家,學習一些基本的知識和手藝。今后,操作軍械,還有維修各種器材的技術,都可以先教給他們,這些都是實際用得上的。”

“另外,我還打算把他們的家眷也考慮進來。”他繼續說道:“我們要經營的,不止是一支軍隊。想要保證軍隊可靠,就得保證整個社會都是正常運作的。所以,我覺得可以把剛才我們討論的紡織修會的形式,也納入進來。甚至不止紡織,像是各種手工業,有改良技術需求的,都可以考慮。”

“那應該很多。”安德烈神父吐槽道:“我看了這邊的情況之后,感覺羅斯老家那兒,所有的手工業設備都需要升級改良……”

“那就都可以嘗試。”郭康說:“我們希望改變的是整個社會,軍隊和教會,都是這種秩序的表現。所以社會的改善,也會有利于我們的教會和軍隊。”

“對一個國家來說,對于祭祀與戰爭的理解,是最重要的部分。這也是我們和蠻族最大的區別。”他舉例道:“縱觀整個地中海世界,被稱為精銳的軍隊并不少。但他們無一例外,都只是些一次性用品,遇到真正的戰爭就早晚要落敗。”

“而我們的底氣,就是這么在一件件平時的事情里,積累起來的啊。”

(本章完)


上一章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目錄  |  下一章